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影视名作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五课《卧虎藏龙》:侠与人,心与剑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黯淡 常例钱 战战惊惊 孺子可教
B.赍发 促狭鬼 无所顾忌 不知所措
C.口讷 去一蹚 人心惶惶 神采奕奕
D.惆怅 暴发户 安揖保守 兵慌马乱
答案:B
解析:A项的“惊”应为“兢”,C项的“蹚”应为“趟”,D项的“揖”应为“缉”,“慌”应为“荒”。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辨别 九霄云外 得鱼忘筌 普降甘霖
B.国粹 涸辙之鲋 惴惴不安 残羹冷灸
C.寒暄 崇山竣岭 走投无路 礼上往来
D.付梓 针贬时弊 想像鬼奇 销魂勾魄
答案:A
解析:B.残羹冷炙 C.崇山峻岭 礼尚往来 D.针砭时弊 想像诡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3月在很多地方是传统的“学习雷锋活动日”,可据记者观察,这项活动已完全流于形式,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助人为乐、路不拾遗等好人好事的数量并没有因为“学习雷锋”而增多。
B.有些人认为民间泥塑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C.黄金周期间来连云港旅游的客人们赞叹道:“连云港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是人间的又一天堂。”
D.当我们面对那些来自大山因营养不良而面如土色的孩子,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同一片蓝天下,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可生活境遇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答案:C
解析: A“路不拾遗”是指社会风气很好,而语境是指的具体的好人好事,应该改为“拾金不昧”。B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C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美丽。D“面如土色”是形容极端惊恐,如“吓得面如土色”,语境是讲孩子们营养不良脸色不好,使用不当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答案:D
解析: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是“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空格后的“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句中提到的“遗址”,显然是在告知其前应是③;而③明显是从上往下看的景象,所以应在“箕顶”之后,即④②之后。排除法,即选D项。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面对人类,失去_____ 之心的医学是冰冷的,有缺陷的。
②只要是那些彰显正义、美德,代表了先进文明的人,都有_____ 得到树碑的殊荣。
③沙丘上独行的山狮,虽然没有动作,没有吼声,但仍能使人感觉到那股潜在_____
④国庆节前夕,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_____ 各国贵宾。
A慈善 权利 雄姿 接待 B慈悲 权利 雄威 招待
C慈善 权力 雄威 接待 D慈悲 权力 雄姿 招待
答案:B
解析:“慈善”常用于限定事业或者形容人的容貌;“慈悲”佛教用语,佛经谓以爱护之心给予众生以安乐名慈,以怜悯心拔除众生的痛苦名悲,医学是解决痛苦的学问,因此,说医学应该具有慈悲之心更为合适,“权力”指对事物支配,指挥的力量,“权利”指依法应有的权力和应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权力”一般是国家机关或代表国家的负责人所具有的,“权利”一般是广大公民所应具有的。“雄姿”“雄威”均有威武,强有力的意思:“雄姿”侧重外在的形态,“雄威”侧重于内在的威力。接待、招待均为动词,都含有“招呼应接”的意思,他们的主要区别是:“接待”是指接受来访者并给以招待,着重表示交接、接洽或接纳,使用范围广泛;“招待”是指对宾客或主顾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照顾,着重表示招呼、照应或款待。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已
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B.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习以为常,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C.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D.由于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答案:B
解析:A项 “设身处地”应改为“身临其境”。C项“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D项“改头换面”是只换形式,不换内容。
7.添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小层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 那就是树。
山上有了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也不逊于花。
A.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花好比人的面庞,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B.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C.树好比人的姿态,花好比人的面庞。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在于活力;花的美在于苗条或婀娜,在于精神。
D.花好比人的面庞,花的美在于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在于精神。
答案:B
