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演讲与辩论》选修第五单元《支持“物种起源”的学说》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看他那痛苦的样子,真让人看了 。
②现在,国际形势复杂,我们 把困难估计得严重些为好。
③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参加
了 仪式。
A.心酸 宁可 授奖 B.心酸 宁肯 受奖
C.辛酸 宁可 受奖 D.辛酸 宁肯 授奖
答案:A
解析:【分析】“心酸”和“辛酸”—是主谓结构,—是并列结构 “宁可”表选择其中的一方面,宁肯表取舍,有舍有取。
【点评】本题需要对各个词语的意思及各组词语间的区别分辨清楚,然后根据语境及暗示语进行筛选。
2.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家医药公司 世界医药行业之首,是因为有三项产品连续获得国际金奖。
②著名科学家扬振宁、李政道曾获诺贝尔物理奖,他们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参加了 仪式。
③人民教师孙维刚一生辛勤耕耘,把全部精力 到学生身上,受到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A.跃居 受奖 贯注 B.跻身 受奖 灌注
C.跻身 授奖 灌注 D.跃居 授奖 贯注
答案:D
解析:【分析】 跃居:跨过某个阶段,跃升为“某个地位”。 授奖:发奖 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点评】本题需要对各个词语的意思及各组词语间的区别分辨清楚,然后根据语境及暗示语进行筛选。
3.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参加保险虽不能化险为夷,却能在灾祸不期而遇时使投保人或受益人得到一些补偿。
B. 公路被护栏剖成两条河,车辆在各自的河道上奔驰疾驶,川流不息。
C. 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了一本文不加线、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
D. 六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袂来京报告前沿科技,足以证明中科院在世界科技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答案:D
解析:【分析】A适用对象一般只能是人。B“川流不息”与“河”重复。C“文不加线”是形容文章写得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答成语题首先要准确掌握成语的意义,弄清试题所提供的语境特点,特别是意义相近的成语要加以小心。并且要熟悉成语的设误类型,如“对象不合”“褒贬失当”“功能误用”“轻重失当”“望文生义”“敬谦错用”“不合习惯”等。还要关注两用成语,如灯红酒绿、相入非非、不三不四等。
4.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2012年末最大的新闻,看好莫言的人,觉得莫言获奖实力具备,____________;有人则不以为然,认为莫言作品并非___________,客观地说,莫言的小说有其独特性,其奇异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比喻真是令人难以___________的。
A. 实至名归 瑕不掩瑜 望其项背
B. 名副其实 瑕不掩瑜 望尘莫及
C. 实至名归 白璧无瑕 望其项背
D. 名副其实 白璧无瑕 望尘莫及
答案:C
解析:【分析】 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名副其实:名声和实际相符合。白璧无瑕:洁白的玉面上无一点儿斑点,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望其项背:意谓赶得上对方达到的成就或境界,多用于否定句中。望尘莫及:望见前面人马的行尘而不能追及。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答成语题首先要准确掌握成语的意义,弄清试题所提供的语境特点,特别是意义相近的成语要加以小心。并且要熟悉成语的设误类型,如“对象不合”“褒贬失当”“功能误用”“轻重失当”“望文生义”“敬谦错用”“不合习惯”等。还要关注两用成语,如灯红酒绿、相入非非、不三不四等。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三峡两岸__的峰峦、嶙峋的怪石,如绝妙的风景画,给人以丰富的遐思。
新疆人内引外联携手开发的构思正缔结着旷世__:聚四海,连五洲,吞吐八方风云。
著名科学家罗伯特·科尔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不久将去瑞典参加__仪式。
A.突出 因缘 受奖 B.凸出 姻缘 受奖
C. 突出 姻缘 授奖 D.凸出 因缘 授奖
答案:B
解析:【分析】因缘:“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其结果的条件”或“缘分”。
【点评】本题需要对各个词语的意思及各组词语间的区别分辨清楚,然后根据语境及暗示语进行筛选。
6.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如今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已超过千部,但与这种发展相 的还有人们“力作乏陈”的呼喊声。在我看来,中国文学目前的整体发展缺乏一种 性,对诺贝尔奖的看重,可能源于一种在茫然中寻找航向的期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矛盾 独立 B.伴随 方向
C.冲突 规划 D.始终 超越
答案:B
解析:【分析】单看第一空不好抉择,但第二空有明显提示——“寻找航向的期待”,简单选B。
【点评】本题需要对各个词语的意思及各组词语间的区别分辨清楚,然后根据语境及暗示语进行筛选。
7.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王晓同一向吝啬,当全国各族人民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时,他仍坚持细大不捐。
B.我们班同学关系很好,课间十分钟,同桌往往就会耳鬓厮磨,促膝交谈。
C.莫言惨淡经营文学创作五十年,终于在他耳顺之年,斩获了诺贝尔奖文学奖。
D.每年三月沙尘暴到来,整个北京风雨如晦,能见度极差,严重影响了市民们的日常生活。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的“惨淡经营”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符合该句语境。A项的“细大不捐”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不符此句语境。B项的“耳鬓厮磨”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男女相恋的亲密情景。不符此句语境。D项的“风雨如晦”常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不符此句语境。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答成语题首先要准确掌握成语的意义,弄清试题所提供的语境特点,特别是意义相近的成语要加以小心。并且要熟悉成语的设误类型,如“对象不合”“褒贬失当”“功能误用”“轻重失当”“望文生义”“敬谦错用”“不合习惯”等。还要关注两用成语,如灯红酒绿、相入非非、不三不四等。
