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毕业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毕业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0 09:5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 2025 届毕业年级质量检测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 分)
1. 答案:A
解析:西周建立后,大规模分封诸侯,燕国是姬姓封国,在今北京地
区。燕国的建立加强了对北方地区的控制,A选项正确;材料未体现
燕国的文化特征,B 选项错误;“最北”表述绝对,C 选项错误;材
料不能表明燕国是最强大的封国,D选项错误。
2. 答案:D
解析:汉武帝时期推行均输平准政策,设立均输官和平准官,均输官
负责将地方贡物运往他处贩卖获利,平准官负责平抑物价,打击富商
大贾囤积居奇,稳定物价,D 选项正确;该政策的目的不是促进商品
流通,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盐铁专卖,B 选项错误;主要目的不
是抑制民间商业,C 选项错误。
3. 答案:C
解析: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
书省负责执行。诏令需经过三省流程,门下省可封驳审议,所以诏令
起草后不能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C选项正确;中书省不能直接执行
诏令,A选项错误;门下省有封驳权,不是直接执行,B选项错误;
皇帝诏令也需按程序进行,D选项错误。
4. 答案:A
解析: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城市中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
制,夜市繁荣,A 选项正确;坊市制度在宋代逐渐瓦解,B 选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商人社会地位提高,C 选项错误;“开始”说法错误,D
选项错误。
5. 答案:B
解析:元朝行省辖区广阔,权力较大,但行省官员受中央节制,重大
事务需上报中书省,这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选项正确;行省
制加强了中央集权,A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族融合,C 选项错误;
“消除”说法过于绝对,D 选项错误。
6. 答案:D
解析: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人口众多,城市规
模扩大,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增加,推动了以苏州为中
心的江南地区成为全国出版业中心,D选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政府政
策,A 选项错误;文化重心南移在南宋已完成,B选项错误;活字印
刷术发明于北宋,C 选项错误。
7. 答案:A
解析: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介绍世界地理知识,魏源在此基
础上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当时的
思想界起到了启迪作用,A 选项正确;“全面”说法错误,B 选项错
误;此时尚未付诸实践,C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救亡图存成为时代
主题,D选项错误。
8. 答案:B
解析: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如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些企业采
用机器生产,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近代化进程,
B选项正确;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A 选项错误;民
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19世纪六七十年代,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与
世界市场的联系,D 选项错误。
9. 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认识的深化,是根据不同时期革命
的需要,将不同阶层纳入革命力量范畴,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
求,C 选项正确;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影响对“无产阶级”的认识,
而不是认识深化加速主要矛盾演变,A选项错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
量是无产阶级,这一地位在中共成立时就已明确,B选项错误;不同
时期中国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未发生变化,D选项错误。
10. 答案:C
解析:海归群体具有语言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视野等优势,他们
回国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在经济、科技等多领域与世界接轨,促进中
国式现代化全面展开,C选项正确;“改变了”表述过于绝对,A 选
项错误;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的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B选项错误;“科
教兴国”战略在 1995 年提出,与海归群体回国发展的时间不完全对
应,D 选项错误。
11. 答案:A
解析:印欧人早期迁徙路线广泛,从小亚细亚等地迁徙,图中路线符
合印欧人早期迁徙特点,A 选项正确;治铁技术传播路线与图中路线
不符,B选项错误;波斯帝国扩张主要在中东、西亚等地,C 选项错
误;亚历山大远征主要是从希腊向东方扩张,D 选项错误。
12. 答案:C
解析:14世纪西欧对战争合法性与正当性的判断标准发生变化,从
以基督教视角转变为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这反映出政治文化的重构,
C选项正确;民族意识觉醒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的认同和追求民族独
立等方面,材料未体现,A选项错误;天主教会权威式微是这一变化
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反映的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封建
