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五) 氨和铵盐
(分值:58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氨的性质
1.[2024·辽宁沈阳期中]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的小
B.与氯化氢反应产生白烟
C.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其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2024·山东青州高一期末]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中心的滑雪道是以液氨作为制冷剂,以下关于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H3的熔、沸点低,故常用液氨作制冷剂
B.利用NH3做喷泉实验,可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C.NH3中N元素显-3价,故NH3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
D.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产生白烟,说明氨水显碱性
3.已知氨不溶于有机物(如CCl4,且与水不互溶)。下列关于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B.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氨可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蓝
C.氨本身没有毒,故发生液氨大量泄漏时,人们也不必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D.吸收NH3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防止倒吸
4.[2024·河北沧州高一期中]液氨是工业上普遍使用的一种制冷剂,其优点是单位容积制冷量大,节流损失小,泄漏易被发现,价格低廉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NH3+3CuO N2+3Cu+3H2O属于氮的固定
B.氨气溶于水后,溶液中有4种含氮的粒子
C.实验室中NH3可以做喷泉实验
D.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会产生白烟
5.[2024·河南郑州高一期末]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和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
气体 溶液
A Cl2 饱和氯化钠溶液
B NO 稀H2SO4
C CO2 饱和NaHCO3溶液
D NH3 稀盐酸
题组二 铵盐的性质、的检验
6.[2024·上海静安回民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
B.绝大多数铵盐易溶于水
C.铵盐使用时应注意低温保存,深施盖土
D.铵盐多为白色晶体
7.能把Na2SO4溶液、NH4NO3溶液、KCl溶液、(NH4)2SO4溶液这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加热)( )
A.Ba(OH)2溶液 B.NaOH溶液
C.NaCl溶液 D.Ba(NO3)2溶液
8.[2024·河北邯郸高一期中]碳酸氢铵(NH4HCO3)常用作高级食品发酵剂,该物质分解会产生CO2、H2O、NH3三种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检测这三种气体(部分装置已略去),所选检测试剂完全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 五水硫酸铜 红色石蕊试纸 澄清石灰水
B 无水硫酸铜 湿润的蓝色 石蕊试纸 氯化钙溶液
C 五水硫酸铜 蓝色石蕊试纸 氯化钙溶液
D 无水硫酸铜 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 澄清石灰水
[能力提升练]
9.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
NH3↑+H2O
B.NH4HCO3加热分解:
NH3↑+CO2↑+H2O
C.氨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D.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2++===+Fe(OH)2↓
10.[2024·河北沧州高一期末]关于下列实验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B.实验1,由喷泉现象可知氨气极易溶于水
C.实验1,喷泉结束后烧瓶溶液中的含氮微粒有NH3、NH3·H2O和
D.实验2,加热过程中酚酞被漂白而褪色
11.[2024·四川自贡高一期末]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氨气的喷泉实验中压强变化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夹持仪器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取下a处胶头滴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瓶口验满
B.打开弹簧夹b,挤压a处胶头滴管,使少量水进入三颈瓶引发喷泉
C.喷泉实验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乙,C点时喷泉最剧烈
D.常温常压下,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12.(9分)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用氨制硝酸和铵盐的流程如图所示。
(1)设备1、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备2中通入的物质A是________。
[拔高培优练]
13.(16分)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其相关性质。
(1)装置A中,盛有浓氨水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烧瓶内药品可选用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然后应先________(填标号)。
a.逐滴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氨水
b.加热装置C
(3)实验中观察到C中CuO粉末变红,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性。
(4)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图乙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
课时作业(五) 氨和铵盐
1.解析:NH3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小于空气,A正确;NH3与HCl反应可生成NH4Cl晶体,产生白烟,B正确;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是酸性气体,NH3是碱性气体,C错误;NH3的水溶液中NH3与H2O反应生成NH3·H2O,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正确。
