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训练提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确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一般途径”,中国的资产阶级开展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运动,企图在中国确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都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都通过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在《孙逸仙·自序》中写道:孙中山是近代中国谈论革命最早的人,是实行革命的总指导,这一点是所有耳闻目睹的人所共同承认的。该材料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
A.孙中山是章士钊志同道合的朋友 B.孙中山早年开展了大量革命活动
C.孙中山是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 D.孙中山认为变法改革没有出路
3.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转折点,对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进程具有重大意义。这主要体现在
A.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结束封建帝制
C.推翻封建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皇帝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那一年是( )
A.1901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9年
5.蔡元培写给孙中山的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认为孙中山最大的贡献是( )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实现了三民主义
C.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6.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圣旨是《宣统帝退位诏书》,你认为这道圣旨发布于( )
A.1911年 B.1912年 C.1915年 D.1917年
7.下列有关武昌起义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起义的主要力量是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B.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积极谋划起义
C.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
D.起义成功后,在湖北宣布建立中华民国
8.下列事迹与如图所示人物相关的是( )
蔡锷
A.准备北上组阁时在上海遇刺身亡 B.与李烈钧等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C.袁世凯死后其掌握了北京政府 D.发动反革命政变破坏国共合作
9.“窃国大盗要玩他的把戏变身,宋教仁愤而痛斥献出生命,蔡松坡毅然而起誓言铮铮,觉醒的国人再一次抗争。”这里的“窃国大盗变身”指的是( )
A.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D.宣统帝被迫退位
10.护国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袁世凯当上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指定了继承人
D.袁世凯复辟帝制
二、填空题
11.为了发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宋教仁遇刺后,孙中山和黄兴发动了“ ”。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挥师北上讨袁, 爆发。
1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13. 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4.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很多“第一”的历史事件,它们都对当时社会有了很深的影响。
(1)开启中国军事、经济、教育近代化,也是中国近代化开端的是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___________
(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_____
15.填空题。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 ;1905年8月,孙中山在 成立中国同盟会。
(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是 。
(3)1912年元旦, 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历史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孙中山和黄兴等的反袁斗争,发动了“ ”。
16.1911年爆发的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这次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中。
17.准备: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选举 为临时大总统。
建立: 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宣告 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选举 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18.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点燃上图中所示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 。
(2)历史遗址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上图中的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它发生在 (城市)。
(3)“这次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场战争的名称是 战争。
(4)《 》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 、主权丧失最严重的的不平等条约。
(5) 又称“百日维新”,它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6)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 ,选举孙中山为总理。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7)1912年1月,孙中山在 宣誓就职,这标志着中华民国成立。
(8) 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实行总统制,他的独裁活动最终引发了护国战争。
19. 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 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0.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 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孙中山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 。
三、判断题
21.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
22.孙中山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
23.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材料中的“一道闪电”指的是戊戌变法。
24.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主要有直系、湘系、奉系、滇系、桂系等等。 ( )
25.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革命党人要求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并且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四、简答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19世纪中期起,中国各个阶级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超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材料一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
27.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1)洋务派为挽救清政府江河日下的统治,提出了什么口号?
(2)甲午战后,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拉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戊戌变法又被称为什么?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哪个?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28.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成功的革命,也是一场失败的革命。”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五、辨析题
29.辛亥革命不存在失败,而是一场完胜,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政治大变革”……辛亥革命以极小牺牲换来了一个帝制时代的终结,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成功。
——马勇《辛亥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你同意马勇的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30.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是宋教仁。.
错误: 改正:
六、综合题
31.材料分析题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他们分别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
(2)他们各自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他们的主张有何相同之处?
(3)他们努力的共同结果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次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已经五十多年了……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材料一中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康有为认为强国的具体主张是什么?
(3)如何正确理解材料三中毛泽东所说的“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探索近代化道路上有仕么不同?材料一与材料二、三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主张上有何相同之处?
七、论述题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李鸿章认识到西方枪炮舰船的可怕威力,他大声疾呼,中国必须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1865年,李鸿章开设江南制造总局,1872年他又奏请开设煤铁矿。1895年,李鸿章所推崇的自强运动破产。
材料二 《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并于1912年1月1日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但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1)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动手绘制一个表格对上述人物的探索活动进行分类总结。
(2)通过以上总结,你发现他们的探索活动有何相似点?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A
6.B
7.D
8.B
9.B
10.D
11.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12. 南京条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同盟会)
14.洋务运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同盟会
15. 兴中会 东京 辛亥革命 孙中山 二次革命
16.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7. 孙中山 1912 南京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黎元洪
18. (1)林则徐虎门销烟。 (2)火烧圆明园;北京。 (3)甲午中日战争 (4)辛丑条约;最庞大。 (5)戊戌变法 (6)同盟会 (7)南京 (8)袁世凯 无 无
19. 1905 日本东京
20. 宋教仁 二次革命
21.正确
22.错误
23.错误
24.错误
25.正确
26.(1)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
(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历史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4点即可4分)
(3)方法:科学、民主。
27.(1)自强、求富
(2)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3)中国同盟会/同盟会、袁世凯
28.同意这种观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是一场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但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所以是一场失败的革命。
29.(1)三民主义
(2)同意,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或不同意,因为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答一点给两分)
30.错误,宋教仁改为孙中山。
31.(1)康有为: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百日维新都可以);孙中山:辛亥革命。
(2)康有为:资产阶级改革(或维新变法);孙中山:三民主义。相同之处: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3)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32.(1)历史事件:洋务运动。
根本目的: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政府统治。
(2)因素:据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主张:维新变法,立宪法、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
(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4)不同:洋务运动主张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材料二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材料三主张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二者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相同:都是向西方学习,挽救民族危机。
33.(1)列出两个人物的姓名、主要事迹、探索活动的结果、或背景(时间或影响)。表格整体设计合理
(2)都在列强侵华的刺激下进行;都体现了救国的目的;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