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辩论》语文选修第一单元《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演讲与辩论》语文选修第一单元《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5 14:0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演讲与辩论》语文选修第一单元《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间或(jiàn) 拓片(tà)  蹙缩(cù)   直栏横槛(jiàn)
B.敕造(chì) 纨绔(kuà) 孱弱(chán) 叱咤风云(chì chà)
C.潸然(shān) 两靥(yè) 懵懂(měnɡ) 陈抟老祖(tuán)
D.踌蹰(chú) 联袂(mèi) 蹂躏(lìn) 少不更事(ɡēn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普通话常用字读音。选材具有四川特色,相当一部分加线汉字的四川话读音都和普通话有区别,且有的区别较大。选项中踌蹰(踌躇),异形词。B项,“绔”应读“kù”,“咤”应读“zhà”。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阁下访问寒舍,我深感荣幸。
B. 非常感谢贵校师生给我的热情款待。
C. 请留步,足下就此告别。
D. 回到老家,务必代我问候双亲大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用词得体。 A 项,“寒舍”谦称,指自己的家,恰当。 B 项“贵校”尊称对方,恰当。 D 项“双亲大人”敬辞,称父母,恰当。 C “足下”是对朋友的敬称,不能称自己。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强调环保时却对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迫不及待。
B.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中需要提倡,其他行业活动中也该提倡。
C.走进这个新开发的景区,只见瀑布叠挂,溪水纵横,飞短流长,甚是壮观。
D.所有春节晚会的筹办者都会怀念年的黄金时代吧,这台和后来历届春节晚会相比都显得轻松和短暂的晚会一出,好评如潮。
答案:D
解析:A.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用于人的急迫心情。这里用于表示某项工作亟待开展,错,可以换成“迫在眉睫”。B.与人为善,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不指“文明礼貌,和气待人”。C.飞短流长,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不能形容瀑布。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他利用这个机会,参观访问了伦敦、华盛顿、东京……等一些大学、科研机构和工厂,并同科技界的同行就这个难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B.《山海经》中关于烛龙有如下一段描述:“人面蛇身,赤色,身长千里,钟山之神也。”这里所指的烛龙,实际上就是极光。
C.“不许这么没礼貌!”爸爸打断我的话,严厉地说:“他是你的长辈,即使有不对的地方,也轮不到你这样盛气凌人的指责。”
D.要在城西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 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答案:B
解析: A“省略号”和 “等”使用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C“说”后面的冒号应该换成逗号。D虽有疑问词“怎么”,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因此,两处问号应分别为逗号和句号。
5.依次填人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遇事不与群众商量,凭主观办事,就 犯错误。
②这样对待专家, 太不礼貌了。
③作为一个学徒, 违反操作规程犯一点小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④在这条林荫大道上,他 碰到了自己中学时代的恋人
A.未免 不免 偶尔 偶然    B. 不免 未免 偶尔 偶然
C. 未免 不免 偶然 偶尔    D.不免 未免 偶然 偶尔
答案:B
解析:“不免”与“未免”是一组副词,都表示语气,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但“不免”是“免不了”的意思,加强语气,有“定然会”的意思。而“未免”则表示不以为然,有“实在不能不说是”的意思,缓和句子语气。“偶尔”与“偶然”这组词都有“不经常”的意思,有时还可以通用。如“他偶然也到这里来一次”,这里“偶然”可以换为“偶尔”。但“偶然”是指出乎意料的,是形容词,“偶尔”是“间或、有时”的意思,是副词。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金融界的人士都应该清楚地知道,在资本的转换和________过程中,人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
(2)中国人是很讲礼貌的,无论跟谁共话,一般要________那些令人伤心的字眼。
(3)20多年过去了,这里的山川仍无多大__________,只是老邻居的脸上增添了不少皱纹。
(4)在美国的默许和__________下,沙龙政府把阿拉法特封锁在斗室之中,切断他和其他巴勒斯坦官员及国际社会的联系。
A、增殖 忌讳 变异 纵容
B、增殖 避讳 变易 纵容
C、增值 避讳 变异 怂恿
D、增值 忌讳 变易 怂恿
答案:B
解析:增殖:增生、繁殖,此处指“资本”生出新的资本;增值:一般指固定资产因涨价而增加价值。“忌讳”是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避讳”有回避的意思。“变易”是改变、变化;“变异”相对于“遗传”而言。“纵容”指放纵不管,和“默许”表意一致。“怂恿”是鼓动别人去做事,和“默许”不一致。
7.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大作已拜读,惟有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答案:D
解析:A项,“惠存”用于表敬场合;B项,表敬,用于请对方加以指正;C项,“垂询”表敬,用于除己以外的他方。
8.下列礼貌称谓正确的是( )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时常告戒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答案:D
解析:A家母:自己的母亲B.令嫒:您的女儿C.令尊:您的父亲
9.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C.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D.11月12日是贵校九十年校庆,作为分管市长,届时我一定光临,庆贺贵校九十岁生日。
答案:B
解析:此类题目是对语言的综合考查,需要逐项分析选项,作出判断。A项,A项“惠存” 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送别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提的上款,这里不合语境;B项,“垂询”,用于表示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询问,用在这里合适;C项“家父”是谦辞,称自己的父亲,用在这里不合适;D项“光临”是敬辞,指宾客到来,这里用反了。
10.填到横线上的问话得当的一句是( )
____________不利于他人的话不说,不利于他人的事不做;要平等待人,不高傲自大,不盛气凌人;对人要有礼貌,说话不粗鲁,不带脏字,等等。
一个人能同他人相处得好吗?
一个人应该怎样同他人相处呢?
一个人怎样才能成为他人的好朋友呢?
一个人能否跟他人搞好关系呢?