答案:C
2.解析:NH3的熔、沸点低,氨气在加压时易液化,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A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能够使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气压差,所以可用于做喷泉实验,B正确;NH3中N元素为-3价,可以升高,故NH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以做还原剂,可被氧化,C正确;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产生白烟,是氨气的性质,不能说明氨水显碱性,D错误。
答案:D
3.解析:氨属于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燥;湿润的酚酞试纸遇NH3会变红;虽然氨并不能称为有毒气体,但由于氨的溶解度极高,且极易挥发,所以常被吸附在皮肤黏膜和眼黏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故发生液氨大量泄漏时,人们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A、B、C项错误;四氯化碳是一种油状液体,氨不溶解于其中,这样就防止了倒吸,D项正确。
答案:D
4.解析: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属于氮的固定,选项A错误;氮水中含有NH3、H2O、NH3·H2O、、OH-和H+,只有3种含氮的粒子,选项B错误;NH3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水和氨气设计喷泉实验,选项C正确;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才会产生白烟,选项D错误。
答案:C
5.解析:Cl2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不大,因此不能形成压强差,所以不能形成喷泉,A项错误;NO不溶于稀硫酸中,所以不能形成喷泉,B项错误;CO2与饱和NaHCO3溶液不反应,也不溶解,因此不能形成喷泉,C项错误;NH3与稀盐酸会发生反应生成NH4Cl,且氨也极易溶于水,能形成压强差,可以形成喷泉,D项正确。
答案:D
6.解析:如果铵盐为中N的化合价为-3价中N显+5价,故A错误。
答案:A
7.解析:Na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NH4NO3溶液、(NH4)2SO4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混合加热,前者有氨放出,后者既有氨放出,又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可鉴别出Na2SO4溶液、NH4NO3溶液和(NH4)2SO4溶液,则剩余的一种为氯化钾溶液,A项正确。
答案:A
8.解析:水遇到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所以要检验水,需要无水硫酸铜;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要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就要有澄清石灰水;氨气是碱性气体,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要同时测出这三种气体,就要使装置中既具有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又有红色石蕊试纸。
答案:D
9.解析:A项,该反应属于固体间的加热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B项,NH4HCO3加热分解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D项,向氨水中滴加FeCl3溶液应生成Fe(OH)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
答案:C
10.解析:氨水为弱碱,可使酚酞变红,A正确;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水夹,可形成喷泉,由喷泉现象可知氨气极易溶于水,B正确;氨气与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发生电离,则烧瓶溶液中的含氮微粒有NH3、NH3·H2O和,C正确;加热会降低气体的溶解度,且促进NH3·H2O分解释放出NH3,溶液的碱性减弱,红色逐渐变浅,直至褪色,D错误。
答案:D
11.解析:氨气溶于水呈碱性,取下a处胶头滴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瓶口验满,若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经充满装置,故A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打开弹簧夹b,挤压a处胶头滴管,使少量水进入三颈瓶,瓶内氨气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引发喷泉,故B正确;电脑绘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乙,C点时容器内外压强差最大,则喷泉最剧烈,故C正确;若为标况下完成该实验,假设溶液刚好充满烧瓶且混合均匀,容器的容积为V L,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则常温下应小于该值,故D错误。
答案:D
12.解析:(1)设备1中是NH3和O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设备3中是HNO3和NH3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HNO3+NH3===NH4NO3。(2)设备2中发生的反应为4NO+3O2+2H2O===4HNO3,所以通入的物质A是O2或空气。
答案:(1)4NH3+5O24NO+6H2O HNO3+NH3===NH4NO3 (2)O2(或空气)
13.解析:(1)根据图甲可知,盛有浓氨水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浓氨水在碱石灰或生石灰的作用下生成氨气。生成的氨气中含有水分,若直接通入C中,会导致C中石英管破裂,因此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NH3。(2)整个装置中含有空气,应先逐滴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氨水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否则氨气与空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3)实验中观察到C中CuO粉末变红说明生成铜,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生成水,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可知,氧化铜将氨气氧化为氮气,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N2+3H2O,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4)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尾气时需要防止倒吸,图乙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Ⅱ、Ⅲ,装置Ⅰ易发生倒吸。
