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选修1-1第三章第七节课题研究:电在我家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选修1-1第三章第七节课题研究:电在我家同步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51.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5-25 11:0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选修1-1第三章
第七节课题研究电在我家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共计15小题)
1.计算机光驱的主要部分是激光头,它可以发射脉冲激光信号,激光扫描光盘时,激光头利用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将反射回来的脉冲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系统,再通过计算机显示出相应信息.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A.当有光照射R1时,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
B.当有光照射R1时,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
C.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计数一次
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二次
答案:B
解析:
解答:解:当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电阻减小,故当有光照射R1时,R1减小,则电阻R2上的电压变大,故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选项B正确,A错误;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故C错.D不正确;故选B.
分析:由图可知,电阻R1与R2串联,当R1的电阻值受光照亮度的增大而减小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由于R2阻值一定,根据U2=IR2可知,AB间电压增大,反之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1两端的电压的变化.可据此分析判断
2.为了儿童安全,布绒玩具必须检测其中是否存在金属断针,可以先将玩具放置强磁场中,若其中有断针,则断针被磁化,用磁报警装置可以检测到断针的存在,如图所示是磁报警装置中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B是磁敏传感器,它的电阻随断针的出现而减小,A、b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B所在处出现断针时,电流表的电流I、Ab两端的电压U将( )
A.I变大,U变小 B.I变小,U变小
C.I变大,U变大 D.I变小,U变大
答案:A
解析:
解答:解:当传感器RB所在处出现断针时,RB的电阻变小,故外电路的总电阻也变小,所以路端电压减小,即Ab两端的电压U将变小,CD错误;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的总电流变大,故电阻R1的两端电压变大,所以R3与RB的并联的电压减小,所以通过电阻R3的电流变小,则通过RB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I变大,A正确,B错误。
分析: 由图可知磁敏电阻与R2并联后与R1串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的路端电压;由题意可知,出现断针时磁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由电流的变化可得出内电压的变化,即可判断路端电压的变化,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出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3.电容式传感器是用来将各种非电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由于电容器的电容C取决于极板正对面积S、极板间距离d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几个因素,当某一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就能引起上述某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又可推出另一个物理量的值的变化,如图所示是四种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关于这四个传感器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角度
B.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液面的高度
C.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压力
D.丁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速度
答案:D
解析:
解答:解:电容器的电容C取决于极板正对面积S、极板间距离d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甲图角度改变时会引起极板间距离的改变改变;乙图液面高度变化时会引起极板正对面积的改变;丙图压力变化时会引起极板间距离的改变;丁图速度变化时不会引起决定电容的那几个因素变化,故D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分析: 电容器的决定式C=,当电容器两极间正对面积变化时会引起电容的变化,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正比考点:电容器的变化与因素的关系。
4.街道旁的路灯、江海里的航标灯都要求夜晚亮、白天熄,利用半导体的电学特性制成了自动点亮、熄灭的装置,实现了自动控制,这是利用半导体的( )
A.压敏性 B.光敏性 C.热敏性 D.霍尔效应
答案:B
解析:
解答:解:压敏性指的是对压力的敏感性,通过对压力的变化改变电阻阻值的原理,路灯和航标灯没有涉及压力的问题,所以A项错误;在光照下电阻发生变化,导致电流发生变化,实现自动控制,光敏电阻可以起到开关的作用,在需要对光照有灵敏反应的自动控制设备中有广泛应用,所以B项正确;温度变化时,电阻变得非常迅速,它能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可以知道温度变化的情况,所以C项错误;霍尔效应是电磁效应的一种,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一现象就是霍尔效应,与本题不相关,所以D项错误。
分析: 传感器的作用是将温度、力、光、声音等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光敏电阻是将光学量转换为电学量
5.如图所示,R3是光敏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两点等电势,当用光照射电阻R3时( )
A.R3的电阻变小,点电势高于点电势
B.R3的电阻变小,点电势低于点电势
C.R3的电阻变大,点电势高于点电势
D.R3的电阻变大,点电势低于点电势
答案:A
解析:
解答:解:光敏电阻随光强的增大而减小,故当用光照射电阻R3时,R3的电阻变小;此时R3两端的电压减小,则A点的电势升高,而b点电势不变,故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选项A正确;故选A.
