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二选修五第五单元第1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高二选修五第五单元第1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97.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5 10:3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五第五单元
第1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题
1.三星堆遗址附近在1929年出土了玉器等四百余件文物的地方是(  )
A.三星村       B.仁胜村 C.月亮湾 D.青龙咀
答案:C
解析:
分析:三星堆遗址距广汉市区约5公里,著名的发掘地有月亮湾、西泉坎、三星堆、青龙咀等,1929年在月亮湾曾出土过玉器等四百余件文物,故正确答案为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注意题目中的时间“1929年”。
2.德阳日报报道:1月10日至15日,出席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德阳团人大代表朱家德说:“建议省政府统筹打造三星堆、金沙遗址文化品牌”。该省是(  )
A.山东 B.贵州 C.四川 D.云南
答案:C
解析:
分析: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故正确答案为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的位置,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信息“打造三星堆、金沙遗址文化品牌”入手即可。
3.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 )
A.黄河流域 B.华北平原 C.长江流域 D.成都平原
答案:D
解析:
分析: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属于成都平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的位置,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4.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的成都平原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震惊世界。被称为( )
A.“殷墟”文化 B.青铜文化 C.“三星堆”文化 D.“钟鼓之乐”
答案:C
解析:
分析:从材料中的“成都平原”“青铜文化”即可知此应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并解读材料的能力。通过题干所给的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5.三星堆遗址位于( )
A.四川 B.湖北 C.河南 D.陕西
答案:A
解析:
分析:三星堆遗址位于今四川广汉市境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的位置,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6.三星堆遗址位于今四川省( )
A.广汉市 B.广元市 C.广安市 D.广州市
答案:A
解析:
分析:三星堆遗址位于今四川省广汉市境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的位置,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通过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7.2011年9月6日湖南卫视《博物馆奇妙夜》首赴四川探秘三星堆遗址,看到一根出土的金仗,其上刻的图案包括(  )
①鱼  ②鸟  ③人头像  ④房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杖上刻的图案包括两条背对的鱼,两只相对的鸟,两个对称的人头像。故排除含④的选项,选择A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8.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原型”太阳神鸟”造型金箔片,是在哪个地方发现的( )
A.山西襄汾丁村遗址 B.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C.四川成都金沙遗址 D.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答案:C
解析:
分析:”太阳神鸟”造型金箔片于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9.在我国“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用极薄的金箔贴饰的精美“金器”.黄金可以被做成极薄的金箔,主要是因为黄金的( )
A.延展性好 B.硬度大 C.弹性好 D.密度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金属可以被做成极薄的金箔 ( https: / / www. / s wd=%E9%87%91%E7%AE%94&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LP1T3nAFWP1m3uj6vnvN9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1TL0qnfK1TL0z5HD0IgF_5y9YIZ0lQzqlpA-bmyt8mh7GuZR8mvqVQL7dugPYpyq8Q1DsPjTkPWDYPWmLPW63njfzPHb"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说明了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并解读材料的能力。通过题干所给的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10.从三星堆屋基和作坊遗址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熟练掌握了筑墙的夯土技术 B.反映出当时已经使用石块砌墙
C.显示出当时手工业和商业达到一定水平 D.反映了当时较高的建筑技术
答案:B
解析:
分析:从三星堆屋基和作坊遗址的分析看,反映出当时已经使用土坯砌墙,而非石块,故选择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屋基和作坊遗址,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1.2012年1月18日新华网台北电“神秘北纬30°线——古蜀文明三星堆金沙遗迹秘宝展”1月18日至6月14日分别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地巡展,巡展内容不可能包括(  )
A.金器 B.玉器 C.青铜器 D.铁器
答案:D
解析:
分析: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按器物材料分类,大致有金、青铜、玉石、陶、漆几类。根本没有铁器出土,故选择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2.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 )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铸造技术的繁荣时期,故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信息“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
13.2013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那一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 )
A.三星堆 B.都江堰 C.端午节 D.故宫
答案:C
解析:
分析:“物质文化遗产”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如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如选项中的三星堆、都江堰、故宫;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以非物质形态存在,如选项中的端午节,故本题应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的历史地位,旨在考查正确理解相关历史理论的能力。注意题目中的信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4.三星堆遗址距今4800——2800年,是四川境内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从发掘的青铜面罩的形态特征来看,显然与中原文化有所差异,下面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有( )
A.遗址处于新时期晚期至青铜时代 B.三星堆文化是古代蜀文化的典型代表
C.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 D.证明中华文明起源呈多元一体的特征
答案:C
解析:
分析:三星堆遗址位于今四川省广汉市境内,属于长江上游,故本题应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的位置,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5.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的历史贡献是( )
A.修建了都江堰 B.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C.修建了长城 D.开创了“三星堆”文明
答案:A
解析:
分析:战国时期,李冰在今四川成都一带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明起源的时间,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注意题目中的信息“战国时期”、“李冰”。
16.“三星堆”文化在成都平原出现,说明我国的青铜文化( )
A.水平高超 B.制造业“一枝独秀” C.分布广泛 D.手工业规模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商周时期,我国青铜文化遍布黄河流域的关中平原和长江流域的成都平原等地,即具有分布广泛的特点,故本题应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明的历史地位,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在成都平原出现”入手即可。
17.“一曲都江堰,唱醉两千年”。2014年4月5日,2014年中国·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暨夏日旅游启动仪式在都江堰举行。时至今日,都江堰的汩汩清流已经成功滋润了天府之国两千多年。下列与四川地区无关的是( )
A.“三星堆”文化 B.灵渠 C.都江堰 D.道教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分析:三星堆文化位于成都平原,灵渠位于今天的广西,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四川益州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故本题应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的位置,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8.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下列那一项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司母戊鼎 B.北京人遗址 C.三星堆文化 D.大禹传说
答案:D
解析:
分析:“物质文化遗产”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如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如选项中的司母戊鼎、北京人遗址、三星堆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以非物质形态存在,如选项中的大禹治水,故本题应选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的历史地位,旨在考查正确理解相关历史理论的能力。注意题目中的信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9.下列关于三星堆文物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三星堆出土的陶盉、玉璋、三脚型炊器都应源自中原及周邻地区文化。
B.三星堆文物提供了蜀地与中原及周邻地区间文化因素相互交流的见证。
c.三星堆文物证明,一种文化总会受另一种文化影响,绝对封闭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D.三星堆文物基本都出自本地工匠之手,并在制造和使用中逐渐渗入蜀文化的因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D项中“都出自本地工匠之手”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本题应选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20.三星堆遗址距今4800——2800年,是四川境内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力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国遗址。“三星堆”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下面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
①三星堆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
②三星堆文化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
③三星堆文化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古代文明中心
③三星堆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
A.①②③④ B.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①②③④项的表述均与史实相符,故本题应选A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的历史地位,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21.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发掘于陕西黄土高原、轰动世界的雕塑群像是(  )
A.三星堆青铜文明   B.龙门石窟   C.云冈石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陕西黄土高原”即可知此应为秦始皇陵兵马俑,故本题应选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的位置,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陕西黄土高原”入手即可。
二、材料分析题题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星堆出土的金面罩
材料二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跪坐人像
(1)材料一、二分别属于哪一类出土物?
答案:材料一属于金器类,材料二属于青铜器类。
(2)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还有哪些?
答案: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按器物材料分类,大致有金、青铜、玉石、陶、漆几类:金器有金杖和金树叶等;青铜器有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玉石陶器:玉石礼器千余件;以木为胎,外施土漆,雕有花纹的漆器;各种海贝等。
解析:
分析:(1)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归纳即可。(2)结合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的具体内容去归纳概括。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头像 图2 三星堆出土的“金杖”
材料二 近日,一个叫苏三的网络作者在她刚出版的一本《三星堆文化大猜想》的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三星堆文明来源是“西方”,属于犹太文明。并且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是这些犹太人的后裔。她提出的几个重要证据中就有在三星堆出土的鼻子宽大、眼睛奇大的青铜头像和西方王室常用的金质王杖,这些都是和西方人有关。苏三还认为来到中国的以色列人构成了中国的夏、商、周。其证据是:亚伯拉罕(以色列民族的圣祖)的妻子“夏甲”带领子孙建立了中国的“夏后朝”;以扫(亚伯拉罕之孙)的妻子Judith很可能就是中国商朝之母“简狄”;以色列之子“但”(亚伯拉罕之重孙)的子孙建立了中国“周朝”。
——《中国三峡建设》:《三星堆:七大谜团谁人解?》
材料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孙华教授认为,三星堆文明有它自己本身的传承,在其发展过程中确实加入了一些和以前文化不一样的新东西。但从目前的情况来说,还看不出外来的痕迹。从大型的青铜器和祭祀器皿来看,主要还是来自中原的夏商。用玉和用金是中西文化之间的最大差异。三星堆出土的玉器远远比西方发现的要好。黄金器只是发现了极少的一部分,比如说金杖,都是比较小的器物。三星堆发现的文物主要偏重于玉石,是东方传统,不是西方传统,它仍然属于中国的玉石文化圈。
从三星堆的建筑来说,不管从建筑的形状,还是建筑的材料来说,都没有西方的传统。这些建筑的遗迹是当地的传统加上长江中游这一带的传统构成,比如说它的夯土技术、土木结构都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从它日常使用的陶器看,一部分是从当地史前文化蜕变过来的;另外一部分是从它的东面传入的即从夏人那里传入的,,像一些铜盒和铜杯。关于那支金杖,孙华指出:这个器物出土的时候不是直的,而是一个圈。
——《中国三峡建设》:《三星堆:七大谜团谁人解?》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可信程度上排出三则材料的顺序,并说明为什么这样排列?