解析:与上文陈述主语一致,花与树对写,“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均指树。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央视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革命性的改革来说应该被给予掌声和鼓励,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B.大选前18个月,奥巴马就开始接受特勤局保护,部分原因在于许多带有种族色彩的言论都是针对他引起的。
C.韩白之争、韩高之争、现代诗歌之争等网络事件之后,作家韩寒的博客赢得了大量的网络点击率,成为最受全球网民关注的博客名人。
D.《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强烈谴责美军对《古兰经》的亵渎行为,并要求美方将巴格拉姆监狱交由阿富汗政府管理。
答案:D
解析:A缺少主语,把“对于……来说”去掉。B“针对……引起的”句式杂糅,去掉一个。C点击率不能用大量修饰。去掉“率”或把“大量”改为“超高”。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诗》、《书》、《礼》、《易》、《春秋》。
B.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C.“临川四梦”指元代剧作家汤显祖作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梦》。
D.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答案:C
解析:汤显祖是明代剧作家。
10.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其人居远未来(远:远地)
B.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出行前祭祖宗)
C.皆白衣冠以送之(白: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D.士皆垂泪涕泣(涕:哭)
答案:B
解析: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出行前祭路神)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
答案:山河破旧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解析:本句要注意“絮”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过零丁洋》中表现其崇高爱国情怀和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答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本句要注意“汗”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
答案: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解析:本句要注意“寥”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
。
答案: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解析:本句要注意“惶”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水调歌头》一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 。
答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水调歌头》一词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 。
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句要注意“婵娟”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水调歌头》一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 。
答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水调歌头》一词中直接写明月的句子是: , , 。
答案: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解析:本句要注意“绮”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水调歌头》一词中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是: , 。
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本句要注意“婵娟”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水调歌头》一词中反映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 。
答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解析:本句要注意“琼”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古诗文阅读
2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以下问题
雨 晴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1)本诗颔联写得很有味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案:用拟人手法写鹊和雷,“衣犹湿”点明了雨后初晴,“语”写出了鹊活泼可爱的情态,“气未平”写雷声不甘于立即销声匿迹,本联绘声绘色(视听结合),突出了雨后初晴清闲自然的景物特点。
(2)本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首联颔联绘雨晴之景,颈联尾联叙雨晴后诗人所做之事。全诗不着一“喜”字,诗人却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雨晴后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目
解析:(1)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江壑林岭,风起云涌,雨声阵阵。诗人既写出了夏季云雨的固有特征,也表现了他此刻浩茫深沉的思绪:广大地域的风云翻涌、大雨滂沱,不也是整个国家颠覆播迁的写照吗?这里不单写雨景,也是在写时局,最高统治者不作有力的抵抗,致使金兵势如破竹,这里的“云”“雨”又是两层含义巧妙的融会在一起。尽管云雨的遮蔽广大猛烈,雨中的万物并没有全然屈服,时局也并非黑暗一片。乌云密雨中也有不屈不挠的抵抗,摇摇欲坠的危局中也有一丝生机(这里主要是指当时的长沙守帅向子湮的积极抗金举动)。本题可据此分析。(2)首联的出句,“危坐”表现了诗人郑重的神态及沉重的心情。“阴晴”是运用双关,既是天气的变化,也是当时抗金时局的动态;颔联写景,乌云密雨中也有不屈不挠的抵抗,摇摇欲坠的危局中也有一丝生机;颈联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诗人对局势的企望。竹枝在顽强地举起,高高的山角上、大风吹掀处露出了光明。这里诗人对雨势变化观察的细致入微,表明他对现实的高度关注;尾联用典,与上面所指的晦暗的压迫势力、飘摇欲坠的危势等等是不同的(这也是广义的“双关”)。这是作为意象的多义性决定的,更是诗人关心时局、希望政局好转的本意决定的。本题可据此分析。
