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陕西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及答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陕西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及答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9 19:50:11

文档简介

2025陕西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答题卡2025陕西新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任务一:悟群像之美】
在语文学习的旅程中,一篇篇课文宛如一扇扇窗户,透过它们,无数鲜活的人物走进我们的视野。这些人物,有的是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杰出代表,有的是在平凡生活里默默坚守的普通人。他们以各自独特的言行,为我们展现出人性的多面,成为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榜样。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领略这些人物散发的独特魅力,感受他们的非凡品格与伟大精神 。
走进课文,我们认识了众多人物。有妇孺皆知的物理学家邓稼先,有qiè而不舍做学问的闻一多,有满腔热忱为土地发出shì言的端木蕻良,有骁勇善战、机智勇敢的花木兰,有愚昧迷信但淳朴善良的长妈妈,还有让杨绛心生愧怍的不幸者——老王。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平凡大众,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1)妇孺( )皆知 (2)愧怍( )
2.请根据拼音写汉字。(2份)
(1)qiè( )而不舍 (2)shì( )言
【任务二:抒古人之叹】
古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通过一篇篇古诗文,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见识他们的智慧,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
3.小文组织了一场诗文朗诵会,请你将需要朗诵的诗句补充完整。(8分)
诗歌用文字为我们打造了一场听觉盛宴,用心聆听,方可感悟诗意。木兰替父出征,途经黑山,听,“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战马嘶鸣,壮怀激越;王维隐居竹林,伴乐长吟,听,“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内心淡泊,清幽宁静;李白深夜闻声,声随风动,听,“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春夜洛城闻笛》),悠扬邈远,全城幽咽;岑参偶遇使者,乡情乍起,听,“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一句口信,安慰家人;韩愈感怀春之将尽,伤春惜时,听,“__________,__________”(《晚春》),花草树木竞相绽放,争妍斗艳。
【任务三:襄国潮之兴】
小文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发现图书管理员的装扮很有特色:“杜甫”正在为借阅诗词的读者引路,“唐僧”正在整理古典小说书架上的名著,“哪吒”正在陪同小朋友阅读绘本……各色的中国经典人物形象装扮,让大家眼前一亮。小文也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来了相关阅读资料,请你和他一起阅读,并解决相应问题。
①角色扮演领域何以刮起中国风?②从根本上讲,国风国潮“软实力”的展现源于“硬实力”的支撑。③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地位_____,国际影响力_____。④成长在大国崛起时代的青年,拥有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⑤他们已经深化认识到相比于外面的世界,如今的中国在很多领域都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4.请将下列语句分别填入第③句中的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
A.不断扩大 B.持续提升
5.请提取第④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6.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任务四:沐经典之光】
7.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是读者与故事世界的桥梁。在《骆驼祥子》中,老舍把祥子这样一个“小人物”写活了。下面是小文摘抄的《骆驼祥子》的部分片段,请你阅读,并帮她解决遇到的问题。(6分)
(A)这座城给了他一切,就是在这里饿着也比乡下可爱,这里有的看,有的听,到处是光色,到处是声音;自己只要卖力气,这里还有数不清的钱,吃不尽穿不完的万样好东西……他坐在河岸上,落了几点眼泪!
