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二十四) 金属矿物、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分值:52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金属冶炼的原理及方法
1.[2024·江苏苏州高一检测]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煅烧石灰石 B.沙金矿淘取黄金
C.海水提取金属镁 D.赤铁矿冶炼金属铁
2.[2024·山东济南章丘区高一检测]下列反应原理中,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
A.2Ag2O4Ag+O2↑
B.2Al2O3(熔融)4Al+3O2↑
C.2MgO2Mg+O2↑
D.4CO+Fe3O43Fe+4CO2
3.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冶炼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被还原成单质
B.用碳粉或铝粉还原铁矿石可以获取金属Fe
C.通过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可以获取金属Na
D.冶炼铜的常用方法有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
题组二 合理开发和利用金属矿物资源
4.[2024·湖南长沙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Al作还原剂
B.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该反应中冶炼1 mol Fe转移2 mol电子
D.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
5.铅的冶炼大致过程如下:
①富集:将方铅矿(PbS)进行浮选;
②焙烧:2PbS+3O22PbO+2SO2;
③制粗铅:PbO+CPb+CO↑;
PbO+COPb+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浮选法富集方铅矿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将1 mol PbS冶炼成Pb理论上至少需要6 g碳
C.方铅矿焙烧反应中,PbS是还原剂,还原产物只有PbO
D.整个冶炼过程中,制取1 mol Pb共转移2 mol电子
题组三 海水资源的利用
6.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实现海水的淡化( )
A.蒸馏法 B.电渗析法
C.反渗透法 D.电解法
7.21世纪以来,国与国之间因对海洋权益的争夺引起的摩擦不断,在捍卫主权的同时,人们看重的是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藏。下列对于海水利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铁、锰、钴等金属元素,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开发,以弥补资源的短缺
B.淡化海水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C.晒盐浓缩后得到的苦卤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溴离子,向苦卤中通入氯气,可以得到溴单质
D.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食盐、溴、钾盐、镁及其化合物、铀、重水等
8.[2024·河北保定安国中学高一校考]取一支分液漏斗,向其中加入5 mL CCl4,再加入约15 mL溴水,塞上分液漏斗顶部的塞子,倒转过来充分振荡,然后置于铁架台上静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密度:CCl4>H2O
B.溴在液体中的溶解度:CCl4>H2O
C.静置一段时间后,打开顶部塞子,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用另一个烧杯,紧接着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
D.该实验表明,溴水中的溴大部分由水层转移到CCl4层中,使溴得以富集
[能力提升练]
9.[2024·安徽桐城高一检测]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可以采用蒸馏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10.海水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有MgCl2、CaCl2、Na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过程②中所加的试剂是盐酸
C.过程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Br2+===+2Br-+4H+
D.在过程③或⑤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需消耗标况下2.24 L Cl2
11.[2024·山东济南历城期末]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从浓缩海水中富集溴的工艺流程,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装置中通入的气体a是Cl2
B.C装置的作用只是吸收多余的SO2气体
C.B装置中通入气体b后离子方程式为
Br2+SO2+2H2O===2Br-+4H++
D.实验时应在A装置中通入气体a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气体a,改通入热空气
12.(6分)冶炼金属常用以下几种方法:①以C、CO或H2作还原剂;②电解法;③热分解法。下列金属各采用哪种方法?
