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五第七单元
第3课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题
1.2011年6月4日,驻津巴布韦使馆俱乐部利用端午节假期,组织馆员游览了世界文化遗产大津巴布韦遗址。馆员们发现该遗址由石头建筑组成,共( )
馆员在遗址中合影
A.两部分 B.三部分 C.四部分 D.五部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布局:(1)北部卫城;(2)中间谷地;(3)南部椭圆形建筑(“圣堂”)。共有三部分,故正确答案为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顶端刻有两排狗牙形装饰,高11米的圆锥形塔处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 )
A.北部卫城部分 B.南部圣堂部分
C.中间谷地部分 D.独立的一部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高11米的圆锥形塔处于大津巴布韦遗址南部圣堂通道的最南端,故正确答案为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3.“圆头石碑”属于哪个文明的建筑风格( )
A.库施文明 B.大津巴布韦文明 C.麦罗埃文明 D.阿克苏姆文明
答案:D
解析:
分析:“圆头石碑”属于阿克苏姆文明的建筑风格。故本题应选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4.石头文化是指( )文明
A.玛雅 B.麦罗埃 C.阿克苏姆 D.大津巴布韦
答案:D
解析:
分析:大津巴布韦遗址共由90多万块花岗石砌造而成,故被称为“石头文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5.证明了古津巴布韦人掌握了纺织技术的出土文物是( )
A.陶器碎片 B.铁渣 C.纺锤 D斧头
答案:C
解析:
分析:纺锤是纺织用的,故它的发现证明了古津巴布韦人掌握了纺织技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6.津巴布韦烟叶质量好,香气足,90%以上烤烟出口。关于进口货物,这里很早就有,依据就在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物中,包括( )
①棉 ②丝织品 ③花瓶 ④玻璃珠子 ⑤中国青瓷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物中的进口货有棉、丝织品、花瓶、玻璃珠子,波斯的小花碗和中国明朝的青瓷碎片,故所给五项内容均符合题干要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通过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7.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重要的文明发源地,在中世纪时代,该地曾存在一个( )建立的文明。并且遗留下不少文化遗迹。
A.绍纳人 B.埃及人 C.希腊人 D.罗马人
答案:A
解析:
分析:中世纪,绍纳人在南部黑非洲创建了大津巴布韦文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文化的发展历程,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8.“拇指钢琴”是非洲( )最重要的乐器,称之为“姆必拉”。
A.津巴布韦 B.埃及 C.南非 D.纳米比亚
答案:A
解析:
分析:“拇指钢琴”是非洲的传统乐器,在津巴布韦被称之为“姆必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9.我国在非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 )
A.南非 B.埃及 C.津巴布韦 D.纳米比亚
答案:A
解析:
分析:目前,中国在非洲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南非。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0.下列发行过面额为100万亿元纸币的国家是( )
A.南非 B.泰国 C.朝鲜 D.津巴布韦
答案:D
解析:
分析:2009年初,津巴布韦发行面额为100万亿的纸币并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1.符合下图中A处农业类型的是( )
A.津巴布韦的烟草种植业 B.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
C.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 D.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小麦——牧羊业
答案:A
解析:
分析:B项牧牛业不符合种植业;C项水稻种植业不符合商品农业;D项小麦——牧羊属于混合农业。故本题应选A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回答。
12.目前下列国家中基本不可能出现“PPE怪圈”的是( )
A.坦桑尼亚 B.津巴布韦 C.阿富汗 D.德国
答案:D
解析:
分析: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基本上不存在“PPE怪圈”。德国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故本题应选D项。
点评:本题主要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3.漂浮育苗是( )率先推出的水培(无土)育苗技术。
A.津巴布韦 B.巴西 C.美国 D.中国
答案:C
解析:
分析: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烟草率先采用漂浮育苗法进行育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4.大津巴布韦国家的衰落从内因推测看主要是( )
A.外族入侵 B.自然灾害
C.人口膨胀 D.内战频繁
答案:C
解析:
分析:大津巴布韦附近多山,不太适合种植农作物,人口过多迫使承担农业劳动妇女到越来越远的地方劳作,该局面注定了其衰落。正确答案为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文明衰落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5.大津巴布韦文明衰落的原因,按近年来津巴布韦史学家的研究,他们认为主要是( )
A.葡萄牙人的入侵 B.人口过分膨胀,人地矛盾突出
C.穆塔帕王国北迁 D.气候干旱少雨,土地消化严重
答案:B
解析:
分析:大津巴布韦附近多山,不太适合种植农作物,人口过多迫使承担农业劳动妇女到越来越远的地方劳作,该局面注定了其衰落。正确答案为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文明衰落的原因,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6.下列国家中,多火山和地震的是( )
A.澳大利亚 B.新西兰 C.尼日利亚 D.津巴布韦
答案:B
解析:
分析:大洋洲的新西兰位于世界火山和地震带上,故本题应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文明衰落的原因,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7.应津巴布韦、加蓬、乍得、几内亚、多哥等国的邀请,外交部长杨洁篪于2011年2月9日至17日对上述国家进行正式访问。新中国成立后,为中非交往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答案:B
解析:
分析: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中非交往奠定了基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8.2015年1月15日,美国放松对( )贸易和旅行限制,两国关系进一步缓和。根据新政,美国扩大可以前往该国旅行的群体范围,提高向该国公民汇款限额,放宽建筑、电信、农产品等部分产业的贸易限制,并允许美国银行批准在该国的信用卡交易及在当地设立账户。美国财政部还取消了对该国定期航班的限制。
A.墨西哥 B.古巴 C.津巴布韦 D.智利
答案:B
解析:
分析:2015年初以来,美国和古巴的外交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9.2007年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投出4张反对票(注:分别涉及缅甸、津巴布韦和叙利亚问题,并且俄罗斯也一同投出反对票),这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投出反对票的一半。这表明( )
A.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影响力的增强 B.中国对现存国际政治秩序的不满加剧
C.中国与俄罗斯形成外交政策同盟 D.中国重视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间关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其在联合国中的话语权也逐渐加大,故本题应选A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20.20世纪90年代初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非洲国家是( )
A.津巴布韦 B.纳米比亚 C.莫桑比克 D.南非
答案:D
解析:
分析:20世纪90年代,南非废除了延续多年的种族隔离制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21.下列实行内阁制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D.津巴布韦
答案:C
解析:
分析: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材料分析题题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特曾写道:“我对这地区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两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
材料二 1871年莫赫写道:“那就是古老的莫诺莫塔帕!那就是奥菲尔!”
材料三 大卫曾写道:“许多人都会哀叹一段罗曼史的破碎……非洲黑人的历史曾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现在,这个面纱的一角已经被揭开了。”
材料四 津巴布韦共和国的国旗有一个皂石鸟的图案。(见下图)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本特的前后观点怎样?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前后矛盾;坚持种族主义立场。
(2)从材料二可看出莫赫到津巴布韦探险受什么影响?当时他的祖国发生了什么事?
答案:受“黄金国”的传说的影响;实现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3)材料三中所指的“罗曼史”是什么?为了揭开津巴布韦历史的面纱,哪些学者做出了突出贡献?理由是什么?(共举三位学者加以说明)
答案: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外来文化创造的观点。兰德尔麦克维尔通过细致研究证实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属非洲文化;加莱克对文物进行分类整理并通过当地人习俗初步证明绍纳人创造了津巴布韦文明;迭文——比奇在研究绍纳史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是绍纳人创造了津巴布韦文明。
(4)你认为津巴布韦人为什么把皂石鸟画到国旗上?
答案:当地人自古就把皂石鸟奉为神鸟。在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共发现了八只皂石鸟,雕刻精美,体态雄浑,反映了古津巴布韦悠久灿烂的文明。为了表示对自己国家古代文明的珍惜、对祖国的热爱,津巴布韦人把皂石鸟画到了国旗上。
解析:
分析:(1)首先应指出该观点前后矛盾,然后指出其坚持种族主义立场的实质。到津巴布韦探险是受“黄金国”传说影响;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材料三中“罗曼史的破碎”是指外来文化创造津巴布韦文明观点的破产。“揭开面纱”是指逐步研究论证绍纳人(非洲本地人)创造津巴布韦文明。主要从皂石鸟的文明象征和津巴布韦人民的爱国热情两个角度回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金箔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津巴布韦还有哪些方面的成就?
答案:信息:冶金技术发达。成就:人们懂得装饰,手工业技术发达;畜牧业发达;建筑技术上,已能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石头建筑,并懂得几何学、力学等建筑知识,尤其是不施灰浆而毫无缝隙的技术十分高超。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津巴布韦衰落的根本原因,并指出从中应吸取的教训。
答案:根本原因:人口过于膨胀。教训:人类要想更好的生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析:
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主要从“内部”着手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回答教训。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文物及大津巴布韦文明衰落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
答案: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主张消灭商品经济,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由国家调节商业。不过,列宁仍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
(2)简述邓小平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创新及其意义。
答案:①邓小平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解析:
分析: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所反映的历史状况,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5.历史诊所
2006年是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外交关系开启的50周年。某校历史复习课上王老师要求学生找出下列关于二战后非洲独立浪潮叙述中的四处错误,如果你是王老师的学生,相信你能很快发现并予以纠正。(要求:改错不能改变非洲独立浪潮这一主题。)
二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南非展开。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尼赫鲁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5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七八十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深入发展。1990年3月津巴布韦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请回答:
(1)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南非|北非。
(2)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尼赫鲁|纳赛尔。
(3)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50年,1960年。
(4)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津巴布韦|纳米比亚。
解析:
分析: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津巴布韦遗址所反映的历史状况,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