8.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蔡惠媚是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她和蒋孝武婚后琴瑟甚笃,恩爱多年。
教师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政府为他们办了一件实事、好事、大事。
在这个厂里,她是敢于摔了铁饭碗去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她之后,不少人相继辞职,投入自主创业的潮流中。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经传出,在社会中激起了“千层浪”,莫言认为没有想到自己会获得这样的不虞之誉。
答案:A
解析:【分析】题中,A项的“琴瑟甚笃”一般指夫妻关系很好,指夫妻之间志趣相投。符合此句语境。B项的“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用于贬义的意思。不符合此句语境。 C项的“始作俑者”本意指最早开始用木或陶等制作俑人来代替真人进行殉葬的人,后引申为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有贬义,不符合此句语境。D项的“不虞之誉”意思是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不符合此句语境。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答成语题首先要准确掌握成语的意义,弄清试题所提供的语境特点,特别是意义相近的成语要加以小心。并且要熟悉成语的设误类型,如“对象不合”“褒贬失当”“功能误用”“轻重失当”“望文生义”“敬谦错用”“不合习惯”等。还要关注两用成语,如灯红酒绿、相入非非、不三不四等。
9.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各界均期待已久,希望中央推出一篮子改革方案,拉开中国第四轮改革大幕。
B.如果中国无人机被击落,就是对中国的严重挑衅,一切后果由肇事方承担。。
C.10月29日,兖州市召开了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观磨会议。
D.根据国家“万人计划”, 中央将嶙选100名具冲击诺贝尔奖潜力人才。
答案:B
解析:【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篮,错误,一揽子是指对各种事物不加区别或选择;C观磨,固定词语错误,应为“摩”;D嶙选,属于固定词语错误,应为“遴选”。所以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此类题一定要因义辨形,如果没有掌握意义,那么很容易判断错误。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伏尼契,爱尔兰著名女作家,长篇小说《牛虻》是她的代表作。
B.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有《伤心之家》《真相毕露》等。
C.《红与黑》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
D.19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艰难时世》等。
答案:D
解析:【分析】狄更斯是英国人。
【点评】 “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是 , 。
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自”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疑”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原因的诗句是“
, ”
答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喧”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 , ”。
答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见”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
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涯”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 , ”之势。(《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诗句)
答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忽”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色彩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
诗是:“ , 。”
答案: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古人宴饮常奏“丝竹”,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别宴情景却独具异域风
情 , 。
答案: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羌”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
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这样的诗句是
, 。
答案: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分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行路难》一诗中借用典故表明人生遭遇变化莫测多出偶然,并渴望入仕的句子
是 , 。
答案: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解析:【分析】本句要注意“钓”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点评】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任四会县(今属广东)县令。
②蕲:求。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此处的典故说明黄几复具有杰出的政治才干。
(1)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简要概括黄几复的形象特点。
答案:黄几复为官清廉、有杰出的政治才干却不得志、好学不倦。
(作为县令,却家徒四壁,见其清廉;“三折肱”说明他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却屈居蛮荒之地,见其不得志;“读书头已白”见其好学不倦。
(2)请赏析“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主要表现手法。
答案:运用对比:上句追忆好友相聚之乐,“桃李”芳华、“春风”和暖,对酒畅饮;下句抒写别后的艰辛孤寂,朋友各自流转漂泊,“夜雨”之下、孤“灯”之旁,尽显凄凉。抒写了自己的寂寞凄凉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或:名词意象的组合、烘托等手法,能结合诗句分析亦可。)
