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考点专练(三)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考点专练(三)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0 17:59:11

文档简介

考点专练(三)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考试时间:15分钟 满分: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黑龙江绥化安达市月考)下列对46亿年前的原始地球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表温度很高
B.天空中经常电闪雷鸣
C.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
D.火山爆发不断,地面熔岩横流
2.(四川甘孜州中考)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氨基酸分子的生成和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分别是(  )
A.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B.海洋和河流
C.原始大气和高温干燥地区
D.原始海洋和高温湿润地区
3.(广东深圳南山区期中)下列不属于生命起源的条件的是(  )
A.原始地球有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的原始大气
B.原始地球上有丰富的氧气供给原始生命进行呼吸
C.原始地球存在高温、紫外线、雷电等自然条件
D.原始海洋汇集着来自雨水中的有机物
4.(河北邢台威县期末)生命的产生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以下不包括的是(  )
A.简单的无机小分子聚合成无机大分子
B.简单的无机小分子合成简单的有机小分子
C.简单的有机小分子聚合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
D.有机大分子形成原始生命
5.(四川凉山州中考)地球上“第一只鸟起飞,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在我国辽宁,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馆中的“中华龙鸟”和“辽宁古果”等众多化石让人震撼不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生物总是从体型小的进化到体型大的
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D.越复杂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晚近形成的地层里
6.(北京西城区期中)中国古生物学家在内蒙古发现了宁城中华草化石,使被子植物的历史很可能追溯到侏罗纪甚至更久远的时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宁城中华草化石中不会观察到根、茎、叶的分化
B.由化石在地层中的位置可推测生物出现的大致时间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化石证据支持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7.(吉林中考)小刚收集到四种“鱼”的图片,依据它们的主要特征拼出脊椎动物进化大致历程如图所示,其中摆放正确的是(  )
A.鲫鱼 B.鲸鱼
C.娃娃鱼 D.鳄鱼
8.(江苏靖江月考)如图是一张有分支的生物进化树,图中的②代表的植物类群是(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种子植物
9.(海南海口秀英区模拟)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下列成语中所提及的两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沉鱼落雁 B.鸡犬不宁
C.虎头蛇尾 D.狐假虎威
10.(河北邢台威县校级期末)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是(  )
A.体内无脊柱→体内有脊柱
B.水生→陆生
C.种子裸露→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D.身体分节→身体不分节
11.(江西宜春中考)如图表示几类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最先出现的脊椎动物类群是甲
B.丁和戊都是由丙进化而来的
C.丙的结构比丁更复杂
D.丁和戊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12.(广西中考)叶(又叫叶子虫)善于伪装,成虫的翅有叶脉一样精致的纹路,可以“模拟”出叶子被啃食后的模样(如图所示)。叶这种体态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遗传变异
D.生物适应环境
13.(河南洛阳洛宁县期末)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但棉铃虫是棉花产业最大危害,农民常用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农民发现杀虫剂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
B.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
C.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D.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抗药变异
14.(山东泰安中考)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米勒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C.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食物、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D.在进化过程中生物趋向产生有利变异,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8分)(山东临沂费县期末)生命是什么?生命从哪里来?如图1是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一部分(从下部向上进化);图2是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图3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1中我们可以推测出:A、B、C、D四种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与A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__ __。若图1中F、B、A生物生活在水中,E生物生活在陆地上,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 __。
(2)图2米勒模拟实验装置中的电火花和沸水分别模拟的是原始地球的__ __和__ __。
(3)图3中原始大气中的成分与现代大气的区别是__ __。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__ __(填字母序号)。
(4)米勒搜集到的证据是取样处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__ __等有机小分子。
(5)米勒实验证实了在类似于原始地球条件下__ __。
16.(8分)(山西临汾尧都区期末)央视《人与自然》栏目介绍了自然界中许多动物的奇妙现象,如猎豹捕食羚羊等。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
(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__ __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__ __。
(2)在长期的__ __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__ __;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__ __,这种现象就叫__ __。
(3)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__ __的作用。
(4)达尔文认为生物之间出现“生存斗争”的根本原因是__ __。
A.生物个体之间有强有弱
B.生物同时存在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
C.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生物的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空间的矛盾
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比较
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都是对变异的选择,都可创造出生物新类型,但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
(1)人工选择是在人的干预下发生的,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选择的时间短、见效较快,自然选择一般是长期、缓慢发生或骤然发生的。
(2)人工选择保留的变异一般是人所能观察或体验到的,自然选择保留的有利变异既涉及生物的形态结构,也包括生物的生理、行为等,因而更深刻。考点专练(三)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考试时间:15分钟 满分: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黑龙江绥化安达市月考)下列对46亿年前的原始地球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地表温度很高
B.天空中经常电闪雷鸣