(1)Fe、Zn、Cu等相对较活泼金属:________(填标号,下同)。
(2)Na、Mg、Al等活泼金属:________。
(3)Hg、Ag等不活泼金属:________。
13.(5分)[2024·河南洛阳高一检测]为研究海水提溴工艺,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甲:苦卤含溴海水含溴空气溴水混合物溴蒸气液溴
乙:苦卤含溴海水溴蒸气液溴
(1)对比甲、乙两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含溴海水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较符合实际工业生产要求且能耗较低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甲同学设计的流程中,步骤③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________性;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拔高培优练]
14.(8分)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等杂质)提取氧化铝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如下:
(1)步骤Ⅰ和Ⅱ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2)沉淀M中除含有泥沙外,一定还含有____________,固体N是____________。
(3)滤液X中,含铝元素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类物质。
(4)实验室里通常向AlCl3溶液中加入______(填“氨水”或“NaOH溶液”)来制取。课时作业(二十四) 金属矿物、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分值:52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金属冶炼的原理及方法
1.[2024·江苏苏州高一检测]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煅烧石灰石 B.沙金矿淘取黄金
C.海水提取金属镁 D.赤铁矿冶炼金属铁
2.[2024·山东济南章丘区高一检测]下列反应原理中,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
A.2Ag2O4Ag+O2↑
B.2Al2O3(熔融)4Al+3O2↑
C.2MgO2Mg+O2↑
D.4CO+Fe3O43Fe+4CO2
3.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冶炼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被还原成单质
B.用碳粉或铝粉还原铁矿石可以获取金属Fe
C.通过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可以获取金属Na
D.冶炼铜的常用方法有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
题组二 合理开发和利用金属矿物资源
4.[2024·湖南长沙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Al作还原剂
B.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该反应中冶炼1 mol Fe转移2 mol电子
D.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
5.铅的冶炼大致过程如下:
①富集:将方铅矿(PbS)进行浮选;
②焙烧:2PbS+3O22PbO+2SO2;
③制粗铅:PbO+CPb+CO↑;
PbO+COPb+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浮选法富集方铅矿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将1 mol PbS冶炼成Pb理论上至少需要6 g碳
C.方铅矿焙烧反应中,PbS是还原剂,还原产物只有PbO
D.整个冶炼过程中,制取1 mol Pb共转移2 mol电子
题组三 海水资源的利用
6.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实现海水的淡化( )
A.蒸馏法 B.电渗析法
C.反渗透法 D.电解法
7.21世纪以来,国与国之间因对海洋权益的争夺引起的摩擦不断,在捍卫主权的同时,人们看重的是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藏。下列对于海水利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铁、锰、钴等金属元素,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开发,以弥补资源的短缺
B.淡化海水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C.晒盐浓缩后得到的苦卤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溴离子,向苦卤中通入氯气,可以得到溴单质
D.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食盐、溴、钾盐、镁及其化合物、铀、重水等
8.[2024·河北保定安国中学高一校考]取一支分液漏斗,向其中加入5 mL CCl4,再加入约15 mL溴水,塞上分液漏斗顶部的塞子,倒转过来充分振荡,然后置于铁架台上静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密度:CCl4>H2O
B.溴在液体中的溶解度:CCl4>H2O
C.静置一段时间后,打开顶部塞子,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用另一个烧杯,紧接着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
D.该实验表明,溴水中的溴大部分由水层转移到CCl4层中,使溴得以富集
[能力提升练]
9.[2024·安徽桐城高一检测]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可以采用蒸馏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10.海水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有MgCl2、CaCl2、Na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过程②中所加的试剂是盐酸
C.过程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Br2+===+2Br-+4H+
D.在过程③或⑤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需消耗标况下2.24 L Cl2
11.[2024·山东济南历城期末]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从浓缩海水中富集溴的工艺流程,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装置中通入的气体a是Cl2
B.C装置的作用只是吸收多余的SO2气体
C.B装置中通入气体b后离子方程式为
Br2+SO2+2H2O===2Br-+4H++
D.实验时应在A装置中通入气体a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气体a,改通入热空气
12.(6分)冶炼金属常用以下几种方法:①以C、CO或H2作还原剂;②电解法;③热分解法。下列金属各采用哪种方法?
(1)Fe、Zn、Cu等相对较活泼金属:________(填标号,下同)。
(2)Na、Mg、Al等活泼金属:________。
(3)Hg、Ag等不活泼金属:________。
13.(5分)[2024·河南洛阳高一检测]为研究海水提溴工艺,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甲:苦卤含溴海水含溴空气溴水混合物溴蒸气液溴
乙:苦卤含溴海水溴蒸气液溴
(1)对比甲、乙两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含溴海水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较符合实际工业生产要求且能耗较低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甲同学设计的流程中,步骤③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________性;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拔高培优练]