分析: 光敏电阻为半导体,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取电源的负极电势为零,a点的电势等于R4两端的电压,b点的电势等于R2两端的电压;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可得出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故可判断ab两点电势的高低
6.在温控电路中,通过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可实现对电路相关物理量的控制。如图所示,R1为电阻箱,R2为半导体热敏电阻,C为电容器。已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有( )
A.若R1固定,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B.若R1固定,当环境温度降低时R1消耗的功率增大
C.若环境温度不变,当电阻箱R1的阻值增大时,电容器C的电荷量减少
D.若R1固定,环境温度不变,当电容器C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时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答案:D
解析:
解答:解:当环境温度降低时R2↑,R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I总↓,路端电压U=(E﹣Ir)↑,电压表的读数↑,故A错误;R1消耗的功率P=I2R1↓,故B错误;若环境温度不变,当电阻箱R1的阻值增大时,R总↑,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I总↓,电容器的电压UC=E﹣I总(r+R1),UC↑,电容器C的带电量Q=UCC↑,故C错误;若R1固定,环境温度不变,电容器C两板间的电压不变,当电容器C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时,E=↓,故D正确。
分析: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首先根据局部电路的变化分析外电路总电阻的变化,判断总电流和路端电压的变化,再分析局部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是常用的分析思路。
7.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其电阻Rt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电路中,热敏电阻Rt与其他电阻构成的闭合电路中,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Rt所在处温度升高时,则( )
A.电压表读数减小 B.电流表读数减小
C.质点P将向上运动 D.R3上消耗的功率增大
答案:A
解析:
解答:解:当Rt所在处温度升高时,由甲图可知Rt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流变大,路端电压减小,R1电压变大,则R3电压减小,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则质点P将向下运动,选项C错误;R3电流减小,R3上消耗的功率减小,选项D错误;R3电流减小,则R2电流变大,则电流表读数变大,选项B错误;因为UR3=UR2+URt,则URt减小,即电压表读数减小,选项A正确;故选A.
分析: 对电路进行分析,当Rt所在处温度升高时,导致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由闭合欧姆定律可求得电路中电流及路端电压的变化;再对并联部分分析可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化,则可知P的受力变化,则可知质点的运动情况.根据并联部分电压的变化,分析R3功率的变化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8.如图所示,R4是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就是一个火警报警器的电路,电流表是安放在值班室的显示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个报警器,当R4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和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A.I变大,U变小 B.I变大,U变大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答案:A
解析:
解答:解:当R4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温度升高电阻减小,故电路总电阻减小,电路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即报警器两端电压减小,,通过的电流增大,所以两端的电压增大,因为路端电压是减小的,所以并联电路电压减小,即两端的电压减小,故通过的电流增大,而总电流增大,所以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增大,即I变大,过A正确。
9.在现代生活中,许多地方需要传感器,例如,电冰箱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就要用到( )
A.压力传感器 B.声传感器
C.光传感器 D.温度传感器
答案:D
解析:
解答:解:电冰箱制冷系统需要根据温度的高低进行自动调温控制的,因此需要用温度传感器,故D正确
10.在温控电路中,通过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可实现对电路相关物理量的控制.如图所示,R1为电阻箱,R2为半导体热敏电阻,C为电容器。已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有( )
A.若R1固定,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B.若R1固定,当环境温度降低时R1消耗的功率增大
C.若环境温度不变,当电阻箱R1的阻值增大时,电容器C的电荷量增大
D.若R1固定,环境温度不变,当电容器C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时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答案:D
解析:
解答:解:当环境温度降低时R2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U增大,电压表的读数增大,选项A错误;R1消耗的功率P=I2R1,I减小,R1不变,则P减小,选项B错误;若环境温度不变,当电阻箱R1的阻值增大时,干路电流I减小,UC=I R2减小,选项C错误;电容器C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UC不变,d增大,则E增大,选项D错误。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恒定,内阻r=1Ω,R1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定值电阻R2=2Ω,R3=5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光照增强时,电源的效率增大
B.当光照增强时,电容器的电荷量减小
C.光照强度变化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之比变化
