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六单元《语言的艺术》第3课《浓妆淡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从词的感彩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使用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今天,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的探月工程,又向前迈了一步。
B.这只惹人怜爱的小狗,常用孩子般的狡猾的眼光来观察你,好像它也懂察言观色。
C.当老师当久了,不用别人说,自己也感觉到自身的迂腐,说起学生来,滔滔不绝;讲起社会来,哑口无言,不知从何下嘴。
D.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着。
答案:C
解析:分析:选C(ABD都是贬义褒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欣闻家兄金榜题名,特备薄酒向你祝贺。
B.今天回家,在村口恰巧碰见爷爷和另一位农民伯伯正商谈买化肥的事。
C.置联合国对一些非洲国家实行武器禁运于不顾,继续我行我素,顶风作案,俄罗斯人维克多·布托可说是名副其实的非洲头号军火贩子。
D.由于令尊身体欠安,欲请假三天以便照看,请予以准许。
答案:C
解析:分析:选C(A.“家兄”应改为“令兄”;B.“商谈”应改为“商量”;D.“令尊”应改为“家父”。)。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3.从词语的形象色彩看,下列词语中加点的部分给人的感观形象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暮霭渐临,炊烟袅袅 B.春风拂来,杨柳袅袅
C.腰肢轻摇,婷婷袅袅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答案:D
解析:分析:选D(D项为听觉形象,其他为视觉形象)。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4.依次填入下列诗歌中括号内的表示色彩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 )春丛中花含笑,( )夏林间鸟飞歌。
( )秋枝条枫喧嚣,( )冬崖檐冰作歌。
A.紫、绿、红、白 B.红、绿、紫、白 C.绿、红、紫、白 D.紫、红、绿、白
答案:A
解析:分析:选A(本题解题的难点在第三句“秋”的色彩的认定。但只要抓住“枫”字,就迎刃而解,秋天枫当然对应“红”)。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5.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甲:用于新闻报道
①在妇女代表队伍里,我看见了从农村来的,坚持了十三年斗争,把亲爱的独子贡献给解放战争,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监狱考验的一位中国人民的伟大的母亲。
②在妇女代表队伍里,我看见了从农村来的一位母亲,她坚持了十三年斗争,把亲爱的独子贡献给解放战争,她自己也为革命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监狱的考验。
乙:用于小学语文课本
③有时太阳走入云里,它的光线却仍从云里透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人们要分辨出何处是水,何处是天,很不容易,因为只能够看见光亮的一片。
④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丙:用于会议讲话
⑤我们党的幼年时期,也就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一再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外国经验神圣化的幼稚病。患着这种病,只能使中国革命在黑暗中摸索,甚至陷于绝境。
⑥本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答案:C
解析:分析:选C(甲①“母亲”含6项内容的长定语,用在大众媒体,读来费力,不如改为几个说明性分句,使全句的节奏显得比较舒缓。乙中两句引自巴金《海上日出》的不同版本,③中用了一些文言味较重的词语,如“入”“仍”“何处”,等等,对没和文言文打过交道的小学生来说,就不如改为口语化、形象化的表述。丙中⑤⑥两句分别引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⑥以口语为传媒,接受者依靠耳听心记,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宜用长句。)。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6.在下面两种情境中,用语最得体的一组是( )
[情境1]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
[情境2]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
A.对不起,已经超时了。 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B.对不起,已经超时了。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C.已经超时了,对不起。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D.已经超时了,对不起。 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答案:B
解析:分析:选B(“已经超时了,对不起”句强调提醒别人的急切,“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句强调制止他人的急切,两句语言不够礼貌,显得生硬。含有这两句的排除,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7.期中考试,小明成绩滑坡,心里很难过,班主任老师想找他谈话。下面四种说法,效果最理想的是( )
A.你怎么搞的,考成这个样子!往后怎么办?还会有希望么?
B.你这次是考得不理想,你难过我理解,但不能灰心,我相信下次你能考好。
C.考坏了,难过不中用,该找找原因才是,下次争取考好!
