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十一) 化学电池
(分值:55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一次电池、二次电池
1.下列电池不属于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的是( )
2.[2024·黑龙江哈尔滨高一学业考试]电池研发与生产生活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以达到100%
B.原电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高纯硅可以制成人造卫星的硅太阳能电池
D.手机、照相机和摄像机等电器所用的电池为一次电池
3.[2024·广东江门高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
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D.铅酸蓄电池放电时正极是Pb
4.镍 镉(Ni Cd)可充电电池的总反应为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
A.Cd B.NiO(OH)
C.Cd(OH)2 D.Ni(OH)2
5.[2024·四川绵阳高一期末]日常生活常用的干电池构造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极a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使用过程中锌筒逐渐变薄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 Zn2+
D.电池工作时,MnO2得到电子被还原
6.碱性锌锰电池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根据电池的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
B.Zn为负极,MnO2为正极
C.工作时电子由MnO2经外电路流向Zn极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MnO2发生氧化反应
题组二 燃料电池
7.[2024·山东青岛高一检测]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经济而且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关于此循环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燃料电池中通入H2的一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D.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8.[2024·山东济南高一期中]“阿波罗号飞船”所用为碱性氢氧燃料电池。该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发生还原反应
B.每转移4 mol e-,电池内增加4 mol H2O
C.正极附近c(H+)增大
D.负极附近溶液的pH值降低
[能力提升练]
9.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电池中,电子从锌片流出
B.图乙所示干电池中锌作负极
C.图丙所示电池为二次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e-+===PbSO4
D.图丁所示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
10.氢氧燃料电池反应为2H2+O2===2H2O,电解液为KOH,反应能保持在较高温度,使生成的H2O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电池转移4 mol电子时,O2消耗22.4 L
B.该电池是化学环境友好型电池
C.电池工作过程中,化学能100%的转化成了电能
D.电极反应为负极2H2-4e-===4H+;正极O2+2H2O+4e-===4OH-
11.[2024·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一期中]纽扣电池可作计算器、电子表等的电源。有一种纽扣电池,其电极分别为Zn和Ag2O,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2Ag+ZnO。关于该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
C.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
D.电池使用时,电子由Zn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Ag2O极
12.(6分)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电池相比,该电池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放电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
(2)放电时,正极发生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13.(8分)由铜片、锌片和100 mL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增加了12.8 g,且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假设锌片上没有铜析出,回答下列问题:
(1)铜片是原电池的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锌片质量减少了________ g。
(3)流过外电路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 mol。
(4)原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mol·L-1。
[拔高培优练]
14.(8分)氯铝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Cl2(g)的电极是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投入Al(s)的电极是________(填“正”或“负”)极,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电子从________(填“Al”或“Cl2”)极流向________(填“正”或“负”)极。
(4)每消耗8.1 g Al(s),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课时作业(十一) 化学电池
(分值:55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一次电池、二次电池
1.下列电池不属于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的是( )
2.[2024·黑龙江哈尔滨高一学业考试]电池研发与生产生活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以达到100%
B.原电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高纯硅可以制成人造卫星的硅太阳能电池
D.手机、照相机和摄像机等电器所用的电池为一次电池
3.[2024·广东江门高一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
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D.铅酸蓄电池放电时正极是Pb
4.镍 镉(Ni Cd)可充电电池的总反应为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
A.Cd B.NiO(OH)
C.Cd(OH)2 D.Ni(OH)2
5.[2024·四川绵阳高一期末]日常生活常用的干电池构造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极a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使用过程中锌筒逐渐变薄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 Zn2+
D.电池工作时,MnO2得到电子被还原
6.碱性锌锰电池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根据电池的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
B.Zn为负极,MnO2为正极
C.工作时电子由MnO2经外电路流向Zn极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MnO2发生氧化反应
题组二 燃料电池
7.[2024·山东青岛高一检测]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经济而且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关于此循环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燃料电池中通入H2的一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D.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8.[2024·山东济南高一期中]“阿波罗号飞船”所用为碱性氢氧燃料电池。该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发生还原反应
B.每转移4 mol e-,电池内增加4 mol H2O
C.正极附近c(H+)增大
D.负极附近溶液的pH值降低
[能力提升练]
9.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电池中,电子从锌片流出
B.图乙所示干电池中锌作负极
C.图丙所示电池为二次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e-+===PbSO4
D.图丁所示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
