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昌盛的秦汉文化--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
天文、数学的巨大成就
良医辈出
小 结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发明
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 1、纸的发明 从竹木简到纸的发明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龟甲、兽骨、青铜
器、玉石器、竹木简、帛。 纸的发明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早在西汉前
期,已经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2、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 (?--121年)东汉人 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纸逐步取代竹木简和帛,为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3、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二、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张 衡
张衡的主要成就
张 衡 (78--140年)东汉南阳人 张 衡的主要成就
浑天仪:演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
地动仪:制造于132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三、天文数学的巨大成就天文历法
两部数学名著1、天文历法
汉武帝时制定的“太初历”,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对以后历法有很大影响。2、数 学
《周髀算经》 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比西方早500年。
《九章算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九章算术》书影四、良 医 辈 出医学著作
张仲景和华佗《黄帝内经》
西汉时编定,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医书。《神农本草经》
东汉时成书,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2、医圣—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神医—华 佗华 佗 (145--208年)东汉末年安徽人华 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 小 结 秦汉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有哪些
值得我们自豪的成就?1、西汉时期我国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
3、《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说明我国早在3000的前就知道了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4、《九章算术》一书的许多成就,在当时世界上都是先进的,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5、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圆周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刘徽 ②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祖冲之 ③我国数学家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人早约1000年 ④我国数学家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人早约1600年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B课堂练习2、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王叔和 D.葛洪
3、下列著作中,属于郦道元的著作的是: ( )
A.《论衡》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脉经》BB请同学们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为什么能在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制作表格。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个人因素
热爱科学
刻苦钻研
亲身实践提示 社会因素
经济的发展对科技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知道《九章算术》,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祖冲之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叙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
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地理学、农学的重要著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质疑的能力,并通过阅读质疑获取历史信息。
学习制作图表法。通过制作三国两晋南北朝科学技术成就的表格,培养学生制作图表的能力。
学习讨论法。讨论“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为什么能在科学技术的道路上获得成功”,通过讨论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体会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数学成就领先世界,了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等古代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的学习,突出他们注重实践、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科学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难点 理解这一时期我国科学技术领先世界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上承大一统的秦汉文化,下启封建文化的高峰隋唐文化。这一时期在许多科技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甚至领先世界,尤其是数学、农学和地理学方面的成就超过了前代。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祖冲之的事迹,语文课中《三峡》一课,也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因此学生对这两个历史人物比较熟悉 ,对本课的有关问题会有一定的认识与评价。这都有利于本课的学习。但鉴于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免出现片面性,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完成课程目标。
在本学期的历史课上,我们对学生的阅读思考、分析质疑、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了强化训练,多数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这些方面的能力,我们在本节课上将继续强化这方面的训练并有所提高。
学法和教法
根据《课标》和教材及对学生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学法和教法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阅读质疑法获取历史信息;通过讨论法,学会合作学习并理解、体会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
学生课前准备
1.收集农谚若干条。
2.向家长或亲友了解大庆的现在的地理环境和地理沿革情况,使他们了解家乡的地理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操。
通过上述两项活动,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得历史信息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投影示意图,边讲边导)
提问(电脑投影)
1.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小结(略)。
师:人口的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融合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是我国科技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它上承大一统的秦汉文化,下启封建文化的高峰隋唐文化,其科技成就处于领先世界的地位,艺术成就也异彩纷呈。我们今天共同探讨“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导学新课:
生:朗读课前提示(略)。
师:好!我们一同带着课前提示中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本课共分三目,分别从数学、农学和地理学方面阐述了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这些成就为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同学们可以按照我们已掌握的阅读方法,首先阅读第一目“祖冲之和圆周率”。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把重要的知识点、自己不懂的地方用笔画上记号,有些问题能否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加以解决。
(学生阅读第一目过程略)
师:通过阅读,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生:(回答略)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介绍、总结:
1.投影祖冲之的像,简单介绍祖冲之的生平,突出他从小勤奋好学,广泛搜集、认真阅读前人关于天文学、数学等著作,从中吸取营养,但他不盲目接受,坚持独立思考,用实践来考核验证。祖冲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科学家之一。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莫斯科大学将他的彩色大理石像镶嵌在“世界大科学家陈列”走廊上。
2.总结归纳祖冲之的突出成就:
数学方面:祖冲之是世界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他推算的圆周率数值是3.1415926<π<3.1415927,比欧洲早约1000年。
天文学方面:他测定出一年的天数是,365.24281481天,与近代科学家计算结果相差不到50秒。
机械制造方面:他创制了“千里船”,复制了指南车。
师: 关于第一目的内容,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这是教师留给学生的质疑空间,如果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教师则按以下方式给学生答疑;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些问题,则由教师提出,然后引导学生解答或由教师解答)
1.祖冲之为什么要推算圆周率?
