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漫画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名人漫画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5-24 22:16:14

文档简介

《名人漫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夸张,以线描或其他形式绘制人物漫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尝试、体验,在漫画创作中领会漫画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描绘和探讨,激发学生关注名人背舌的故事,感受名人的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简练的线条手绘夸张的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
?如何找出名人形象的突出特征并把握其夸张的程度。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用线条画出一个名人的漫画形象。
2、较高要求:
能较准确地表现名人的神态与性格特征。
3、个性探究:
用多种漫画手法表现名人形象。
教学活动设计:
1、观察与发现——人物肖像的采访
①猜一猜:他是谁?(爱因斯坦)
②说一说:你知道他有哪些发明创造吗?
③看一看:哪些外貌特征夸张了?
2、思考与构思——漫画家是怎么想的。
①说一说:肖像漫画的美感在哪里?漫画家是怎么构思的?
②想一想:夸张哪些外貌特征是最有趣的?怎样体现名人的个性和职业特点?
3、尝试与体验——我也来当漫画家,
①说一说:我要画哪位名人?
②想一想:我该夸张这位名人的哪些外貌特征?
③画一画:我也来当漫画家,运用我喜欢的表现手法,画出有趣的名人漫画。
4、评价与交流——看谁画得夸张幽默。
课件21张PPT。名人漫画 夸张变形和丰富的想象漫画的表现法宝你还记得吗? 一个人和其他人最显著的区别
是人身体上的哪一部分?答案:是人的头部,包括人的头型和五官。问题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的头型
包括哪两部分吗?问题二:答案: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咏著名影星:成龙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这两位名人在脸型和发型上各有什么特点?李咏:
脸型:脸较长,下颌尖。
发型:头发长,中分。成龙:
脸型:脸型较方。
发型:头发较短,偏分。答案:夸张和概括是
漫画绘制的两
种手法。李咏的照片漫画家笔下的李咏问题讨论: 漫画家笔下的李咏,在脸型和发型上各用的是哪种手法?答案:在脸型上漫画家用了夸张的手法使李咏脸长的特点更加明显。
在发型上漫画家用了概括的手法使李咏发型的特点简单明确。 人物的五官是哪几部分?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小朋友们回答,什么是五官?答案:人的五官是指:眉毛、眼睛、鼻子、嘴、耳朵画漫画时我们通常把人物五官最有特点的地方进行夸张,特点不突出的地方我们采取概括。成龙的漫画像成龙的照片讨论一下漫画家对成龙五官的哪部分进行了夸张,对哪部分进行了概括?画家抓住
了成龙的—— 这一特点,对成龙的鼻子和眼睛进行了夸张,对特点不明显的眉毛、耳朵、嘴进行了概括。名人漫画点播台 潘长江周杰伦韩红赵本山猜一猜人的
表情看看不同脸型的
人,不同的五官
特点,以及产生
的不同面部表情。
集体讨论:
分析图中人物吃
惊的表情,以及
五官的特点。
人的
表情 请分角色表现出图中
各种特点的笑,并总结人
在笑时五官的特点。学生的漫画像拓展:
尝试用各种手法表现人物油画学生作品素描电脑画水彩专业漫画家的画箱
铅笔: 不用轻轻画就可以画出清楚而轻淡的线条。
橡皮:
绘图橡皮。钢砂橡皮在做效果时可以适当使用。橡皮擦太久了变黑时,就得在白纸上摩擦或者用刀割掉一层。注意割掉的不要太厚,不然很浪费。
墨线:
制图墨水,碳素墨水是好墨水。耐水性墨水是最好的选择,用水彩水粉上色时墨线不会晕开。
针管笔:
有非常纤细的,比如0.05mm——0.3mm的;也有比较粗的0.5mm——0.8mm的。针管笔的好处是非常小,便于携带。画出来的线条平稳,变化小。
漫画蘸水笔:
绝大多数漫画家使用的工具。笔杆和笔尖通常分开销售。根据形状和性能的不同分为
毛笔:
对使用者要求极高,非常难控制,并且容易滴墨。而且掉毛也是个大问题。一般使用狼毫笔。
钢笔:最方便的工具。线条变化极少。
美工钢笔:
画出或宽或细的线条。画出来的线条十分动感,刚健,有力,很有个性。
科学毛笔:易掌握,易携带;易损耗,易脏手。
尺,圆规:
三角板:画垂直线用。
直尺:画长线用。
云型板:画曲线用。
量角器:画出某一精确角度。
圆规:画圆。
椭圆规:画椭圆。
滚轴万用尺:几何图形模板:利用留空的地方画出各种几何图形。
网点:
网点纸,用压网刀,美工刀在纸上叩映出渐变等各种效果。
修补工具:
白墨水:可以用毛笔修补画稿,干了之后防水。可以覆盖住画错的画稿。
笔状修正液:方便,容易携带。但是可能弄脏画稿。
课件12张PPT。丰子恺儿童漫画选辑文艺大师、教育家
丰子恺先生童心永驻丰子恺漫画欣赏丰子恺漫画欣赏小旅行
悠悠天地,是无极,是太极!
