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9 16:2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1.读拼音,写词语
刘伯承来到 zhěn su ( ),谎称自己的眼睛被t fěi( )打伤了,向沃克医生求助。在手术过程中,他因拒绝使用 má zuì jì( ),忍受了巨大的疼痛,以至抓破了zh n xīn( )的白床单。手术结束后, cí xiáng( )的沃克医生 yóu zhōng( )地夸赞刘伯承为军神。
二、选择题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威吓(xià) 目光黯然(àn) B.绷带(bēng) 矜持不苟(jīng)
C.裤裆(dāng) 万仞高山(rèn) D.堪称(kān) 情不自禁(jìn)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熟炼 清醒 由衷 从容镇定
B.签字 施行 特殊 肃然起敬
C.意识 审视 惊疑 青筋暴起
D.诊所 年龄 荣幸 一声不吭
4.下列人物对话中,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B.“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C.“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我们革命是不会为这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D.他若有所思地说:“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军行》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B.《军神》一文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突出了刘伯承的高贵品质。
C.《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通过对毛主席接到电报、抉择、批示三方面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伟人的胸襟和常人的情怀。
D.《清贫》一文选自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这是作者被释放出来后写的文章。
三、词语积累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针( )( ) 肃然( )( ) 情( )( )禁
不由( )( ) 若有( )( ) 血肉( )( )
(1)加点字“禁”在这里读 ,它还有另一个读音是 ,可组词为 。
(2)与画“_____________”的词语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入木三分 B.鞭辟入里 C.一语破的 D.泛泛而谈
四、古诗积累。
7. 《从军行》中描写将士们戍边环境的诗句是“ , ”。《凉州词》中描写边境环境的诗句是“ , ”。两者都写出了戍边环境的荒凉、孤苦,有异曲同工之妙。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表现诗人对南宋朝廷失望却尚未绝望的复杂情感的诗句是“ , ”。
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以“ , ”两句写离别后的苍茫景象,表现出了对有人的不舍之情。
五、现代文阅读
不屈的腿
初春的一个早晨,我来到西湖公园,四周雾茫茫的。突然,一阵奇怪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闻声望去,朦胧之中出现了一位军人。①他上身穿褪了色的军绒衣,下身穿绿军裤,一条裤腿却空着。他拄着一副拐杖,依靠着他那仅有的一条腿在练习跑步。一阵阵急促的拐杖触地声,在寂静的公园回荡。
我与他虽然素不相识,不知怎的,却情不自禁地跑到军人面前关切地说:“同志,您歇一会儿吧!”“不,还有两圈。”回答声伴着喘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他不停地摆动着双臂,用劲撑着拐杖,昂着头,一条腿不断地跑着,跑着。突然,他用力太猛,一根拐杖倾斜了一下,失去了平衡,跌倒了。我赶紧上前,正要扶他。“不,我自己能起来的!”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②只见他右手吃力地撑着地面,艰难地挪动身躯。③军人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跑步声依然回荡着,此时,它显得特别有力。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军人刚毅的面孔上,神情是那么专注,虽然初春寒气逼人,可他的脸上却渗出了晶莹的汗珠。
望着军人宽宽的肩膀、健壮的上肢和那一条不屈的腿,我觉得他的形象是那么高大。我想,前天,他曾在运动场上奔跑;昨天,他曾在炮火中冲绎;而今天,他失去了一条腿,然而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他用体内沸腾的热血,去走更长的路……
8.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素不相识:
9.细读文章第2自然段,军人的回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的原因是( )
A.军人说话结巴,语无伦次。 B.军人的回答声伴着喘气声。
C.军人说话很难听。
10.“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1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2.画线句子①②③分别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任选其中一句,分析该句所用描写方法的作用。
在炮兵阵地上
①彭总担任国防部长的时候,我经常跟他到海防前线、边防前线,检查战备情况和训练情况。
②有一次,我跟彭总来到东海前哨的一个炮兵阵地上。负责指挥这个阵地的是一位团长,彭总向他提出了不少问题,开始他还能对答如流,后来问到国外最新的常规火炮的性能怎样等问题,他就回答不出来了。彭总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后来彭总又看到弹药库竟然修在阵地前沿,结构也不符合要求,就再也忍不住了。他问跟着视察的几位部队首长:“你们谁到过这个地方?”几位首长都说来过,对这个弹药库也提出了意见,只因为忙别的事耽误了。
③“别的事?什么别的事!”彭总电闪雷鸣地发作了,“还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不让敌人的炮弹把你们的阵地掀翻更重要的事吗?”首长们都站着不敢动。彭总压低了火,声音轻了,批评的分量更重了。“你们几个都留在这儿,现在就动手,把这个弹药库拆了重修。看还有什么问题,你们就地研究解决。过一个月,我再来检查!你这个团长,撤职!送军法处!”
