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影视名作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六课《音乐之声》:乘着歌声飞翔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句是 ( )
A.4月18日,音乐剧《音乐之声》将在江城上演。昨日,剧中女主角“玛丽亚”和修女娃娃的扮演者来汉与喜欢这部音乐剧的观众见面。
B. 投资26.6亿元的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以东湖为中心,连通东湖、沙湖、杨春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6个湖泊(水面面积62.6平方公里),并与长江通连,构建生态水网湿地群,江湖相济,死水变活。
C.昨日,青海省博物馆馆藏的232件(套)明清时代文物,与武汉观众见面。此次展览名为《雪域明珠——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展》,是武汉博物馆本月免费开放后引进的新展,将持续至5月10日。(每周五闭馆)
D.央视文艺中心主任朱彤解释道,之所以如此安排,主要目的是提升青歌赛韵综合素质、考试总体水准和品位、同时期望参赛选手能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
答案:D
解析:第二个顿号应该改成逗号。
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志,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答案:D
解析:A.是陈述句,所以句末应该用句号;B.冒号表示列举的时候应该是完全列举,后面也就不能跟“等等”,所以“如”后冒号应该删去;C.括号应在引号外,括号内容只是注释引用语的出处而非引用语,所以不能在引号内。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得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雉鸡、野兔要白天打,野猪、狐、獾、狼要夜里打:打猎的讲究不少。
答案:D
解析:A “何尝有国别”后面的问号应改为逗号。B将冒号删掉,顿号也可删掉。C括号里是引文出处,应置于引号之外。
4.选出完全运用互文修辞方法的一项( )
①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
③叫嚣乎东西, 突乎南北
④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⑤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⑦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⑧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⑨主人下马客在船
A.①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⑨ C.①②⑤⑧⑨ D.①②⑥⑦⑨
答案:C
解析:互文是“二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即把一个完整的意义拆开分置;形式上是在连贯的语言里本当连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上下文各出现一个而省去一个,解释时要把两个词语结合起来讲。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实际意思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秦”与“汉” 兼及“明月”和“关”。由于诗句字数的限制,就各举一边而省文,构成互文。互文的修 辞效果是使语言经济、婉转、避免行文重复。
5.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湖南地处内陆而不能被内陆意识束缚,位居中部而不能甘居中游,这是毋庸置疑的。
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恢弘气势和精彩表演,强烈地震撼了观众。
C.素有“自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誉的景德镇瓷器,备受消费者青睐。
D.候鸟们凭着体内孕藏的惊人能量,一路搏击风雨,书写了万里迁徙的生命奇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形的能力,需根据词义来分析,以义定形。D项“孕藏”应写作“蕴藏”。
6.下列各句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短歌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建安十三年征伐孙权的前夕。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
D.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的诗风。
答案:C
解析: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巴尔蒙特的这句诗,当我第一次读到它时,就几乎一天也没有忘记过。
B.这声悲惨的呼唤,并没有引起同情,因而使刑台四周的巴黎善良市民更加笑得厉害。
C.为数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都把这个伟大艺术家的摇篮、这个喷射出了肖邦伟大音乐的不竭源泉,看成是自己一生的夙愿。
D.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
答案:D
解析:A无主语,去掉“当……时”;B关联词误用,“因而”改为“反而”;C缺少动词,“都把这个”改为“都把造访这个”
8.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试行火车票实名制是不是真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倒票的问题,使“黄牛”消声匿迹,让人们购票的成本大大降低,还有待观察。
B.2009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连续大幅下挫,上半年降幅在百分之二十以上,下半年更加明显,全年降幅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
C.涡阳县近年在发掘老子文化资源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人们徜徉在老子文化广场上,在慢妙的道家音乐声中,顿感道家文化之精髓。
D.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弟弟乔治 奥巴马说:“尽管我们拥有同一个父亲,但如果说谁是奥巴马家族中褶褶生辉的人物,他就是。”
答案:B
解析:A.消—销。C.慢—曼。D.褶—熠。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著名作曲家谭盾的《乐队剧场系列Ⅱ》音乐声中,中国舞者用极其艺术的方式,让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人们仿佛莅临古老的年代。
B.作为育人德才的圣地,学校既要有校园书香,又要有校园歌声,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受到熏陶和启迪,感受到愉悦和快乐。
C. 有关春晓油气田的开发问题,中国外交部曾多次表示,中方有关油气开发作业是在中国近海大陆架上进行的正当开发活动,无可厚非。
D. 临沂需要自己的文化特色,需要市民之间相敬如宾的素质涵养,需要一切原本属于临沂,在临沂这片大地上孕育而生的事物……
答案:B
