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五第五单元
第2课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题
1.四川三星堆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下列评价不准确的是( )
A.古城址规模:可以与四大文明古国古城址地位并列
B.青铜工艺:与西亚、欧洲一些古代青铜雕塑艺术并驾齐驱
C.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可以与黄河流域的商文明相媲美
D.青铜立人像早于所有古国的青铜雕像
答案:D
解析:
分析: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铸造于公元前1000年,而西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古地中海地区的青铜雕像均出现于公元前1500年以前,故D项的评价不准确,为正确答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三星堆文明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鼎盛的( )
A. 夏商时期 B. 商周时期 C. 周秦时期 D. 秦汉时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中原青铜器鼎盛于商周时期,故被称之为“青铜文明时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明的历史地位,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信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鼎盛”入手即可。
3.下列古代文物哪些反映了商朝时期的历史( )
①妇好墓出土的玉凤 ②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鱼钩
③虢国出土的车马和青铜礼器 ④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铸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②③两项分别反映了夏朝、周朝时期的历史,故排除。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明的起源,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4.下列哪些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 )
①四羊方尊 ②青铜面具 ③青铜立人像 ④青铜神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宁乡,故排除含有①的选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5.下列四件青铜器均是商周时期典型作品,其中代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毛公鼎
答案:C
解析:
分析:A、B、C、D四项分别出土于湖南宁乡、河南安阳、四川广汉、陕西岐山。故本题应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6.下列青铜器不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
A.青铜面具 B.四羊方尊 C.青铜神树 D.青铜立人像
答案:B
解析:
分析:四羊方尊出土湖南宁乡,不属于“三星堆”文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通过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7.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①司母戊大方鼎 ②青铜立人像 ③四羊方尊 ④青铜神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①③两项分别出土于河南安阳、湖南宁乡,不属于“三星堆”文化。故排除含①③项的选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8.秀美的成都平原孕育了古老的文明,创造了独特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下列文物属于这一文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A、B、C、D四项分别为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鼎、陕西岐山的毛公鼎、四川广汉的青铜立人像、湖南宁乡的四羊方尊。故本题应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9.下列关于夏商周青铜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商朝青铜器代表作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B.西周青铜器的最大特色是大量铭文出现
C.商代早期出现青铜器的平雕和浮雕两种技术
D.三星堆考古发现的大型青铜铸像是西周青铜艺术的杰作
答案:D
解析:
分析: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铸像是商周时期青铜艺术的杰作,故D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明的起源,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0.与商周同时,我国成都平原出现了三星堆文化,此地出土的著名青铜器有(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大型青铜立人像 D.编钟
答案:C
解析:
分析:A、B、C、D四项分别出土于湖南宁乡、河南安阳、四川广汉、湖北随州,故本题应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1.下列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
A.毛公鼎 B.司母戊鼎 C.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D.四羊方尊
答案:B
解析:
分析: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属于( )
A.旧石器文化 B.青铜文化 C.新石器文化 D.铁器文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青铜文化。
点评:本题主要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3.下列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水排 ②三星堆青铜器 ③钧窑钧红 ④马王堆素纱单衣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答案:C
解析:
分析:①②③④项分别出现于东汉时期、商周时期、两宋时期、西汉时期,故本题应选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的起源,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4.能正确反映三星堆文明丰富多彩社会风貌的是( )
A.居民点已经相当稀疏,房屋和城墙建筑具有一定水平
B.服装有统一的样式,并有不同的饰件
C.既有农业耕作,又畜养动物,但无手工作坊
D.每年有大型的祭祀和娱乐活动,歌舞有乐器伴奏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当时居民点已经相当稠密,而非稀疏,排除A项;服装多样,并非统一样式,排除B项;当时既有农业耕作,又有高超的手工作坊,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明的社会风貌,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5.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各种青铜立人像、人头像和人面像的尊数是( )
A.78尊 B.82尊 C.28尊 D.87尊
答案:B
解析:
分析:目前三星堆遗址共出土82尊各种青铜立人像、人头像和人面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6.说明三星堆已经进入阶级社会的依据( )
①房屋遗址 ②服饰装扮的不同 ③建筑规模 ④青铜器大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青铜器大小不可能看出阶级分化的内容,贫穷的人根本也不会拥有青铜器,故④不能看作依据,得出正确答案为A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明的特征,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7.高超的手工工艺体现在( )
①青铜器制造技术高超 ②玉石器加工技术高超 ③堆漆工艺发达 ④制陶业昌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所给四项内容均符合题干要求,故正确答案为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明高超的手工工艺,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8.收藏家用古玉揭秘三星堆,三星堆出土的玉器加工工序应该有( )
①对玉石料精选 ②切割 ③琢制 ④钻孔 ⑤雕刻 ⑥抛光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三星堆出土的玉器加工技术十分高超,其工序包括:对玉石料精选、切割、琢制、钻孔、雕刻、抛光,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概括最为全面,故正确答案为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明高超的手工工艺,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19.对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
A.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B.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C.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D.戴枷的奴隶佣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片中的青铜器应为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鼎,故本题应选A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20.今天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
A.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B.司母戊鼎 C.虎耳铜鼎 D.四羊方尊
答案:B
解析:
分析: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通过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2、材料分析题题
21.文物鉴赏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能对下列文物知道多少呢?请在下列各文物图的下面列出你解读到的相关历史信息(如文物名称、出土地区、用途或文物价值等,要求至少列出两条)。
文物一图 文物二图 文物三图
答案:文物一:甲骨文(甲骨或甲骨卜辞),河南安阳出土(甲骨文记录的内容非常广泛,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材料,也标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文物二:三星堆青铜立人像,广汉三星堆出土(反映与商朝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
文物三:战国编钟(曾侯乙编钟),湖北随州出土(体现出我国古代工匠的高操技艺,也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解析:
分析: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2.写出以下著名文物遗产的名称和出土地点。
A图 B图
答案:A图名称:青铜面具(青铜人头像)。出土地点:四川广汉三星堆 B图名称:李冰石像。出土地点:四川都江堰。
解析:
分析:解题时一定要抓住“著名文物遗产”这一特征,同时要根据其颜色和图像来判断。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
材料二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的着装示意图
(1)材料一展示出三星堆青铜器的什么特点?