10.氢氧燃料电池反应为2H2+O2===2H2O,电解液为KOH,反应能保持在较高温度,使生成的H2O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电池转移4 mol电子时,O2消耗22.4 L
B.该电池是化学环境友好型电池
C.电池工作过程中,化学能100%的转化成了电能
D.电极反应为负极2H2-4e-===4H+;正极O2+2H2O+4e-===4OH-
11.[2024·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一期中]纽扣电池可作计算器、电子表等的电源。有一种纽扣电池,其电极分别为Zn和Ag2O,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2Ag+ZnO。关于该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
C.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
D.电池使用时,电子由Zn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Ag2O极
12.(6分)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电池相比,该电池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放电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
(2)放电时,正极发生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13.(8分)由铜片、锌片和100 mL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增加了12.8 g,且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假设锌片上没有铜析出,回答下列问题:
(1)铜片是原电池的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锌片质量减少了________ g。
(3)流过外电路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 mol。
(4)原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mol·L-1。
[拔高培优练]
14.(8分)氯铝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Cl2(g)的电极是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投入Al(s)的电极是________(填“正”或“负”)极,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电子从________(填“Al”或“Cl2”)极流向________(填“正”或“负”)极。
(4)每消耗8.1 g Al(s),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课时作业(十一) 化学电池
1.解析: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可以反复充电,属于二次电池;锌锰干电池不能充电,完全放电后不能再使用,是一次电池。
答案:A
2.解析: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但有部分化学能会转化为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燃料电池的转化率小于100%,A错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错误;硅具有半导体的性质,高纯硅为半导体材料,可以用高纯硅制造人造卫星的太阳能电池,C正确;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等电器所用的电池在放电后可以再次充电,是二次电池,D错误。
答案:C
3.解析:锌锰干电池为一次电池,故A错误;燃料电池有氢氧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乙醇燃料电池等,产物多为CO2、H2O等,不污染环境,故B错误;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有电子的得失,实质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铅酸蓄电池放电时,Pb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PbO2被还原,为原电池的正极,故D错误。
答案:C
4.解析:放电时,Cd由0价到+2价,失电子,故负极材料为Cd。
答案:A
5.解析:锌锰干电池为原电池,其中锌筒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石墨棒为正极,二氧化锰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电极a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电池使用过程中锌筒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锌离子,从而使锌筒逐渐变薄,B正确;锌筒作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正确;电池工作时,石墨棒附近的MnO2得到电子被还原,D正确。
答案:A
6.解析:碱性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不可重复使用,故A错误;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MnO2为正极,故B正确;工作时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MnO2,故C错误;Zn电极发生氧化反应,MnO2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
答案:B
7.解析:此循环过程中利用太阳能将H2O分解为H2和O2,然后利用氢氧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循环过程中并没有发生电解水的反应。
答案:C
8.解析: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 1 mol O2~4 mol e-~2H2O,则每转移4 mol电子溶液中增加2 mol水,故B错误;正极氧气得电子被还原,发生O2+4e-+2H2O===4OH-反应,正极附近碱性增强,氢离子浓度减小,故C错误;负极发生2OH-+H2-2e-===2H2O,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pH降低,故D正确。
答案:D
9.解析:图甲构成原电池,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电子由锌片流出,故A正确;图乙为锌锰电池,其中锌作负极,故B正确;图丙为铅酸蓄电池,放电时正极二氧化铅得电子生成硫酸铅,电极反应式为PbO2+2e- ++4H+===PbSO4+2H2O,故C错误;图丁为氢氧燃料电池,氢气失电子,a为负极,氧气在b电极得电子,b电极为正极,故D正确。
答案:C
10.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得知,该电池每转移4 mol电子,消耗1 mol O2,但是题中并未说明反应条件是否为标况,故无法计算消耗O2的体积,A错误;该电池的产物只有水,故该电池对环境友好,B正确;该电池工作过程中,反应能保持在较高温度,使生成的水蒸发,说明化学能并非100%转化为电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C错误;该氢氧燃烧电池中,电解液为KOH,负极反应为2H2+4OH--4e-===4H2O,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D错误。
答案:B
11.解析:电池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故A正确;根据电池的总反应可知,Zn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故C正确;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子不能进入电解质溶液中,故D错误。
答案:D
12.解析:高铁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反应为Zn- +===Zn,故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答案:(1)Zn (2)还原 (3)减弱
13.解析:(1)由铜片、锌片和100 mL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2)铜片质量增加了12.8 g,物质的量为=0.2 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2=0.4 mol,那么被氧化的锌的质量为0.2 mol×65 g·=13 g。(3)由(2)中分析可知,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 mol。(4)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说明原溶液中的恰好全部生成 Cu,那么原溶液中 ==2 mol·L-1。
答案:(1)正极 (2)13 (3)0.4 (4)2
14.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Cl2得电子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l失电子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通入Cl2(g)的电极是正极,投入Al(s)的电极是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H)4]-;电子由负极(Al)经外电路流向正极。8.1 g Al(s)的物质的量为=0.3 mol,1 mol Al反应转移3 mol电子,0.3 mol Al反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0.9NA。
答案:(1)正 (2)负 Al-3e-+4OH-===[Al(OH)4]-
(3)Al 正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