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预习+分层测试(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1.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预习+分层测试(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0 18:09:12

文档简介

1.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的生殖特点:有性生殖、__ __受精、卵生。
2.家蚕的发育过程
3.发育特点: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__ __和__ __差异很大,称为变态发育。
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发育方式 发育过程 举例
完全变 态发育 经过卵、①__ __、②__ __、成虫四个时期 ③__ __、菜粉蝶、蝇等
不完全变 态发育 经过卵、④__ __、成虫三个时期 ⑤__ __、蟋蟀、蝼蛄、螳螂等
易错字:蛹 若虫
知识点1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1.(湖北随州中考)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家蚕生殖发育的过程正确的是(  )
A.卵→幼虫→蛹→成虫
B.幼虫→卵→成虫→蛹
C.成虫→幼虫→卵→蛹
D.蛹→幼虫→卵→成虫
2.(广东中考)为获得更多蚕丝,应给家蚕增加营养的发育阶段是(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3.(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期中改编)我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家蚕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家蚕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 __(填名称)。
(2)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__ 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四个时期。由于幼虫与成虫在__ __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距,该发育方式属于__ __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_ __(举两例)。
(3)“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诗中“死”指的是家蚕__ __(填名称)期的结束。
知识点2 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蝉是一种昆虫,它的一生从受精卵开始,先发育成若虫,再发育成成虫,完成交配后结束它的一生。根据描述,你认为蝉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分别属于(  )
A.有性生殖 完全变态
B.无性生殖 完全变态
C.有性生殖 不完全变态
D.无性生殖 不完全变态
5.(河北保定清苑区期中)《昆虫记》详细描述了卷心菜毛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描述能判断卷心菜毛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A.卵是淡橘黄色 B.卵孵化成幼虫
C.幼虫取食卷心菜 D.幼虫结茧成蛹
6.(四川凉山州中考)花椒凤蝶发育过程的四个阶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表现为不食不动 B.B可以发生蜕皮现象
C.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D.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
7.(陕西中考)①~④中,家蚕和蝗虫共有的发育阶段是(  )
①受精卵 ②幼虫 ③蛹 ④成虫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山东滨州中考)“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其中的“穿花蛱蝶”和“点水蜻蜓”所处的发育时期是(  )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
9.(吉林长春三模)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螳螂的发育方式与甲图所示生物相同
B.如果图乙是家蚕,则吐丝的时期是c
C.甲图、乙图的发育过程都经历蛹期
D.甲图、乙图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10.(河北唐山丰南区月考)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面积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蝴蝶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多。下图为苎麻珍蝶生长发育的四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苎麻珍蝶的生长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B.苎麻珍蝶的生长发育顺序为②③①④
C.苎麻珍蝶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食物相同
D.阶段④的发育过程中需要蜕掉外骨骼
11.(陕西西安长安区期中)如图为昆虫的变态发育模式图,已知D为卵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果蝇的完全变态发育,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B.若此图表示蟋蟀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则A→C过程经历“作茧自缚”和“金蝉脱壳”
C.若此图表示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则C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C时期
12.(山东淄博周村区期中)蚊子是夏秋常见的昆虫,繁殖能力强,能传播多种疾病。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利用蚊子的幼虫所做的探究实验。
 
