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挂盘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漂亮的挂盘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5-24 23:05:52

文档简介

《漂亮的挂盘》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挂盘的装饰功能和饱满、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手法。
认识图案设计的构图方式——均齐式和平衡式,掌握设计挂盘的步骤和基本技能。
在比较和欣赏中认识饱满、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在比较中感知均齐式和平衡式的构图,感知各种材料的不同效果,在讨论中自主掌握挂盘的外形和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用均齐式、平衡式设计制作挂盘。
使用明快的色彩和夸张、变形的手法设计制作挂盘。
课前准备:
1、教师:课件、范作、邀请学生小嘉宾、各种教具。
2、学生:一次性盘子、剪刀、卡纸或橡皮泥、胶水、彩笔、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 导入新课:
1、创设学习情景:“角色”引入。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小嘉宾”,看她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请“小家宾”上讲台,出示她的礼物——“陶制小挂盘”,分享她制作挂盘的快乐经历,材料,内容,感受。
(三)、讲授新课:
1、对话引入本课学习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啊?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进入挂盘的世界。
2、引导欣赏比较中西挂盘,感受挂盘的装饰美感,感知饱满、夸张和变形的手法。
3、中国与西方的挂盘各有什么特色。
4、比较图片,认识均齐式和平衡式均衡、稳重的美感。
5、自主学习讨论归纳挂盘的不同外形、内容和制作材料。
(四)、创作练习
1、小组互相学习,自主探索制作步骤、制作挂盘。
2、有效控制课堂纪律,通过表扬先进激励学生的制作热情,指导学生完成作品。
(五)、展示评价:
1、他评:各小组自主选出一张最漂亮的作品。
2、自评:在学生评上来的作品选几张让学生上讲台自己评述自己的作品。
3、综合评述:课堂上教师适当评价,再使用网络技术,在教师播客上让学生、家长和其他人一起来评价。
课件9张PPT。漂亮的挂盘第一部分欣赏评述以下有两种构图形式的挂盘,你能区分开吗?
(请分别指出来)考一考:平衡式:
(一种比较自由的构图形式,
上下或左右两部分纹样不同)均齐式:
(对称、回旋、辐射)对称→→回旋→辐射由相同的适合图案组织在具体的外形内青花瓷:端庄高贵 韵味典雅 被称为“人间瑰宝”第二部分学生技能实践作业要求: 运用所学的“均齐式”或“平衡式”构图
设计一个青花瓷挂盘或其它个性挂盘。 毕加索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至还波及到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等其他领域。《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毕加索崇尚立体主义,他的抽象画主观表现出的太阳光是螺旋状照射的,不同于客观世界的光沿直线传播。毕加索小时候常常会有意识地画出螺旋状的物体,虽然他根本无法说明画的是什么。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艺术作品是伟大的人物创造的。
陶艺
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华的矛盾与碰撞。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产地来加以分类。
分为传统陶艺和以个人艺术创作为特点的现代陶艺两大部分。
国外陶艺发展非常快,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陶艺课,而且许多家庭建成了陶艺作坊,还出现了一些个人经营的陶艺工作室,许多休闲场所也摆放陈设着陶艺家的作品,这样既能很好地发展陶艺事业,又增近了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
中国陶艺正处于发展中,从几年前各地陶吧的兴起,逐渐让人们了解了陶艺,陶艺正在走进家庭。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这样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随着陶艺热的逐步升温,陶艺制品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亲手做陶艺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的又一休闲方式,这样即能很好地发展陶艺事业,又增近了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