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直门中学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模块一 基础知识再夯实专题二 词语积累 课件 (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东直门中学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模块一 基础知识再夯实专题二 词语积累 课件 (共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9 21:4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2025年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二 词语积累
模块一 基础知识再夯实
 
聚焦中考
01
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成语),是对中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它体现了考生的积累和运用能力。本知识点为中考中较为基础的考查点,考查的要求是:
1.能准确理解辨析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
2.能辨析词语的语体色彩,并理解其不同的表达作用。
3.能准确辨析、品味词语的感彩和表达作用。
4.能准确辨析理解同义词、近义词和多义词的含义及用法。
5.能熟练掌握生活中常用的俗语、成语、谚语和歇后语。
6.能熟练掌握常用关联词的用法。
考查所涉及的词语(成语)大多是语文课本和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但又容易出错的常见词语(成语),不考冷、偏、怪的词语(成语)。备考时要关注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课文后“读读写写”栏目和课文下进行注释的词语(多为四字成语)。考生平时要注意用语的规范,做到正确使用,并在运用时注意辨别比较,养成准确使用词语的习惯。
核心知识点
02
在近年的中考试题中,对于词语(成语)的考查,偏重于理解词语(成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成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彩,并能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考点1 词语解释
对试题中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主要靠平时积累,备考期间要以课文中的重点注释为主。对词语的解释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依据语境,据形推义。汉字多为形声字,形旁有表意的功能。可以将所推得的意思代入句子之中,看能否解释得通。
(2)识别词性。如果是修饰性的词语,找准其修饰的对象。
(3)结合语境或其修饰的对象来组织语言进行解释,也可以采用近义词法、反义词法、拆字组词法、难字释义法等。
考点2 识别成语
近五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关于成语考查题主要有成语解释、成语提取(在相应语段中提取成语)、成语运用(考查四字成语的使用辨析,选出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而广西统考的最新题型是成语的识别与提取。
部编教材初中成语梳理
七年级(上册)
1.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2.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3.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4.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5.不求甚解:原指领会大意。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6.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
7.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
8.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9.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迁,改变。
1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11.力不暇供: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从事这项工作。
12.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13.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14.杞人忧天: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
【针对训练】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大家把校园每个角落的杂草都清理得很干净,整个校园都是不毛之地。( )
2.当然,见异思迁、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
3.有的人爱占小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这类人通常不会受大家欢迎。( )
×
×
×
1.【解析】不毛之地:原指不生长庄稼的土地,后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不符合“校园每个角落的杂草都清理得很干净”的语境,使用有误。
2.【解析】见异思迁:见到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含贬义),不符合“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的语境。
3.【解析】当仁不让:原义是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在此形容爱占小便宜的人,使用对象有误。
七年级(下册)
1.当之无愧:承受得起某种评价、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当,承受。
2.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3.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4.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
5.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6.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7.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8.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
9.海市蜃楼: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
10.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针对训练】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一些同学对作文中的错别字总是不以为然,觉得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
2.无数英雄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处心积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3.医生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
×
×

1.【解析】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此处应为“不以为意”。
2.【解析】处心积虑: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多含贬义)。不能用来形容英雄模范,色彩不当。
3.【解析】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使用正确。
八年级(上册)
1.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2.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翼翼的样子。
3.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4.振聋发聩:发出很大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5.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6.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妙语佳句。
7.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8.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9.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针对训练】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同学们屏息敛声,沉浸在王亚平老师带来的神奇的实验中。( )
2.老师耐心将这一段古文讲解把后,我们才如梦初醒,懂得了文章的意思。( )
3.西方政客对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为富不仁,令民众失望。( )
×


1.【解析】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翼翼的样子。与同学们“沉浸在王亚平老师带来的神奇的实验中”的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2.【解析】如梦初醒: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这里比喻“我们”在耐心讲解下明白了文章的意思,使用恰当。
3.【解析】为富不仁:形容有钱人唯利是图,为发财不择手段。句中用于形容个别西方政客对待防疫工作的态度,使用对象不正确。
八年级(下册)
1.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3.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4.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指棺材。
5.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6.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针对训练】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 )
2.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
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也是充满希望的开始。( )


×
1.【解析】大彻大悟:意思是彻底觉悟或醒悟,多用于形容思想观念的革新,不能用来指对某道题的理解,不符合语境。
2.【解析】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句中用来形容冬天小昆虫的状态,使用正确。
3.【解析】叹为观止:用来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符合语境。
九年级(上册)
1.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2.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3.抽丝剥茧: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
4.李代桃僵:意思是李树代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5.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彰,显著。
6.走投无路: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针对训练】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他说话一着急便磕磕巴巴、言不及义,所以提前把要说的话写了下来。( )
2.青年学生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方,还可附庸风雅。”( )
3.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在富丽堂皇的“冰丝带”拉开序幕。经过16天的角逐,中国代表团斩获9枚金牌,刷新中国冬奥史,谱写了奥运新篇章。( )
×