解析:A项,“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尊贵人物;句中应该用“亲临”。C项,“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中方在自己的领海开发作业,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应该用“无可非议”。D项,“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用在句中不合乎语境。
10.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美国的亚洲鲤泛滥成灾,渔夫要戴头盔防鲤鱼袭击。美国专家希望通过美中之间经验交流,帮助美国有效地控制亚洲鲤的繁延。
B.李娜退役仪式催人泪下,球迷在极为煽情的音乐声中开起手机照明,全场一起舞动,随后还有世界顶尖高手前来致辞和祝福。
C.比起中国女队以催古拉朽之势晋级决赛来,福原爱的新闻看点更多,其受欢迎程度在仁川亚运会最吸引眼球的新闻中绝对可以名列前茅。
D.日前,由首都劳模合唱团演唱的《好样的》蹿红网络,替代《小苹果》成为新晋神曲。《好样的》歌词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弘扬了劳模精神,传递了正能量。
答案:D
解析:A.“繁延”改为“繁衍”;B.“开起”改为“开启”; C.“催古拉朽”改为“摧枯拉朽”。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是: ,
。
答案:山河破旧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解析:本句要注意“絮”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过零丁洋》中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 ? ”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答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本句要注意“汗”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
答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本句要注意“汗”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水调歌头》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 , 。
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句要注意“婵娟”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 ,
。
答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解析:本句要注意“晴”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水调歌头》中从“隔千里兮并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 , 。
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句要注意“婵娟”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有一句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意境相似的一句话是: , 。
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句要注意“婵娟”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 。
答案: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解析:本句要注意“峦”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谴责的名句是: , , , 。
答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 。
答案: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解析:本句要注意“阙”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感遇(其三)
陈子昂
苍苍丁零①塞.今古缅荒途。亭堠②何摧兀③,暴骨无全躯。黄沙漠南④起,
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①丁零:是古代的少数民族,汉代臣属匈奴,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地,元魏时称铁勒或敕勒,唐时称回纥。 ②亭堠:戍边的城堡。 ③何摧兀”:多么险峻。④漠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即今内蒙古一带。
(1)请简析这首唐诗五、六两句的作用。
(2)请赏析后两句“但见”与“谁怜”的妙处。
答案:(1)五、六两句描绘了一幅阴沉凄凉的景象:狂风卷起黄沙,漫天飞扬,夕阳西坠,惨淡无光。渲染了故战场的悲凉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在塞外为国捐躯的士兵的无限感伤。
(2)“但见”与“谁怜”,所写内容一实一虚,对比鲜明。谴责了当政者既不吊慰死者又不抚恤生者的冷酷无情,表达了对戍边将士及遗孤的同情。
题目 表达技巧类题目
解析:(1)题干问的是“五、六两句的作用”,首先应知道五、六两句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思考其作用。“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这两句话是写景,写景的作用一般是渲染……的气氛,烘托……氛围,表达……感情。狂风卷起黄沙,漫天飞扬,夕阳西坠,惨淡无光。这阴沉凄凉的景象,使诗人想起汉代三十万大军与匈奴作战,也在塞外遭到了惨败。历史的回顾与眼前的自然环境融汇在一起,渲染了古战场的悲惨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在塞外为国捐躯的士兵的无限感伤。
(2)本题考查炼字。答题的步骤:先解释该字的语境意,然后结合语句描述画面。“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由对死亡士兵的同情,诗人又推及到对他们的遗孤的关切,直接谴责当政者不吊死问生,冷酷无情。“但见”与“谁怜”呼应,对比鲜明,激愤警切,发人深省。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边地荒凉悲惨的景象,抨击了边备空虚、将帅无能,丧师辱国,以及塞上遗孤得不到体恤等弊政,表达了自己对广大兵民的同情。
2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柳梢青·岳阳楼
戴复古①
袖剑飞吟②。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 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注释:①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字式之,南宋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山河破碎风飘絮”,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的时代。 ②“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指剑)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1)词的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 请简析。
答案:词的上片借吕洞宾的典故以及洞庭湖深邃、广袤的景象,塑造了一个独立楼头、任风吹开衣襟的旷达、洒脱,豪情满怀的词人形象。