生之旅,是黄粱,是南柯。走,人人终归要走,态度如何?倒是由君选择。"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跨越三千年,行客的悲鸣,依旧回荡。落月、啼乌、江枫、寺钟,片片声声,都只落得一个愁字。
有人挥一挥衣袖,也不检拾行囊,散发扁舟去了。竹杖芒鞋,拼他萧瑟烟雨,还昂起头来问:谁怕?
小小旅行,来去如风,在天地间,有如一阵儿戏,不问执着还是洒脱,在撒手之前,都该不失其真! 丰子恺漫画欣赏丰子恺漫画欣赏丰子恺漫画欣赏尝 试
有人说:尝试是需要勇气的。
其实,尝试是因为无知。从混沌一片,到豁然贯通,它的始点,就是尝试。从无知到有知,是一种进步,但也必须同时体味了痛苦。
看,他快要尝到什么雪花膏牙膏的味道了。手指头放进嘴里时的表情该怎样?我妈妈说她知道,因为看过我吃了肥皂后的怪模样。
尝试得来许多经验,快乐的、痛苦的、成功的、失败的,全记取了。人就是这样的一天一天长大。无知、好奇、尝试、有知,便堆叠成了人的历史。   丰子恺漫画欣赏丰子恺漫画欣赏罢 工
喂!牛仔虾女,来呀!玩捉大贼啰!"孩子总忘不了玩在一起的朋友,少一个也不开心。煮饭仔玩得腻,就玩卖车票乘火车,开店时当作柜台的大椅子给大人抢走了,就拿竹取棍去玩打仗。吵声、笑声把心融在一起,日子真快过,直到蛮不讲理的大人跑来捉人回家去洗澡吃饭,才喎一声散了。不伤心!还有明天呢!
但孩子也该有难过的时候,当谁的牛脾气发作了,谁抵赖了,谁不公道,就会有人把嘴一嘟,撒下玩具,说句"不玩啦"呕气走了。可别担心,明天,没有谁要道歉,又再玩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是可爱天真的孩子 。   丰子恺漫画欣赏丰子恺漫画欣赏独 坐
许多人爱看小孩子疯也似的玩,可别忘了,小孩静静乖乖坐下来更可爱。看他拿着惯玩的东西--那怕是两
个小玻璃瓶,三块褪色积木,谁也不晓得小脑袋里正凑个怎样儿的故事。他那一本正经的模样,嘴角喃喃,就该知道他是认真得很的了。
人,就在不断构思故事中长大! 丰子恺漫画欣赏丰子恺漫画欣赏永葆童心课件11张PPT。丰子恺漫画的诗情画意 丰子恺小的时候,接受过六年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刚认字时,读的就是《千家诗》,诗词的美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丰子恺自己说,他最喜欢看的书是诗话和词话,因为这些书把最优美最动人的句子集锦起来,省去了自己寻找的麻烦,读来很是畅快。 丰子恺的漫画创作,是从画古诗词意境开始的,他第一幅发表的漫画便是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词意。 他的诗词漫画也是这样,把最耐人寻味的景象凝固了,定格下来,给人以细细的、长久的回味。?在这些以古诗词为题的漫画里,却一点也闻不出陈腐的味道,意古人的意,生活却是今人鲜活的生活,典雅的意境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毫无矛盾,让人感受到二、三十年代典型的文化氛围。 画:诗词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的樱桃和绿的芭蕉,是鲜美的对照。 娇嫩的樱桃和硕大的芭蕉,是初夏的清凉。 齐整的樱桃和参差的芭蕉,是流动的诗的韵律。 幸有我来山未孤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燕归人未归 丰子恺的漫画里,柳树和燕子出现的频率很多,而调皮的柳条和轻盈的燕子也最能撩人思绪。俞平伯送给丰子恺"丰柳燕"的号,这也是画家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内心写照。 指冷玉笙寒 小楼吹彻玉笙寒,观者无需追究演奏者眉眼一线,或手指与玉笙的浑然一体,作者用笔线我们带入的是一个音乐的世界。