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天津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29分)
1.(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昧(wèi) 涟漪(lián) 诚惶诚恐(huáng)
B.弥高(mí) 惩罚(chéng) 九曲连环(qū)
C.缰绳(jiānɡ) 着落( zháo) 鲜为人知(xiǎn)
D.胆怯(qiè) 破绽(zhàn) 气冲斗(dòu)牛
2.(本题2分)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场_________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_________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_________,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
A.壮烈 汹涌 但是 B.强烈 汹涌 于是
C.强烈 澎湃 但是 D.壮烈 澎湃 于是
3.(本题2分)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自强不息意味着自信自立,面对困难,既不会絮絮叨叨地抱怨,也不会人云亦云地盲从。②自强不息意味着既要怀有面对未来奋斗终身,又要拥有持之以恒、不屈不挠的精神。③自强不息是对心灵的历练,是对德行的培养。④我们要做自强不息的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纵使前路坎坷,你我永不言弃。
A.① B.② C.③ D.④
4.(本题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何以阅读□读书知人,读史阅世。读王佐良,他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有深刻洞见,今天读来仍有启发意义□读叶嘉莹,她由词体美学意蕴提出“弱德之美”,充满温柔的力量;读厉以宁,他以经济学理论阐释中国道路的学术著作,其理论创见与深厚学养、严谨学风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密不可分□
A.: ; 。 B.? ; ……
C.: 。 …… D.? 。 ……
5.(本题3分)品析《木兰诗》的节选部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木兰诗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A.《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
B.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C.“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诗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有力烘托了家里欢迎木兰战场归来的欢快气氛。
D.结尾以双兔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作结,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地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本题9分)阅读《嫦娥六号回家,月球背面升的国旗竟是石头做的?》一文,回答6~8题。
嫦娥六号回家,月球背面升的国旗竟是石头做的?
①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②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完成取样后,还进行了一个令无数中国人为之振奋的“大动作”——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五星红旗,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中国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的国家。
③但是你知道看似在地球非常容易地展示红旗的动作为什么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吗?其背后又蕴藏着多少高科技?
④为实现首次在月球背面展示五星红旗的任务,中国科学家在国旗材质的选择上煞费苦心。本次中国在月球背面展示的五星红旗材质的秘密,蕴藏在一种名为“玄武岩”的石头中。
⑤玄武岩是一种重要的基性火山岩,其形成源于地球内部深处的岩浆活动。玄武岩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建筑行业中,玄武岩以其抗压性强、耐磨性好和吸水率低的特点,成为优质的建筑装饰材料和地铺石材。
⑥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玄武岩的压碎值低、抗腐蚀性强和沥青黏附性好,使其成为修建公路、铁路和机场跑道等的重要材料。此外,玄武岩还可以作为制作胶凝材料的基本原料,用于生产各种建筑用胶凝材料。
⑦这种“石头”是如何制成国旗的?嫦娥六号展示的国旗制作工艺和过程堪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中国科学家选用与月壤化学成分相近的玄武岩作为主要材料,经过高温熔融至1 600摄氏度左右后,通过特殊的喷丝工艺将其制备成直径约为头发丝三分之一的超细玄武岩纤维。
⑧随后,这些纤维经过纺纱、织造等工艺,织成国旗的布料。这面“石头版”国旗的重量只有11.3克,比嫦娥五号携带的以芳纶纤维为主的国旗还要轻0.5克。
⑨嫦娥六号在月背表面动态地展示的五星红旗,彰显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创新实力,这一壮举将激励我们一定要继续前行,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刊载于2024年6月27日《科普中国》,有删改)
