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九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核心素养目标
1. 区域认知:通过地图分析,掌握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特点及经济特征,培养学生对欧洲西部的空间定位能力。
2. 综合思维:结合中欧班列案例,分析欧洲西部经济发达的原因及其与中国的贸易合作,理解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 地理实践力: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活动,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和观察能力。
4. 人地协调观: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班列的意义,理解国际合作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
01 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在中欧班列进口商品保税门店中,我们会看到来自很多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商品。
以上这些商品的原产国在哪里?
欧洲西部的范围
欧洲西部
欧洲东部
西
欧
班列穿越的欧洲西部究竟是怎样的区域?它与我们常说的“西欧”是同一概念吗?
阅读课本P66图9.11,说一说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班列观察员
地理位置
1. 半球位置:
2. 经纬度位置:
70°N
40°N
20°W
30°E
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全部位于北半球。
40°N—70°N;
20°W—30°E;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小部分位于寒带。
地理位置
3.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西部,欧洲西部;
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地中海。
大
西
洋
北 冰 洋
地
中
海
地形地势
阅读课本P66图9.11:
1. 找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比利牛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的位置。
2. 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地势特征。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西欧平原
波德平原
比利牛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平原面积广大,南北多山地。
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地形地势
阅读课本P66图9.11,找一找:
3. 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
4.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
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5. 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6. 观察欧洲西部的海岸线特点。
大不列颠岛
爱尔兰岛
冰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
亚平宁半岛
巴尔干半岛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
欧洲西部的经济
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或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最终抵达德国、波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怎么样呢?
欧洲西部的国家大多为发达国家。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欧洲西部的经济
世界一半以上的发达国家位于欧洲西部。
欧洲西部的国家
在右图中,找出图9.12中所列的发达国家。分析这些国家在欧洲西部的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在芬兰、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以西。
欧洲西部的国家
国家 首都 国家 类型
瑞典 瑞士
芬兰 德国
英国 西班牙
法国 意大利
欧洲西部还有哪些国家?你能找到它们的首都吗?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伦 敦
赫尔辛基
巴 黎
斯德哥尔摩
伯尔尼
柏 林
马德里
罗 马
欧洲西部的经济
通过中欧班列,我们能看到欧洲西部向中国出口的多是精密仪器(如瑞士手表)、高端设备等高科技产品,而中国出口的更多是电子产品和日用品。为什么欧洲西部能长期占据产业链高端位置?
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地区。
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高。
我国与欧洲西部之间的中欧班列为什么能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与欧洲西部之间的中欧班列无论是开行的班列数还是运输的货物种类、货物量,增长都很快,令世界瞩目。我国与欧洲西部的货运长期以海运为主,为什么中欧班列能快速发展呢?
我国与欧洲西部的货物贸易量很大,运输需求大。相较于海上运输,中欧班列的运输速度较快,运输时间仅为海上运输的1/3,而且更为安全和稳定。随着线路的增加,中欧班列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
当堂练习
2026年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冬奥会分为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冰上项目主要在室内场馆进行,雪上项目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都在户外进行。下图为欧洲西部历届冬奥会举办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意大利南部濒临( )
A.大西洋 B.地中海
C.红海 D.阿拉伯海
2.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 )
A.平原地区 B.沿海地区
C.山地附近 D.高纬地区
当堂练习
2026年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冬奥会分为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冰上项目主要在室内场馆进行,雪上项目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都在户外进行。下图为欧洲西部历届冬奥会举办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意大利相比,挪威开展雪上项目突出的
有利条件是( )
A.纬度更高,气温更低
B.面积更大,场地更广
C.距海更近,降水更多
D.山地更多,设施更好
当堂练习
应法国、意大利等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于2023年2月14日至22日访问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并应邀出席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按地理区域划分,本次访问地属于( )
A.东欧 B.欧洲西部 C.北欧 D.南欧
5.欧洲西部经济发达的有利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可供大量出口
B.人口增长快,劳动力丰富
C.科学技术发达,工业水平高
D.工业历史短暂,发展前景好
谢谢观看第九章第二节 《欧洲西部》(第1课时)
教学课题 欧洲西部 年级 七年级
教学目标 1. 区域认知:通过地图分析,掌握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特点及经济特征,培养学生对欧洲西部的空间定位能力。 2. 综合思维:结合中欧班列案例,分析欧洲西部经济发达的原因及其与中国的贸易合作,理解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 地理实践力: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活动,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和观察能力。 4. 人地协调观: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欧班列的意义,理解国际合作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难点 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欧洲西部经济发达的表现及原因。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向法;小组合作法;地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关于中欧班列的视频。 教师:在中欧班列进口商品保税门店中,我们会看到来自很多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商品。展示保税店商品照片。(红酒、包包、香水、手表等)这些商品的原产国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中欧班列联系生活,渗透“一带一路”理念,增强国家战略认同。 新课讲授 欧洲西部的范围 教师:班列穿越的欧洲西部究竟是怎样的区域?它与我们常说的“西欧”是同一概念吗?展示欧洲西部和西欧的图片,简单介绍二者的区别。 【设计意图】澄清易混淆概念(欧洲西部≠西欧),培养严谨的地理思维。 地理位置 活动:班列观察员 阅读课本P66图9.11,说一说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学生:结合课本地图,自主学习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读图,强化地理位置分析的逻辑(半球→经纬度→海陆位置),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地形地势 活动:画一画,找一找 阅读课本P66图9.11:1. 找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比利牛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 2. 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地势特征。 3. 找出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4. 观察欧洲西部的海岸线特点。 学生:平原面积广大,南北多山地。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 【设计意图】动手实践加深对地形特征(平原广布、海岸曲折)的理解,突破空间抽象难点。 欧洲西部的经济 教师: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或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穿越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最终抵达德国、波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怎么样呢?展示欧洲西部主要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世界排名。 学生:欧洲西部的国家大多为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世界一半以上的发达国家位于欧洲西部。 教师:欧洲西部还有哪些国家?你能找到它们的首都吗?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教师:这些发达国家在欧洲西部有什么分布特点? 学生:欧洲西部的发达国家分布集中,多临海国,内陆国较少。 教师:通过中欧班列,我们能看到欧洲西部向中国出口的多是精密仪器(如瑞士手表)、高端设备等高科技产品,而中国出口的更多是电子产品和日用品。为什么欧洲西部能长期占据产业链高端位置? 学生: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地区。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高。 (展示欧洲西部国家的汽车品牌) 教师: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欧洲西部通过中欧班列,开展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合作。阅读课本P67的“思与学”,为什么我国与欧洲西部之间的中欧班列能快速发展? 学生:我国与欧洲西部的货物贸易量很大,运输需求大。 中欧班列的运输速度较快,而且更为安全和稳定。
教学反思 以“中欧班列”为贯穿主线,将地理位置、地形、经济等知识点串联成真实情境下的问题链,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国际合作、科技强国)。学生参与度高,有效突破了地形空间认知难点。 改进方向:对“发达国家分布特点”的归纳可补充历史地图(如工业革命发源地),帮助学生理解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