(B)打着面小旗,他低着头,嘴里叼着烟卷,似笑非笑地随着大家走,一声也不出。到非喊叫几声不可的时候,他会张开大嘴,而完全没声,他爱惜自己的嗓子。对什么事他也不想用力,以前卖过力气而并没有分毫的好处。
(1)选段(A)中祥子落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结合两个选段内容,说说祥子有哪些不同。(4分)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9分)
【材料一】
①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②基于上述标准,预制菜要同时兼具预制化与菜肴的特色。一方面,突出工业化预加工特点。另一方面,需突出菜肴属性。一是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不属于预制菜;二是主食类产品不属于预制菜范围,如速冻米面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肉夹馍、汉堡、披萨等;三是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等凉拌菜也不属于预制菜范围。
③不得添加防腐剂无疑是此次新规的一大重点。“预制菜虽然经过工业化预制,但仍属于菜肴范畴,规定不添加防腐剂更加符合消费者期待。同时,预制菜通过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后处理工艺,无使用防腐剂技术必要性。”市场监督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
(摘编自中国报道杂志社《有了官方定义的预制菜,如何进一步规范发展》2024.3.26)
【材料二】
①记者3月21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对预制菜原辅料、预加工工艺、贮运销售要求、食用方式、产品范围等进行了界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目前,消费者普遍关注餐饮环节预制菜使用情况,期待餐饮商家公示预制菜使用情况。对此,《通知》明确表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③《通知》还要求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统筹制定严谨、统一的覆盖预制菜生产加工、冷藏冷冻和冷链物流等环节的标准,明确规范预制菜食品安全要求。研究制定预制菜质量标准。推动研制预制菜术语、产品分类等质量标准,加强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衔接。鼓励依法制定包括产品质量、检验方法与规程等内容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④关于下一步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举措,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立足市场监管岗位职责,强化预制菜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六部门发文规范预制菜发展》2024.3.22)
【材料三】
中国预制菜行业链下游:消费者画像
(数据来源:艾媒数据中心)
8.结合【材料一】,简要说说预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剂的原因。(4分)
9.结合【材料二】,请你为预制菜良好发展提两条建议。(2分)
10.下列有关材料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预制菜是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的预包装菜肴,不添加防腐剂,禁止配调味料包。
B.预制菜要同时兼具预制化与菜肴的特色,如肉夹馍这样的主食类产品不属于预制菜范围。
C.法律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的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商家应公示预制菜使用情况。
D.预制菜消费者中,女性占比62.1%,明显多于男性。二线城市消费者、22—40岁消费者最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1分)
铁塔上,有颗星星
湛博添
①瞭望塔外,轻薄的雾,早已将夜幕的星色擦得模糊。常河开始准备今晚的工作。
②瞭望员这份工作并不简单,常河仿佛是这片林子的哨兵,需要时刻记录风向,湿度等,只要一发现火情,便需要立刻汇报。工作的环境更是暗藏危机,他已经好几次巡逻时碰见几头黑熊跟着他,每次都把他吓得不轻。即便是待在塔上,也免不了狂风的攻击,若是遇到恶劣天气,雷雨交加,狂风震得塔身摇摇晃晃。