2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①渔人还泛泛②,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③。
【注释】①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②泛泛:形容小舟在水中漂浮,无所归依的样子。③轻肥:即轻裘肥马,比喻富贵。《论语 雍也》:“乘肥马,衣轻裘。”自轻肥,有神意自得的意思。
(1)诗歌的首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人烟稀少、偏远僻静的山郭,天天都能在江楼上坐看的朝霞和翠微,“静”字传空寂冷漠之意,“日日坐”达寂寞无聊之意。
(2)请从诗歌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尾联。
答案:反衬(对比),用少年时的同学只顾自己钻营前程、追求个人利益,过着腾达得意的生活,来衬托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激愤和壮志。
感情类题目 表达技巧类题目
解析:(1)解答此题,应该先读懂诗句大意。这首诗大意是:白帝城里的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峰。连续两夜在船上过夜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虽已是清秋季节,燕子仍然展翅飞来飞去。汉朝的匡衡曾向皇帝直谏,他把功名看得很淡薄;刘向传授经学,怎奈事不遂心。古人尚且如此,我更是不必说了,年少时一起求学的同学大都已飞黄腾达了,他们在长安附近的五陵,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的生活。答题应根据首联意思回答。首联以“静”饰“朝晖”,空寂冷漠之意顿出。早起坐江楼赏朝晖,看翠微,似乎不无惬意,冠以“日日”二字,就揭示出诗人无聊而孤寂的心情,并使“朝晖”失去诱人的光彩,甚至望“翠微”生厌。 (2)此诗的尾联借“同学少年”之得意反衬自己不得意的处境。想到同学少年多已腾达得意,轻裘肥马,作威作福,既不念故人之流落,更不念家国之残破,一个“多”字,一个“自”字,表现了诗人的痛心,也表明了他的鄙视之情。诗人本不得意,却以得意者反衬,转折得突兀,收结得愤激,诗正是在愤激中揭示了诗人的深挚的忧国忧民之情。“同学少年多不贱”来源于唐朝杜甫写的《秋兴》,意思是往日的少年同学们,如今大多已经富贵发达,地位再也不低贱了。“往日的少年同学们”此句诗用来表示对昔日同学功成名就的喜悦。自己也可“分享”与有荣焉“的光采;也可用来感叹同学已经发达,而自己仍然失意的心境。
四、语言文字运用
23.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
排放形式 排放量(万吨) 贡献率(%)
煤炭燃烧 2179 86.7
炼钢 168.5 6.7
炼油 68 2.7
机动车 99.8 4
合计 2513.3 100.0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
(1)根据以上材料,请概括造成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煤炭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它污染物结合形成的固体污染物。
(2)根据上文提供的材料,说说你对治理雾霾天气的建议。
答案:改善能源结构,控制由煤炭燃烧而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加大环保管理力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解析:(1)这是一道图表分析的题目,注意题干的要求是“雾霾”长生的原因,结合表格,主要是产生二氧化硫的原因,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根据注解可知雾霾天气最主要的是煤炭燃烧。由此可以总结出雾霾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知道原因,相应的解决策略也就有了。表文转换的技巧 是: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③把 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 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24.在下面一段话里删去六个多余的字,使语言简明通畅。
市场管理员说:“目前,个体户收入悬殊很大。他们当中的多数守法;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这些人已经依法给予法律制裁。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绝不能让社会上那种坑害顾客的思想任其泛滥。”
应删去:____________。
答案:很大、依法(或法律)、任其
解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具体语境分析作答。“悬殊”的意思是差距很大,再与“很大”连用,赘余。“让社会上……”与“任其”连用,赘余。
25.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画横线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答案: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倦、甘守清贫,没有他成千上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证,又哪里会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
解析:此题考查续写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例句的特点,从描述对象和内容上的特征进行仿写。在选取的事例方面,必须是古今史册上有影响的人物,而且还必须写出他(或她)不同寻常的努力及辉煌的业绩。在句式上,有表假设的关联词语,有两个并列的否定句,结尾还必须用一个表感叹(或反问)的句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10 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