答案:特点: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
(2)据材料二分析青铜立人像的着装情况怎样?
答案:穿了三重衣服:外为单袖齐膝左衽长襟衣,中着双袖右衽鸡心领,里面还有一件窄长鸡心领短衣。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青铜立人像的形象,说明了什么?
答案:形象:人像头戴兽面形高冠,浓眉大眼,方颐大耳,身着三层衣服,两臂平抬,两手呈握物献祭状;这说明青铜立人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其它如:侧面反映了服饰文化的丰富多彩或展现了我国青铜时代的辉煌成就等内容均可)。
解析:
分析:(1)直接结合材料一概括归纳即可。需仔细观察着装示意图,然后进行概括回答。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能针对某一个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及“三星堆”文明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三星堆遗存大体上属于公元前2000一前1000年的时代。从出土人像的服饰和装扮上可以鲜明地看出那时已经有了等级分化和等级贵贱。从发掘出土的居住遗址也可以明显地看出贫富差异。三星堆古城高大的城墙和城外壕沟,可能是保护贵族统治的防卫措施。青铜像、青铜树和金杖,可能是财富的象征或权力的标志。城址和房屋遗址,反映出当时较高的建筑技术。人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筑墙的夯土技术。三星堆先民已开始使用土坯砌墙,这是古代建筑技术的一大进步。三星堆出土的遗物,显示出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达到了一定水平。交通也比较发达,数以千计的海贝和铜贝,表明当时三星堆一带可能与中原地区、东南沿海以及西南地区有着贸易交往。从三星堆遗址遗物可以看出三星堆先民丰富的社会风貌,他们的农业、手工业比较发达,人口密集,祭祀、娱乐活动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请回答:
(1)如果把埃及金字塔称为石头艺术的顶尖杰作的话,那么三星堆文明应该属于什么艺术的杰作
答案:三星堆文明是古代青铜艺术和玉石艺术的杰作。
(2)结合三星堆文化遗存的有关内容,谈谈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对人类认识历史的重要作用。
答案:在对古文化的探索中,文献资料是重要线索,考古成就是依据;考古成就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从三星堆文化遗址的考古成果来看,其能与有限的文献记载相吻合(如《蜀王本纪》记载了古蜀民族“椎髻左衽”,出土文物中也有吻合的青铜像)。文献中的传说材料与考古材料的相互印证是探索与认识历史的一种科学方法
(3)有的同学根据该考古遗址的发掘判断该地区当时已经建立了早期国家,请你为其寻找证据。
答案:从三星堆的考古实物上看,其农牧业发达;大量的青铜制品、玉石器反映其手工业发达。从人物造型和服饰上看,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等级贵贱差别。(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如大量海贝的发现有可能是货币,反映其商业活动;青铜树可能是权力的象征等)。
解析:
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即可。回答时注意把握文献资料和考古成就的互补关系。要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泉论证当时已经建立了早期国家,注意早期国家出现的要素和表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明的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回答即可。
25.简要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
材料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三星堆”古蜀国灭亡的原因是政权的更替,其灭国的时代大约在商末周初。最近,分别来自冶金学、建筑学、地质学等学科的六位专家研究当时气候环境资料后发现,当时气候处于全球性突变时期,以突发洪水为主要特征。成都平原上的河流具有易徙的特性。从发掘资料可以看出,当时“三星堆”古城内有居住区、耕作区和墓葬区,马牧河突发洪水破城而过,先民无力恢复旧河道,不得不迁徙他乡另筑新城。
答案: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考察后提出,“三星堆”古城毁灭系马牧河突发洪水破城而过所致。(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分析: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星堆”文明湮没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的信息“马牧河突发洪水破城而过,先民无力恢复旧河道,不得不迁徙他乡另筑新城”入手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1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