答案:(1)分液漏斗 碱石灰(或生石灰) 干燥氨气
(2)a (3)3CuO+2NH33Cu+N2+3H2O 还原
(4)Ⅱ、Ⅲ课时作业(五) 氨和铵盐
(分值:58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氨的性质
1.[2024·辽宁沈阳期中]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的小
B.与氯化氢反应产生白烟
C.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其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2024·山东青州高一期末]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中心的滑雪道是以液氨作为制冷剂,以下关于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H3的熔、沸点低,故常用液氨作制冷剂
B.利用NH3做喷泉实验,可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C.NH3中N元素显-3价,故NH3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
D.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产生白烟,说明氨水显碱性
3.已知氨不溶于有机物(如CCl4,且与水不互溶)。下列关于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B.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氨可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蓝
C.氨本身没有毒,故发生液氨大量泄漏时,人们也不必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D.吸收NH3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防止倒吸
4.[2024·河北沧州高一期中]液氨是工业上普遍使用的一种制冷剂,其优点是单位容积制冷量大,节流损失小,泄漏易被发现,价格低廉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NH3+3CuO N2+3Cu+3H2O属于氮的固定
B.氨气溶于水后,溶液中有4种含氮的粒子
C.实验室中NH3可以做喷泉实验
D.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会产生白烟
5.[2024·河南郑州高一期末]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和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
气体 溶液
A Cl2 饱和氯化钠溶液
B NO 稀H2SO4
C CO2 饱和NaHCO3溶液
D NH3 稀盐酸
题组二 铵盐的性质、的检验
6.[2024·上海静安回民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
B.绝大多数铵盐易溶于水
C.铵盐使用时应注意低温保存,深施盖土
D.铵盐多为白色晶体
7.能把Na2SO4溶液、NH4NO3溶液、KCl溶液、(NH4)2SO4溶液这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加热)( )
A.Ba(OH)2溶液 B.NaOH溶液
C.NaCl溶液 D.Ba(NO3)2溶液
8.[2024·河北邯郸高一期中]碳酸氢铵(NH4HCO3)常用作高级食品发酵剂,该物质分解会产生CO2、H2O、NH3三种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检测这三种气体(部分装置已略去),所选检测试剂完全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A 五水硫酸铜 红色石蕊试纸 澄清石灰水
B 无水硫酸铜 湿润的蓝色 石蕊试纸 氯化钙溶液
C 五水硫酸铜 蓝色石蕊试纸 氯化钙溶液
D 无水硫酸铜 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 澄清石灰水
[能力提升练]
9.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
NH3↑+H2O
B.NH4HCO3加热分解:
NH3↑+CO2↑+H2O
C.氨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D.氨水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2++===+Fe(OH)2↓
10.[2024·河北沧州高一期末]关于下列实验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B.实验1,由喷泉现象可知氨气极易溶于水
C.实验1,喷泉结束后烧瓶溶液中的含氮微粒有NH3、NH3·H2O和
D.实验2,加热过程中酚酞被漂白而褪色
11.[2024·四川自贡高一期末]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氨气的喷泉实验中压强变化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夹持仪器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取下a处胶头滴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瓶口验满
B.打开弹簧夹b,挤压a处胶头滴管,使少量水进入三颈瓶引发喷泉
C.喷泉实验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乙,C点时喷泉最剧烈
D.常温常压下,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12.(9分)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用氨制硝酸和铵盐的流程如图所示。
(1)设备1、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备2中通入的物质A是________。
[拔高培优练]
13.(16分)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几乎所有的氮肥都以氨为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其相关性质。
(1)装置A中,盛有浓氨水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烧瓶内药品可选用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然后应先________(填标号)。
a.逐滴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氨水
b.加热装置C
(3)实验中观察到C中CuO粉末变红,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性。
(4)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图乙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