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3 21:2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路遥地理
你知“稻”吗?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①热量条件: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
②水分条件: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水源充足;雨热同期。
活动一 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材料一: 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 —12℃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 —22℃。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
图3.7 不同城市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1. 据图3.7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生产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原因。
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
①主要集中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区;
②原因:地形平坦。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量大。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①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
②一方面可以为水稻种植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缓解人地矛盾。
材料二:自古以来的“苏湖熟、天下足,”南粮北调。但早在1980-1996年间珠三角
洲粮食自给率不足60%,短缺现象严重,现如今的珠三角已经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内其
他地区的外调粮。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出现了全面逆转,“北粮南运”彻底颠覆了历史。
“苏湖熟、天下足”,已悄然变为
“东北熟、天下足”。
材料一 :中国水稻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
为什么近年来东北地区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
活动二 分析中国水稻种植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
1、据图,说出中国水稻分布特点。
中国水稻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北方水稻主要在东北地区。
材料一: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干燥,降水较丰富。相比南方地区,晴天多,全年日照时间长达2629小时。三面环山,平原沃野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但相对南方地区,东北地区积温≥l0℃为2000-3700℃,远小于南方地区的积温≥l0℃为5800-9300℃。
活动三 分析东北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原因
1、结合地图和材料,从自然因素的角度,
分析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优势和劣势。
1、结合地图和材料,从自然因素的角度,
分析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优势和劣势。
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生长;
②晴天多,昼夜温差大,且光照充足,利于营养
物质的积累;
③冬季漫长而寒冷,病虫害少;
④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便于耕作;
⑤黑土广布,土壤深厚、肥沃;
⑥纬度较高,热量较少,水稻生长周期长,有机
物积累多。
如何缓解热量不足的问题?
优势条件:
劣势条件:
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只能一年一熟,
产量较少,种植范围小。
活动三 分析东北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原因
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可以改善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从而扩大了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
活动三 分析东北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原因
“寒地水稻”——培育良种
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的进步
水稻种植面积扩大
推动
经济发展
活动三 分析东北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原因
材料二:籼稻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周期短,一年可以多次成熟。米饭较松散、粘稠度低且偏硬。但蒸煮后出饭率高。
粳稻种植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生长周期较长,一般一年一熟。米粒丰满肥厚,米饭粘稠,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
受欢迎
活动三 分析东北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原因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提高
增加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生产规模扩大
促使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生产规模缩小
促使
市场需求影响农作物种植的品种和规模
活动三 分析东北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原因
材料三: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随着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整个东北常住人口逐年下降,在全国排名倒数;人口出生率也是全国倒数,东北人口问题相比2010年未有好转。
东北常住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1949-2020年)
活动三 分析东北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原因
利于发展农业机械化
农村劳动力减少
经济发展
土地面积广阔
总结 东北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原因
培育良种
温室大棚
市场需求上升
农业机械化
科技进步
市场变化
经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的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
劳动力
交通
政策
技术
...
市场
思考:当农业区位发生变化时,主要是什么因素发生了变化?
相对稳定
不断发展变化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
  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巩固提升
2017年9月29日,青海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白泥地实验基地首批“海水稻”开镰收割。“海水稻”是指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经评测,该基地“海水稻”耐盐碱性好,矿物质含量比普通稻米更高,又没有普通稻米的病虫害,是天然有机食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实现“海水稻”规模化种植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生产技术的发展 B. 盐碱地的改良
C. 市场需求的变化 D. 运输条件的改善
(2)发展“海水稻”种植的意义主要是( )
①可节约淡水资源 ②可改善生态环境
③可扩大土地面积 ④可提高现有水稻单位面积产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A
A
以花卉种植业为例,说明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号称“世界花卉王国”
的荷兰,具有悠久的花卉生产历
史和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以及
完善的花卉销售和流通系统。近
几十年来,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哥伦比亚,非洲的肯尼亚、坦桑
尼亚,亚洲的印度、泰国等一些
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并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图3.14)。鲜切花,即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新鲜的茎、叶、花、果,是花卉生产主要的销售产品,欧洲、北美、日本是世界鲜切花三大消费市场。
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