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的传统,茶树栽培历史悠久。为保持茶树品种的优良性状,人们常采用的繁殖方式如图。图中表示的繁殖方式是( A )
A.扦插 B.嫁接
C.杂交 D.种子繁殖
2.扦插玫瑰的枝条能长出新的植株,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与此不同的是( C )
A.柑橘的嫁接繁殖 B.桂花的压条繁殖
C.玉米的种子繁殖 D.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3.如图是马铃薯两种繁育方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丙只具有乙的遗传特性 B.丁的细胞中有来自甲的染色体
C.繁育方式②是有性生殖 D.扦插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
①是通过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所以丙具有甲和乙的遗传特性。②是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所以丁的细胞中没有来自甲的染色体。扦插也属于无性生殖,所以扦插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
4.如图是蝴蝶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示意图,其发育类型与发育过程分别为( A )
A.完全变态发育、③→④→①→②
B.完全变态发育、②→③→④→①
C.不完全变态发育、③→④→①→②
D.不完全变态发育、②→③→④→①
5.陆游在诗中写出“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来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而“破茧成蝶”则激励人们走出困境,走向美好。下列关于昆虫的发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作茧自缚”中的“茧”是家蚕发育的蛹期
B.“破茧成蝶”中的“蝶”是蝴蝶的成虫期
C.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蝴蝶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6.蛙声悠扬伴夏夜,蜻蜓点水舞晴空。下列关于青蛙与蜻蜓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生殖方式均为卵生 B.均为体内受精
C.均属于有性生殖 D.均属于变态发育
7.如图为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国画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下列关于青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青蛙、蟾蜍、大鲵均属于两栖动物
B.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C.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D.在繁殖季节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抱对,完成体内受精
在繁殖季节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体外受精。
8.东方白鹳是世界级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不属于东方白鹳的生殖发育特点的是( B )
A.一定会经历求偶、交配、产卵三个阶段
B.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C.鸟卵有卵壳和卵壳膜的保护
D.卵黄和卵白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都是白居易描写燕子繁衍后代的诗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
B.“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雏行为
C.燕子能产有硬壳保护的卵,卵壳上有许多肉眼可见的气孔
D.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几个阶段
燕子能产有硬壳保护的卵,卵壳上有许多肉眼不可见的气孔。
10.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
A.人的长头发与卷发 B.人的“Ⅴ”形发际线与平直形发际线
C.小西红柿与黄色西红柿 D.黄色豌豆与皱缩豌豆
11.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关系的是( C )
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构成的,DNA分子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12.我国有着悠久的科学研究史,其中有不少对生物生殖现象的描述体现在成语和诗句中。下列对生物生殖发育阶段的描述,分析错误的是( C )
A.蜻蜓点水——产卵
B.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育雏
C.金蝉脱壳——筑巢
D.风吹绿水皱,蛙鸣翠荷惊——求偶
13.能卷舌与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由A、a基因控制。小明不能卷舌,父母都能卷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能卷舌是隐性性状,由a基因控制
B.小明的基因组成为aa
C.若再生一个子女,基因组成一定是aa
D.父母基因组成一方是Aa,另一方是aa
14.史蒂文斯发现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图甲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则果蝇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是图乙中的( A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图甲中的性染色体是XY,因此表示雄果蝇的体细胞。雄果蝇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一种含有3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另一种含有3条常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即3条常染色体+X或3条常染色体+Y,即①②。
15.现代医疗技术虽然日新月异,但大多数遗传病仍然难以治愈,因此了解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十分必要。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由遗传物质引起 B.变异一定会产生遗传病
C.近亲结婚增加后代发病率 D.色盲属于遗传病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变异不一定会产生遗传病,如果成年人的体细胞发生变异,不可能形成变异的生殖细胞,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16.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第二胎他们希望生育一个肤色正常的女孩。这种情况的概率是( B )
A.25% B.37.5% C.50% D.75%
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则说明肤色正常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其基因组成为Aa(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患病男孩的基因组成为aa。该夫妇的遗传图解如下:
由遗传图解可知,该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肤色的可能性为3/4,生正常女孩的可能性为3/4×1/2=37.5%。
17.下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基因用D、d表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
B.5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C.6号和7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4
D.10号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1号