D.若光敏电阻R1阻值变化范围为2~9Ω,则光照强度变化前后,Ab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可能相同
答案:D
解析:
解答:解:当光照减弱时,光敏电阻阻值增大,总电流减小,则电源的功率减小,故A正确;当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阻值减小,总电流增大,两端的电压增大,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增大,根据知,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大,故B错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所以,不发生变化,故C不正确;将看成电源的内阻,则等效电源的内阻为,,则光敏电阻时,外电路总电阻与等效电源的内阻相等,电源的输出功率有最大值,则若光敏电阻阻值变化范围为,则光照强度变化前后,Ab两段电路的功率可能相同,故D正确;
12. ( http: / / www.m / physics2 / report / detail / 798ca0eb-6230-4291-9c5e-9491ac96cc31" \t "_blank )关于传感器工作的一般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电路→电学量→转换元件
B.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电路→转换元件→非电学量
C.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电学量
D.非电学量→转换电路→转换元件→敏感元件→电学量
答案:C
解析:
解答:解:传感器一定是通过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来传递信号的,传感器工作的一般流程为:非电学量被敏感元件感知,然后通过转换元件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转换电路将此信号转换成易于传输或测量的电学量.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 传感器作为一种将其它形式的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装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传感器所转换的信号对象不同,我们应就它的具体原理进行分析
13. ( http: / / www.m / physics2 / report / detail / 649e00e4-eb99-4aab-a43e-0dfdb66fabc7" \t "_blank )在电梯门口放置一障碍物,会发现电梯门不停地开关,这是由于在电梯门上装有的传感器是(  )
A.光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 C.声传感器 D.压力传感器
答案:D
解析:
解答:解:电梯门上装有的传感器利用力学传感器(导体应变片技术)来测量物体对应变片的压力,从而达到无人时,能正常开关,若有压力就不能关门的目的,
因此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14. 图是测试热敏电阻R的实验电路图,滑动变阻器已调节到某一适当的值.实验中观察到当温度升高时灯更亮.对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有(  )
A.温度升高,电路中的电流减小
B.温度升高,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C.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
D.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答案:D
解析:
解答:解: 当温度升高时,电路中的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由闭合电路殴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导致灯泡变亮.
故选:D
分析: 热敏电阻在受热时阻值变化,由闭合电路殴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情况,从而确定灯泡的亮暗程度
15.如图所示,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档,再将电表的表笔与一光敏电阻的两端相连,此时表笔的指针恰在表的中央,若用黑纸把光敏电阻包住,电表指针将向( )
A.左偏 B.右偏 C.不偏 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解答:解:因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故若用黑纸把光敏电阻包住,则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所以欧姆表指针向做偏转,故选A。
二.填空题(共计5小题)
16.将一个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我们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图中所示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得的小滑块在半球形碗内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滑动时,对碗的压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这条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滑块约每隔 秒经过碗底一次,随着时间的变化滑块对碗底的压力 (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答案:0.6 减小
解析:
解答:解:当滑块滑动碗底时压力最大,所以从图中可得T=0.6s
因为阻力的存在,滑块的速度越来越小,所以到最低点时对碗底的压力越来越小
分析:图像信息题,关键是读懂题意,能从图中挖掘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17.电子电路中常用到一种称为干簧管的元件,它在电路中能起到 的作用;电熨斗装有双金属片传感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这种双金属片上层金属的热膨胀系数
下层金属的热膨胀系数。
答案:开关 ;大于
解析:
解答:解:干簧管是玻璃管内封入两个软磁性材料制成的簧片,当磁铁靠近时,两个簧片被磁化而接通,所以干簧管在电路中起到开关的作用;
电熨斗装有双金属片传感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当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的膨胀系数不同,上层金属的膨胀系数大于下层的膨胀系数,双金属片将会向下弯曲,使上、下触点分开,从而使电熨斗的工作温度降下来。
分析:知道干簧管的原理,在电路中起到开关的作用;双金属片是温度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两个金属片用不同金属制造,它们的热彩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叠合在一起的金属片会由于伸长或收缩不一样发生弯曲,使得与之相连的触点断开或接触.
