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预习+分层测试(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预习+分层测试(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0 18:11:55

文档简介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传染病
1.概念:传染病是由__ __引起的、能在人与__ __之间或人与__ __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比较
项目 传染病 非传染病
原因 由①__ __引起 由自身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或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特点 ②__ __性和③__ __性 不传染、不流行
举例 霍乱、乙型脑炎、肺结核、腮腺炎等 心脏病、近视、脑血栓、贫血等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__ __、切断传播途径、保护__ __。
易错字:传染 易感人群
知识点1 传染病
1.(江苏连云港中考)人类是在同自身的疾病和有害环境的抗争中生存与发展的。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艾滋病 B.巨人症
C.贫血 D.色盲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下列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
A.感冒病毒 B.蛔虫
C.痢疾杆菌 D.肺炎患者
知识点2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甘肃白银中考)小李同学不慎感染流感,从传染病角度分析,他的同学和家人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4.(广东珠海香洲区三模)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平均报告时间从5天缩短到了4个小时,有利于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此举有利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
C.消灭病原体 D.控制传染源
5.(山西晋中中考)李老师团队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此推测,幽门螺杆菌可通过(  )
A.血液传播 B.饮食传播
C.空气传播 D.蚊虫传播
6.(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每年春秋两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下列预防传染病的具体做法与预防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
A.患病的学生居家隔离——控制传染源
B.加强体育锻炼——保护易感人群
C.每天对教室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D.勤洗手、勤换衣,搞好个人卫生——保护易感人群
7.(云南中考)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带菌者咳嗽时会排出大量的细菌,主要经空气和飞沫传播。患者主要的症状为发热、咽部肿痛、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主要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该疾病。患者症状包括高热、面部皮肤潮红、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1)患者甲出现了发热、皮疹并伴随有咽痛的症状,据此初步诊断,甲最有可能患的是上述两种传染病中的__ __,经病原体检测证实上述诊断后,__ 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
(2)针对猩红热和登革热的传播特点,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分别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的有效预防措施。
猩红热:__ __。登革热:__ __。
8.甲同学用沾有面粉的手与乙同学握手,这一过程可以模拟传染病的传播过程。这个模拟活动中相当于病原体、传染源、易感人群的依次是(  )
A.面粉、沾有面粉的手、干净的手
B.沾有面粉的手、面粉、甲同学
C.面粉、甲同学、乙同学
D.沾有面粉的手、面粉、乙同学
9.(内蒙古赤峰中考)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a表示病原体,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A.a只包括细菌和病毒
B.甲表示切断传播途径
C.缺少甲、乙、丙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D.保护丙的措施只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10.(陕西中考)霍乱是由不洁食物和饮水中的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传染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霍乱弧菌没有细胞结构
B.防止水源污染是预防霍乱的有效措施
C.霍乱通过空气传播
D.不洁食物和饮水是霍乱的传染源
11.(海南三模)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对传染病的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下列古人的防疫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南北朝时期设立了隔离传染病人的“六疾馆”
B.秦朝官府在大疫时期有掩埋尸体的做法
C.殷商百姓有火燎、烟熏进行消毒防疫的习惯
D.明朝时期民间医者使用“人痘”预防天花