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天想必到了黄昏,信也已经读了无数遍,把优美的身姿定格在窗前,对着流水和船帆,是在幻想中体验相见的喜悦,还是暂时逃避无处不在孤独,这个现代的女子,虽然没有穿上古装,但悠悠的相思传承了千年。 无言独上西楼 是真的无言了吗?若是无言,必然无思,既然无思,又何必独上西楼。看来,无言却是多情,正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才教人独立西楼,听凭明月去涤荡"剪不断,理还乱"的心思。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单纯美丽如梅花,能赏心的也只有两三枝而已,何况个个不同的人。? 人能赏花,能拣赏心的花赏,花却不能选择知音,这也是人的幸运。 门前溪一发,我作五湖看 1941年,丰子恺率妻儿避难暂寓遵义,五湖的闲暇既已无望,门前一溪也能聊以慰情。与其说是逃避,不如看作文人的从容。 课件6张PPT。名人漫画脸名人漫画脸名人漫画脸名人漫画脸名人漫画脸名人漫画脸如何画好肖像漫画
1.根据人物面部较长和两个“招风耳”以及较高的颧骨和宽直的鼻子、肌肉的结构特征来进行变形,为了突出鼻子到下巴的长度,就要适当压缩头脑部分来进行对比。
2. 漫画肖像,除了夸张特征,还必须舍取妨碍特征表现的地方。将形象经过分析思考,用象征性的手法重加创造。
3.象征性地表达形象特征,甚至可以完全达到意象神似的效果。
4. 注意胖与瘦的特征,瘦者应表现肌肉与皱纹内凹,突出骨骼;胖者应表现向外扩展的弧线。
5. 漫画肖像和素描写生像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轮廓虽然不准,然而却达到意象和神似,后者是对形写照,如实描写。
课件3张PPT。记录生活~漫漫画记录生活~漫漫画高木直子
《150cm life》记录生活~漫漫画学生作品-漫画漫画
含义
漫画是指以通过虚构、夸饰、写实、比喻、象征、假借等不同手法,描绘图画来述事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是静态影像没有声音,但是可以加上文字、对白、状声词等等来辅助读者对画的理解。漫画有述事的功能,能表达一个概念或故事,所以不是浮世绘。一般不会全采用写实,所以不是风景画、人物画、速写写生等写实画。主要为图画搭配文字,而不是以文本或小说为主体,所以不是文学书籍或绘本中附的插图。“漫”字,与漫笔、漫谈的“漫”字用意相似。漫笔、漫谈在文学中是随笔、小品,而漫画则是绘画中的随笔、小品。
内容综述
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品种,它常用夸张、比喻、象征、拟人、寓意等手法,直接或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对纷纭世事的理解及态度,是含有讽刺或幽默的一种浪漫主义的绘画。它同其他绘画的主要区别在于独特的构思方法和表现手法。它具有讽刺与幽默的艺术特点以及认识、教育和审美等社会功能。
漫画可以把古今中外的人物同时邀集到一起,让他们在一个画面上演出奇异怪诞而又意蕴深邃的喜剧。它不受时空观念的限制,人与物之间也可以对话,不同质、不同类的事物可以嫁接、杂交,可以借物喻人,借古喻今,可以人神交游,幻想与现实同存,从而使画面产生幽默、诙谐、怪诞、风趣的艺术效果。
漫画可以把各种绘画的形式、技法拿来为己所用。在绘画工具和物质材料的使用上没有专一的选择,在造型手段上也没有什么限制。使用毛笔、钢笔,借用木刻、油画、剪纸、拼贴、中国画等手段来绘制都可以,这主要取决于作者自己的特长以及内容、用途的需要。漫画中的人物造型大都夸张变形,可繁可简,背景视内容需要,可有可无。如果一幅画面表达不了,还可以画成多幅的,要是情节较多,还可以画成连续的。
1925年上海《文学周报》连载了丰子恺的画,该刊主编郑振铎把丰子恺这种独特风格的画定名为“漫画”,从此“漫画”一词开始在中国流行。不过,日本的漫画家片寄贡写了一本《日本近代漫画史》,提出漫画二字是从《漫画随笔》这本书上来的,书中说有一种鸟叫漫画鸟,终日求索不停,“漫画”二字由此而来。但这个有关漫画鸟的寓言又出自我国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可见日本的《漫画随笔》引用了宋代洪迈的这篇寓言,后来又借用了漫画鸟这一名字命名了漫画。实际上郑振铎、丰子恺是把“漫画”一词再引回了中国。
