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8.5 化学肥料
核心素养目标
一、化学观念
认识常见化肥的种类、成分及作用,理解 N、P、K 等元素对植物生长的
重要性;了解铵态氮肥的检验原理。
二、科学思维
通过对化肥功效、铵态氮肥检验方法的学习,培养逻辑推理和实验探究能
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化肥不合理施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升解决实际问题
的思维能力。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
认识到合理施用化肥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作用
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
化肥合理施用的重要性
难点:
铵态氮肥检验的原理
分析化肥不合理施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解决措施
新课导入
同学们,大家看这两张玉米植株图,同样是玉米,为什么生长情况差别这么大呢?其实这和它们获取的养分有关。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对农作物的生长起着关键作用,那不同的化肥有什么功效,又该如何合理使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化学肥料的奥秘。
常用化肥
PART 01
H
O
C
Mg
N
P
K
Ca
Na
B
Mo
Mn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元素,如C、H、O等,它们来自于空气、土壤和水分,来源充足;但还有一些元素缺需要通过施肥补给,才能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尤其是N、P、K。
1. 植物的营养
2. 肥料的分类
粮食的“粮食”
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肥料
化学肥料
农家肥料
如人畜粪便、堆肥、绿肥、泥肥等。
3. 常用化肥及其主要功效——氮肥
名称及主要成分 性状 主要功效
氮肥壮叶: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的组成元素。增施氮肥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叶色深绿,叶面积增大,促进光合作用,有利于产量增加,品质改善。
碳酸氢铵(碳铵) NH4HCO3
硝酸铵(硝铵) NH4NO3
尿素
CO(NH2)2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含氮不超过35%
白色或淡黄色晶体,易溶于水,含氮量不超过46.67%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易分解,含氮量不超过17.7%
3. 常用化肥及其主要功效——氮肥
植物缺氮的表现:
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小而薄,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棕色。
4. 常用化肥及其主要功效——磷肥
名称及主要成分 性状 主要功效
磷肥壮果: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酶等多种重要物质的组成元素。磷对种子的成熟和根系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重过磷酸钙
Ca(H2PO4)2
灰色,能溶于水
过磷酸钙
Ca(H2PO4)2与
CaSO4混合物
灰色,部分溶于水
4. 常用化肥及其主要功效——磷肥
植物缺磷的表现:
作物根系不发达,生长迟缓,产量降低。
5. 常用化肥及其主要功效——钾肥
名称及主要成分 性状 主要功效
氯化钾
KCl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易结块
钾肥壮茎:钾元素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可增强作物抗倒伏能力,促进作物增产。
5. 常用化肥及其主要功效——钾肥
植物缺钾的表现:
茎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变黄,并逐渐焦枯。
6. 常用化肥及其主要功效——复合肥料
名称及主要成分 性状 主要功效
多元肥效:含氮、磷、钾中两种或三种元素的化肥,兼具多种化肥的肥效。
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磷酸钾
K3PO4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硝酸钾
KNO3
拓展延伸
(1)氮肥中一定含有氮元素,但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能用作氮肥,如硝酸不能用作氮肥。
(2)NH4HCO3受热易分解,因此要注意密封保存,施用时要盖上土或立即灌溉。
(3)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而吸收,故豆类植物不需要或只需要施用少量氮肥就可以满足生长所需。
铵态氮肥的检验
PART 02
1. 铵态氮肥
(2)常见氮肥:NH4Cl、 NH4NO3 、 NH4HCO3 、(NH4)2SO4等。
(1)定义:含有铵根离子(NH4+)的氮肥统称为铵态氮肥。
(3)化学性质:和碱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NH3)。
怎样用简单的方法检验铵态氮肥呢?
2. 铵态氮肥的检验
[目的]
学习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
观察活动
[实验8-17] 方法一
实验操作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将氯化铵和熟石灰粉末在研钵中,混合、研磨、闻气味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NH4Cl + Ca(OH)2 ══ CaCl2+2H2O
+2NH3↑
2. 铵态氮肥的检验
[实验8-17] 方法二
实验操作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滴烧碱溶液于装有氯化铵的试管中,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检验。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4Cl + NaOH
══ NaCl +H2O
+NH3↑
△
注意
(1)石蕊试纸在使用时应先润湿,否则可能观察不到试纸颜色的变化。
(2)铵态氮肥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因此铵态氮肥应避免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化肥的合理施用
PART 03
1. 化肥的利与弊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作用重大,效果明显。
不合理施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利
弊
2. 化学肥料的污染
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的生产能力逐渐下降、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养分比例失调、土壤酸化,使得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活性增强,或导致有毒物质释放,进一步对土壤生物造成危害。
含氮化肥在施用后,会产生氨气、氮氧化物等多种气体,如果浓度过高,还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伤害。
化肥中的N、P元素和有害物质会进入水体,可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生动物死亡,导致水质恶化。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
3. 合理施用化肥
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出发,应提倡化肥的合理施用,减少污染,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讨论与交流>>>
1. 施用化肥有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能否禁止施用化肥?
不能,不合理施用化肥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不能禁止施用化肥,应合理施用化肥。
2. 如何合理施用化肥,谈谈你的看法。
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作物营养特点、化肥性质及其在土壤中的变化等,有针对性地、均衡适度地施用化肥,提高施用效率,减少负面作用。
总结归纳
1. 《天工开物》中有“凡研硝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的记载,这里的硝主要成分是KNO3,也可以作肥料,下列化肥的种类与其相同的是( )
A. NH4Cl B. NH4H2PO4 C. KCl D. K2CO3
随堂练习
B
2. 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尿素 B.磷矿粉
C.硫酸钾 D.磷酸二氢铵
随堂练习
D
3. 五一国际劳动节,某化学兴趣小组来到学校的学农基地,发现原本翠绿的普通叶片叶色发黄,为使葡萄叶片转绿,应为这些葡萄追施的化学肥料是( )
A.CO(NH2)2 B.Ca(H2PO4)2
C.KCl D.KH2PO4
随堂练习
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施用化肥越多越好
B.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
C.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施用
D.为使养分还田,提倡秸秆就地焚烧
随堂练习
C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