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1.理解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计算公式p=ρgh,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学会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如潜水服设计、水坝形状等)。
3.激发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科学思维与合作意识。
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与深度、密度的关系)及公式 p=ρgh 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对 “深度 h” 的准确理解及液体压强公式在不规则容器中的灵活运用。
【自主学习】
1.三峡船闸是利用了 原理。
2.通过控制 和 的开合,三峡大坝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可控制水面高低的 。
3.船闸包括闸首(上、下游挡水墙)、 、 、 (控制船舶作垂直升降)、输水系统(供闸室灌水和泄水的连通器)、引航道(连接船闸和主航道)等部分。
4.(1)如图甲,阀门A打开,B关闭。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水从 流向 闸室水面与下游相平时,下游闸门打开,船驶入闸室。
(2)如图乙,关闭阀门A 和下游闸门,打开阀门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水从 流向 。
(3)闸室中水面与上游相平时,打开 闸门,船驶往上游。
5.“人”字闸门,利用 控制闸门开合。
【课堂练习】
1.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生活和生产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拦河大坝
C.下水道存水弯 D.船闸
3.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它由上、下游闸门、上、下游阀门和闸室组成。利用连通器的工作原理,轮船可以从下游驶向上游,如图所示。
(1)甲图中,下游阀门A打开,上游阀门B关闭,下游与闸室组成了连通器,当闸室水面与下游相平时,下游闸门 (选填“打开”或“关闭”),轮船从下游进入闸室。
(2)乙图中,关闭下游闸门,下游阀门A关闭,上游阀门B打开,水从 流向 。
(3)丙图中,当 时,上游闸门打开,轮船驶向上游。
【课后巩固】
1.船闸是克服河流上建坝(或天然)形成的水位差的一种过船建筑物。举世瞩目的我国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113米,船只通航就要依靠三峡船闸。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共有5个闸室组成。如图所示是单闸室船闸的工作示意图,它工作时是利用 原理,在图中所示的时刻,如果关闭上游闸门C和阀门A,打开阀门B,会使 的水位发生变化,直至和 的水位持平,关闭阀门B,打开闸门 ,船只驶出闸室。
2.如图所示是三峡船闸的示意图,阀门A关闭,阀门B打开,构成连通器的是 (选填“上游和闸室”或“下游和闸室”);当阀门B处水不再流动时,闸室内水面 (选填“高于”“低于”或“相平于”)下游水面;若图中上游和闸室之间的水位高度差为,则上游和闸室内的水对船闸底面的压强差为 (g取)。
3.如图所示,壶身与壶嘴中的水面之所以保持相平是因为 原理;活塞A、B面积如图所示,当的力作用在活塞A上,活塞B能举起 N物体。
4.我国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三峡大坝上、下游的水位差最高可达113m。巨大的落差有利于生产可观的电力,但也带来了航运方面的问题,修建船闸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1)如图所示,船闸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阀门组成。当闸室水面上升到和上游水面相平后,打开C,船从上游进入闸室后;然后关闭上游的闸门和阀门,打开 ,闸室就和下游水道构成了一个 ,当闸室水面下降到跟下游水面 时,就可以打开D,船驶向下游;
(2)三峡水电站的水库建有大坝,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大坝受到水的压强也会 ,大坝应当建成 (选填“上下等宽”、“上宽下窄”或“上窄下宽”)的形状,才可以更加稳固。
【课后评价】
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连通器
2.阀门;闸门;船闸
3.阀门;闸门;闸室
4.闸室;闸门;阀门
(1) 下游;闸室
(2) 上游;闸室
(3) 上游
5.液压系统
【课堂练习】
1.C
2.B
3.(1) 打开
(2) 上游;闸室
(3) 闸室水面与上游相平
【课后巩固】
1.连通器;闸室;下游;下游闸门
2.上游和闸室;相平于;Δp = ρgΔh
3.连通器;1000
4.(1) 阀门 A;连通器;相平
(2) 增大;上窄下宽(解析: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大坝底部需承受更大压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