D.你这次考不好,早在我预料之中。这叫做自作自受,还难过什么?不好好反省反省,下次会更糟。
答案:B
解析:分析:选B(在小明成绩滑坡的情况下,作为老师,不能对其挖苦打击,这样A、D不合适;余下B、C,比较一下,知道C语气生硬,也不合适,所以答案是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8.日本演员山口良子有一次在中国,被记者问及何时结婚。你认为下面最得体的是哪一句?( )
A.对不起,无可奉告。 B.如果我结婚了,一定来中国度蜜月。
C.八字还没一撇呢,怎么知道何时结婚! D.这是个人隐私,不便回答。
答案:B
解析:分析:选B(A、C、D都有些生硬,不够礼貌,只有B态度诚恳。)。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9.下列句子中语体色彩恰当的一项是( )
A.小王在课后捧读小说。
B.值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
C.老师们正在商谈有关评选三好学生的问题。
D.阿山和我一样也是种田郎,他和夫人一家五口,住在南山区的一个村子里。
答案:B
解析:分析:选B(A“捧读”不当,C“商谈”不当,D“夫人”不当。)。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10.下列敬辞谦语运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今日亲自聆听诸位专家的高见,感觉茅塞顿开,不胜欣喜。
B.某人去外地出差,当地一位老同学执意请他到家里吃饭,这人推辞不掉,说:“那我就领情了。”
C.某学生的作文得到一位著名作家的赞赏,这位同学回信说:“感谢您的错爱,我一定继续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D.这份《教学用具管理条例》,校长办公室发给各位老师钧裁。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答案:D
解析:分析:选D(“钧裁”不当。)。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11.下列句子中用词得体的一项是( )
A.妈妈,请你不用担心,上星期我仅仅得了一点微恙,现在早就痊愈了。
B.王华同学虚心好学,经常向同学不耻下问。
C.日本鬼子的马队和大批伪军浩浩荡荡开进了赵庄。
D.秋瑾的故乡也还是那样的故乡,年复一年,丝毫没有长进。从这一点看起来,生长在可为中国模范名城的杨荫榆女士和陈西滢先生,真是洪福齐天。
答案:D
解析:分析:选D(A“微恙”不当,B“不耻下问”不当,C“浩浩荡荡”是褒义词,不当。)。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12.下面的电子邮件中,加点词运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李老师:
您好!上周四您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老师作画相赠,我感激不已。我定会惠存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我今天已将最近付梓的拙作邮寄给您,请您教正。
敬祝
教安
学生:黄少明
9月8日
A.蓬荜生辉 B.惠存 C.教正 D.教安
答案:B
解析:分析:选D(A“微恙”不当,B“不耻下问”不当,C“浩浩荡荡”是褒义词,不当。)。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13.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答案:C
解析:分析:选C(此题考查辨析比喻句与比较句的能力。构成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应是性质不同的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类事物,C项能构成比喻。A项的“这几天”与“过节”;B项的“蔬菜”与“水果”;D项“老鼠”与“猫”是同样性质的东西,句中的“一样”只是它们的价格,属比较。所以,答案为C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14.对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和它的表达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A.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一泻而下的自然美。
B.用夸张的手法,极力表现荷塘上月色的清朗纯洁。
C.用比喻的手法,描绘荷塘上月光的清纯柔和。
D.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月夜的寂静安宁。
答案:C
解析:分析:选C(原文中没有使用夸张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而是比喻,但A项的理解没有抓住喻体“流水”的特征,而C项都抓住了,故C项为最佳答案。)。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15.下列各句中,语意表达明确的一句是( )
A.你的信使妈妈触动很大,我诚恳地接受你的批评。
B.您老人家下一次不要来买菜了,我们送来,我们应该关心您。
C.我走了进去,看见列车员小何正伏在乘务员专用小桌上,看《大众电影》。
D.今年在南京举办的全运会入场式,各队都要站成6人×6人的方阵队形,各省有比赛项目的男运动员和女运动员的一半要保证参加。
答案:C
解析:分析:选C(A句的前一分句,是站在女儿的立足点说的,自称妈妈,显得亲切;而后一分句则以自己为立足点,以“你我”相称,这样别人就难以明白句中的“妈妈”和“我”的关系了,同时感情也显得生硬,应把“我”改成“妈妈”。B句中用两个“来”,难以明确地表达出两个立足点(一个是卖菜的人,一个是买菜的人)来,应把第二个“来”改为“去”。C句表达正确。D句“一半”有歧义,是指女运动员的一半还是男、女运动员各一半不明确。)。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二、填空题
16.词的语体色彩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至于不带任何语体色彩的词语就是________,即通用于________。
答案:口语色彩|书面语色彩|通用词|口语和书面语的词语
解析:分析:基本概念要记准记牢。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17.词的感彩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中性词是__________________,从数量上讲,中性词在汉语中占________。
答案:褒义色彩|贬义色彩|没有感彩的词|大多数
解析:分析:基本概念要记准记牢。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18.词的形象色彩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联想。在语言中,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构造的词语大都具有明显的形象色彩。
答案: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的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摹状|拟声
解析:分析:基本概念要记准记牢。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19.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________您________”。
(2)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先生________”。