师: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用π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应用十分广泛,数学、天文学、历法、机械制造等各领域,只要涉及到圆的问题,都要运用圆周率。
2.在祖冲之以前是否有人计算过圆周率?
师:有。请看小资料(电脑投影资料):
两汉以前:“周三径一”,即圆周率是3
新朝(刘歆):3.1547
东汉(张衡):3.1466
三国(王蕃):3.1556
(刘徽):3.1416
3.祖冲之是怎样计算出圆周率的?
师:一般认为,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是基于刘徽的“割圆术”。通过现代化计算验证,如果按照割圆术计算,要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精确的圆周率值,必须求出圆内接正12288边形的边长和正24576边形的面积,这就需要对9位数字进行上百次加减乘除和开方运算,还要选择适当的有效数字,保证准确的误差范围。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他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决心。
4.“割圆术”是怎么回事?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把小刀,我们看到,铅笔是6边形的,我们用小刀均匀地在铅笔的每一个棱上削掉一块儿,使它变成12边形,用这个办法再削……我们观察到随着铅笔边数的增加,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略。
师:(教师用电脑演示用几何画板制作助教课件,边演边讲)割圆术是三国时刘徽首创的。它是由圆内接正6边形开始计算,然后边数逐渐加倍到正12边形、24边形……边数越多,他的周长越逼近圆的周长,面积越逼近圆的面积,圆周率的数值就越精确。
5.指南车是什么?它和指南针有什么区别?
师:指南车是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车。在车上装一个木头人,车子里有很多齿轮,无论车子转向哪边,木头人的手总是指向南方。指南针是利用磁针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把磁针支在一个直轴上,可以作水平旋转,由于磁针受地磁吸引,针的一头总是指向南方。
师:通过对祖冲之推算圆周率过程的了解,大家有什么体会?
学生回答略。
师:任何一项科技成果的出现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决心。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曾说过,他的进化论思想是“从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得到启发的。这部百科全书就是贾思勰所作的《齐民要术》。好!我们阅读第二目: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学生阅读第二目的过程略,要求与第一目相同)
师:通过阅读,你获得了那些知识 ?
(学生回答过程略)
师:投影展示《齐民要术》书影。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归纳:
贾思勰是北魏、东魏时期人,他的主要成就是撰写了《齐民要术》。这是一部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农学著作。92篇,分10卷,近11万字。主要内容是农作物的栽培技术,牲畜的饲养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书中详细介绍了嫁接法 ,特别是“接枣法”和现在河南新郑枣区所用的方法相同。《齐民要术》不仅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而且在世界农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师:关于第二目的内容,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贾思勰是怎样写出《齐民要术》的?
师:首先,他注意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齐民要术》引用古书达156种,引用《诗经》有30多条。其次,他注重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农,注意收集农谚,书中共引用农谚30多条。他亲自参加生产实践,种黍、养羊,并耐心细致地观察,这些使他的知识更加全面和科学。贾思勰把撰写《齐民要术》的指导思想概括为十六个字:“采郡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意思是参考文献,收集谚语歌谣,访问老农,通过实践来验证。贾思勰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特别是重视老农的经验和注重实践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师:上节课我们布置了收集农谚的作业,你能展示一下自己收集的农谚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收集到这些信息的?
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讲解自己收集的农谚(过程略)。
师:投影展示讲解自己收集的农谚(略)。
教师以鼓励性的语言讲评和总结。
师:大家学习过语文课文《三峡》吧,你知道它出自哪部著作,作者是谁?
