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伴随城镇化进程,乡镇经常变身街道,迈进城市圈,实现新跨越。2023年初,黑龙江省伊春市和齐齐哈尔市根据实际需要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将辖区内的6个街道撤销,并设为镇,引起持续热议。据此完成1~2题。
1.街道和镇两种区域( )
A.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B.按照自然特征划分
C.按照人文特征划分 D.内部性质完全一致
2.撤街设镇主要反映了( )
A.区域是一个整体 B.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C.区域之间相互关联 D.区域存在动态变化
[2024·河北邢台期末]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下图为陕西省的三大自然区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陕西省的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地貌和矿产资源
4.下列叙述体现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的是( )
A.近年来关中地区的发展带动了陕西省的整体发展,陕西省的发展也推动着关中地区的发展
B.陕南地区和关中地区的合作发展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C.关中地区的发展可以辐射带动陕北地区的发展
D.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辽宁自贸区)是东北地区的首个自贸区,是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该自贸区由分布在沈阳、大连和营口三个城市中的规划区域组成(见下图),区内允许外国货物免税进口。据此完成5~6题。
5.辽宁自贸区的设立有利于( )
A.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B.消除贫困,体现社会的公平性
C.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D.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影响力
6.辽宁自贸区的三个片区( )
A.内部性质完全一致
B.之间具有层次性
C.之间是互不联系的
D.都占有一定空间
[2024·河北沧州期中]下图示意我国省域、县域、乡域、村域的空间体系结构。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四级区域类型属于( )
A.自然区域
B.行政区域
C.经济区域
D.文化区域
8.在我国,图中四级区域类型数量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4·甘肃定西期末]下面示意中国政区(图1)、长江经济带(图2)、上海自贸区(图3)三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读图,完成9~10题。
图1
图2
图3
9.中国政区、长江经济带、上海自贸区三个区域的地图,如果图幅相同则( )
A.中国地图比例尺最大
B.上海自贸区比例尺最小
C.上海自贸区内容最简略
D.上海自贸区内容最详细
10.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优势条件有( )
①经济基础好 ②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好 ③资源禀赋好 ④劳动力充足、廉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中国与江苏省行政区划图,完成11~12题。
11.江苏省是中国的一部分,该省又包括南京、苏州等市,这表明区域( )
A.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B.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C.有各自的特色优势 D.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12.南京市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依据是( )
A.面积、形状 B.宗教信仰
C.经济发展 D.行政区划
B组 关键能力提升练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作为地理分界线具有一定的宽度,被称为过渡带。在过渡带上兼具南北方的特点,过渡带的宽度直接由分界线的屏障和阻隔作用所决定。下图为我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秦岭—淮河线西段较窄,东段较宽,其原因可能是( )
A.淮河历史上多次改道,确定性不强
B.秦岭海拔较高,阻隔作用较淮河强
C.秦岭山体较淮河宽度窄
D.淮河位于偏东部,水分条件好
14.秦岭—淮河线作为南北分界线的具体界定经历了长期的过程,众多专家观点不一,有专家建议根据行政界线划分南北方,对此建议解释合理的是( )
A.秦岭—淮河线具有多个地理意义,每一种界线不一致
B.行政区划界线较自然区域界线更加明确
C.秦岭—淮河作为天然屏障,随着地质作用而变化
D.随着科技进步,对自然界线的划分标准在变化
[2024·山东德州高二期末]居民身份证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或字符(X)校验码组成。六位数字地址码(前两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八位出生日期码+三位顺序码和一位校验码(顺序码表示同一日出生的次序和性别,奇数代表男性,偶数代表女性。最后1位校验码用“0~9”和“X”表示)。下图中数字为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数字。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数字编制的依据是行政区的( )
A.经济水平
B.方位特征
C.资源环境承载力
D.传统文化特征
16.对某行政区居民身份证号码进行统计,不能准确获取该行政区的人口信息是( )
A.老龄化水平
B.迁移流动
C.性别结构
D.文化水平
[2024·陕西渭南阶段练习]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7~18题。
17.与图示区域A的界线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政治文化区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和青岛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④⑤⑥
18.下列区域属于按综合指标划分的自然区域是( )
A.热量带 B.干湿区
C.文化区 D.我国三大自然区
19.[2024·河南安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图中甲、乙、丙表示长江经济带拥有的三个国家级城市群,指出其名称。
(2)从区域空间尺度角度,说明乙城市群与A、B、C三省的关系。
(3)从区域空间尺度角度,说明上海市、丙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的关系。
(4)从区域空间尺度角度,分析上海市与丙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街道和镇均属于行政区,行政区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的划分主要是按人文特征划分的;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是相对一致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街道变成镇后,区域的类型和职能发生了变化,反映了区域存在动态变化。故选D。
3.A 4.A 解析 第3题,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陕西省的三大自然区陕北地区、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是根据气候和地貌来划分的。陕南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均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陕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关中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陕北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A正确。第4题,陕西省的尺度范围较关中地区大,关中地区的发展带动陕西省的整体发展,陕西省的发展也推动着关中地区的发展,体现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A正确。