领主地位,D 选项错误。
13. 答案:A
解析:18 世纪中后期法国三个等级财富拥有量差异巨大,第一等级
教士和第二等级贵族占有大量财富,第三等级财富较少,这种贫富差
距悬殊的状况表明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革新势在必行,A选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上升,B选项错误;中间阶层力量发展
在材料中未体现,C 选项错误;等级君主制在此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
逐渐走向衰落,D选项错误。
14. 答案:B
解析:《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强调在资本主义
社会中,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与材料中德国资产阶
级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相符,B 选项正确;《社会契约论》强
调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A选项错误;《联邦党人文集》主要探讨美
国联邦制和政治制度,C 选项错误;《普鲁士改革敕令》与材料观点
无关,D选项错误。
15. 答案:A
解析:1942 年苏联处于卫国战争时期,东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为战争提供了粮食等物资保障,A 选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国家与农民
关系的调整,B选项错误;这一时期主要是为了满足战争需求,不是
改善国民经济布局,C选项错误;农产品收购制与材料现象无关,D
选项错误。
16. 答案:C
解析:美国欲夺取巴拿马运河控制权,这是美国干涉拉美事务,延续
门罗主义行径的表现,C选项正确;巴拿马在 1999 年已收回运河主
权,A选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巴拿马运河这一事件,不能说明地区热
点问题此起彼伏,B 选项错误;世界殖民体系在 20世纪 90 年代已瓦
解,D 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52 分)
17.(12 分)
(1)含义:①指欧洲,明末清初魏禧《兵迹·远邦编》中“欧罗巴一
名大西洋”,将大西洋等同于欧洲 ;②指海洋,乾隆年间法国传教
士蒋友仁《地球图说》中“西至大西洋”,表明大西洋是欧逻巴州西
边的海洋 ;③指葡萄牙,道光三年两广总督阮元《奏陈饬谕大西洋
人嗣后无须带领多船来粤片》中“大西洋夷人”,这里的大西洋指代
葡萄牙 。(6分)
(2)解释:明末清初,中国对世界的认知有限,与西方交流较少,将
欧洲称为大西洋,体现了当时对世界地理认识的不足 ;乾隆年间,
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的地理知识,人们对世界地理有了
进一步了解,认识到大西洋是海洋 ;道光年间,“大西洋”指代葡
萄牙,是因为葡萄牙在明清时期与中国有较多的贸易往来,在中国人
的认知中,“大西洋”成为葡萄牙的代称,反映了当时中外交往的特
点 。(6 分)
18.(12 分)
示例:
选择文化视角,章节目录:
第三章 文化交流与国际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文艺复兴与欧洲国际关系的调整
第二节 启蒙运动对世界政治观念的影响
第三节 工业革命时期科技文化传播与国际格局变化
阐述: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随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它倡
导人文主义,冲击了封建神学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在国际
关系方面,各国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加,文化交流成为国家间交往的
重要内容。一些国家借助文艺复兴的成果,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影响力,
推动了欧洲国家之间关系的调整 。启蒙运动进一步传播了理性主义
思想,强调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欧美国家
的政治变革,如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政
治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国际交往中,各国开始更加注重基于这些
理念的政治对话和合作 。工业革命时期,科技文化迅速传播。西方
国家凭借先进的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改变了国际格局。
科技的传播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同时也加剧
了国家间的竞争,国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12分)
19.(16 分)
(1)历史条件:我国劳动人民掌握石拱构造技术;当地有丰富的建筑
石料资源;隋朝经济发展,具备建造大型桥梁的经济实力;政府的支
持 。(6 分,任答三点即可)
(2)功能:方便行人通行,缓解了京汉铁路与正太铁路交汇处的交通
压力;促进了商业发展,周边形成商业街雏形;具有军事防御功能,
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军改造为核心工事和指挥部;见证了石家庄的城
市发展和解放历程 。(6分,任答三点即可)
(3)意义: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地方
文化建设,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一些桥梁与当地历史事件相关,
修缮与保护它们有助于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4分,任答两
点即可)
20.(12 分)
(1)原因:古典作家的记载为考古发掘提供了线索;希腊政府和美国
雅典古典学院的支持与参与;考古学家的长期探索 。(6 分)
(2)关系:文献记载为考古发掘提供了方向和线索,引导考古学家有
针对性地进行探索,如雅典古市集的发掘是循着古典作家记载展开的;
考古发掘可以验证文献记载的真实性,丰富和补充文献记载的内容,
通过对雅典古市集的发掘,发现了大量陶瓶、陶片及铭文,加深了对
雅典历史的理解;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相互印证,共同推动对历史的
研究,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准确 。(6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