14.(8分)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有少量的Fe2O3等杂质)提取氧化铝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如下:
(1)步骤Ⅰ和Ⅱ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2)沉淀M中除含有泥沙外,一定还含有____________,固体N是____________。
(3)滤液X中,含铝元素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类物质。
(4)实验室里通常向AlCl3溶液中加入______(填“氨水”或“NaOH溶液”)来制取。
阶段强化练6 烃的衍生物
1.解析:乙醛含有醛基,结构简式为CH3CHO,故A错误;油酸分子式为C18H34O2,故B错误;甲烷的球棍模型是,氯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四氯化碳分子的球棍模型为,故C错误;羟基中O原子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故其电子式为,故D正确。
答案:D
2.解析:饱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A错误;豆浆是胶体,遇电解质会聚沉,石膏是电解质,故豆浆会凝结为豆腐,B正确;酶在高温下会变性,从而失去活性,C正确;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才会变黄色,故并不一定所有的蛋白质遇浓硝酸都变黄,D正确。
答案:A
3.解析:甘油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3个羟基,A项正确;由甘油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3H8O3,B项正确;甘油分子含有羟基,可与羧基发生酯化反应,C项正确;甘油分子含有3个羟基,乙醇分子中含有1个羟基,甘油与乙醇所含有羟基的数目不同,不是同系物,D项错误。
答案:D
4.解析: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淀粉和纤维素虽都写成(C6H10O5)n,但n不同,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蛋白质为高分子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水解成氨基酸后才能吸收,B正确;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相对分子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久置的油脂变味不能食用,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氧化反应,D错误。
答案:B
5.解析: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错误;甲醛可使蛋白质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不易腐烂,因此甲醛的水溶液具有防腐功能,B正确;医用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从而杀灭细菌、病毒等,C正确;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植物油氢化的实质是碳碳不饱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碳碳不饱和键数目减少,D正确。
答案:A
6.解析:酸性高锰酸钾与丙烯反应会有二氧化碳生成,引入了新的杂质,故A错误;乙醇和乙酸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乙醇反应不完全,同时又引入新的杂质,而饱和Na2CO3溶液溶解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所以向乙酸乙酯(乙醇)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出现分层,采用“分液”方法进行分离,故B错误;溴水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乙烯、二氧化硫均能与溴水反应,故C错误;蛋白质溶液实质为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利用胶体的性质,胶体中混有离子可用渗析的办法除去,故D正确。
答案:D
7.解析:铜网作催化剂,乙醇在其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A正确;甲烧杯中应为热水,目的是将乙醇变为乙醇蒸气,与氧气一起进入有铜网的硬质玻璃管中,乙烧杯中的水为冷水,冷却生成的乙醛和水,B错误;试管a收集的液体中一定含有生成的乙醛和挥发出来的乙醇,还可能含有乙醛的氧化产物乙酸,C正确;实验开始后熄灭酒精灯,铜网仍能红热,说明反应放热,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D正确。
答案:B
8.解析:甲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乙呈中性,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A正确;丙分子CH3COOCH(CH3)2的上的碳原子与另两个碳原子、一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形成四面体,CH3COO—中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共面,故所有碳原子不共平面,B错误;反应②中丁(CH2===CHCH3)碳碳双键断开π键,甲物质羧基上的氢接在—CH2—上,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C正确;丁(CH2===CHCH3)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双键断开一个键后,双键碳上各连接一个溴原子,生成CH2BrCHBrCH3,D正确。
答案:B
9.解析:根据物质分子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是C6H8O7,A正确;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由于其酸性比碳酸强,因此能够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B正确;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能够发生取代反应,但分子结构中无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因此不能发生加聚反应,C错误;该物质分子中含有3个羧基—COOH,根据中和反应转化关系—COOH~NaOH,故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反应产生含3个—COONa结构的微粒,D正确。
答案:C
10.解析:X中含有酯基、碳碳双键、醇羟基、羧基四种官能团,A项错误;1个X分子中含3个碳碳双键,1 mol X最多能消耗3 mol H2,B项错误;X中含有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与其直接相连的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X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C项错误;X中含羧基,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X中含醇羟基,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项正确。
答案:D
11.解析:(1)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分子式为,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可检验葡萄糖,但要在碱性环境下,从而证明淀粉已发生水解,而未加碱液之前的溶液中加入碘水后溶液变蓝,说明淀粉未完全水解。(2)油脂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3)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鉴别蛋白质的依据主要有①某些蛋白质分子跟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②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常以此来区别毛纺织品和其他纺织品)。