③柔软的月光铺在铁塔外,闪着锈红色的光。这个瞭望塔投入使用已有5年的寿命了,常河在3年前便登上这塔,见证了它银白的外漆被风雨渐渐地侵蚀得锈迹斑斑,似乎常河身体里的器件也被风雨渐渐磨损。
④倘若是明朗的夜空,常河便趴在瞭望台上,眺望着满月的月光,这月儿仿佛是通往人间的一扇窗,常河的母亲在另一头为他夜晚的工作点了盏灯。母亲桂兰在20岁那年,便把自己献给了小兴安岭,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也正因此,每晚桂兰回到家时,孩子们都已经熟睡,孩子们醒来时,自己却早已在赴岗的路上。在常河19岁那年,桂兰因抢救林场,被大火吞没,她离开时仅仅给常河留下一套还未来得及洗的工作服。
⑤常河在两年前仲夏的一个黄昏巡查林场时,遇到了前来拍摄纪录片的女孩儿李芳华,两人因情投意合开始相爱,一年前的深秋,芳华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可把常河乐坏了,逢人就说媳妇生了一对龙凤胎,就连偶尔停留在塔边休息的白鸽也不放过。
⑥芳华与儿女出院后的第二天,常河便驾车回老家打算把父亲常青接回家里,帮芳华照顾孩子,陪陪孩子。
⑦“河啊,回去后好好跟爸说,这么多年的心结,终究要解开的呀。”芳华担心着。
⑧“嗯……我会的……希望吧。”常河内心忐忑不安。
⑨5年前的那场火灾,带走了常河的母爱,也带走了父亲的一生挚爱,在那之后,常青便一直留在老家,坚守着那份忠诚。当父亲常青听到常河要继承母业的决定后大发雷霆。
⑩“这事由不得你,我已经失去你妈妈了,不想再失去你,你要是敢去,今后这个家和你不再有联系。”常青打断常河,拍得桌子直发响。
常青是镇子里出了名的好父亲,对妻子疼爱有加,对孩子们也是从不打骂,甚至事事都顺着孩子们。可今天的父亲却把大家都吓坏了。
“我心意已决,母亲未完成的事业,必须由我来完成,对不起了爸爸。”常河毅然转身离去。
常青倚着沙发,沉下脸来一言不发,心里五味杂陈。
那天之后,常河与父亲的关系就渐行渐远。即便是过年回家,父亲也一直沉着脸。“赶紧吃完年夜饭就走,我不想再看到你。”但每次常河离家前,总是会收到爸爸让姐姐常溪转交的红包。
虽然距离与父亲发生争吵已经过去了5年,常河在路上仍然心神不宁,但他内心已经坚定,这次一定要解开这捆绑多年的心结。
常河牵着芳华,内心忐忑不安地走进书房,常青正批改着学生的作业。
“爸,我回来了。”
常青冷漠地把脸转过来,正准备说什么,但看见了芳华后,又迎笑:“芳华来了呀!快进来坐。”
“爸,常河有事和您说,我去看看姐姐。”说完芳华便去了厨房。
书房里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爸,有个好消息,芳华生了对龙凤胎!”常河激动地说。
常青一直在批改的笔突然停住,面色缓和了少许。
“所以,我和芳华都希望你能回去城里住,这样你也可以陪陪孩子们,爸……你看怎么样?”
常青抬起一直低着的头,看了眼常河:“我同意回去,但是为了照顾芳华和孩子们,而不是我原谅你了。”
那晚的烟火极度绚烂,点亮了漆黑的天幕,就连年夜饭也不同往年,氛围欢快,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意。常河比任何人都高兴,他内心知道,虽然还未得到父亲谅解,但起码父亲已经愿意再次走进自己的生活。
又一年暖春,他像往常一样,做好换班的准备,整理好资料,来到瞭望台,望着那快溢出眼角的绿,望着远处被春风泛起微波的桃源湖,他幻想着今年春节领着孩子们和父亲在湖边漫步的情景,满脸笑意。
突然,常河眼前一黑,摔倒在了瞭望台边……
手术室的灯牌灭了,医生走了出来,拿出一份检测报告递给芳华,“病人情况不太乐观,估计是因为长期的饮食不规律以及过度疲劳导致的胃癌,目前……”
“什么!胃癌?”芳华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内心撕扯般的疼痛。
……
半年后,常河还是没能战胜癌症,离开了人世,常青坐在常河的墓边,“孩子呀!累了吧,放心去找妈妈吧,小兴安岭呀,在你和妈妈的守护下,万物都恬静地生活着哩……”那一刻,常青的泪水如泉水般涌出。
老杨登上瞭望塔,整理着常河的物件,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又井井有条地记录着每一天的小兴安岭。笔记本里突然掉出一张还未来得及寄回家去的明信片,上面写着一首常河写的诗:
月儿啊遥远彼端的
一扇窗
那头儿的人啊
透过它为这头儿
沉浮于人间烟火的亲人
点了盏灯
老杨往窗外看了看,漆黑的夜幕上,有颗星星在闪烁着。
(选自2023年12月31日《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11.瞭望员这份工作的“不简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2.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6分)
(1)这个瞭望塔投入使用已有5年的寿命了,常河在3年前便登上这塔,见证了它银白的外漆被风雨渐渐地侵蚀得锈迹斑斑,似乎常河身体里的器件也被风雨渐渐磨损。(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那晚的烟火极度绚烂,点亮了漆黑的天幕,就连年夜饭也不同往年,氛围欢快,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意。(为什么那晚的烟火极度绚烂,甚至连年夜饭也不同往年?)(3分)