12.(湖南长沙三模)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红眼病一般指的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较急,1~2天就会出现眼红、眼部刺痛、眼部分泌物增多、有异物感等症状。红眼病有两个主要的病原体:病毒和细菌。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红眼病,患者眼睛内流出的分泌物偏稀薄;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结膜炎,眼睛分泌物非常黏稠。秋季发生的红眼病多是病毒性的,并且比细菌性红眼病传染性更强。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或间接接触污染物都有可能引起病毒感染的发生。
(1)红眼病的传染源是__ __。
(2)预防红眼病的具体措施有__ __。(写出两条)
(3)病毒性红眼病比细菌性红眼病传染性更强的原因可能是__ __。
(4)抗生素类眼药水对病毒性红眼病有效吗?__ __。
(5)感染严重时,炎症影响到了角膜,会导致视力__ __(填“下降”或“提升”)。
(6)儿童如果出现红眼病症状,建议不去__ __就诊。
A.眼科 B.传染科
C.儿科 D.呼吸科
13.(科学思维)(山东德州陵城区期末节选)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我国居民感染率近50%。Hp在我国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共用器具传播。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结构分析,Hp与人体细胞的主要不同是__ __。
(2)Hp会导致胃黏膜上皮损伤,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致癌。因此,Hp是造成幽门螺杆菌病的__ __。
(3)从传染病预防措施分析,将“家庭成员检测结果阳性者与患者同时治疗”属于__ __;定期对餐具消毒、阻止嘴对嘴给孩子喂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属于__ __。
(4)乳铁蛋白具有广谱抗菌、抗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究乳铁蛋白对Hp生长繁殖的影响,实验流程和结果如图1、图2。
①据图分析,在实验范围内,抑菌效果最好的浓度是__ __毫克/毫升。
②目前,市场上有了含乳铁蛋白的牙膏,若要长期使用这种牙膏来预防幽门螺杆菌病,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或提出哪些问题进行研究?__ __(至少一条)。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传染病
1.概念:传染病是由__病原体__引起的、能在人与__人__之间或人与__动物__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比较
项目 传染病 非传染病
原因 由①__病原体__引起 由自身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或遗传物质改变引起
特点 ②__传染__性和③__流行__性 不传染、不流行
举例 霍乱、乙型脑炎、肺结核、腮腺炎等 心脏病、近视、脑血栓、贫血等
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__传染源__、切断传播途径、保护__易感人群__。
易错字:传染 易感人群
知识点1 传染病
1.(江苏连云港中考)人类是在同自身的疾病和有害环境的抗争中生存与发展的。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A )
A.艾滋病 B.巨人症
C.贫血 D.色盲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下列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D )
A.感冒病毒 B.蛔虫
C.痢疾杆菌 D.肺炎患者
知识点2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甘肃白银中考)小李同学不慎感染流感,从传染病角度分析,他的同学和家人属于( D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4.(广东珠海香洲区三模)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平均报告时间从5天缩短到了4个小时,有利于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此举有利于( D )
A.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
C.消灭病原体 D.控制传染源
5.(山西晋中中考)李老师团队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此推测,幽门螺杆菌可通过( B )
A.血液传播 B.饮食传播
C.空气传播 D.蚊虫传播
6.(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每年春秋两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下列预防传染病的具体做法与预防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D )
A.患病的学生居家隔离——控制传染源
B.加强体育锻炼——保护易感人群
C.每天对教室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D.勤洗手、勤换衣,搞好个人卫生——保护易感人群
勤洗手、勤换衣,搞好个人卫生,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7.(云南中考)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带菌者咳嗽时会排出大量的细菌,主要经空气和飞沫传播。患者主要的症状为发热、咽部肿痛、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主要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该疾病。患者症状包括高热、面部皮肤潮红、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1)患者甲出现了发热、皮疹并伴随有咽痛的症状,据此初步诊断,甲最有可能患的是上述两种传染病中的__猩红热__,经病原体检测证实上述诊断后,__可以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
(2)针对猩红热和登革热的传播特点,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分别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的有效预防措施。