(3)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________您了”。
(4)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________”。
(5)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以说“您老人家________”。
答案:恭候|光临|指正|拜托|包涵|高寿
解析:分析:符合对象和环境说话,才算是得体。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20.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列两个语句补充完整。要求对材料内容分别进行概括。
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可以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
我们不能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们能够选择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要不要灾难|对待灾难的态度
解析:分析:总结符合上面所说的内容,才算是得体。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三、阅读题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育才中学高三年级准备请校友、著名心理专家李质先生来学校为高三学生作一次心理讲座,为此,学校让年级组长孙老师带着请柬登门邀请。不巧李先生不在家,开门的是他的儿子。于是孙老师对他说:“(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先生回家后,他的儿子拿出请柬,向父亲转述了孙老师的来意:(2)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请在横线上分别填写孙老师和李先生的儿子说的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每人说的话不超过60字。
答案:您好,我是育才中学的孙老师,想请李老师去给我们高三的学生作一次心理讲座,
这是请柬,请您转交给他,好吗?谢谢|爸爸,今天育才中学的孙老师来过了,想请您去给高三学生作一次心理讲座,这是学校
给您的请柬。(意思完整、用语得体即可)
解析:分析:所写内容要符合身份,并能准确表达内容,才算是得体。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22.两个同学要去参加运动会,他们都邀请好友为其助阵。请分别拟出两个同学的邀请语。
要求:话语得体,符合规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1 一位同学幽默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位同学含蓄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来吧,在400米跑道上拉我一把,否则的话,我跌倒后会爬不起来的|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我这一点星火,多么需要更多柴草的支持。
解析:分析:所写内容要符合身份,并能准确表达内容,才算是得体。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23.一个顾客到某百货商店买干洗剂,下面是和营业员的对话。
顾客:请问有没有干洗剂?营业员:卖完了。顾客:请问本市哪家商店可能有卖的?营业员:不知道。顾客:贵店什么时候再进货?营业员:不知道。
营业员如果站在顾客的角度,完全可以换一种回答,让顾客高兴而归。现在你就是这位高明的营业员,你会说: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次:很遗憾,卖完了|第二次:对不起,我暂时还不知道,如需要我帮
你打听一下|第三次:我现在用电话问问销售部经理好吗?请稍等片刻。
解析:分析:所写内容要符合身份,并能准确表达内容,才算是得体。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24. 1954年,周恩来总理去参加日内瓦会议。他带去了国内新拍摄的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准备在会议间隙放映。当时负责新闻联络的熊向晖请英文翻译写了16页纸的说明书介绍剧情,并把片名译为《梁与祝的悲剧》,以期对外国人看懂这部影片有所帮助。说明书送到周总理那里,周总理说:“只写一句: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影片——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结果放映时,满场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第二天,各大报纸报道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放映情况。一位记者在文章中说:“太美了,比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感人!”还有一位记者说:“简直忘了是在看电影,好像我也到了梁祝身边。”
你认为周总理的说明和英文翻译写的16页纸的说明比较起来,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好在周总理的说明简明、得体。试想,16页纸的说明谁能耐下心来阅读?海报一贴,
就周总理的一句话,大家一看就明白。再说得体。周总理的话得体在他看对象,这就是观看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是外国人,他们对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非常熟悉,现在拿
来作比,自然外国人一看就来了兴趣: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什么样子?应该说,这
是周总理在特定的场合,结合具体情况为影片《梁祝》拟定的一则绝妙的广告词。
解析:分析:所写内容要符合身份,符合对象,并能准确表达内容,才算是得体。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2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艺术人生“恰同学少年”特别节目中,朱军邀请毛泽东的嫡孙、毛岸青的儿子新宇,上台讲述爷爷奶奶的往事。毛新宇刚一落座,朱军立即语气沉重地说:“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顿时,现场观众哗然。
观众“哗然”是因为朱军的话有不当的地方,请你简要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家父”是谦辞,用于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朱军用此称他人的父亲,必然引起观众“哗
然”,朱军在此应该称“令尊”,“令尊”是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解析:分析:所写内容要符合身份,符合对象,并能准确表达内容,才算是得体。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否灵活地运用得体、简明、连贯的语言来交流的能力。
要求学生平时对此种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1 页 (共 11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