6.(本题3分) 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目前,中国是第一个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的国家。
B.玄武岩是由于地球内部深处的岩浆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基性火山岩。
C.玄武岩用途广泛,能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能作为建筑材料。
D.嫦娥六号展示的国旗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与月壤化学成分相同的玄武岩。
7.(本题3分)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嫦娥六号展示的国旗制作工艺高超。
B.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嫦娥六号展示的国旗制作工艺高超。
C.使用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嫦娥六号展示的国旗布料十分可贵。
D.使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嫦娥六号展示的国旗布料十分可贵。
8.(本题3分)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新闻导语”的形式,简要概括了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事件。
B.第②段中加点词“大动作”,指的是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完成采样这件事。
C.第⑦段中加点词“左右”,表示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展示的国旗的相关知识。
(本题9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脱
B.即更刮目相待 更:另,另外
C.但微颔之 颔:摇头
D.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同“勺”
10.(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蒙乃始就学/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结友而别/而钱不湿
C.自以为大有所益/以钱覆其口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以我酌油知之
11.(3分)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都寓含了深刻的道理。甲文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乙文告诉人们“”熟能生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B.两篇文章的人物形象都鲜明。甲文孙权爱才、善劝,吕蒙听劝、善学;乙文陈尧咨骄矜暴躁且不知悔改,卖油翁驾轻就熟、气定神闲。
C.两篇文章叙事技巧各有千秋。甲文不直接写吕蒙学有所成,而通过肃蒙论议间接地表现出来;乙文开头确立矛盾冲突,后来通过卖油翁演示绝活化解矛盾冲突。
D.两篇文章语言都简洁精练。甲文“乃始就学”既包含吕蒙的态度和行动,又隐去了学的内容和过程,乙文“笑而遣之”既有陈尧咨的会意,也有尴尬与自我解嘲。
二、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
12.(本题6分)(1)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2)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3)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5)《木兰诗》中描写将士们艰苦生活的句子是: , 。
三、文言文阅读(共7分)
(本题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简子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13.(2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客问其故 故:
(2)不若禁民勿捕 若:
14.(2分)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
15.(3分)结合原文内容,说说简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本题15分)阅读《时光里的身高线》一文,回答16~19题。(15分)
时光里的身高线
慕 然
①每一圈年轮,都是岁月画下的痕迹;每一道皱纹,都是日月盖下的印章。飘逝的落叶,记录着光阴流转,而门框上深浅不一的身高线,则刻下了温暖的记忆。它们犹如五线谱,配合时光的留声机,唱着曾经的歌谣。
②那一年,在剧院入口处,我踮着脚尖想超过检票口的一米线,惹得父亲大笑:“那是免票线,超过就要买票了。”那时候,我天真地认为那道线是成长的标记,成长后意味着可以像父母那样,拿着票,递给检票的阿姨,那是种长高的仪式。对号入座,父亲把位置给了我,自己站在最后一排,被前面站在条凳上的人挡住了视线,整晚只看见一排人瘪的圆的晃动着的后脑勺。散场后,我又跑到门口那身高线前,站在一米线下,挺直了腰板。
③后来,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让我站在门框旁给我量量身高,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踮起脚尖,试图让那条线往上升一点。这些身高线见证过我们的成长,那一道道长短不一的横线如此亲近,每一道的背后都是一段记忆,它们就这样将我们的童年成长印记悄然刻下。
④那个春天,刻下的身高线正好一米。父亲把我举过头顶,护着我,我踩着父亲的肩膀,看晨曦,听春风,我指着那一条条道路,问父亲它们通向哪里。父亲告诉我,它们通向远方,通向希望,那时我根本听不懂,只是觉得踩着他宽厚的臂膀,总能看得很远、很远。