答案:B
解析:问答式文段要求问句、答句要一致,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从下文内容看,都是谈怎样同他人相处的,只有B项符合文意。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突出体现诗人胸襟广阔、心怀天下苍生的句子是: , 。
答案: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本句要注意“俱”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的献身精神的语句是: , 。
答案: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解析:本句要注意“兀”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 。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赠从弟》中表达只要有坚贞的信念,任何艰难挫折都不会改变节操的句子
是: , 。
答案: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解析:本句要注意“罹”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 , 。
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解析:本句要注意“涯”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 , 。
答案: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解析:本句要注意“歧”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的句子是: , 。
答案: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解析:本句要注意“阙”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以叙述的口吻、传情的动作表达真挚的感情的两句诗
是: , 。
答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描写送别环境的句子是: , 。
答案: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解析:本句要注意“浥”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出诗人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的诗句是:
, ; , 。
答案: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题目。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阙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答案: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2)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答案:下阙主要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得手法。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1)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这首词描写是的西湖胜景,第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直接点明主题,是全词的情感基调,表达出了赞美之情。上片景象写到了绿水和芳草长堤,还有动听的笙歌,显示出清新明丽的春景特点。(2)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和情感。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结拍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动静结合。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视点也因此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之悠闲意趣融入其中,轻舟短棹、绿水芳草、游人笙歌与惊飞沙禽,“西湖好”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下阕的景物描写之中有静景,风平浪静,湖面如镜;也有动景层层涟漪,沙禽惊飞,。动静结合,并且以动衬静,描写出了西湖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胜景,流连于风景之情的喜悦之情。
2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小题。
晚登江楼有怀
唐·李嘉祐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
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
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
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注】李嘉祐,天宝年间进士,授秘书正字。以罪谪鄱阳,贬为江阴令。
(1)诗歌前两联写了哪些景色 这些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碧水边青山矗立,夕阳下有人渡江。喜悦之情。
(2)你怎样理解诗中的“心闲”与“欲沾巾” 请加以赏析。
答案:“心闲”,表层是悠闲,深层则是苦闷、失意。(或答:初始尚有悠闲心境,但想起际遇,则苦闷、无奈。)“欲沾巾”,表现出眷恋京城、渴望再得任用的心理。
“心闲”与“欲沾巾”并不矛盾,心闲更衬内心的苦闷。
目 表达技巧类题目
解析:(1)这是一道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概括的题目,题干的提问非常明确,“诗歌前两联写了哪些景色”“些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注意诗中意象的描述,然后概括意境,最后概括情感,情感注意诗中的“佳兴”“爽气”两个词语。“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首联中有“南楼”“青山绿水”;“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 ,颔联中有“浦岫”“斜光”“渡江人”(2)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诗歌情感表达的方式分为两大种: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从题干所问中可以知道,应是找直抒胸臆的诗句。这是一道诗歌情感探究的题目,诗歌的情感要结合诗歌的题目、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探究,注释注意“以罪谪鄱阳”,关键的词语注意“帝京不可到”。这首诗表面上写自然景物山水景色秀丽,绮靡婉丽,通过“狎鸥”典咏江上实景,实则借表现自己忘世的情怀。
四、语言文字运用
23.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①②③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字。
我国最早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记载:“杜仲,味辛平,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久服,轻身耐老”;《本草纲目》记载:“杜仲,辛,平,无毒。主治腰膝痛,健筋骨,强志。润肝燥,补肝虚,故能入肝而补肾。”翻阅历代医药典籍,①。然而1948-1951年俄罗斯学者利用杜仲提取液作了药理试验,②:对高血压患者降血压作用显著,而对低血压患者具有升高血压的功能。1955年,在首次国际杜仲药理学研究学术讨论会上,正式公布了杜仲降血压的研究成果。这对于高血压成为当今人类第一大杀手的世界来说,③。
答案:①未见杜仲有关调节血压的记载②证明其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功能③无疑是一声让人欣喜若狂的惊雷
解析:此题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1)与(2)处,要结合“对高血压患者降血压作用显著”加以分析出答案来;(3)处,要结合全段内容作答。
24.在下面一段文字①②③处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
施肥必须考虑土壤,这是因为:第一,只有在土壤对某一养分供应不足时, ① ,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必需元素施入土壤,因为大多数营养元素, ② 。第二,肥料施入土壤后会发生一些列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肥料效果, ③ ,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合理施肥。
答案:①才需要施肥 ②土壤(或大气)已能充分供应 ③不考虑土壤
解析:解答此题,必须仔细研读文段整体,注意各道横线的上下文。此文段一开头就讲施肥,第一道横线属于一个条件关系复句的第二句,前边的条件是“土壤对某一养分供应不足时”,因而此横线应填入“才需要施肥”之类的语句。第二道横线的上文是“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必需元素施入土壤,因为大多数营养元素”,此处只需要“不需要的原因”即可,滚根据前文可知这原因应是“土壤已能充分供应”。第三道横线的上下文讲的都是施肥和土壤的关系,因而可知此处应填入“不考虑土壤”之类的语句。
25.请概括“慕课”的五个主要特点。(每条不超过6个字)
慕课(MOOC ),即大规模网络在线公开课程,完全不同于近十年兴起的教学视频和网络公开课,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成千上万个学习者通过教与学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线上公开课程。它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不分国籍,都可以注册进行学习。它的授课充分运用动画、视频、微课程和小测试等手段,使教学深入浅出,更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线上你问我答,亦学亦师,形成强大的线上学习社区,极大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教学、学生间的协同学习。
答案:①以网络为载体 ②教学规模大 ③开放性强 ④教学手段多样 ⑤教学互动性强
解析:解答此题,可根据文段内容,从载体、规模、开放与否、教学手段、教学互动性等各方面进行概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10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