×
1.【解析】言不及义:形容说话内容无聊或说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指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本句是表达“他”因紧张而词不达意,使用错误。
2.【解析】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联系句中的“青年学生诚恳地说”和“美观大方”可知,这里成语运用不恰当。
3.【解析】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句中用来形容“冰丝带”国家速滑馆的宏伟华丽,符合语境。
九年级(下册)
1.不屑置辩:指很轻视,认为不值得分辩。
2.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3.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4.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5.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6.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7.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8.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
9.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栩栩,生动的样子。
10.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针对训练】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研究表明,过去的50年地球在持续变暖,全球变暖是不屑置辩的事实。( )
2.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和李大钊小巷谈话,温和而有千钧之力,让人感受到理想的魅力和青春的力量。( )
3.两位陌生的年轻人街头购物时,只因排队问题竟然两肋插刀,造成了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这警示我们情绪管理何其重要!( )
×
×

1.【解析】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使用不恰当,此处应为“毋庸置疑”。
2.【解析】千钧之力:形容力量之大。用来形容陈独秀和李大钊小巷谈话有力量,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3.【解析】两肋插刀:指为朋友敢于冒险,甚至牺牲生命。形容重情义、讲义气。本项望文生义,误解为给对方造成致命伤害,使用不正确。
考点攻坚
03
◆真题锤炼
(2024·广西) 班级举行“文物里的中国”导览活动,同学们现场作了文物介绍,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应题目。
【红山玉龙】我是一枚玉龙玦,来自五千年前的红山。我的造型古朴,线条粗犷。中华民族的先民将自己视为龙的传人,把我制成了蜷曲的龙形。五千年岁月悄然而过,我依然保持着腾空飞舞的轻jié( )姿态,在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的漫长时光中飞翔,起舞。
【何尊】①我是青铜器何尊,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造型凝重雄奇,纹饰 。②主人铸造我时,把“宅兹中国”等文字镌刻在我的内胆底部,以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③这大概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④如今我虽然光泽暗淡,但身上的铭文将先人的荣光,展示在你们眼前。
1.请结合语境,解释两则介绍词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融合: 。
(2)丰功伟绩: 。
2.填入“何尊”介绍词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巧妙绝伦 B.名副其实
C.多多益善 D.相得益彰
【辨析成语的方法】
1.避免望文生义,要准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从成语的来源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古诗文,它们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绝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来理解。
(不同的民族)合为一体
伟大的功绩
A
2.辨别成语的感彩,看成语的褒贬色彩是否符合所在的语境。
3.看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或场合,是否张冠李戴。有一些具有特定使用范围的成语,运用时必须遵循这些限制。
4.区分使用对象的尊卑、长幼、主客、男女,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
【备考指导】
整理注释中出现的词语、成语及其释义,注重日常的积累和练习,加强记忆。结合语境或其修饰的对象来组织语言进行解释,也可以采用近义词法、反义词法、拆字组词法、难字释义法等。
1.近义词法:找出词语的近义词或同义词进行解释的方法。如,增添——增加;陌生——生疏。
2.反义词法:找出词语的反义词,在前面加“不”(或“没有”)进行解释的方法。如:紧张——不镇定。懦弱——不勇敢。
3.拆字组词法:将词语中的字拆分并逐个组词来对词语进行解释的方法。如:恳求——诚恳地请求。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重(大)。
4.比喻解释法:将词语和一些常见的、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用比喻句式进行解释的方法。如:人声鼎沸——人声嘈杂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车水马龙——车子像流水,马好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靶向突破
04
1.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把梦想的种子撒在奋斗的土壤上,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青春的风采才会璀璨夺目;只有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青春的价值才能得到升华。从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到志存高远的时代使命,从日常生活的尽职尽责到关键时刻的迎难而上,常怀忧国忧民之心,饱含爱国爱民之情,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青年就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_____________。