漫画的创作
用铅笔在普通纸张上设计线稿;当线稿绘制完成,需要把线稿透写到原稿纸上以便进一步加工描边、上色;用漫画专用笔各种笔尖配合黑色墨水分别对不同的线条进行加工;用漫画专用笔笔尖配合彩色墨水分别对画面上不同的元素上色;最后用修白墨水加以修饰和绘制高光等画面效果;绘制完毕后可将原稿纸用于印刷、出版、扫描等技术处理,最后的画面效果会变得非常专业和具有欣赏价值。
绘画工具
原稿用纸、铅笔、橡皮擦、蘸水笔、制图笔、墨水、涂改液、毛笔、日本制毛笔、网点纸美工刀、尺、云形尺、模板、炭笔、彩色工具、水彩画工具、彩色墨水、喷枪、粉彩、蜡笔等。
课件15张PPT。漫画卡通知识什么是漫画? “漫画”二字起源于日本。最初用“漫画”二字的,叫做葛饰北斋,其人于德川时代,约合我国的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北斋漫画”为漫画的开山老祖。 ?漫画的定义很多。西文译作漫画的词首先是Caricature,原指讽刺性的文字、图画,其义是夸张或者极度夸张,一种特殊的技巧,使用简练的表达方式进行暗示。 什么是卡通? “卡通”,原文是Cartoon,它在英文书报上的出现频率甚高,指政治漫画,也指动画片、连环画;美国百科全书解释“卡通”为:是一种绘画,它是讽刺、嘻笑和幽默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有标题、说明,也可以不用,而且可用不止一幅的画面。 漫画·卡通名家介绍 张乐平,浙江海盐人,中国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被誉为“三毛之父”。 他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已成为旧中国苦难儿童的典型和作为祖国花朵的新中国幸福儿童的象征。 先生甘愿长期为少年儿童耕耘,人品画品为人称誉。他用一生的心血浇灌了孩子们的心田,抚育了几代人,给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漫画·卡通名家介绍  方唐(广东)原名陈树斌,1938年生于中山市小榄镇,15岁做建筑学徒,自学成材,现任《羊城晚报》主任美编,中国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漫画学会名誉会长,广东画院特聘画家,广东政协委员。
  曾先后在国内20多家报刊开设漫画专栏,作品先后获全国新闻漫画一等奖,两次获全国新闻漫画年度大赛金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日本读卖国际漫画大赛金奖和两次特别奖,1986年获广东鲁迅文艺特别奖,1991年起因“在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国务院发给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方唐作品漫画·卡通名家介绍 几米以精美细腻的图画,配上新诗一样的文字,描绘出都市人感慨、幻想与梦。
1998年开始首次的绘本创作,即让"图像"成为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学语言,在他的作品里营造出流畅诗意的画面,散发出深情迷人的风采。