由图可知,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5号个体为正常个体,基因组成是dd;6号为患病个体,她的父亲正常,一定遗传给6号一个基本d,所以6号的基因组成为Dd,7号为正常个体,基因组成为dd,6号和7号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2,男孩的概率又是1/2,所以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4;10号是男性,体内具有1条X染色体,他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6号,而6号是女性,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1号和2号,所以10号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1号或2号。
18.生物的变异是( A )
A.普遍存在的 B.一种罕见的现象
C.只发生在亲子代个体之间 D.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19.下列方法中不能使生物获得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D )
A.化学药剂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B.利用卫星搭载培育出太空椒
C.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转基因超级鼠
D.小明的妈妈做了眼皮手术,由单眼皮变成双眼皮
20.太空苹果是通过太空育种培育的,被广泛种植,畅销多个城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太空苹果”味道好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
B.“太空苹果”的培育方法是诱变育种
C.“太空苹果”具有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D.“太空苹果”的性状会受到栽培地环境的影响
“太空苹果”通过太空诱变育种获得,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能遗传给后代。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____]内填序号)
(1)图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图__丁__,无性繁殖的优点是__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的稳定(意思合理即可)__(2分)。
(2)图甲中,M表示的发育方式称为__变态发育__。
(3)若用图乙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其中D表示受精卵,则__C__期(填字母)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其发育过程为:__D→A→B→C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对卵起主要保护作用的结构是[__1__]__卵壳__。
(5)图丁是嫁接,该方式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__形成层__紧密结合,新形成的植物将表现出__接穗__(填“接穗”或“砧木”)的性状。
22.(每空2分,共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____]内填序号)
材料一:北京雨燕(如图甲)主要栖息在适宜筑巢的古建筑物或仿古建筑横梁的缝隙中。它每窝产卵2~4枚,雌燕和雄燕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1~23天。雏鸟需亲鸟喂养,一对20日龄的雏鸟一天可吃3 000多只昆虫。近20年来,古建筑物的减少导致雨燕栖息地缩小,使北京雨燕数量明显减少。
材料二:黑斑蛙(如图丙)在我国多数省区均有分布。其蝌蚪期为杂食性,成体期以昆虫为食。黑斑蛙4~7月繁殖,每次产卵3 000粒左右(图丁是池塘中黑斑蛙的卵块),栖息于水域及附近的草丛中。由于数量锐减,目前黑斑蛙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1)图乙北京雨燕的卵中[__④__]__胚盘__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
(2)与黑斑蛙相比,北京雨燕的产卵量极少,这样少的产卵量却足以保证其种群的繁衍,其原因有:鸟卵结构复杂;鸟类进行体__内__(填“内”或“外”)受精,使受精过程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亲鸟还有__孵卵(或育雏)__(写一种)等繁殖行为,保证了鸟卵的孵化率和雏鸟的成活率。
(3)与北京雨燕相比,黑斑蛙除了产卵数量多以外,其在生殖和发育方面还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请你写出两点:__体外受精、变态发育__。
(4)北京雨燕和黑斑蛙的数量都在减少甚至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请你分析导致黑斑蛙濒危的原因:__栖息地被破坏__。结合材料和自身经验,请你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北京雨燕。__合理保护古建筑物__。
23.(每空1分,共10分)随着科研工作者们对人类基因组的深入研究,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奥秘正逐步被揭示。如图一是经整理后的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图二是小鼠Y染色体及其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观察图一可知,此人性别为__男__性,你判断的依据是__第23对染色体一条大、一条小,为XY染色体__。若图一是能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正常情况下,其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A染色体肯定不会与__A′__(填“A′”“B”或“B′”)染色体进入同一个生殖细胞。
(2)正常情况下,男性产生的精子中,含有__X__或__Y__性染色体,两种精子数量的比例接近__1∶1__,二者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__均等__,所以在一个较大的群体里,新生儿中男女数量接近。
(3)观察图二,可以看出Y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①__DNA__组成的,其中SRY基因与①的关系是__SRY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__。
(4)科学家在人类的Y染色体上发现了SRY基因。由于小鼠的性别决定类型与人类相同,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了深入研究。科学家将提取出的SRY基因注射到含有XX染色体的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结果该受精卵发育成的小鼠长出了睾丸。该实验说明__小鼠的性别与SRY基因有关__。
24.(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并指症”是一种人类遗传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相邻手指或脚趾联合在一起。如图是某并指家庭的遗传图谱,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的性状是由__基因__控制的,人的性别是由__性__染色体决定的。
(2)Ⅰ代父母都是并指,而Ⅱ代3为正常,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__变异__。
(3)据图判断,并指是__显性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个体3的基因组成是__aa__(2分)。Ⅰ的后代中,该基因组成出现的概率是__25%__(2分)。
(4)若个体4和个体5的孩子为并指,则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__Aa__(2分)。如果个体4通过手术分离,手指恢复正常,这种变异属于__不可遗传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5)我国《民法典》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__增大__(填“增大”或“减小”)。
25.(每空2分,共14分)为了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某同学将20粒品种相同、粒大饱满、果实长度相同的花生种子平均分成A、B两组,将A、B两组分别种在装有等量的贫瘠土壤和肥沃土壤的相同的大花盆中,然后将两个花盆放在同样的生存环境中,适时浇灌等量的清水。收获后观察、比较两个花盆中所结花生果实的大小,并将实验结果统计如图所示。请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设计中的变量因素为__土壤中养分(营养物质)的多少__。
(2)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花生果实大小(长度)的变异是否受土壤养分(营养物质)多少的影响__?