④当天,彭总在团部吃晚饭。大家坐好后,彭总发现团长没有来,就让我去请团长。我发现团长就站在门外,却不肯跟我走。一位首长把他批评了一通,他才低着脑袋来到彭总面前。
⑤彭总拉着团长,让他在自己的身边坐下。彭总说:“今天我又说了错话,向你道个歉!但是只错了一句,不该说要把你撤掉,送军法处。其余的话都对!当然,你认为不对的,还可以批评我,不能赌气不吃饭啊!”团长的眼圈红了,说:“首长,是我错了,你批评我是对的!”
⑥“都对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对就可以了。人民把一扇大门交给你来守卫,你就得千方百计把它看好啊!你已经认错了,我就不说了。吃饭!吃饭!”团长拿着筷子的手激动地抖着,彭总夹了好多菜,送到他碗里。我看见,团长转过脸去,悄悄地擦去了脸上的泪水。
13.文中让彭总脸色不好看的事是( ),让彭总发火的事是( )。
A.团长及几位首长以自己忙为借口,对彭总指出的问题视而不见
B.弹药库修在阵地前沿,结构也不符合要求,却一直没有修改
C.炮兵阵地上的士兵松散、装备落后
D.团长对国外最新的常规火炮的性能等问题并不清楚
14.文中画“____”的语句是对彭总 的描写,体现出彭总 的心理。
15.结合短文内容分析彭总是个怎样的人。
六、书面表达
16.快乐习作。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许多帮助过你的人。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以“帮助过我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习作。要求内容具体,字迹工整,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1. 诊所 土匪 麻醉剂 崭新 慈祥 由衷
2.C
A:威吓拼音wēi hè;
B:矜持不苟拼音jīn chí bù gǒu;
C:正确。
D:情不自禁拼音qíng bù zì jīn;
3.A
A.有误。熟炼——熟练。
4.B
B.有误,提示语在中间,“说”后用逗号。
5.D
D.1935年1月,方志敏率部在江西德兴县作战时被捕,此后直至1935年8月英勇就义,他在狱中强忍病痛,用短短数月的时间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此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 见 血 起 敬 不 自 自 主 所 思 之 躯 jīn jìn 禁止 D
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肃然起敬:形容感动后产生的恭敬钦佩的心情和态度肃然,恭敬的样子。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形容静坐沉思的样子。
血肉之躯:血液和肌肉。指人类躯体。
(1)情不自禁:读qíng bù zì jīn,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禁”读jīn,表示受得住、耐久、忍耐等。例如:不禁、禁得起、禁受。
还读jìn,表示不许,制止;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组词:禁止、禁绝、禁书、禁令。
(2)一针见血:意思是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A.入木三分: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B.鞭辟入里:形容做学问切实。今多形容分析问题透彻,切中要害。
C.一语破的:一句话就说中要害。指说话简洁精练,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D.泛泛而谈:意思是一般性地、浮泛地谈论。指说话或写文章不深刻不细致。
根据意思可知“泛泛而谈”意思完全不同。
故选D。
7.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8.文中指我和独腿军人从来不认识。 9.B 10.军人虽然只有一条腿,但是凭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必将战胜种种困难,迎来灿烂的生活。 11.初春的早晨,一位独腿军人拄着双拐练习跑步。他摔倒了,不愿别人扶他,自己爬起来继续练习跑步,“我”觉得那跑步声是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 12.①外貌描写②动作描写③神态描写;句子②。独腿军人跌倒后,坚持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撑”“挪动”写出了他站起来的艰难,体现了他顽强不屈的精神。
8.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素不相识:是向来不认识。出自《柳毅传书》。
9.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从“只见他右手吃力地撑着地面,艰难地挪动身躯。军人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中可以看出军人的回答声伴着喘气声。。
10.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这类题要首先从字面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推敲。