目前已拥有7本广受大家喜爱的作品,并卖出美国、德国、法国、希腊、韩国、日本等多国版权。 几米作品漫画·卡通名家介绍 手冢治虫(公元1928~1989年)诞生于关西大阪,本名手冢治,后改名,中学时开始漫画创作。1946年,手冢应征加入动画公司,因被评定为“不适合动画业”而未果。翌年,手冢治虫在《每日小学生新闻》上开始自己的漫画连载生涯,从此踏上漫“漫”之路。,“漫画之神”手冢治虫是日本动漫界开山鼻祖。 手冢治虫作品漫画·卡通名家介绍 宫崎骏出生于1941年,为了躲避战火,宫崎全家由东京搬迁到东北部的枥木县乡下。这段乡野生活对他日后的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宫崎骏的作品,多是天马行空之作,但含有深远的寓意。这份寓意,其实都是始自对现实的不满。宫崎骏说:「我希望能够再次藉着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坠落的灵魂。」所以,宫崎骏的每部作品,题材虽然不同,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合其中。宫崎骏令到日本动画举世触目,绝对功不可没。 宫崎骏作品漫画小技巧:画面构图
画面构图:大家有没有想过,构图是会带给读者力量的?大家又有没有想过,什么叫做写实,写实是什么意思?现实世界,每一件事物都是立体的,因此写实,某种层面上来讲,就是立体化,越立体的画面,越写实,越能给予读者冲击力。当读者看到画得非常立体的图形,感觉就好像纸上凸出了一块一样,这种“凸出”的力,就是我们正要谈到的“构图的力量”。漫画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漫画的画面是“会动的”而非“死的”,而营造出这样的效果的其中一种方法,就是构图。若只是简单拼凑而成的图,透视的走向与读者没有交集,读者处于一种旁观者的视角看漫画,则不会有太大的感触。而且,如此平面的构图,读者无法了解何处为重点,重要角色是哪一个等等,一眼看去找不着落眼处,实现自然会松散游走,无论剧情再好,读者也提不起劲儿来。但若是将图中人物或是道具进行远近调整,构图就不一样了,只需利用简单的透视,就能给予读者一种“力”。而这种力使得画面主次分明,读者也会对请感同身受。视线会随着构图的力而移动,而且在阅读途中,主次分明,先后顺序也分明,只要构图设计得好,读者会按照作者所想的顺序和思路进行阅读。也就是说,如果构图设计得好,一格画面读者脑海中会出现一段动画,但是如果构图不好,也许读者脑海中的动画是倒着放的了,那就大大影响和扰乱了阅读的流畅度和理解度。
课件8张PPT。漫画简介 “漫画”两字起源于日本,最初用“漫画”两字的叫做葛饰北斋,其人于德川时代,约合我国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北斋”漫画为漫画的开山老祖。 作为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漫画发展至今天,已演变成了三种形态,即讽刺幽默的传统漫画、叙事的多幅或连环卡通漫画、探索性的先锋漫画。
一、漫画的由来和概念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漫画是最活跃并取得显著成 。清末民初,中国古代已有以讽刺为目的、具有漫画特点的绘画,但未形成独立的画种。据说,我国绘画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位著名讽刺画家是石恪,四川成都人,生活在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作有《鬼百戏图》、《钟馗氏图》、《玉皇朝会图》。到清末民初,漫画才作为独立画种迅速发展起来,当时称作讽刺画、寓意画、时画、谐画、笑画或滑稽画。 1925年5月,丰子恺在郑振铎主编的《文学周报》上发表画作,编者冠以‘子恺漫画’的题头,从此开始,‘漫画’一词在中国风行,经久而不衰,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个画种。 二、漫画特点及表现方法(讽刺幽默的传统漫画)1、需要有主题。2、形体夸张,变形。3、画面简单概括以黑白色调为主,用线条勾勒形体。特点:表现方法:褒义、贬义、对比、象征、夸张等。讽刺幽默类漫画的作用主要有:
揭露、讽刺、宣传。漫画中的场景的作用:起到表现时间、地点、环境、对比的作用。讽刺幽默“补 课 风” 刮进幼儿园 《为中国喝彩》《配套设施》《意外收获》《实在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