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十三)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分值:55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可逆反应
1.模型法是化学中把微观问题宏观化的最常见方法,对于2HBr(g) H2(g)+Br2(g)反应,下列四个图中可以表示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为可逆反应的是( )
2.[2024·海南海口高一期中]任何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下列反应可逆性最小的是( )
A.H2+F2===2HF B.H2+Cl2===2HCl
C.H2+Br2===2HBr D.H2+I2===2HI
3.在一定条件下,向1 L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X气体和1 mol Y气体,发生反应2X(g)+2Y(g) 3Z(g)+2W(g),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下列各生成物浓度的数据中一定错误的是( )
A.c(Z)=0.75 mol·L-1
B.c(Z)=1.2 mol·L-1
C.c(W)=0.8 mol·L-1
D.c(W)=1 mol·L-1
题组二 化学反应的限度
4.如图是可逆反应:X2(g)+3Y2(g) 2Z2(g)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2~t3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B.t2时,反应未达到限度
C.t2~t3时,反应已停止进行
D.t1时,反应只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5.已知反应:NO2(g)+SO2(g) SO3(g)+NO(g),起始时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NO2、2 mol S 18O2,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O2中不可能含18O
B.有1 mol N 18O生成
C.S 18O2的物质的量不可能为0.8 mol
D.SO2、SO3、NO、NO2均含18O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题组三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6.在实验室中模拟H2(g)+I2(g) 2HI(g)时,控制反应条件不变,将一定量的氢气和碘蒸气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不能确定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B.H2的浓度不再变化
C.容器中混合物的颜色不再变化
D.HI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7.一定温度下,已知反应:N2O4(g) 2NO2(g)。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组四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8.[2024·江苏连云港高一期中]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下反应条件的控制中,不恰当的是( )
A.利用钠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制备过氧化钠
B.为防止火灾,在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为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而加入MnO2
D.降温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
9.[2024·辽宁抚顺高一期中]在工业生产或实验中,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A.煅烧矿石时,向炉膛中鼓入空气增强火势
B.将Fe与稀H2SO4反应中的稀H2SO4换成稀HNO3
C.食品抽真空包装
D.实验室制氢气时,用锌粉代替锌块
[能力提升练]
10.[2024·安徽合肥高一期末]“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H2+I2 2HI,当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B.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限度越高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C.向5 m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1KI溶液,在充分反应后,取少许混合液滴加KSCN溶液,可以验证FeCl3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D.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当混合气体分子量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
11.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0 mol SO2和1.0 mol O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
选项 n(SO2)/mol n(O2)/mol n(SO3)/mol
A 2.0 1.0 0
B 1.0 0.8 1.0
C 0.20 0.10 1.80
D 0 0 2.0
12.(6分)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存在化学知识,如炉火越扇越旺,但蜡烛的火焰一扇就灭。
(1)同样是扇风为什么结果不同,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炭在火炉中燃烧很旺时,在往炉膛底内的热炭上喷洒少量水的瞬间,炉子内的火会更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欲使炉内炭更充分燃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向炉内吹空气
B.把块状炭碾碎
C.使用H2O作催化剂
D.提高炉膛内的温度
13.(8分)已知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各物质的有关数据如下:
aA(g)+bB(g) 2C(g)
起始/(mol·L-1) 1.5 1 0
2 s末/(mol·L-1) 0.9 0.8 0.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物质B来表示0~2 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从反应开始到2 s末,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事实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vB(消耗)=vC(生成)
B.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内气体C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拔高培优练]
14.(8分)甲、乙两个研究小组决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证明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平衡状态”。
Ⅰ.甲组:取5 mL 0.1 mol·L-1的KI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1 mol·L-1的FeCl3溶液2 mL,发生反应:2I-+2Fe3+ 2Fe2++I2。为了证明该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反应液,滴加AgNO3溶液,发现有少量的黄色沉淀(AgI)生成,证明反应物没有反应完全;②再取少量反应液,加入少量CCl4,振荡,发现CCl4层显浅紫色,因为I2更易溶于CCl4,即证明有I2生成。结合①②的结论,他们得出结论:该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反应限度。
(1)指导老师指出上述实验中①不合理,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步骤②适合检验生成I2较多的情况,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灵敏地检验是否生成了I2,这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组:取4 mL 1 mol·L-1的CaCl2溶液于试管中,发现滴入1 mol·L-1的Na2SO4溶液6 mL后就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了,发生的反应是Na2SO4+CaCl2 CaSO4↓+2NaCl。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确认上述反应具有可逆性和反应限度,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作业(十三)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分值:55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可逆反应