⑤我的身高线与父亲身高的标记齐平时是个秋季,那一日,阳光的照耀驱走了秋天的微寒,劳作而归的父亲擦干了满手的泥土,为我记录下新的身高线。可是,当父亲站到门框前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他已经达不到之前的高度了,悄悄矮了半截,鬓发也开始斑白了,额头上的皱纹也如同那一道道身高线一样,越来越多。
⑥我去远方读大学那天,提着行李向父母告别,当走过门框,我停了下来,让父亲记录一下身高。这时,母亲又拐进厨房,端着一盘水饺过来,徒手捏起水饺,塞到我的口中,我铆足了劲又多吃了几个。看到我嘴里塞满了水饺,父亲笑,母亲也笑:“多吃饭,换个水土还能长个儿。”我回头看看身高线,看到了家人的陪伴和过往的笑脸。
⑦前几年,我们搬了新家,离开老屋那天,父亲和我还是那么默契,我负责站立,他负责画线,画下了最后一道身高线后,我和父母在那些歪歪扭扭的刻度线前拍照留念。看着父母日渐佝偻的身躯,我特地微曲双膝、弯了弯腰,以此缩短我和父亲的身高差距。“站直了!”父亲笑道,“还记得你小时候踮着脚尖想长高吗?”父亲的话让我鼻尖一酸,不知不觉,父亲比我矮了一头多。
⑧那身高线之后好多年都没有更新过。前几日,我带着儿子回老屋,看到院子里的树木正吐露着新的芬芳,门框上那一道道长短不一的身高线,也是如此亲近,一条线,便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每一笔都是值得心灵投靠的地方。我刚想在门框上继续刻下儿子的身高,倏然发现,他早早跑到门框前,正在笔直地等待着……
(刊载于2024.7,有删改)
16. 将下面一段文字还原到文中,最合适的位置在哪两段之间?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4分)
回家后,在丑丑的门框上,父亲画下了第一条我的身高线。
17. 请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可是,当父亲站到门框前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他已经达不到之前的高度了,悄悄矮了半截,鬓发也开始斑白了,额头上的皱纹也如同那一道道身高线一样,越来越多。
18. 文章先写作者以前量身高时“挺直了腰板”,后来又“特地微曲双膝、弯了弯腰”,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19.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以“时光里的身高线”为题有何妙处。(4分)
五、综合性学习(共5分)
(本题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让“爹娘难当”成了朋友圈里热议的话题,也让“起跑线”的争论再度被热炒。也许,通过采访各类专家,人们可以找到“真正起跑线”的答案。
【材料二】
对家长关于“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问题的调查结果:
【材料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父母自身。“正本”必须“溯源”,家长只有形成正确的育儿观,才能帮助孩子在成长的每一天中都向着理想的终点奔跑。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才是孩子成长的真正起跑线。
【材料四】专家提醒:78%以上的孩子有心事总会选择向朋友和同学诉说。由此可见,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20.(2分)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图表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
21.(3分)结合材料三的观点,你认为父母应怎样做到正确地教育子女?
六、名著阅读(共8分)
22.(本题8分)阅读名著,可以根据作品的不同特点采用相应的阅读策略。如《骆驼祥子》,我们可以借助两种策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策略一:借助作者自述。老舍先生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中说,要让祥子“活”起来,要“以他为主,以其他人物为宾”,通过写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 ,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 ,诈骗祥子的 ,对祥子进行烘托,突出祥子形象特征。要求:请在空格处填入相关人物的名字。
(2)策略二:借助作者评论。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道:“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义”可以理解为“善良、仁义、义气”。请从“曹先生”“小福子”“二强子”中选出一位“义人”或者“不义的人”,并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他的“义”或“不义”表现在哪里。
我选择( ),他是(义/不义)的人,表现: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50分)
23.(本题50分)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这些照片,有的让你回味,有的给你启示,有的令你捧腹大笑,有的让你潸然泪下……
请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①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9分)
1.(2分)B
2.(2分)A
3.(2分)B
4.(2分)B
5.(3分)B
6.(3分)D
7.(3分)B
8.(3分)B
9.(3分)C
10.(3分)A
11.(3分)B
二、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
何人不起故园情 凭君传语报平安 杨花榆荚无才思
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三、文言文阅读(共7分)
13.(2分)原因 如
14.(2分)百姓知道您要将猎物放生,所以争相猎取它们。