(1)甲图蚊子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__ 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发育方式属于__ __。
(2)为了探究大蒜浸出液能否杀死蚊子的幼虫,该小组准备了浓度为1%的大蒜浸出液等相关材料用具,对此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将探究补充完整:
①将60只蚊子幼虫__ __分成A、B两组,每组30只分别置于两个同样的玻璃杯中。
②向A组加入适量清水,向B组加入等量的__ __。将两组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③结果预测:乙图表示该同学预测的实验结果,若A、B两组实验结果均接近曲线a,则说明1%的大蒜浸出液__ __杀死蚊子幼虫;若A组实验结果接近曲线a,B组实验结果接近曲线b,则说明__ __。
13.(探究实践)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实验分为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实验结果如表: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的统计表
实验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明亮 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 而均匀 光线暗 而均匀
实验Ⅰ (5月份平 均发生率) 15.48% 7.50% 4.92%
实验Ⅱ (9月份平 均发生率) 17.17% 8.85% 4.50%
总平均 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问题。
(1)蚕属于昆虫,它的生殖方式为__ __(填“卵生”或“胎生”)。
(2)从整个发育过程看,蚕的个体发育属于__ __发育,蚕茧是蚕在发育过程的__ __期出现的。与蝗虫相比,蚕的发育过程多了__ __期。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在家蚕发育的__ __期满足食物供应。
(3)该小组的假设是__ __。
(4)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变量是__ __。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变量是__ __。
(5)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减少“薄头茧”的产生,蚕在结茧时应提供__ __的环境条件。进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 __。1.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的生殖特点:有性生殖、__体内__受精、卵生。
2.家蚕的发育过程
3.发育特点: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__形态结构__和__生活习性__差异很大,称为变态发育。
二、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发育方式 发育过程 举例
完全变 态发育 经过卵、①__幼虫__、②__蛹__、成虫四个时期 ③__蜜蜂__、菜粉蝶、蝇等
不完全变 态发育 经过卵、④__若虫__、成虫三个时期 ⑤__蝗虫__、蟋蟀、蝼蛄、螳螂等
易错字:蛹 若虫
知识点1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1.(湖北随州中考)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家蚕生殖发育的过程正确的是( A )
A.卵→幼虫→蛹→成虫
B.幼虫→卵→成虫→蛹
C.成虫→幼虫→卵→蛹
D.蛹→幼虫→卵→成虫
2.(广东中考)为获得更多蚕丝,应给家蚕增加营养的发育阶段是( B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3.(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期中改编)我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家蚕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家蚕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受精卵__(填名称)。
(2)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__④→②→①→③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四个时期。由于幼虫与成虫在__形态结构__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距,该发育方式属于__完全变态__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_果蝇、菜粉蝶(合理即可)__(举两例)。
(3)“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诗中“死”指的是家蚕__幼虫__(填名称)期的结束。
知识点2 其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蝉是一种昆虫,它的一生从受精卵开始,先发育成若虫,再发育成成虫,完成交配后结束它的一生。根据描述,你认为蝉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分别属于( C )
A.有性生殖 完全变态
B.无性生殖 完全变态
C.有性生殖 不完全变态
D.无性生殖 不完全变态
5.(河北保定清苑区期中)《昆虫记》详细描述了卷心菜毛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描述能判断卷心菜毛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D )
A.卵是淡橘黄色 B.卵孵化成幼虫
C.幼虫取食卷心菜 D.幼虫结茧成蛹
6.(四川凉山州中考)花椒凤蝶发育过程的四个阶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C表现为不食不动 B.B可以发生蜕皮现象
C.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D.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
7.(陕西中考)①~④中,家蚕和蝗虫共有的发育阶段是( C )
①受精卵 ②幼虫 ③蛹 ④成虫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山东滨州中考)“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其中的“穿花蛱蝶”和“点水蜻蜓”所处的发育时期是( D )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意思是只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采蜜,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进行产卵。可见,其中的“穿花蛱蝶”和“点水蜻蜓”所处的发育时期是成虫期。
9.(吉林长春三模)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螳螂的发育方式与甲图所示生物相同
B.如果图乙是家蚕,则吐丝的时期是c
C.甲图、乙图的发育过程都经历蛹期
D.甲图、乙图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如果图乙是家蚕的发育过程图,那么家蚕吐丝是在b幼虫阶段;甲图的发育不经过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乙图的发育经过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10.(河北唐山丰南区月考)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面积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蝴蝶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多。下图为苎麻珍蝶生长发育的四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苎麻珍蝶的生长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B.苎麻珍蝶的生长发育顺序为②③①④
C.苎麻珍蝶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食物相同
D.阶段④的发育过程中需要蜕掉外骨骼
苎麻珍蝶的生长发育依次经过了②受精卵、④幼虫、③蛹、①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与成虫的食性不同;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苎麻珍蝶的生长发育过程与蝗虫不同。
11.(陕西西安长安区期中)如图为昆虫的变态发育模式图,已知D为卵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A.若此图表示果蝇的完全变态发育,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B.若此图表示蟋蟀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则A→C过程经历“作茧自缚”和“金蝉脱壳”
C.若此图表示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则C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C时期
若此图表示果蝇的完全变态发育,则B为蛹期,C为成虫期;蟋蟀的发育经过了“D卵→A若虫→C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金蝉脱壳”描述的是蜕皮现象,“作茧自缚”是进入蛹期,蟋蟀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不经历蛹期;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D受精卵→A幼虫→B蛹→C成虫”四个时期,家蚕在幼虫期吐丝,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A幼虫期。
12.(山东淄博周村区期中)蚊子是夏秋常见的昆虫,繁殖能力强,能传播多种疾病。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利用蚊子的幼虫所做的探究实验。
 
(1)甲图蚊子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__卵→幼虫→蛹→成虫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发育方式属于__完全变态__。
(2)为了探究大蒜浸出液能否杀死蚊子的幼虫,该小组准备了浓度为1%的大蒜浸出液等相关材料用具,对此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将探究补充完整:
①将60只蚊子幼虫__平均__分成A、B两组,每组30只分别置于两个同样的玻璃杯中。
②向A组加入适量清水,向B组加入等量的__1%的大蒜浸出液__。将两组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③结果预测:乙图表示该同学预测的实验结果,若A、B两组实验结果均接近曲线a,则说明1%的大蒜浸出液__不能__杀死蚊子幼虫;若A组实验结果接近曲线a,B组实验结果接近曲线b,则说明__1%的大蒜浸出液能杀死蚊子幼虫__。
13.(探究实践)蚕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匀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实验分为三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实验结果如表: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的统计表
实验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明亮 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 而均匀 光线暗 而均匀
实验Ⅰ (5月份平 均发生率) 15.48% 7.50% 4.92%
实验Ⅱ (9月份平 均发生率) 17.17% 8.85% 4.50%
总平均 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问题。
(1)蚕属于昆虫,它的生殖方式为__卵生__(填“卵生”或“胎生”)。
(2)从整个发育过程看,蚕的个体发育属于__完全变态__发育,蚕茧是蚕在发育过程的__蛹__期出现的。与蝗虫相比,蚕的发育过程多了__蛹__期。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在家蚕发育的__幼虫__期满足食物供应。
(3)该小组的假设是__光线的明暗和均匀程度对“薄头茧”的发生率有影响__。
(4)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变量是__光照的均匀程度__。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变量是__光线的明暗__。
(5)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减少“薄头茧”的产生,蚕在结茧时应提供__光线暗而均匀__的环境条件。进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__。
(1)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生殖方式为卵生。(2)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差别明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蚕茧是蚕在发育过程的蛹期出现的。与蝗虫相比,蚕的发育过程多了蛹期。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在家蚕发育的幼虫期满足食物供应,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3)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三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光线的明暗和均匀程度,因此作出的假设应该是光线的明暗和均匀程度对“薄头茧”的发生率有影响。(4)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第一组和第二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的均匀程度;第二组和第三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线的明暗。(5)从表中可看出,在光线暗而均匀的条件下“薄头茧”总平均发生率最低,因此可采用暗而均匀的光线来提高蚕茧的质量。进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