(3)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__花生果实大小(长度)的变异受土壤养分(营养物质)多少的影响__。
(4)根据花生果实长度统计图,分析可知,__肥沃__土壤组花生果实的长度平均值较大。
(5)在这个实验抽取样品的过程中,要做到__随机__取样,而且要做到样品有__较大__的数量。
(6)通过实验可知,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花生果实的大小,但这种由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__不可以__(填“可以”或“不可以”)遗传的。
(1)从该实验设置来看,该实验的变量是土壤中养分(营养物质)的多少。(2)根据题干可知,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花生果实大小(长度)的变异是否受土壤养分(营养物质)多少的影响?(3)根据题图数据可知,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花生果实大小(长度)的变异受土壤养分(营养物质)多少的影响。(4)根据花生果实长度统计图可知,肥沃土壤组花生果实的长度平均值较大。(5)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而且要做到样品有较大的数量,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6)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异,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花生果实的大小,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期中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的传统,茶树栽培历史悠久。为保持茶树品种的优良性状,人们常采用的繁殖方式如图。图中表示的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杂交 D.种子繁殖
2.扦插玫瑰的枝条能长出新的植株,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与此不同的是( )
A.柑橘的嫁接繁殖 B.桂花的压条繁殖
C.玉米的种子繁殖 D.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3.如图是马铃薯两种繁育方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只具有乙的遗传特性 B.丁的细胞中有来自甲的染色体
C.繁育方式②是有性生殖 D.扦插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
4.如图是蝴蝶的生殖与发育过程示意图,其发育类型与发育过程分别为( )
A.完全变态发育、③→④→①→②
B.完全变态发育、②→③→④→①
C.不完全变态发育、③→④→①→②
D.不完全变态发育、②→③→④→①
5.陆游在诗中写出“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来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而“破茧成蝶”则激励人们走出困境,走向美好。下列关于昆虫的发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作茧自缚”中的“茧”是家蚕发育的蛹期
B.“破茧成蝶”中的“蝶”是蝴蝶的成虫期
C.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蝴蝶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6.蛙声悠扬伴夏夜,蜻蜓点水舞晴空。下列关于青蛙与蜻蜓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殖方式均为卵生 B.均为体内受精
C.均属于有性生殖 D.均属于变态发育
7.如图为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的国画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下列关于青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蛙、蟾蜍、大鲵均属于两栖动物
B.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C.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D.在繁殖季节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抱对,完成体内受精
8.东方白鹳是世界级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不属于东方白鹳的生殖发育特点的是( )
A.一定会经历求偶、交配、产卵三个阶段
B.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C.鸟卵有卵壳和卵壳膜的保护
D.卵黄和卵白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都是白居易描写燕子繁衍后代的诗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
B.“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雏行为
C.燕子能产有硬壳保护的卵,卵壳上有许多肉眼可见的气孔
D.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几个阶段
10.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长头发与卷发 B.人的“Ⅴ”形发际线与平直形发际线
C.小西红柿与黄色西红柿 D.黄色豌豆与皱缩豌豆
11.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关系的是( )
12.我国有着悠久的科学研究史,其中有不少对生物生殖现象的描述体现在成语和诗句中。下列对生物生殖发育阶段的描述,分析错误的是( )
A.蜻蜓点水——产卵
B.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育雏
C.金蝉脱壳——筑巢
D.风吹绿水皱,蛙鸣翠荷惊——求偶
13.能卷舌与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由A、a基因控制。小明不能卷舌,父母都能卷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能卷舌是隐性性状,由a基因控制
B.小明的基因组成为aa
C.若再生一个子女,基因组成一定是aa
D.父母基因组成一方是Aa,另一方是aa
14.史蒂文斯发现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图甲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则果蝇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是图乙中的(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现代医疗技术虽然日新月异,但大多数遗传病仍然难以治愈,因此了解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十分必要。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遗传物质引起 B.变异一定会产生遗传病
C.近亲结婚增加后代发病率 D.色盲属于遗传病
16.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第二胎他们希望生育一个肤色正常的女孩。这种情况的概率是( )
A.25% B.37.5% C.50% D.75%
17.下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基因用D、d表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
B.5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C.6号和7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4
D.10号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1号
18.生物的变异是( )
A.普遍存在的 B.一种罕见的现象