解析:【分析】(1)最后四句诗说的是黄几复的为人和处境。“四立壁”可见其为官清廉,“治病”在这里是指治政,“想见读书头已白”可见其好学不止。(2)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对友人黄几复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句(追忆好友相聚之乐)与后句(抒写别后的艰辛孤寂,朋友各自流转漂泊)构成对比!注意从修辞手法与思想感情的角度来分析语言的艺术。
【点评】可根据人物的言行举止等描写、侧面描写及评价性的语句分析,有时,人物形象也要从他的兴趣、爱好(嗜好)的角度入手,一个人的居住环境、着装等也往往能透露其志趣。
2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重别薛华
王勃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第一首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诗歌前两联借“明月”“秋风”等意象描绘了清冷旷远的景象。明月的倒影如同夜明珠沉入了锦江,秋风无情地洗刷着锦缎一样的江水,一种愤懑凄苦、肃杀清冷的感受跃然纸上。楼台紧靠着又高又陡的江岸,洲渚很长很长,与远天连起来,境界阔大而雄伟。
(2)两首诗在抒发的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重别薛华》这首诗凄凉悲苦,“明月沉珠浦”中的“沉”字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不满”,栖遑”一语中蕴藏着“彷徨忧郁”的心理;“唯有泪”“独潸然”等词语流露出因别离而“孤独伤感”的情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一洗送别诗的悲苦缠绵之态,表达了“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乐观、豪放的情怀。
情类题目
解析:【分析】(1)诗的首联不仅写出时间、地点,还暗含了自己的不满,用夜明珠自喻,说明自己的遭遇如同夜明珠,虽然璀璨夺目,但埋没在泥沙中不能熠熠发光;第二联直接写眼前景物,视线由近及远,极为开阔。秋天的江水如同郦道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 )《水经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描绘的景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凄凉悲苦之情由景而生。本题据此回答即可。(2)诗的第三联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面对滔滔江水,诗人产生旅泊千里、栖遑百年的感觉,李煜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是最好的概括;最后一联,诗人难以自已,直接写出与好友即将离别,漫漫旅途,只有泪水相伴的悲凉和哀愁。诗中反映出沛王府放逐事件对王勃是致命一击,乐观向上、热情豪放的王勃渐渐远去,凄凉悲苫、忧郁彷徨的王勃开始出现。本题据此回答即可。
【点评】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抓住主要景物或关键词,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四、语言文字运用
23.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选择一位名人另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
荆轲失败了,然而我们不能以成败来论英雄,他反抗强秦的壮烈行动,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反抗强权推翻黑暗统治而英勇斗争。
答案:屈原自杀了,然而我们不能以他的选择来否定他,他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献身。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速读题干“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句式要相同,“选择一位名人另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人物要另外选择,这一点要特别注意。除注意保持句式一致外,还应注意人物的行为,突出人物的悲剧性命运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点评】仿写句子注意即时结构、语言表达、修辞等。
24.在下面一段文字①②③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 ① 。一种更可信的说法是,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 ② ,能自我复制,在细胞中寄生,成了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的病毒,危害性越小。这就是病毒进化的形式。 ③ ,但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是巨大的。
答案:①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准确 ②这些基因提高了独立的能力 ③大部分病毒感染完全没有危害(或:进化完美的病毒对生命体没有危害)
解析:【分析】第一处根据“一种更可信的说法是,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填写“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准确”;第二处根据“能自我复制,在细胞中寄生,成了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的病毒,危害性越小”填写“这些基因提高了独立的能力”;第三处根据“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的病毒,危害性越小”“但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是巨大的”填写“部分病毒感染完全没有危害(或:进化完美的病毒对生命体没有危害)”。
【点评】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
25.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周刊》就新技术对年轻人成长影响的利与弊,分别征询与统计了全球65位经济领袖的看法,其结果见表1和表2。请概括这两个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答案: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经济领袖认为网络对年轻人的成长,起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用,而电子游戏对年轻人的成长是有害无益。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信息推断题,答案与信息源要求一致。同时还要注意与题干中字数和句式要求一致。
【点评】表格转换文字有两种表达方式:直接表述图表信息,对图表信息进行推断总结。
因特网 手机 即时聊天 电子游戏
6 8 6 80
表2(弊)
因特网 手机 即时聊天 电子游戏
92 5 3 0
表1(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11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