18.如图所示,家用内径为22cm的高压锅,锅盖上排气孔的直径为0.4cm,限压阀的质量为0.16kg。如果上海地区用它煮水消毒,根据下面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的表格可知,这个高压锅内最高水温大约为 °C。若在锅盖上再安装一套相同的排气孔和限压阀,则锅内最高水温将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上海地区的大气压强约为1.00×105pA,g取10m/s2)
t(°C) 100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128
p(×105pA) 1.01 1.43 1.54 1.63 1.75 1.87 1.99 2.11 2.26 2.41 2.58
答案:124°C,不变
解析:
解答:解:高压锅内能够产生的最大压强为:
根据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的表格可知,这个高压锅内最高水温大约为124°C.
若在锅盖上再安装一套相同的排气孔和限压阀,高压锅内能够产生的最大压强不变,锅内最高水温将不变.故答案为:124°C,不变
分析: 对限压阀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平衡知识解决问题
19.在《传感器的应用实验》的光控电路中,用发光二极管LED模仿路灯,RG为光敏电阻所示。当光敏电阻RG受到光照时,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Y出现 电平(填“高”或“低”);当把光遮住时,输入端A出现 电平(填“高”或“低”);如果试验中发现天很暗时路灯还没点亮,应将可变电阻R.的阻值调__ __一些(填“大”或“小”)。
答案:高 低 小
解析:
解答:解: 在《传感器的应用实验》的光控电路中,用发光二极管LED模仿路灯,RG为光敏电阻所示.当光敏电阻RG受到光照时,其电阻值较小,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Y出现 高电平;当把光遮住时,电阻比较大,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势差比较大,输入端A出现 高 电平;如果试验中发现天很暗时路灯还没点亮,说明A点的电势仍然比较低,所以应将可变电阻R1的阻值调小一些.
故答案为:高,低,小
分析: 光敏电阻的电阻随光照增强而减小,天暗时,电阻比较大,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势差比较大,则输入门电路为高电势,而另一输入端为低电势,最后灯亮;天亮时,光敏电阻比较小,则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势差比较小,则输入门电路为低电势,而另一输入端为低电势,灯熄灭.
20.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被测物体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移动。如果测出了电容的变化,就能知道物体位置的变化。电容式位移传感是把 这个力学量转化为电容这个电学量的。在某次测量中,电容增大了,则被测物体向 (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位移 左
解析:
解答:解:被测物体运动时,电介质在极板间长度不同会影响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式位移传感是把位移这个力学量转化为电容这个电学量的,在某次测量中,电容增大了,根据,可知介电常数变大了,即被测物体向左运动了
故答案为:位移,左
分析: 由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判断电容增大是由于什么因素引起的,从而判断运动的方向
三.计算题(共计5小题)
21.在科技活动中某同学利用自制的 电子秤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其原理如图所示,托盘和弹簧的质量均不计。变阻器的滑动端与弹簧上端连接(但与弹簧间不通电),当托盘中没有放物体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正好在变阻器的最上端;设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总长度为 L,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限流电阻的阻值为R0,弹簧劲度系数为k,不计一切摩擦和其他阻力,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
(1)为使电压表中的电压读数与盘中物体的重力成正比,请你在图中完成电压表的连接。
(2)所选用电压表的量程。
(3)写出物体质量与电压表读数之间的关系式。
答案:电路如图 电压表的量程可等于或略大于
解析:
解答:解:试题分析:(1)如右图
(2)
电压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
电压表的量程可等于或略大于
(3) ; ;
联立后即得:
分析: 电压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等于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计算出滑线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即可.