从“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来看表层含义写了他写出了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地更热烈。结合“望着军人宽宽的肩膀、健壮的上肢和那一条不屈的腿,我觉得他的形象是那么高大。”和“只见他右手吃力地撑着地面,艰难地挪动身躯。军人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来看写出了其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之后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11.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学生在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主要介绍对象和主要事件,准确把握和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2.考查对描写方法的辨析和文章的理解。
从“他上身穿褪了色的军绒衣,下身穿绿军裤,一条裤腿却空着。”来看运用了外貌描写。
从“只见他右手吃力地撑着地面,艰难地挪动身躯。”来看运用了动作描写。
从“军人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来看运用了神态描写。
在分析时,学生要结合上下文以及人物所处的情景进行推敲,语言表达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13. D B 14. 语言 希望团长能够把守卫人民安全当作己任 15.从文中彭总批评团长时话说重了,在晚饭时向团长道歉,可以看出彭总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从彭总在吃饭时发现团长没有来,在道歉后告诉团长不能不吃饭,可以看出彭总是个关心下属的人。
1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②自然段“彭总向他提出了不少问题,开始他还能对答如流,后来问到国外最新的常规火炮的性能怎样等问题,他就回答不出来了。彭总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可知,彭总脸色不好看的事是:炮兵阵地上的团长对国外常规火炮的性能不清楚。故选D。
结合第②自然段“后来彭总又看到弹药库竟然修在阵地前沿,结构也不符合要求,就再也忍不住了。他问跟着视察的几位部队首长:‘你们谁到过这个地方?’几位首长都说来过,对这个弹药库也提出了意见,只因为忙别的事耽误了。”可知,彭总发火的事是:弹药库修在阵地前沿,结构也不符合要求,却一直没有修改。故选B。
1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结合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人民把一扇大门交给你来守卫,你就得千方百计把它看好啊!”可知,这是彭总对团长说的话,是语言描写,从“人民把大门交给你守卫”可见彭总对国防安全高度负责、严格要求下属,同时勇于自我反思的心理。
1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第③自然段“你们几个都留在这儿,现在就动手,把这个弹药库拆了重修。看还有什么问题,你们就地研究解决。过一个月,我再来检查!你这个团长,撤职!送军法处!”可知,这是对彭总的语言描写,写出彭总发现弹药库问题后立即严厉批评,并下令整改的事,可以看出彭总是一位严厉刚直的人。
结合第⑤自然段“今天我又说了错话,向你道个歉!但是只错了一句,不该说要把你撤掉,送军法处。其余的话都对!当然,你认为不对的,还可以批评我,不能赌气不吃饭啊!”可知,这是描写彭总主动为“撤职送军法处”的过激言辞向团长道歉,可以看出彭总是一位勇于认错的人;
结合第⑥自然段“人民把一扇大门交给你来守卫,你就得千方百计把它看好啊!你已经认错了,我就不说了。吃饭!吃饭!”“彭总夹了好多菜,送到他碗里”可知,这一部分写出了彭总强调“千方百计看好大门”,将国防安全视为首要任务和关心团长情绪,夹菜劝团长吃饭的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责任心强、关爱下属的人。
16.例文:
帮助过我的人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我背着书包急匆匆地往学校跑。突然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摔在了湿漉漉的地上。膝盖火辣辣地疼,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就在这时,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扶起了我。我抬头一看,是隔壁班的李老师。她蹲下身子,用纸巾小心翼翼地帮我擦去膝盖上的泥水。“摔疼了吧?”她轻声问道,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柔。我点点头,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李老师从包里拿出创可贴,仔细地贴在我的伤口上。她的动作那么轻,生怕弄疼我。“以后下雨天要慢慢走,知道吗?”她帮我整理好歪掉的红领巾,又掏出自己的手帕擦干我脸上的雨水。
最让我感动的是,李老师一直把我送到教室门口。她弯下腰对我说:“如果还疼的话,记得去医务室哦。”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她的脸上,我看见她眼角细细的皱纹里盛满了关切。
这件事已经过去两年了,但每当下雨天,我都会想起李老师温暖的手和关切的眼神。现在我也学会了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因为我知道,一个小小的善举,可能会让别人记很久很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