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因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
新课导入
南京
南京市,南京有“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之称,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江苏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民国首都,有“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国史”之称。
新课导入
杭州
杭州市,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武林,是中国浙江省辖地级市,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
新课导入
苏州
苏州市,江苏省辖地级市,特大城市 ,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东南部,东傍上海市,南接浙江省,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苏州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综合型现代物流中心、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新课导入
扬州
扬州市,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苏中地区,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扬州市古称“广陵”“江都”“维扬”,隋开皇九年(589年)始称扬州,并延续至今。扬州市历史悠久,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成为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该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这样的地形条件为当地的农业、渔业和航运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区域认知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这样的自然环境使得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当地的农业、渔业和航运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该地区的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也适宜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水稻的种植,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人地协调观
组织学生到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户外考察,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
引导学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如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口迁移问题等。
地理实践力
引导学生全面认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看作一个整体,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综合思维
核心素养
目录
01
02
03
江海交汇之地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特色与旅游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PART
0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上海、南京、杭州。
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
(京杭运河沿岸)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是我国的超大城市
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有黄浦江和京沪线、沪杭线等交汇,又是沿海地区,地处我国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形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具有强大的聚集和辐射作用。
长江三角洲的交通
长江三角洲交通运输发达,已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内河航运、航空的综合运输体系。
同城效应
“同城效应”是指人们居住在一座城市,工作在另外一座城市,每天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发达的交通,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密集,提供了多种交通方式,交通更加便捷。
活动
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张予墨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表7.1列出了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
交通方式 起始地和目的地 最短用时
高速铁路 昆山—上海 17分钟
昆山—苏州 13分钟
高速公路 昆山—上海 约1小时
昆山—苏州 约1小时
表7.1
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
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不在同一座城市。
这种生活方式的有利方面是能够缓解大城市的住房压力,不利方面是增加了交通费用,浪费了时间。
活动
认识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张予墨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表7.1列出了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
交通方式 起始地和目的地 最短用时
高速铁路 昆山—上海 17分钟
昆山—苏州 13分钟
高速公路 昆山—上海 约1小时
昆山—苏州 约1小时
表7.1
这种生活方式依赖的条件是什么呢?
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PART
03
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建筑精巧别致,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苏州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园林,不同的园林风格各异,漫步其中犹如在画中游。拙政园,建于明朝,是苏州园林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一个。
留园
沧浪亭
狮子林
拙政园
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
世界文化遗产
杭州西湖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驰名中外。西湖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
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
水乡风貌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因为保存着传统的水乡风貌和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
水乡风貌
周庄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是一座有 900 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被誉为“ 中国第一水乡”。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 使周庄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2010 年,周庄接待海内外游客 500 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 6 亿多元。
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
传统文化——茶文化
龙井茶
梅家坞茶文化村
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
传统文化——丝绸文化
龙井茶
梅家坞茶文化村
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
传统文化——饮食文化
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01
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02
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再加上便捷的交通和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堂小结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的交通
同城效应
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
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课堂小练
观察“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①是宁波,A错误;②是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B正确;③是南京,C错误;④是杭州,D错误。故选B。
B
课堂小练
观察“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随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人们的交流、生活、工作方式的选择日趋多样。“同城效应”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 )
A.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B.城市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C.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D.城市间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解析:同城效应是指对在相邻地区或更大范围内发生重要的作用和联动效应。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主要是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D正确。排除错误选项ABC,故选D。
D
课堂小练
观察“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草原广布,是我国最大的牧区
B.煤铁资源丰富,是传统的重工业区
C.邻港澳,通过引进外资与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
D.上海是该区域的核心,杭州与南京分别是南北两翼的中心城市
解析:图中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A错误。长江三角洲煤铁资源缺乏,该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B错误;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通过引进外资与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C错误;上海是该区域的核心,杭州与南京分别是南北两翼的中心城市,D正确。故选D。
D
课堂小练
2024年3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进行了研究。2023年,长三角GDP总量超过30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四分之一,作为全国经济压舱石的示范引领作用愈加凸显。图为“长江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长江含沙量大,不利于渔业的发展
④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塑造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⑤长江中下游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解析: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长江含沙量小,中下游地区利于渔业的发展;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塑造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故①②④⑤正确,③错误,故选C。
C
课堂小练
2024年3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进行了研究。2023年,长三角GDP总量超过30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四分之一,作为全国经济压舱石的示范引领作用愈加凸显。图为“长江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能够欣赏到的旅游景观有( )
A. B.
C. D.
解析:西湖雷峰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D正确;其他选项中的龙门石窟和布达拉宫分别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颐和园十七孔桥位于北京市,也不属于该地区,ABC错误。故选D。
D
课堂小练
2024年3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进行了研究。2023年,长三角GDP总量超过30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四分之一,作为全国经济压舱石的示范引领作用愈加凸显。图为“长江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该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有( )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②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③旖旎的水乡风光
④博彩旅游业发达
⑤便捷的交通和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故①项正确;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但不是当地旅游业发达的原因,故②项错误;长江三角洲河湖密布,有旖旎的水乡风光,故③项正确;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故④项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平原,地形平坦,并且临江濒海,海陆交通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基础服务设施较完善,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故⑤正确。故选B。
B
TH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