(2)简析“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作者通过“人间”与“君山一点”,“变尽”与“自古如今”,形成了反差与强烈对比,并由此联想到国家命运,表现了自己伤时忧国的情怀。
情类题目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作品的人物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人的艺术形象。1.诗歌中的诗人形象: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2.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诗人在诗歌中塑造的诗人以外的人物形象。答题规范:答案应有以下三部分构成:①塑造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及身份)。②从诗歌中找出能表现这一形象特点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③人物形象的意义或表达效果(诗人通过人物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或蕴涵的道理等。“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指剑)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戴复古浪迹南北,兼有豪迈胸怀,与吕洞宾诗中所表现的气质有相似之处。这里借用来抒发自己壮游洞庭的情怀,一开始就树立了一个飘泊江湖的词人形象,与那些浅斟低唱的形象大不相同。“洞庭青草,秋水深深”,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八百里洞庭以浩瀚汪洋著称,这里作者只用“深深”二字,极凝练地概括出了它的特征。词篇至此,气象也更为开阔。此外,句中的“秋”字不单点明登楼时令,还以秋日多风和入秋百花凋零为下文“一快披襟”、“变尽人间”作铺垫,同时又与作者的苍凉胸怀相映衬。“万顷波光”仍写洞庭:“秋水深深”言其深邃,此句表其广袤,两相配合,极见情致。“岳阳楼上,一快披襟”,塑造出一个独立楼头、任风吹开衣襟的超旷、洒脱,豪情满怀的词人兼爱国者形象。“自然”,“一快披襟”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有风,更重要的还由于深深秋水和万顷波光的感染。(2)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诗歌情感的体现方式,借助景物、事件表达情感,直接表达情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揭破主题。戴复古生活在南宋后期,其时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词人面对“自古如今”岿然不动的“一点”君山,难免要想起备受践踏的“偌大”中国。可是当时的统治者流连光景、或苟且度日,有谁能共饮作者之酒呢?由此可见上文的“不须携酒”几字包含着无限感慨,而这里的“变尽人间”实为振起全篇的关键:因为只有“人间”才是作者真正关切的地方,而正因为这个“变”字,作者也才由眼前美景联想到国家命运,进而感物伤怀的。
四、语言文字运用
23.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一枚古老而美丽的月亮,沉淀在江河的激流与浩瀚里,_______________,沉淀在稻谷的光泽与禾香里;也沉淀在文化的博大与风韵里,_______________,沉淀在宋词的悠扬与浪漫里。在任何一个地方掬起一捧水,都会有一个月亮。
答案:沉淀在湖泊的卵石与氤氲里(沉淀在小溪的潺谖与宁静里)|沉淀在唐诗的飘逸与豪放里(沉淀在汉赋的雄奇与夸张里)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结合着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注意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也必须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第一空要注意前后句“沉淀在江河的……”“沉淀在稻谷的……”即“沉淀在……”自然风光的什么特点里。第二空要注意前后句“沉淀在文化的……”而后面是“沉淀在宋词的……”即知应写唐诗及它的特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4.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今天中国独特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直接源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生存危机。在今天开放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不但摆脱了民族生存危机,而且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时的爱国主义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识。它不再应当仅是一种内聚型的强烈感情,不应当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而应当具有理性、深沉的意识,即开放的世界观、积极的进取心、普世的价值观念。
答案:中国、开放时代、爱国主义、理性深沉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表达运用能力。所谓关键词,就是最能体现材料内容的词语,这主要应包括材料说明的主要对象或现象、这个对象的特点或现象产生的原因等。解答此题,应根据对语段内容的感知,分层次,抓关键词,然后提炼性的概括出来即可。关键词:中国、开放时代、爱国主义、理性、深沉、价值观。
25.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四个短句,可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率先推出的一种基于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支持的通过网络来为广大用户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文字等内容从而为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等)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答案:微信是一种为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等)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1分)它由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率先推出,它基于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支持服务,它能为广大用户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文字等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长句改短句,第一步要紧扣主干句,找准原句主干,先将最核心的意思提取出来,其他成分再依次抽丝剥茧,尤其要注意句中的名词和动词的相互搭配,将句子的定语或状语组成若干个短句。本题主干句“微信是一种为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等)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其余短句要注意采用主谓句式结构组织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11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