13.“虽然距离与父亲发生争吵已经过去了5年,常河在路上仍然心神不宁,但他内心已经坚定,这次一定要解开这捆绑多年的心结。”这里的“心结”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
14.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4分)
15.试分析文章最后常河作的诗有什么作用?(4分)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领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遗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 (2)见往事耳_______
(3)以钱覆其口_______ (4)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
1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和“公亦以此自矜”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自以为大有所益
C.以我酌油知之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8.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19.生活中人际交往很重要,请说说你更喜欢两篇文章中的哪位人物?为什么?(2分)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20~21题。(4分)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0.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句中,“归”巧妙照应了诗题,“知”表现出草树对时节的敏锐感知力。
B.第二句中,“百般”突出花的种类繁多,“斗”更是体现了争相开放的特点。
C.三四句以“无才思”讽刺杨花榆荚颜色的单一,并对其“漫天飞”表示了批判。
D.整首诗描述不同的草树在晚春时的特点,表达了对美好春天的珍惜与留恋之情。
21.这首诗中,诗人用什么手法来写晚春景物?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
三、作文(50分)
22.作文。(50分)
阿长是鲁迅的一束光,照亮了他的童年世界;闻一多先生是中华民族的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聆听乐曲,照亮心中的理想;吟诵诗词,照亮文化的辉煌。温暖的话语、鼓励的眼神、严厉的批评……成长中的一束光,照亮了生活的每个地方,照亮内心的每一个角落,给我们的成长带来光明与希望。
请以“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思路清晰,中心突出;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1.(2分)(1)rú (2)zuò
2.(2分)(1)锲 (2)誓
3.(8分)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独坐幽篁里 散入春风满洛城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4.(2分)B A
5.(2分)青年拥有自信。
6.(2分)“深化”改为“深刻”
7.(6分)(1)(2分)为终于历尽艰辛重回北京城而激动
(2)(4分)选段(A)中的祥子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上进;选段(B)中的祥子万念俱灰,对未来毫无期待,思想上自私自利,毫无道德底线,完全是一具行尸走肉。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9分)
8.(4分)更加符合消费者期待;无使用防腐剂技术必要性。
9.(2分)示例: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10.(3分)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1分)
11.(4分)(1)要时刻记录风向,湿度等,只要一发现火情,便需要立刻汇报。(2)工作的环境暗藏危机,巡逻时会碰见黑熊,有惊吓;待在塔上,也免不了狂风的攻击,若是遇到恶劣天气,雷雨交加,狂风震得塔身摇摇晃晃。
12.(6分)(1)(3分)本句用瞭望塔银白的外漆经过五年的风雨侵蚀变得锈迹斑斑来暗示常河经过三年的艰苦工作,身体里的器件产生了磨损,写出了常河工作的辛苦,为下文常河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规律以及过度疲劳患了胃癌做铺垫。