15.(3分)由“简子曰:‘然。’”可知,简子听取门客建议,决定禁止百姓捕鸠,避免对鸠产生更多的伤害,表明赵简子是一个知错能改,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由“正旦放生,示有恩也。”正月元旦放生,可知简子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意思对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16. (4分)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之间。这段文字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在剧院门口第一次了解身高线;引出下文“我”站在门框旁,父亲给“我”量身高的内容。
17. (3分)运用了外貌描写,细腻传神地写出了父亲苍老的模样,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心疼以及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18. (4分)作者以前量身高“挺直了腰板”,是想看自己有没有长高,想快快长大;后来“‘我’特地微曲双膝、弯了弯腰”,是离开老屋时看见父母日渐佝偻的身躯,父亲比“我”矮了一头多,“我”想以此缩短“我”和父亲的身高差距。前者是对长大的向往,后者是看着日渐老去的父亲的辛酸和感慨。通过今昔对比,表现出“我”的成长以及父亲的日渐老去,表达“我”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19. (4分)结构上,“身高线”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脉络更清晰;内容上,揭示文章的写作内容,本文围绕量身高展开;蕴含文章主旨,“身高线”承载着一段段美好的回忆,表达了“我”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身高线”一词贴近日常生活,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综合性学习(共5分)
20.(2分)不认同“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者超过另两种认识者。
21.(3分)①家长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提倡言传身教;②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③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阔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六、名著阅读(共8分)
(1) (3分)刘四(或刘四爷) 虎妞 孙侦探
(2)(5分)曹先生是“义”的人,曹先生在祥子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祥子关心与帮助;非常和气,拿谁也当个人对待。曹先生愿意帮助祥子重新生活,还愿意让祥子的心上人小福子也来做一些简单的活干。这些都能看出,曹先生是“义”的人。
小福子是“义”的人,小福子被迫卖身是她善良性格的集中表现,这一自我牺牲行为的出发点是对挣扎在死亡边缘的两个弟弟无私的爱。当被命运抛弃时她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做出了伟大高尚的选择:以自己的肉体来获取两个弟弟的温饱,是喂饱弟弟的坚强信念支撑着她默默忍受非人的对待。
二强子是“不义”的人,他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把自己女儿卖了买了车,又风光了一阵,等钱用完了就喝了酒在家发脾气,结果将自己的妻子打死了,卖了车办完事,又开始拉车,天天喝的烂醉,家里的两个孩子也不管。女儿回来后,还逼着女儿卖身养活一家人,时常回家找女儿要钱,要了钱又去喝的烂醉。
七、作文(共50分)
23.范文:
照片里的故事
岁月在流逝,往事会淡忘,但有一样东西不会消失——那就是照片。看,照片上的我乌黑的头发扎成一束“马尾巴”,一晃一晃的,像一只燕子在飞舞,苹果似的脸庞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尤为突出的那张樱桃小嘴,嘴角微微翘起,那时候的我是多么的可爱啊!
时光倒回到今年初春,那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我们一家人去爬山。来到山脚下,我们往上看,哇,这山真是又高又陡!看来,要爬到山顶,得费很大力气呀!
我们开始往上爬了,台阶非常高,简直就是直上直下呀!没办法,山实在是太陡了,我干脆就爬到台阶上,像只猴子一样往上爬,一会儿靠着扶手往上爬,一会儿跳起来。哇!爸爸长得最高,自然爬得最快,当我和妈妈累得走不动时,爸爸居然还在狂爬,爸爸这时的样子就像一只袋鼠,一下子可以爬四个台阶。我一不注意,他好像就爬出了十万八千里,把我们甩得远远的。
每当我走不动时,温柔的妈妈就会叮嘱我:“累了就歇一歇,歇会儿再爬。”此时,我仿佛是一只小羊,妈妈是一只绵羊。我们用尽了“洪荒之力”,可还是掉了队,歇一会儿就往上赶。当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半山腰的时候,看见半山腰的平台上有一个古老的土房。看样子年代应该很久远了,听爸爸说这土房子是山里村民过去住过的房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山民们都搬到了山下的城中村,所以这些房子也就废弃无人问津了。当时的我就好奇地趴在土房的木窗上看来看去,心里想象着这样的房子过去是怎样住人的啊……
“来,站好,爸爸给你照一张相吧!”顿时,我站直了身子,只听见“咔嚓”一声,这张照片就永远定格下来。你看,照片上的我笑得多么灿烂,照片背景看起来多么有古老的气息啊!
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想起过去的人们艰苦的生活,现在的我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多亏了我们党的富民政策,我为生在这样的一个国家而感到骄傲、自豪!
这就是我最难忘的那张照片里的故事。你也来选一张令你久久难忘的照片,写下关于它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