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四
本单元的文章,内容和体裁都很丰富,有诗,有回忆录,有演讲稿,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刻画人物品质的方法。这节课我们走进语文园地,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交流平台
能围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展开交流,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阅读“交流平台”中列出的开头和结尾,看看它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交流平台
《十六年前的回忆》
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强调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
倒叙,产生悬念,激起兴趣,引人入胜。
首尾呼应,结构紧凑,突出情感。
《藏戏》《匆匆》的开头
问句结尾,呼应了开头,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慨叹,余味悠长。
开头用了连续的问句,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藏戏的特点,来激发读者的好奇之心,表达了对藏戏的推崇之情。
《草原》《那个星期天》的结尾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给人简洁明了的感觉。
结尾含蓄深刻,引人深思。
再找一些自己学过的文章,把开头和结尾列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文章的开头 文章的结尾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
我发现了《匆匆》这篇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列出可以复返的一些自然现象,而后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和前面形成对比,突出时间的宝贵,引发读者的思考。结尾再次提出这一问题,引人深思,首尾呼应。
总结拓展
开门见山式
情景导入式
01
02
欲扬先抑式
波澜起伏式
03
04
开头
结构上:
①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
②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
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④与下文形成对比,欲扬先抑。
内容上: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等。
②交代自然环境或社会背景。
③描写景物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④点名文章中心。
文章开头的作用
画龙点睛法
抒情议论法
01
02
含蓄暗示法
首尾呼应法
03
04
结尾
文章结尾的作用
内容上:
①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
②赞美人物的品质、精神或性格。
③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的感悟或情感。
④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
结构上:
①总结全文。
②照应题目。
③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在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找一些你认为写得好的文章,把开头和结尾列出来,和同学一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好的开头 类型 好处
好的结尾 类型 好处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
渲染气氛式
环境描写开头,衬托出人们的心情沉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直抒胸臆式
作者直抒胸臆,将白鹭比作一首散文诗,表达了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作文开头歌
开头方法有五条,一条一条都有效
开门见山点题式,时间地点见分晓
渲染气氛描写式,写景开头定格调
抒情开头方法好,激发读者感情高
先叙结尾悬念式,扣人心弦求根底
设问反问作开头,引人入胜添气氛
作文结尾歌
结尾也有好方法,每种方法都奇妙
抒情议论做结尾,突出中心让人明
自然结尾收束式,干脆利索废话少
结尾利用反问式,引人深思受启迪
总结结尾点题式,画龙点睛笔法妙
首尾呼应照应式,结构完整好预稿
词句段运用
①能联系读过的古诗,了解哪些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托物言志)。
②体会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词句段运用-托物言志
读下面的诗句,联系你读过的古诗,说说有哪些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竹 石
[清] 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 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句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气节。
竹 子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句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赞美了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墨 梅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句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盛赞了在寒风中傲霜挺拔的菊枝,表达了诗人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
菊花
竹:刚劲坚韧
人: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
梅:不求人夸,只愿
给人间留下清香
人:不向世俗献媚
菊:傲霜挺拔
人:孤高傲世,
品格高洁,坚贞
不屈
总结
我还知道一些其他事物在古诗(文)中也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1.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力顽强,生生不息)
2.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性高洁)
3.蜜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不辞辛劳,无私奉献)
4.落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无私奉献)
5.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性情孤僻,品行高洁)
6.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坚韧不拔,不畏艰难)
提到红军的长征精神,我会想到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起坚贞不屈的李大钊,我会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教师
农民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我们赞美的人?我们可以用哪些诗句来赞美他们?
词句段运用-外貌与神态描写
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外貌描写说明敌人对李大钊实施了重刑。
神态描写,让人体会到一位革命者在残酷的折磨下坚贞不屈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受到李大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形象。
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对扁鼻子军官的外貌、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扁鼻子军官的凶狠毒辣、残忍可怕,衬托出雨来的勇敢、坚强。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细致描写了祥子的外貌,突出了刚进城时祥子的相貌普通、淳朴可爱、体格健壮善良、勤劳,进一步表现出祥子强健的身体和十足的精气神。
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1.揭示人物的性格。
2.表达作者的情感。
3.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自主对比原文片段和删去的片段,想一想:如果删去这些
内容是否会影响课文的表达效果。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原文
我看见了父亲的脸。
删去
删去后,句子仅能简单地表现出“我”见到父亲,无法表现出父亲被敌人抓走后的状态,也无法表现出父亲坚贞不屈、临危不惧、把生死之置度外的品格。
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原文
扁鼻子军官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删去
删去后,我们不能获取敌人凶恶可怕的信息,更无法直观地感受或想象到敌人是何等的凶残,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不能凸显人物的鲜明形象。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原文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删去
外貌描写可以加深我们对祥子形象的理解,删去外貌描写后,我们无法想象他的形象,也无法感受到祥子淳朴可爱、充满生气的特点。
举例说一说:你读过的文章中还有哪些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1.馋嘴可爱: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腊八粥》
2.吃苦耐劳: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金色的鱼钩》
3.伟岸坚毅: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桥》
日积月累
学习有劝勉意义的俗语。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一读
理解意思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心去栽花,花却始终不开放;无心去插柳,柳却自然地长大成荫。这句俗语比喻有心去做某件事情,往往惨遭失败,反倒是无心去做的某件事情竟然成功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中肯的劝告或批评,就如同苦口的良药,虽然听起来难受,实际上对自己的行为大有裨益。这句俗语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要静也静不下来;儿女想要孝敬父母了,父母却已过世。这句俗语多用来劝诫人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生活富裕之时,要时常想到困难时该怎么办,不要等到贫穷了,才后悔当初没有节省。这句俗语意在告诫我们应该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需要知识的时候,才悔恨自己读书太少,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事就体会不到它的困难。这句俗语意在劝诫人们多读书,多积累知识,多实践,多取得真知。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心去栽花,花却始终不开放;无心去插柳,柳却自然地长大成荫。这句俗语比喻有心去做某件事情,往往惨遭失败,反倒是无心去做的某件事情竟然成功了。
演练运用
孝敬父母应该从现在做起,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对他人的批评或劝告,一定要认真听取,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步入了小康,仍要勤俭
子欲养而亲不待
忠言逆耳利于行
节约,“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要认真,不然,等你觉得“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后悔也晚了。
莫把无时当
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小明犯了错误,但不愿接受老师的批评,你可以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有的年轻人生活上不注意节俭,我们可以提醒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
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把无时当有时
拓展
课后再去搜集并积累其他与劝勉有关的俗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增广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