5.A 6.D 解析 第5题,辽宁自贸区是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其设立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经济发展,A正确。辽宁自贸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不能消除贫困,没有体现社会的公平性,B错误。辽宁自贸区主要是发展经济,没有体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C错误。辽宁自贸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对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影响力的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A。第6题,辽宁自贸区的三个片区内部性质基本一致,不会是完全一致,A错误。辽宁自贸区的三个片区是同一级别,没有层次性,B错误。辽宁自贸区的三个片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错误。辽宁自贸区的三个片区都占有一定空间,D正确。故选D。
7.B 8.D 解析 第7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省域、县域、乡域、村域属于行政区域的划分,B正确,排除A、C、D。故选B。第8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丁表示村域,尺度最小,等级最低,数量最多,D正确;甲表示省域,乙表示县域,丙表示乡域,均比村域等级高,数量少,排除A、B、C。故选D。
9.D 10.A 解析 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展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因此中国政区图、长江经济带图、上海自贸区图三幅图的图幅相同时,中国政区图比例尺最小,上海自贸区图比例尺最大,中国政区图表示的内容最简略,上海自贸区图表示的内容最详细,因此D正确,排除A、B、C。故选D。第10题,根据上海自贸区的地理位置,该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因此①②正确;该地区资源条件较差,排除③;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力成本较高,排除④。因此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1.A 12.D 解析 第11题,根据题干可以看出,江苏省是一个级别的城市,南京、苏州是低一级别的城市,体现了区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A正确。区域有各自的特色优势、区域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些都是区域的特点,但不是题干所体现的区域特点,B、C、D错误。故选A。第1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市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依据是行政区划,D正确。面积、形状是划分之后的结果而不是依据,A错误;宗教信仰、经济发展会影响区域划分,但不是南京市划分的依据,B、C错误。故选D。
13.B 14.B 解析 第13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两侧存在南北方差异,其自然环境差异又主要表现在气候上,结合材料“在过渡带上兼具南北方的特点,过渡带的宽度直接由分界线的屏障和阻隔作用所决定”可知,秦岭—淮河线西段较窄,东段较宽,其原因可能是秦岭海拔较高,阻隔作用较淮河强,B正确。第14题,有专家建议根据行政界线划分南北方,对此建议解释合理的是,行政区划界线较自然区域界线更加明确,B正确;秦岭—淮河线具有多个地理意义,但每一种界线大体一致,A错误;秦岭—淮河作为天然屏障,一般不会随着地质作用而变化,C错误;对自然界线的划分标准不会随科技变化而变化,其划分受自然因素影响,标准一般是不变的,D错误。
15.B 16.D 解析 第15题,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数字是按照省级行政区域来划分的,其中,开头数字为1的是华北,2是东北,3是华东,4是中南,5是西南,6是西北,因此主要是根据行政区的方位特征来编制,B正确;数字编制不能体现该行政区的经济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传统文化状况,A、C、D错误。故选B。第16题,居民身份证号码主要包含了地区、年龄、性别等信息,因此可以获取老龄化水平和性别结构情况,A、C不符合题意;不同区域的居民身份证号码前六位数字不同,但迁移流动人口的身份证号码信息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可获取不同区域迁移流动人口信息,B不符合题意;现代居民身份证号码信息与文化水平关系不大,D符合题意。故选D。
17.C 18.D 解析 第17题,由图可知,A与周围区域之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一般按社会经济因素来划分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区域间没有过渡性。而以自然因素标准来划分区域,区域间往往有过渡性,区域间界线模糊。①行政区之间因区域间无过渡性,界线是明确的;②政治文化区之间因区域间无过渡性,故界线是明确的;③热量带之间因区域间有过渡性,故界线是模糊的;④干湿区之间因区域间有过渡性,故界线是模糊的;⑤三江平原与周围区域之间因区域间有过渡性,故界线是模糊的;⑥山东省和青岛市属于行政区,与周围的界线是明确的。所以与图示区域A的界线类型相同的是①②⑥,C正确。③④⑤与区域A的界线类型不同,A、B、D错误。故选C。第18题,热量带是依据不同区域热量差异划分的,以单一指标为划分依据,A错误;干湿区是根据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这个单一指标划分的,B错误;文化区不属于自然区域,C错误;我国三大自然区是根据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而划分的,划分依据包括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土壤等,是根据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D正确。故选D。
19.答案 (1)甲为成渝城市群,乙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丙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乙城市群覆盖A、B、C三省各一部分区域;乙城市群的空间尺度与A、B、C三省的空间尺度存在重叠关系;乙城市群与A、B、C三省属于不同空间尺度。
(3)上海市空间尺度最小,隶属于丙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空间尺度最大,包括丙城市群和上海市。
(4)上海市为丙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上海市的发展可以带动丙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上海市可以为丙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的其他区域提供资金和技术;丙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可以促进上海市的发展;丙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为上海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和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
解析 第(1)题,读图即可判断三大城市群,甲为成渝城市群,乙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丙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第(2)题,读图可知,乙城市群与A、B、C三省在空间上具有重叠关系,乙城市群包含A、B、C三省的部分地区,乙城市群与A、B、C三省属于不同的空间尺度。第(3)题,三者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上海市空间尺度最小,隶属于丙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空间尺度最大,包括丙城市群和上海市。第(4)题,三者中,上海市为丙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为丙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提供资金和技术,上海市的发展可以带动丙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同时丙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能反作用于上海,促进上海市发展,为上海市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市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