C.只发生在亲子代个体之间 D.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19.下列方法中不能使生物获得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化学药剂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B.利用卫星搭载培育出太空椒
C.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转基因超级鼠
D.小明的妈妈做了眼皮手术,由单眼皮变成双眼皮
20.太空苹果是通过太空育种培育的,被广泛种植,畅销多个城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空苹果”味道好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
B.“太空苹果”的培育方法是诱变育种
C.“太空苹果”具有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D.“太空苹果”的性状会受到栽培地环境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____]内填序号)
(1)图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图__ __,无性繁殖的优点是__ __(2分)。
(2)图甲中,M表示的发育方式称为__ __。
(3)若用图乙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其中D表示受精卵,则__ __期(填字母)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其发育过程为:__ 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对卵起主要保护作用的结构是[__ __]__ __。
(5)图丁是嫁接,该方式成功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__ __紧密结合,新形成的植物将表现出__ __(填“接穗”或“砧木”)的性状。
22.(每空2分,共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____]内填序号)
材料一:北京雨燕(如图甲)主要栖息在适宜筑巢的古建筑物或仿古建筑横梁的缝隙中。它每窝产卵2~4枚,雌燕和雄燕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1~23天。雏鸟需亲鸟喂养,一对20日龄的雏鸟一天可吃3 000多只昆虫。近20年来,古建筑物的减少导致雨燕栖息地缩小,使北京雨燕数量明显减少。
材料二:黑斑蛙(如图丙)在我国多数省区均有分布。其蝌蚪期为杂食性,成体期以昆虫为食。黑斑蛙4~7月繁殖,每次产卵3 000粒左右(图丁是池塘中黑斑蛙的卵块),栖息于水域及附近的草丛中。由于数量锐减,目前黑斑蛙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1)图乙北京雨燕的卵中[__ __]__ __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
(2)与黑斑蛙相比,北京雨燕的产卵量极少,这样少的产卵量却足以保证其种群的繁衍,其原因有:鸟卵结构复杂;鸟类进行体__ __(填“内”或“外”)受精,使受精过程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亲鸟还有__ __(写一种)等繁殖行为,保证了鸟卵的孵化率和雏鸟的成活率。
(3)与北京雨燕相比,黑斑蛙除了产卵数量多以外,其在生殖和发育方面还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请你写出两点:__ __。
(4)北京雨燕和黑斑蛙的数量都在减少甚至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请你分析导致黑斑蛙濒危的原因:__ __。结合材料和自身经验,请你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北京雨燕。__ __。
23.(每空1分,共10分)随着科研工作者们对人类基因组的深入研究,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奥秘正逐步被揭示。如图一是经整理后的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图二是小鼠Y染色体及其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观察图一可知,此人性别为__ __性,你判断的依据是__ __。若图一是能形成生殖细胞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正常情况下,其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A染色体肯定不会与__ __(填“A′”“B”或“B′”)染色体进入同一个生殖细胞。
(2)正常情况下,男性产生的精子中,含有__ __或__ __性染色体,两种精子数量的比例接近__ __,二者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__ __,所以在一个较大的群体里,新生儿中男女数量接近。
(3)观察图二,可以看出Y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①__ __组成的,其中SRY基因与①的关系是__ __。
(4)科学家在人类的Y染色体上发现了SRY基因。由于小鼠的性别决定类型与人类相同,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了深入研究。科学家将提取出的SRY基因注射到含有XX染色体的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结果该受精卵发育成的小鼠长出了睾丸。该实验说明__ __。
24.(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并指症”是一种人类遗传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相邻手指或脚趾联合在一起。如图是某并指家庭的遗传图谱,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的性状是由__ __控制的,人的性别是由__ __染色体决定的。
(2)Ⅰ代父母都是并指,而Ⅱ代3为正常,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__ __。
(3)据图判断,并指是__ 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个体3的基因组成是__ __(2分)。Ⅰ的后代中,该基因组成出现的概率是__ __(2分)。
(4)若个体4和个体5的孩子为并指,则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__ __(2分)。如果个体4通过手术分离,手指恢复正常,这种变异属于__ 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5)我国《民法典》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__ __(填“增大”或“减小”)。
25.(每空2分,共14分)为了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某同学将20粒品种相同、粒大饱满、果实长度相同的花生种子平均分成A、B两组,将A、B两组分别种在装有等量的贫瘠土壤和肥沃土壤的相同的大花盆中,然后将两个花盆放在同样的生存环境中,适时浇灌等量的清水。收获后观察、比较两个花盆中所结花生果实的大小,并将实验结果统计如图所示。请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设计中的变量因素为__ __。
(2)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 __?
(3)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__ __。
(4)根据花生果实长度统计图,分析可知,__ __土壤组花生果实的长度平均值较大。
(5)在这个实验抽取样品的过程中,要做到__ __取样,而且要做到样品有__ __的数量。
(6)通过实验可知,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花生果实的大小,但这种由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__ __(填“可以”或“不可以”)遗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