答案:(1)①C6H12O6 ②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 溶液变蓝 (2)高级脂肪酸 (3)D
12.答案:Ⅰ.(1)CH3COOH (2)75% (3)淀粉 (4)Na
Ⅱ.(1)C4H6O5 (2)33.6 (3)ABCD
课时作业(二十四) 金属矿物、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解析:煅烧石灰石发生化学反应为CaCO3CaO+,涉及化学变化,A错误;沙金矿淘取黄金,利用金密度大与沙石密度小进行分离,不涉及化学变化,B正确;海水提取金属镁的过程涉及化学反应有MgCl2+Ca(OH)2===Mg(OH)2↓+CaCl2、Mg(OH)2+2HCl===MgCl2+2H2O、MgCl2(熔融)Mg+Cl2↑等,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赤铁矿冶炼金属铁发生化学反应为2C+O22CO、3CO+Fe2O32Fe+3CO2,涉及化学变化,D错误。
答案:B
2.解析:银的活泼性差,用加热分解氧化银的方法冶炼银,A项不符合题意;工业上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金属铝,B项不符合题意;工业上冶炼镁可采用电解法,其原料应选用MgCl2而不是MgO,因为MgO的熔点比MgCl2的高,会消耗大量电能,成本较高,C项符合题意;铁性质较活泼,工业上常采用热还原法制取,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解析:金属冶炼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得电子变成金属单质,A正确;碳粉或铝粉具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能将铁矿石中的化合态的铁还原为单质铁,B正确;电解熔融的NaCl可以制取Na,C错误;冶炼铜的常用方法有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Fe+CuSO4===Cu+FeSO4),都是铜元素得电子被还原,D正确。
答案:C
4.解析:Fe2O3中Fe呈+3价,每冶炼1 mol Fe转移3 mol电子,C错误。
答案:C
5.解析:浮选法富集方铅矿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将1 mol PbS冶炼成Pb的过程中,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出,2PbS~2PbO~C~2Pb,1 mol PbS冶炼成Pb理论上至少需要0.5 mol碳,即需要6 g碳,故B正确;方铅矿焙烧反应:2PbS+3O22PbO+2SO2中,PbS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氧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产物有PbO和SO2,故C错误;整个冶炼过程中,根据Pb原子守恒,1 mol PbS转化为1 mol PbO,转移电子6 mol,1 mol PbO转化为1 mol Pb,转移电子2 mol,所以制取1 mol Pb共转移8 mol电子,故D错误。
答案:B
6.解析:因水的沸点较低,可用蒸馏法得到蒸馏水,实现海水淡化的目的,故不选A;利用电渗析法可使相应的离子通过半透膜以达到硬水软化的效果,故不选B;反渗透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从而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故不选C;电解法是海水通电后产生了新的物质,不能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故选D。
答案:D
7.解析:海底的资源非常丰富,蕴藏着丰富的铁、锰、钴等金属元素,在考虑资源、成本、环境等因素的条件下,提倡合理开发这些物质,以弥补资源的短缺,故A错误;海水为盐和水的混合物,可以利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方法实现海水的淡化,故B正确;晒盐浓缩后得到的苦卤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溴离子,向苦卤中通入氯气,氯气可以与苦卤中的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得到溴单质,故C正确;海水资源的利用主要是指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食盐、溴、钾盐、镁及其化合物、铀、重水、卤水等,故D正确。
答案:A
8.解析:CCl4在下层,水在上层,则密度:CCl4>H2O,A项正确;发生萃取后溴水中的Br2进入CCl4溶液,溴在液体中的溶解度:CCl4>H2O,B项正确;静置一段时间后,打开顶部塞子,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用另一个烧杯,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项错误;萃取后可以看到下层液体变成橙红色,该实验表明,溴水中的溴大部分由水层转移到CCl4层中,使溴得以富集,D项正确。
答案:C
9.解析:由于Ca(OH)2比NaOH便宜,工业生产中常选用作为沉淀剂,故C错误。
答案:C
10.解析:Ca2+用碳酸钠除去,Mg2+用氢氧化钠除去用氯化钡除去,最后加入盐酸酸化。但由于过量的氯化钡要用碳酸钠来除,所以碳酸钠必须放在氯化钡的后面,而氢氧化钠可以随意调整,A错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所以过程②中所加的试剂是盐酸,B正确;过程④中二氧化硫和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Br-+4H+,C正确;在过程③或⑤反应中均是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每氧化0.2 mol Br-需0.1 mol氯气,标况下2.24 L Cl2,D正确。
答案:A
11.解析:由流程可知,氯气与浓缩海水中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在吹出塔中富集溴,然后在吸收塔中溴、二氧化硫和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由实验装置可知,a为氯气,可氧化溴离子,热空气可将生成的溴蒸气吹出,气体b为二氧化硫,在B装置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C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氯气、二氧化硫、溴等。A装置中通入的气体a是Cl2,A正确;C装置的作用为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氯气、二氧化硫、溴等,B错误;B装置中通入气体b即SO2后生成H2SO4和HBr,故其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2Br-+4H++,C正确;A装置中氯气与浓缩海水中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在用热空气吹出溴单质进入B装置中富集溴,故实验时应在A装置中通入气体a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气体a,改通入热空气,D正确。
答案:B
12.答案:(1)① (2)② (3)③
13.答案:(1)甲 (2)挥发 Br2+SO2+2H2O===2HBr+H2SO4
14.解析:铝土矿中加入浓NaOH溶液,Fe2O3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步骤Ⅰ利用过滤除去Fe2O3等不溶物,沉淀M为氧化铁等不溶物,滤液X含有Na[Al(OH)4];步骤Ⅱ通入二氧化碳将[Al(OH)4]-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氢氧化铝,加热分解氢氧化铝得到氧化铝。(4)氢氧化铝溶于强碱,实验室通常用氨水与氯化铝反应制备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3NH3·H2O===Al(OH)3↓+3NH4Cl。
答案:(1)过滤 烧杯、漏斗、玻璃棒 (2)Fe2O3 Al2O3 (3)Na[Al(OH)4] 盐 (4)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