C.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
D.火山爆发不断,地面熔岩横流
2.(四川甘孜州中考)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氨基酸分子的生成和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分别是( A )
A.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B.海洋和河流
C.原始大气和高温干燥地区
D.原始海洋和高温湿润地区
3.(广东深圳南山区期中)下列不属于生命起源的条件的是( B )
A.原始地球有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的原始大气
B.原始地球上有丰富的氧气供给原始生命进行呼吸
C.原始地球存在高温、紫外线、雷电等自然条件
D.原始海洋汇集着来自雨水中的有机物
4.(河北邢台威县期末)生命的产生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以下不包括的是( A )
A.简单的无机小分子聚合成无机大分子
B.简单的无机小分子合成简单的有机小分子
C.简单的有机小分子聚合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
D.有机大分子形成原始生命
5.(四川凉山州中考)地球上“第一只鸟起飞,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在我国辽宁,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馆中的“中华龙鸟”和“辽宁古果”等众多化石让人震撼不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生物总是从体型小的进化到体型大的
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D.越复杂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晚近形成的地层里
6.(北京西城区期中)中国古生物学家在内蒙古发现了宁城中华草化石,使被子植物的历史很可能追溯到侏罗纪甚至更久远的时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宁城中华草化石中不会观察到根、茎、叶的分化
B.由化石在地层中的位置可推测生物出现的大致时间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化石证据支持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宁城中华草属于种子植物,在化石中可以观察到根、茎、叶的分化。
7.(吉林中考)小刚收集到四种“鱼”的图片,依据它们的主要特征拼出脊椎动物进化大致历程如图所示,其中摆放正确的是( A )
A.鲫鱼 B.鲸鱼
C.娃娃鱼 D.鳄鱼
鲫鱼属于鱼类,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为:鱼类进化为两栖类,再进化为爬行类,爬行类可进化为鸟类或哺乳类。
8.(江苏靖江月考)如图是一张有分支的生物进化树,图中的②代表的植物类群是( B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种子植物
9.(海南海口秀英区模拟)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下列成语中所提及的两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D )
A.沉鱼落雁 B.鸡犬不宁
C.虎头蛇尾 D.狐假虎威
“鱼”属于鱼类、“雁”属于鸟类;“鸡”是鸟类、“犬”是哺乳类;“虎”是哺乳类、“蛇”是爬行类;“虎”和“狐”都是哺乳类;因此,两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狐假虎威。
10.(河北邢台威县校级期末)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是( D )
A.体内无脊柱→体内有脊柱
B.水生→陆生
C.种子裸露→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D.身体分节→身体不分节
身体分节比不分节运动要灵活、更能适应环境,故身体分节→身体不分节不符合生物进化总体趋势。
11.(江西宜春中考)如图表示几类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最先出现的脊椎动物类群是甲
B.丁和戊都是由丙进化而来的
C.丙的结构比丁更复杂
D.丁和戊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12.(广西中考)叶(又叫叶子虫)善于伪装,成虫的翅有叶脉一样精致的纹路,可以“模拟”出叶子被啃食后的模样(如图所示)。叶这种体态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 )
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遗传变异
D.生物适应环境
13.(河南洛阳洛宁县期末)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但棉铃虫是棉花产业最大危害,农民常用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农民发现杀虫剂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C )
A.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
B.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
C.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D.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抗药变异
14.(山东泰安中考)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米勒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C.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食物、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D.在进化过程中生物趋向产生有利变异,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
生物的变异都是不定向的。在进化过程中,生物不能趋向产生有利变异。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8分)(山东临沂费县期末)生命是什么?生命从哪里来?如图1是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一部分(从下部向上进化);图2是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图3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1中我们可以推测出:A、B、C、D四种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与A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__B__。若图1中F、B、A生物生活在水中,E生物生活在陆地上,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从水生到陆生__。
(2)图2米勒模拟实验装置中的电火花和沸水分别模拟的是原始地球的__闪电__和__原始海洋__。
(3)图3中原始大气中的成分与现代大气的区别是__不含氧气__。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__H、I__(填字母序号)。
(4)米勒搜集到的证据是取样处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__氨基酸__等有机小分子。
(5)米勒实验证实了在类似于原始地球条件下__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__。
16.(8分)(山西临汾尧都区期末)央视《人与自然》栏目介绍了自然界中许多动物的奇妙现象,如猎豹捕食羚羊等。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
(1)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__变异__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__原始材料__。
(2)在长期的__生存斗争__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__生存下去__;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__淘汰__,这种现象就叫__自然选择__。
(3)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__选择__的作用。
(4)达尔文认为生物之间出现“生存斗争”的根本原因是__D__。
A.生物个体之间有强有弱
B.生物同时存在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
C.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生物的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空间的矛盾
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比较
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都是对变异的选择,都可创造出生物新类型,但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
(1)人工选择是在人的干预下发生的,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选择的时间短、见效较快,自然选择一般是长期、缓慢发生或骤然发生的。
(2)人工选择保留的变异一般是人所能观察或体验到的,自然选择保留的有利变异既涉及生物的形态结构,也包括生物的生理、行为等,因而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