文段结尾处缺少成语,请从以下成语中选出最恰当的一个抄写到下面的横线上,并说明理由。
备选成语:锦上添花 建言献策 添砖加瓦
(1)选择的成语:___________
(2)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添砖加瓦”原来指建房屋时给不断地添砖块加瓦片,后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结合“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可知,“铺路架桥”与“添砖加瓦”前后词性相对,句式工整对称。用“添砖加瓦”更恰当。
添砖加瓦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积累与运用。“贡献力量”指拿出力量等献给国家或公众。“建言献策”指意思是陈述主张或意见。“添砖加瓦”原来指建房屋时给不断地添砖块加瓦片,后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结合语境,“贡献力量”语言直白平实,与优美的语境不符。“建言献策”与前面“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不搭配,能与“铺路架桥”搭配的为“添砖加瓦”,且两者都是并列结构的成语,前后词性相对。故应用“添砖加瓦”更恰当。
2.漫步邕城,家乡的绿意,明媚在眼眸,荡漾在心湖。凤岭木菠萝的墨绿,西乡塘小叶榕的新绿,江南扁桃的青绿,南湖水的澄绿,构成了多层次的南宁绿。来往的人们,面对如此美景,又哪能不为大自然的___A____惊叹呢!
苏东坡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春日,民族大道旁的紫荆花盛放,___B____的市民和车辆仿佛沐浴在花海中;夏夜,偶有几个少年在街边跳着劲舞,更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动感。
根据语境,选择两个恰当的成语分别填入横线A和B中。
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 川流不息 摩肩接踵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解析】
鬼斧神工:形容技艺高超,如同神鬼制作出来一般。现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令人惊叹。
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鬼斧神工
川流不息
3.(2024·广东珠海模拟)阳春三月,深圳本是(1) 的美丽季节。可诡谲的新冠疫情反扑,学校只得再次开启网课。当我们对新冠病毒 (2) ,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很多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志愿者却毫不怯懦,他们本可以与家人享受 (3) ,却为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毅然奔赴凶险的“战场”。为了不再给防疫工作添乱,我们要谨记:“隔离病毒的第一要诀是戴好口罩。”绝大多数人认可这个说法并付诸行动。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抗疫有你有我有他,让我们携手守护我们的平安和健康。
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选项填到横线上。
A.如坐针毡 B.天伦之乐
C.草长莺飞 D.战战兢兢
(1)
(2)
(3)
C
D
B
【解析】(1)根据“阳春三月”“美丽季节”可知,要用形容春天美景的“草长莺飞”,故选C; (2)形容人们对新冠病毒感到恐惧,应选用“战战兢兢”,意思是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故选D;(3)形容与家人享受亲情快乐,因此要用“天伦之乐”,故选B。
4.(2024·河南一模)单位年会上,领导在致辞中对员工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以下是部分内容,请阅读后完成相应的题目。
①玉兔留福香风暖,金龙献瑞喜气浓。在这春意浓浓、花团锦簇的美好时刻,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甲辰龙莅临人间,把癸卯兔变成了过去时。
②踏着龙年钟声,我们辞旧迎新,再赴征程。
③我们决不可辜负这个崭新而伟大的时代。急流险滩,方显理想信念之坚定; 爬坡过坎,更见前进步履之从容。没有障碍能阻挡跨越山海的信心,没有困难能阻拦推进伟业的决心。
④聚起的星火,必可点亮天宇;汇起的能量,必可催动风帆。在这个生机勃勃的龙年里,我们锲而不舍、锐不可当。我们定能在八桂大地上奏响胜利的凯歌,采撷巨大的硕果。我们也必将怀着炽热而虔诚的心,期待“家”的美满和“国”的繁荣与日俱增。
(1)以上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3个。
(2)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①莅临: 。
②辜负: 亏欠,对不住 。
花团锦簇、 生机勃勃、 锲而不舍、锐不可当、与日俱增((任写三个即可))
来到 (光临)
5.广袤田野,农民群众抢抓农时,辛勤劳作耕耘;生产车间,大国工匠钻研技艺、精益求精,不断破解技术难题;科研院所,研发人员埋头攻关,科技创新硕果累累;街头巷尾,快递员穿梭骑行,社区服务精细温馨……千行百业的繁荣,千家万户的美好,都镌刻着劳动的印记。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神舟”问天,“嫦娥”登月,“祝融”探火……中国航天之所以成就斐然,是因为广大航天人锲而不舍地钻研与创新。我们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构建起门类齐全、当今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背后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的持续付出。中华大地上,从春耕的忙
碌到秋收的喜悦,粮食稳产增收靠的是无数耕耘者挥洒汗水辛勤劳作。劳动创造价值,一个国家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崇尚勤劳致富。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1)语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3个。
(2)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①锲而不舍:
②崇尚:
精益求精、硕果累累、街头巷尾、锲而不舍、风雨无阻 (任写三个即可)
尊重,推崇 。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做事情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