由胡克定律可求得形变量;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电压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联立可解得物体的质量.
22.如图所示为一种加速度仪的示意图。质量为m的振子两端连有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弹簧,电源的电动势为E,不计内阻,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R,有效长度为L,系统静止时滑动触头位于滑动变阻器正中,这时电压表指针恰好在刻度盘正中。
求:⑴系统的加速度A(以向右为正)和电压表读数U的函数关系式。
⑵将电压表刻度改为加速度刻度后,其刻度是均匀的还是不均匀的?为什么?
⑶若电压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3/4位置,此时系统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
答案:(1)(2)见答案(3)方向向左
解析:
解答:解:(1)当振子向左偏离中间位置x距离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①
电压表的示数为 ②
由以上两式解得 ③
(2)均匀,因为加速度A与电压表示数U是一次函数(线性关系)。
(3)当滑动触头滑到最右端时,电压表最大示数,电压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3/4位置时, 代入③式解得 方向向左。
分析:本题通过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将加速度转化为容易测量的电信号,从而实现传感器的功能。
23.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室内空调、电冰箱和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中,它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工作的.在图甲中,电源的电动势E=9.0 V,电源内电阻可忽略不计;G为小量程的电流表,电流表内阻RG保持不变;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的R—t图线所示.闭合开关S,
(1)当R的温度等于40℃时,电流表示数I1=2.25 mA,求电流表内阻RG
(2)则当电流表的示数I2=4.5 mA时,求热敏电阻R的温度T
答案:(1)500 Ω(2)140℃
解析:
解答:解:(1)由I1=,得RG=500 Ω 
(2)I2=,代入数据得:
R′=1500 Ω
从R—t图象可知,此时的温度是140℃
分析:本题难度较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得温度传感器电阻大小,从而确定温度
24.实验小组为了测量一栋26层的写字楼每层的平均高度(层高)及电梯运行情况,请一质量为m=60kg的同学站在放于电梯的水平地板上的体重计上,体重计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电梯从一楼直达26楼,已知t=0至t=1s内,电梯静止不动,与传感器连接的计算机自动画出了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下图.求:
(1)电梯启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该大楼每层的平均层高.
答案:(1)启动状态:;制动状态:(2)
解析:
解答:解:(1)对于启动状态有:

对于制动状态有:

(2)电梯匀速运动的速度
从图中读得,电梯匀速上升的时间t2=18s
电梯运动的总时间t=22s
所以总位移
层高:
25. ( http: / / www.m / physics2 / report / detail / d36e8d93-ada8-48c7-83f6-ca7e817316dc" \t "_blank )如图甲所示为某宾馆的房卡,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会有电.房卡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电键(填电路元件名称)接在干路上.
如图乙所示,当房客进门时,只要将带有磁铁的卡P插入盒子Q中,这时由于磁铁吸引簧片,开关B就接通,通过继电器J使整个房间的电器的总开关接通,房客便能使用室内各种用电器.当继电器工作时,cd相吸,ab便接通.请你将各接线端1、2、3、4、5、6、7、8、9、10适当地连接起来,构成正常的电门卡电路.
答案:(1)电键
(2)8-7,4-5,6-9,1-3,2-10
解析:
解答:解:(1)房卡可以控制房间内的灯和插座,不插入插槽中,所有房间内的灯和插座都不工作,所以房卡相当干路上的电键;
(2)将干簧管与电源E、线圈连成一个回路;将三个灯泡所在电路与交流电流接成回路,即按8-7,4-5,6-9,1-3,2-10 连接起来,构成正常的电门卡电路.如图.
故答案为:
(1)电键
(2)8-7,4-5,6-9,1-3,2-10
分析: (1)把房卡插入槽中,相当于电键接通.
(2)房间里用电器之间工作情况互不影响,所以它们之间是并联,控制电灯的开关与电灯串联.将干簧管与电源E、线圈连成一个回路;将三个灯泡所在电路与交流电流接成回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4 页 (共 1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