猩红热:__出入公共场所时佩戴口罩(围绕传播特点作答,合理即可)__。登革热:__生活的室内环境做到防蚊灭蚊(围绕传播特点作答,合理即可)__。
8.甲同学用沾有面粉的手与乙同学握手,这一过程可以模拟传染病的传播过程。这个模拟活动中相当于病原体、传染源、易感人群的依次是( C )
A.面粉、沾有面粉的手、干净的手
B.沾有面粉的手、面粉、甲同学
C.面粉、甲同学、乙同学
D.沾有面粉的手、面粉、乙同学
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甲同学手上的面粉模拟的是病原体,沾上面粉的甲同学模拟的是传染源,甲同学与乙同学握手模拟的是传播途径,乙同学模拟易感人群。
9.(内蒙古赤峰中考)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a表示病原体,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C )
A.a只包括细菌和病毒
B.甲表示切断传播途径
C.缺少甲、乙、丙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D.保护丙的措施只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a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传染源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甲表示传染源;保护丙易感人群,可通过注射疫苗、加强体育锻炼等。
10.(陕西中考)霍乱是由不洁食物和饮水中的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传染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霍乱弧菌没有细胞结构
B.防止水源污染是预防霍乱的有效措施
C.霍乱通过空气传播
D.不洁食物和饮水是霍乱的传染源
霍乱弧菌是一种细菌,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霍乱是由不洁食物和饮水中的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腹泻传染病,防止水源污染是预防霍乱的有效措施;霍乱不通过空气传播,而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和饮用被污染的水传播;不洁食物和饮水是霍乱的传播途径,患病的人才是传染源。
11.(海南三模)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对传染病的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下列古人的防疫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D )
A.南北朝时期设立了隔离传染病人的“六疾馆”
B.秦朝官府在大疫时期有掩埋尸体的做法
C.殷商百姓有火燎、烟熏进行消毒防疫的习惯
D.明朝时期民间医者使用“人痘”预防天花
南北朝时期设立了隔离传染病人的“六疾馆”属于控制传染源;秦朝官府在大疫时期有掩埋尸体的做法属于控制传染源;殷商百姓有火燎、烟熏进行消毒防疫的习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明朝时期民间医者使用“人痘”预防天花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2.(湖南长沙三模)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红眼病一般指的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较急,1~2天就会出现眼红、眼部刺痛、眼部分泌物增多、有异物感等症状。红眼病有两个主要的病原体:病毒和细菌。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红眼病,患者眼睛内流出的分泌物偏稀薄;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结膜炎,眼睛分泌物非常黏稠。秋季发生的红眼病多是病毒性的,并且比细菌性红眼病传染性更强。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或间接接触污染物都有可能引起病毒感染的发生。
(1)红眼病的传染源是__红眼病患者__。
(2)预防红眼病的具体措施有__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__。(写出两条)
(3)病毒性红眼病比细菌性红眼病传染性更强的原因可能是__病毒感染引起的红眼病患者眼里流出的分泌物偏稀薄__。
(4)抗生素类眼药水对病毒性红眼病有效吗?__无效__。
(5)感染严重时,炎症影响到了角膜,会导致视力__下降__(填“下降”或“提升”)。
(6)儿童如果出现红眼病症状,建议不去__D__就诊。
A.眼科 B.传染科
C.儿科 D.呼吸科
13.(科学思维)(山东德州陵城区期末节选)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我国居民感染率近50%。Hp在我国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共用器具传播。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结构分析,Hp与人体细胞的主要不同是__没有成形的细胞核__。
(2)Hp会导致胃黏膜上皮损伤,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致癌。因此,Hp是造成幽门螺杆菌病的__病原体__。
(3)从传染病预防措施分析,将“家庭成员检测结果阳性者与患者同时治疗”属于__控制传染源__;定期对餐具消毒、阻止嘴对嘴给孩子喂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属于__切断传播途径__。
(4)乳铁蛋白具有广谱抗菌、抗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究乳铁蛋白对Hp生长繁殖的影响,实验流程和结果如图1、图2。
①据图分析,在实验范围内,抑菌效果最好的浓度是__0.5__毫克/毫升。
②目前,市场上有了含乳铁蛋白的牙膏,若要长期使用这种牙膏来预防幽门螺杆菌病,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或提出哪些问题进行研究?__需了解牙膏中乳铁蛋白的含量(或有效刷牙次数及间隔时间或乳铁蛋白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__(至少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