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二节
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有一句俗话“大树底下好乘凉”,“好乘凉”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蒸腾作用的概念,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2.能说明生物圈的水循环概念及意义,描述绿色植物在水循环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
蒸腾作用
生长期中
总吸水量
204.228Kg
100%
组成成分
的水量
1.872Kg
维持生理
过程的水量
0.250Kg
0.92%
0.12%
202.106Kg
98.96%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 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
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由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就是植物的蒸腾作用。
叶脉
土壤
水分子
叶肉细胞
气孔
大气
根毛
水分子
水
根部导管
茎部导管
植物的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的概念
植物的蒸腾作用
观察
你认为哪种方案设计得更合理?
乙
甲
甲
乙
现象:
结论:
甲塑料袋的壁上出现 水滴,乙塑料袋的壁上出现 水滴。
大量
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少量
光照
思考:1.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来自哪里?这些水分从植物体的什么器官,什么部位散失出来的?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散失的水蒸气从叶片的气孔排出
2.蒸腾作用的器官
气孔关闭
气孔打开
2.气孔的开闭是怎么调控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光照、风、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都能影响气孔的开启和闭合。
得出结论:水珠是从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出来的。
蒸腾作用的过程:
根
茎
叶
气孔
叶脉
土壤
水分子
叶肉细胞
气孔
大气
根毛
水分子
水
根部导管
茎部导管
绿色植物约99%的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周围的空气中,这是一种浪费吗?
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有什么意义?
合作探学
小组合作讨论,对图片做出解释,归纳蒸腾作用的意义
水往高处流
“水”往高处流
大树底下好乘凉
1.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
2.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无机盐的运输。
3.降低了叶片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照射而灼伤叶片。
3.蒸腾作用的意义:
水通过叶子蒸发
蒸腾的抽力向上抽水分
根压向上压水分
在高大的乔木中,水在蒸发掉前可爬升50米以上。
水分由土壤流入根部
蒸腾流
陆地水
水蒸气
海洋
水蒸气
降雨等
降雨等
蒸发、蒸腾
蒸发
水流向海洋
植物和水循环
生物圈的水循环是指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蒸腾、降水等环节,在生物圈中不断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概念
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动力是什么?
想一想
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太阳能,它使生物圈中各种水体的水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再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降落到陆地上的水,除了供给植物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一部分重新蒸发、蒸腾,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再汇入河流,与降落到河流中的水一起流入海洋。
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把生物圈中的水体联系一起,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处于不断更新之中。
讨论
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对水循环有哪些影响?
海洋、湖泊等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中,形成云,继而形成雨、雪,再回到海洋或陆地。
但是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会受到一定影响,如陆地的降雨会减少,形成的陆地水减少等等。
思考:
绿色植物除了稳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还起到了什么作用?
观察下面图片,试着分析水土流失的程度与植被分布的关系。
1、防止水土流失
2、涵养水源、截留雨水,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有利于更多的降水转入地下形成陆地水。
思考与交流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为推动保护长江、黄河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实施,我国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
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具体行动,保护长江、黄河的水资源
1.严禁采伐森林
2.节约用水
3.减少环境污染,不乱丢垃圾等
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由叶片的气孔中散失到大气中,这就是蒸腾作用
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是指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蒸腾、降水等环节,在生物圈中不断循环运动的过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返回了大气
1.有些高大的乔木,根部吸收的水分可以向上输送到植物的顶,主要动力来自( )
A. 光合作用 B. 输导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呼吸作用
2.关于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气孔
B. 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温度
C. 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促进水循环
D. 蒸腾作用能够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C
A
3.我们应该采取具体行动,保护长江、黄河的水资源,不包括( )
A. 不乱采伐森林 B. 节约用水
C. 不乱丢垃圾 D. 废水直接排放
4.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许多“退耕还林”的鼓励性政策,提高了国土绿化面积。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所有生物直接提供能量 B. 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营养
C. 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 涵养水源、减少风沙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