生:《水经注》,郦道元。
师:好!请大家阅读第三目“郦道元和《水经注》”。
生:(阅读第三目过程略)。
师:阅读后你获得了那些知识?
学生回答略。
师:投影展示《水经注》书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解总结:
郦道元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他从小喜欢博览群书、野外旅行。他注重调查和实践,每到一地都要访今问古、勘察水系、探溯源头、阅读有关书籍,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地理知识和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地理资料。在前人《水经》的基础上写成《水经注》一书,全书共40卷,约30万字,是原文的20倍。《水经注》内容丰富,生动详细地记录了1250条河流的走向,以及河流沿途的山川和城镇的地理沿革、物产、矿藏、风土人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等,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地理学著作,也是优秀的文学著作,并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师:关于第三目,大家还有哪些疑问?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水经》是一部什么书?
师:《水经》是一部地理学著作。记述了全国主要河流137条,约1?保低蜃郑?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
2.郦道元为什么要给《水经》作注?
师:郦道元发现我国一些地理古籍有不足之处,特别是《水经》脉络不清、繁简不一,并有一些错误,于是他决心为《水经》作注。他以水道为纲,对全国地理情况进行综合性描述,最终撰写成一部相当于中国地理著作的《水经注》。
3.郦道元是怎样写成《水经注》的?
师:郦道元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吸收前人成果。他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仅《水经注》引用的文献就达437种。他不迷信古人,所引材料都经过自己周密的分析,如果有错误之处,就加以纠正。他还十分注重实地考察与调查研究,遇到疑难问题就向当地父老请教,从中汲取营养。因此他的书是我国6世纪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学著作。
师:上节课我们布置了“谈谈大庆的地理环境和地理沿革”的作业,你们搜集到这个信息了吗?能谈一谈我们家乡的变化吗?
生:谈自己了解的家乡变化(过程略)。
师:我们从数学、农学和地理学三方面了解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我们知道了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够在科学的道路上获得成功呢?(四人一小组讨论,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并形成初步结论)
学生回答过程略。
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数学、农学和地理学方面尤为突出,有的还领先世界。科学家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与他们热爱科学、刻苦钻研、亲身实践分不开的。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课堂抽测:
附录
教师收集的农谚
立春无后霜,插柳正相当。
立春三日,百草排芽。(河北)
惊蜇点瓜,遍地开花。(四川)
惊蜇黄莺叫,春分地皮干。(辽宁)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华北)
清明秧子谷雨花,立夏苞谷顶呱呱。(贵州)
谷雨前十天,种棉最当先。(河南)
小满青粒硬,收成方可定。(江苏)
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北京)
大暑前小暑后,庄稼老头种绿豆。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指雨水多 广西)
八月家中纺棉花,不如田中闯谷花。(云南)
九月无霜地也寒。(安徽)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下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一块乌云在天顶,再大风雨也不惊。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日落云连天,必定有雨天。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油菜开花遍地黄,春雷一响播种忙。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北京地区)
秋分早霜降迟,只有寒露正当时。(华北南部)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课堂抽测)
班级 姓名 考号 评分
单项选择题
1.祖冲之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
A.圆周率的计算 B.千里船 C.指南车 D.《大明历》
2.我国现有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A.《缀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离骚》
3.贾思勰是著名的 ( )
A.数学家 B.地理学家 C.农学家 D.天文学家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谁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 (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李白
5.2003年,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是金怡濂,假设此奖项在中国南朝时就有,则当之无愧的是 ( )
A.蔡伦 B.祖冲之 C.郦道元 D.贾思勰
6.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 )
A.刘歆 B.刘徽 C.何承天 D.祖冲之
7.南朝时期的祖冲之已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圆周率反映的关系是 ( )
A.圆的周长与半径 B.圆的半径与直径
C.圆的周长与面积 D.圆的周长与直径
8.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数值,比欧洲人早( )
A.800年 B.约1000年 C.1800多年 D.2000多年
9.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以我国古代祖冲之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是因为他 ( )
A.第一次精确计算出圆周率 B.设计制造出水碓磨
C.造出日行百里的“千里船” D.对世界科学文化作出巨大贡献
10.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资源的国家是 ( )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