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 溶解度--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做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9.2.1 溶解度--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做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10 23: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9.2.1 溶解度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及其应用
2024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用户需要一份关于溶解度的教案,具体是 9.2.1 节。首先,我得确定教案的结构。通常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后作业和教学反思这几个部分。
接下来,教学目标应该分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知识目标需要涵盖溶解度的定义、影响因素、提问:
“在相同条件下,白糖和食盐哪种溶解能力更强?”
“为什么用热水冲咖啡比冷水更快溶解?”
引出课题: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溶解度” 有关,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
二、新课讲授
1. 溶解度的概念(10 分钟)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四要素:
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g 溶剂(通常指水)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克(g)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不同(如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氯化钠变化不大)。
3. 溶解度曲线(15 分钟)
绘制曲线:
提供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学生分组绘制溶解度曲线。
分析曲线:
曲线的意义: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应用:
查找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确定物质结晶的方法(如冷却热饱和溶液或蒸发溶剂)。
4. 气体溶解度(5 分钟)
现象分析:打开汽水瓶盖时,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影响因素: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如汽水加压溶解 CO )。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如加热水时气泡冒出)。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溶解度的概念及四要素。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四、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习题 P38 第 1、2、3 题。
绘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
教学反思
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但需注意实验时间的控制。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需提前准备数据,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
可结合生活实例(如海水晒盐)加深学生对溶解度应用的理解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考试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2.理解“饱和”与“不饱和”的相对性及互相转化的方法;
3.了解结晶现象,知道结晶的两种方法。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蔗糖溶液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一定温度下,氯化钠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水量影响氯化钠的溶解量。
实验结论:
1.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温度升高时,一定量的水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硝酸钾;温度降低时,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硝酸钾会减少。
3.当溶剂的量不变时,溶解溶质的多少与温度有关。
1.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溶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2.改变条件会使溶质继续溶解或析出。
当温度不变时,溶解溶质的多少与溶剂的量有关;当溶剂的量不变时,溶解溶质的多少与温度有关。
归纳总结
一定温度
不能再继续溶解
一定量的溶剂
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
能再继续溶解
一定量的溶剂
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想一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还能再溶解蔗糖吗?
“饱和”和“不饱和”是针对“某种溶质”而言的,因为一定条件下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却可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所以一定温度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还能再溶解蔗糖。
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都能形成其饱和溶液,但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不能配成酒精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不饱和
溶液
饱和
溶液
降温
蒸发溶剂
增加溶质
升温
增加溶剂
此方法是适用于任何溶液的方法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Ca(OH)2饱和溶液 Ca(OH)2不饱和溶液
熟石灰[Ca(OH)2]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升高温度可以将熟石灰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典例1 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固体和液体物质可以作溶质
B.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C.饱和溶液升温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D
美丽的化学
你知道海水晒盐吗?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结晶
海水晒盐的过程
氯化钠
海水
储水池
蒸发池
结晶池
粗盐
母液
(苦卤)
多种化工产品
蒸发溶剂(蒸发结晶)
(沉降泥沙)
(蒸发水分)
(蒸发水分)
(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热的溶液冷却后,不饱和溶液变成了饱和溶液,温度继续降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会从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作结晶。
结晶的条件:
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②温度改变或溶剂减少
是物质分离提纯的重要方法
结晶方法 原理 应用举例
结晶方法
冷却热饱溶液法(降温结晶法)
将溶液制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得到晶体
从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KNO3晶体
蒸发溶剂法(蒸发结晶法)
将溶液加热蒸发溶剂,使其达到饱和后,继续蒸发溶剂,溶质会结晶析出
海水晒盐
典例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苦卤)一定是食盐的饱和溶液
B.除去食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方法属于化学方法
C.蒸发结晶食盐时,待水分全部蒸发,才能停止加热
D.利用多次蒸发结晶的方法可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
A
1. [2024 温州模拟]感染流感可服用感冒药,食用前需要将药粉倒入水中充分溶解。下面几个选项中能作为判断溶解后的感冒药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A. 该溶液颜色很深 B. 该溶液味道很苦
C. 感冒药溶解得很快 D. 感冒药固体有剩余
D
【点拨】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故判断溶解后的感冒药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感冒药固体有剩余。
返回
2. 20 ℃时,往50 g KNO3溶液中加入5 g KNO3晶体,充分搅拌后部分晶体未溶解,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 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A
返回
3. [2023 自贡改编]溶液用途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 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纯净物
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A
【点拨】
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其他物质,A正确;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B错误;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C错误;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D错误。
【点易错】
解答此类题目应明确四个易错点:一是描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应指明三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溶解的溶质;二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溶质;三是改变溶液的温度,溶质、溶剂的质量可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不过要注意一般规律与特殊情况(如熟石灰),四是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没有必然联系。
返回
4. 能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 加水 B. 升高温度
C. 倒出部分溶液 D. 加入适量NaCl固体
D
返回
5. 现有50 ℃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加溶质;
④蒸发溶剂;⑤增加溶剂
A. ①③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⑤
C
返回
6. 要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增加溶剂 D. 增加溶质
D
【点拨】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不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A、B不正确;往不饱和溶液中加溶剂得到的仍然是不饱和溶液,C错误;往不饱和溶液中加溶质至不再溶解可得到饱和溶液,D正确。
返回
7. [2022·金华]学习《物质的溶解》时小科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往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 g、25 g、5 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认为,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3)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一定可使A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A中有不溶解的固体
A≥B>C
添加溶剂
【点拨】
(1)A烧杯中有不溶解的固体,A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A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可能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C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A≥B>C。(3)添加溶剂一定可使A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返回
8.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从60 ℃降到20 ℃时有晶体析出,溶液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液的质量 B. 溶质的质量
C. 溶液的饱和状况 D. 溶剂的质量
D
【点拨】
析出晶体后的KNO3溶液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均减少,溶剂质量不变。
返回
9.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
B. 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
C. 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④发生
D. 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
返回
课堂小结
判断: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是否能继续溶解某溶质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结晶
相互转化(大多数固体):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