(2)(3分)因为这一年常河的父亲同意前往城市居住,帮助照顾芳华和孩子们,同时,这也是父亲终于愿意走进他的生活的一个信号,所以烟火显得格外的绚烂,年夜饭的氛围也变得更为欢快。
13.(3分)“心结”指的是常河坚持继承母亲未完成的事业,成为一个瞭望员,继续守护小兴安岭,但是父亲因为经历了母亲的意外逝世,不想再失去常河,倔强地希望常河不要去,两人的意见不统一,而常河心意已决,要完成母亲未完成的事业,后与父亲渐行渐远。
14.(4分)(1)对妻子,情深义重。在妻子离世之后,便一直留在老家,坚守着那份忠诚。(2)对儿子,爱之深责之切。起初由于妻子在这个岗位意外离世,而不愿意儿子再去牺牲,所以两人发生了争吵;但是当他无法阻止儿子的选择时,依然选择默默关心儿子,他会让女儿帮自己给儿子红包。(3)对儿媳,温和关心。在常河牵着芳华走进书房时,本来常青是冷漠的,但看见了芳华后,就迎笑让座。
15.(4分)结构上:照应文章标题,铁塔上,有颗星星;内容上:逝去的常河会化为星星,继续守护着小兴安岭和世间的亲人。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
16.(4分)(1)当道,当权 (2)了解 (3)盖 (4)打发
17.(2分)C
18.(4分)(1)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
(2)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19.(2分)示例一:我更喜欢孙权,因为他处理人际关系非常有智慧,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吕蒙最后成为了有学识的人。
示例二:我更喜欢卖油翁,因为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面对权势不卑不亢,沉着谦虚。
(四)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20~21题。(4分)
20.(20分)C
21.(2分)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明确指出手法为拟人。)将草树、杨花榆荚等晚春景物拟人化,如“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知”和“斗”赋予草树以人的情感和行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草树争芳斗艳的情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中,“无才思”和“惟解”把杨花榆荚当作人来写,突出了它们虽无艳丽色彩和芬芳香气,但仍能自由自在飞舞的特点。
三、作文(50分)
22.(50分)例文:
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
浩瀚夜空、静谧而沉寂,我迷茫又彷徨。倏忽一颗流星撕破黑暗,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
夏夜,空气中弥漫着躁动的气息。蝉鸣不绝窗外亮着万家灯火。“嘭”的一声,父亲启开啤酒瓶,他嘴里咀嚼着花生米,手里摁着遥控器,照例调到了体育频道。我却在钢笔还是画笔上艰难抉择。
电视屏幕上投射出巨大的足球场。无边的绿色,跑动的人影,嘈杂的声音,无不使我眉头紧皱。但父亲眸中的光亮愈发耀眼闪烁。
“好球!”身体微微前倾,在一个历经波折的进球后,父亲情不自禁地低吼。他仰头溜下一口冰镇的酒,心满意足地感慨,聚焦屏幕的目光却未挪动半寸,是那种我从未见过的专注、振奋。我的心为之一震。
不由得忆起那张泛黄的老照片:十七八岁意气风发的少年,拥着一帮伙伴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自由驰骋。画质模糊,但少年眉眼间的蓬勃锐气清晰可辨,嘴角勾起的轻快笑容亦似一束光温润人心。他的面容逐渐与眼前鬓角斑白的父亲重合,同样的认真激动,相似的手舞足蹈,时光似乎只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皱纹与银丝罢了。微黄的灯光下,父亲凝视着那个黑白相间的球,或紧锁眉头,摇头惋惜;或助威呐喊,喝彩连连:或屏声静气,只待临门那一刻,白日的繁重工作,素来的忧愁焦虑都被扫荡一空,眼眸中徒留洋溢的光彩与道不完的满腔热爱。
“你爸的梦想啊,是踢足球,”有一次,爷爷微笑着向我解释,声音里饱含复杂的意味,“可惜我硬给他换了个专业。”犹记得那时的父亲颇显平静,让人忽略了他眼眸中是否存在半点向往与怀恋。想来应该是有的,那是他耗费整个青春也在执着追寻的梦啊!难道是败给了现实吗?
“爸爸,你放弃足球梦了吗?”亦在学业与美术中苦苦挣扎的我,终于忍不住向父亲提出这个疑惑。父亲愣了半晌,白暂的灯光在他脸上打下一道暗影,他却沉吟道:“只是换种方式追梦吧,不踢了又不是不爱了。”说罢,重回他的足球世界去了。
我顿悟:纵使学业与美术不可得兼,但也不意味着放弃,我们总能实现平衡。灰暗许久的世界霎时被那束光照亮,驱散烦恼与纠结的阴霾。学习闲暇,我执笔手绘足球,脑海中映着父亲眼眸中的那束光,我的整个世界都被照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