答案:顺序:①材料一,是实物史料;②材料三,是依据实物史料得出的观点;③材料二,是缺乏确实依据的猜想。
(2)依据材料一、三中有关青铜头像和金杖的图片或叙述,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证据的看法。
答案:看法:青铜头像是一种艺术夸张。金杖究竟是带子还是杖,还不能肯定;中国有权力的人也用杖。夏商周三代的来源,只根据一个名称的相似就推断二者之间一定存在联系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三星堆文化的来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来源:本土文化;中原文化的传人。说明: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由我国各地域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源流是多元的。
解析:
分析:(1)从史料、史学理论与猜想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作答即可。先表明观点,在结合相关理论作答即可。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相关史学理论的概念。
2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北纬30度,地球的一根纬线,奇迹诞生的地方。这条纬线上,产生了人类最早最辉煌的上古文明——青铜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都曾令世界为之倾倒。三星堆的发现令中国迈上了世界青铜文明的制高点。关于它的来源有一种说法是: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的产物。其理由有:……而黄金面罩和金杖都是比较小的器物,不具有代表性。这表明,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远远大于其他任何文化。
(1)请为“……”填写合理的论据。
答案:论据:从出土的大型青铜器和祭祀器皿来看,主要还是来自中原夏商;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偏重于玉石系统,这是东方传统,仍然属于中国的玉石文化圈。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三星堆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
答案:意义: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为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格局提供佐证;三星堆文物填补了中国考古学、美学、历史学等诸领域的重要空白;三星堆从物质形态和精神文化双重角度,给人类文明发展的研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物资料。
解析:
分析:(1)可通过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与同时代的中原地区的青铜器进行比较作答。(2)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及其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下面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
材料二 根据中国科学院对三星堆出土文物所作C14测定,将三星堆文化的历史年代定位于公元前3200年;是一个早于中原黄河流域夏代、商代、周代的另一个中国古代伟大文明。可以说,三星堆的发现,对于史学界是真正具有颠覆性作用的。
──中国网2008年5月22日
材料三 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中国文化记录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 ……成都是中国文化的丰盈的偏仓。
──余秋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件青铜人像具有怎样共同典型的面目特征?你认为这与史书对哪一位古蜀国王的描绘相符?
答案:纵目,即眼球突出 ( https: / / www. / s wd=%E7%9C%BC%E7%90%83%E7%AA%81%E5%87%BA&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WmH9hP1czuhnkm199mWw9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1TL0qnfK1TL0z5HD0IgF_5y9YIZ0lQzqlpA-bmyt8mh7GuZR8mvqVQL7dugPYpyq8Q1D4PHbzn1m1PHRzrHnLnWTkPj0"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或直目斜眼;蚕丛。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三星堆的发现,对于史学界是真正具有颠覆性作用的”?
答案:三星堆的发现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国的社会发展史、冶金史、畜牧农耕史、艺术史等。许多约定俗成的观念都有待改变。
(3)你是否赞同余秋雨关于“成都是中国文化的丰盈的偏仓”的观点?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赞同说:古蜀文明尽管有光辉耀眼的青铜文明,但与中原文化 ( https: / / www. / s wd=%E4%B8%AD%E5%8E%9F%E6%96%87%E5%8C%96&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WmH9hP1czuhnkm199mWw9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1TL0qnfK1TL0z5HD0IgF_5y9YIZ0lQzqlpA-bmyt8mh7GuZR8mvqVQL7dugPYpyq8Q1D4PHbzn1m1PHRzrHnLnWTkPj0"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相比,有较大差别,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在中华文明的主流脉络中很难看出的古蜀文明痕迹。)
反对说:三星堆遗址 ( https: / / www. / s wd=%E4%B8%89%E6%98%9F%E5%A0%86%E9%81%97%E5%9D%80&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WmH9hP1czuhnkm199mWw9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1TL0qnfK1TL0z5HD0IgF_5y9YIZ0lQzqlpA-bmyt8mh7GuZR8mvqVQL7dugPYpyq8Q1D4PHbzn1m1PHRzrHnLnWTkPj0"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证明,它同样是中国的青铜文明,甚至是更早的中原黄河流域 ( https: / / www. / s wd=%E9%BB%84%E6%B2%B3%E6%B5%81%E5%9F%9F&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WmH9hP1czuhnkm199mWw9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1TL0qnfK1TL0z5HD0IgF_5y9YIZ0lQzqlpA-bmyt8mh7GuZR8mvqVQL7dugPYpyq8Q1D4PHbzn1m1PHRzrHnLnWTkPj0"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的文明,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 ( https: / / www. / s wd=%E9%BB%84%E6%B2%B3%E6%B5%81%E5%9F%9F&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WmH9hP1czuhnkm199mWw9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1TL0qnfK1TL0z5HD0IgF_5y9YIZ0lQzqlpA-bmyt8mh7GuZR8mvqVQL7dugPYpyq8Q1D4PHbzn1m1PHRzrHnLnWTkPj0"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 ( https: / / www. / s wd=%E9%BB%84%E6%B2%B3%E6%B5%81%E5%9F%9F&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WmH9hP1czuhnkm199mWw9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1TL0qnfK1TL0z5HD0IgF_5y9YIZ0lQzqlpA-bmyt8mh7GuZR8mvqVQL7dugPYpyq8Q1D4PHbzn1m1PHRzrHnLnWTkPj0" \t "http: / / zhidao. / _blank )地区的古文明。)
(说明:赞同或反对只能择其一种。)
解析:
分析: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及其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