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0 07:3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篁竹(huánɡ) 清冽(liè)  为嵁(kān)
B.为坻(chí) 幽邃(suì) 差互(cī)
C.参差(cēn) 佁然(yǐ) 寂寥(liáo)
D.俶尔(shū) 翕忽(xī) 悄怆(chuànɡ)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合理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  ________________
(2)日光下澈  ________________
(3)俶尔远逝  ________________
(4)往来翕忽  ________________
(5)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
(6)以其境过清  ________________
(7)不可久居  ________________
(8)隶而从者  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心乐之       山川之美
B.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C.以其境过清 不可知其源
D.面山而居 乃记之而去
5.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潭西南而望
A.乃记之而去    B.博学而笃志
C.濯清涟而不妖 D.面山而居
6. 下列对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B.心乐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D.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
7.翻译下面的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从小丘的西面走了一百二十步)
B.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C.其岸势犬牙差互(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
D.四面竹树环合(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
8.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1段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讲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由小丘西行到看见篁竹,听闻水声,寻得小石潭,移动变化中景致不同,极具动态画面感。
B. 第2段特写游鱼的形神姿态,动静之间,游鱼形象丰满灵动,体现游鱼怡然自得的同时,也侧面凸显潭水的空明澄澈,二者各尽其妙。
C. 第4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个“清”字,环境之清深入心神,作者顿感悠闲宁静,直接反映他纵情山水的精神追求。
D. 作者写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把自身遭遇、个人心境融入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悲凉之情。
9. 按照提示默写恰当的语句。
(1)《小石潭记》中从颜色和动态来描写小石潭周围清雅之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潭中鱼有趣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流水声如同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
(4)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的蜿蜒曲折、时隐时现。
(5)《小石潭记》中,小石潭边清冷、寂静的环境令作者触景生情,他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由欢畅转为忧伤。
10.学习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后,班级举行了“走进小石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课文中描写景物的两个名句。
(2)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的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卷石底以出   (        )
(2)青树翠蔓 (        )
(3)佁然不动 (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
B.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如“蒙络摇缀”一句,连用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树枝藤蔓的各种姿态。
C.作者停留潭上,“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让他感觉闲适宁静。
D.本文写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巧妙而贴切。
14. 文章描写“游鱼”的笔法极为精妙,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
15.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清冷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
【链接材料】
仆①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②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③,一遇和景④,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
【注释】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已:不久。③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囚禁在圆形围墙之中。④和景:春天的景色。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云阳洞北小港记
(赵垣)
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①,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局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②之址也。
峰之阳不数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③初启然。遂循崖而下,临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始知陆士云所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随山东折,即港之阳。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④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
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⑤奔走。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⑥之酬耶?太息而返。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
【注】①解箨(tuò):脱壳。②庆忌塔:塔名。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率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⑤报赛:祭祀。⑥勤事:尽职。
16.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垒 石 其 上 若 棋 局 然 俗 名 棋 盘 山。
1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 ) (2)不可久居( )
(3)遂循崖而下,临水坐( ) (4)各肖其人之声( )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__________
(2)随山东折,即港之阳。___________
19.分析【甲】文与【乙】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各自的写法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韩非子《喻老》)
20.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①三易马而三后( ) ②先则恐逮于臣()
21.翻译下面的句子。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22.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D 2.C 3.(1)清凉 (2)穿透 (3)忽然 (4)轻快迅疾的样子 (5)深
(6)凄清 (7)停留 (8)跟随 4.A 5.D 6.B 7.A 8.C 9.(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闻水声,如鸣珮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1)示例: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佛。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面约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绿竹环绕,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
11、(1)翻卷 (2)翠绿的藤蔓 (3)静止不动的样子 (4)像狗的牙齿那样
12、(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
13、B
14、文章采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来描写“游鱼”。“佁然”写小鱼憨态可掬、纹丝不动,是静态描写;“俶尔”“翕忽”刻画小鱼游动时的灵巧轻捷,是动态描写。二者结合,精妙传神,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15、被贬谪的境遇,让作者时时感到如同被囚禁在“圆土”中无法解脱。面对小石潭的美景,作者也只能有片刻的欢娱,最终还是会泛起“凄神寒骨”的伤感。
16.垒石其上/若棋局然/俗名棋盘山
17. 因为 停留 靠近 像
18.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随着山势往东折返,就是小港的北面。 19.【甲】文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凄凉抑郁的心情;【乙】文本通过故国(血战之地)之思,抒发了物是人非、壮志难酬的感慨。
20. 换,更换; 被
21. 答: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
22. 答:示例: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患得患失,否则做事不能取得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