1.模型法是化学中把微观问题宏观化的最常见方法,对于2HBr(g) H2(g)+Br2(g)反应,下列四个图中可以表示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为可逆反应的是( )
2.[2024·海南海口高一期中]任何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下列反应可逆性最小的是( )
A.H2+F2===2HF B.H2+Cl2===2HCl
C.H2+Br2===2HBr D.H2+I2===2HI
3.在一定条件下,向1 L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X气体和1 mol Y气体,发生反应2X(g)+2Y(g) 3Z(g)+2W(g),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下列各生成物浓度的数据中一定错误的是( )
A.c(Z)=0.75 mol·L-1
B.c(Z)=1.2 mol·L-1
C.c(W)=0.8 mol·L-1
D.c(W)=1 mol·L-1
题组二 化学反应的限度
4.如图是可逆反应:X2(g)+3Y2(g) 2Z2(g)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2~t3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B.t2时,反应未达到限度
C.t2~t3时,反应已停止进行
D.t1时,反应只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5.已知反应:NO2(g)+SO2(g) SO3(g)+NO(g),起始时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NO2、2 mol S 18O2,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O2中不可能含18O
B.有1 mol N 18O生成
C.S 18O2的物质的量不可能为0.8 mol
D.SO2、SO3、NO、NO2均含18O时,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题组三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6.在实验室中模拟H2(g)+I2(g) 2HI(g)时,控制反应条件不变,将一定量的氢气和碘蒸气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不能确定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
B.H2的浓度不再变化
C.容器中混合物的颜色不再变化
D.HI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7.一定温度下,已知反应:N2O4(g) 2NO2(g)。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组四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8.[2024·江苏连云港高一期中]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下反应条件的控制中,不恰当的是( )
A.利用钠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制备过氧化钠
B.为防止火灾,在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为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而加入MnO2
D.降温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
9.[2024·辽宁抚顺高一期中]在工业生产或实验中,下列做法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
A.煅烧矿石时,向炉膛中鼓入空气增强火势
B.将Fe与稀H2SO4反应中的稀H2SO4换成稀HNO3
C.食品抽真空包装
D.实验室制氢气时,用锌粉代替锌块
[能力提升练]
10.[2024·安徽合肥高一期末]“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H2+I2 2HI,当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B.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限度越高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C.向5 m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1KI溶液,在充分反应后,取少许混合液滴加KSCN溶液,可以验证FeCl3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D.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当混合气体分子量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
11.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0 mol SO2和1.0 mol O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
选项 n(SO2)/mol n(O2)/mol n(SO3)/mol
A 2.0 1.0 0
B 1.0 0.8 1.0
C 0.20 0.10 1.80
D 0 0 2.0
12.(6分)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存在化学知识,如炉火越扇越旺,但蜡烛的火焰一扇就灭。
(1)同样是扇风为什么结果不同,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炭在火炉中燃烧很旺时,在往炉膛底内的热炭上喷洒少量水的瞬间,炉子内的火会更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欲使炉内炭更充分燃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向炉内吹空气
B.把块状炭碾碎
C.使用H2O作催化剂
D.提高炉膛内的温度
13.(8分)已知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各物质的有关数据如下:
aA(g)+bB(g) 2C(g)
起始/(mol·L-1) 1.5 1 0
2 s末/(mol·L-1) 0.9 0.8 0.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物质B来表示0~2 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从反应开始到2 s末,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事实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vB(消耗)=vC(生成)
B.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内气体C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拔高培优练]
14.(8分)甲、乙两个研究小组决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证明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平衡状态”。
Ⅰ.甲组:取5 mL 0.1 mol·L-1的KI溶液于试管中,滴加0.1 mol·L-1的FeCl3溶液2 mL,发生反应:2I-+2Fe3+ 2Fe2++I2。为了证明该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反应液,滴加AgNO3溶液,发现有少量的黄色沉淀(AgI)生成,证明反应物没有反应完全;②再取少量反应液,加入少量CCl4,振荡,发现CCl4层显浅紫色,因为I2更易溶于CCl4,即证明有I2生成。结合①②的结论,他们得出结论:该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反应限度。
(1)指导老师指出上述实验中①不合理,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步骤②适合检验生成I2较多的情况,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灵敏地检验是否生成了I2,这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组:取4 mL 1 mol·L-1的CaCl2溶液于试管中,发现滴入1 mol·L-1的Na2SO4溶液6 mL后就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了,发生的反应是Na2SO4+CaCl2 CaSO4↓+2NaCl。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确认上述反应具有可逆性和反应限度,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