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北京丰台期末)资兴作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2009年后,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电子信息等产业和服务业,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以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二、三产业双轮驱动转变,成功跻身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旅游百强县市。下图为资兴市城市经济发展历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2009年以前,下列四种产业中,生产总值占资兴市比重最大的可能是( )
A.养殖业
B.电力产业
C.纺织业
D.旅游业
2.新生期的资兴市在第二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技术力量不足
B.矿产资源缺乏
C.市场需求较小
D.环境污染严重
3.资兴市的转型发展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带来的启示主要有( )
A.禁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
B.积极探索产业多元化发展
C.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不断延长原有资源产业链
[2024·吉林通化期末]埃森市是鲁尔区的产业转型代表,其中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曾经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煤矿之一,经历了从兴盛到衰退再到转型三个阶段。如今开创了一条“工业文化之路”,成为世界上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典范。下图为埃森市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逐渐衰退直至关闭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单一 B.人力资源大量外流
C.生产方式落后 D.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5.埃森市产业转型中保留工业遗产,对城市的影响主要是( )
A.延续城市文化记忆 B.改变城市内部结构
C.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2024·江苏连云港期末]2008年,焦作市被国家确认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从此,焦作开启转型发展之路,昔日煤城变成了今天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下图为焦作市区位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焦作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根本原因是( )
A.产品附加值低 B.产业结构单一
C.环境污染严重 D.劳动力成本上升
7.焦作市在转型过程中可利用的有利条件是( )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能资源丰富
C.交通条件便利 D.科技较发达
8.我国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中可借鉴的“焦作经验”有( )
A.吸引外资,发展进出口加工贸易
B.利用人才、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依托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D.利用优势资源,发展新型替代产业
[2024·江苏连云港期末]某同学在学习《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一课后,对焦作和大庆两城市进行对比研究,并制作资料卡片(下图)。读图,完成9~10题。
9.焦作市和大庆市转型前工业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资源储量大、质量高 ②历史悠久,科技水平高 ③生产协作条件好 ④水陆交通便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焦作市与大庆市因地制宜选择不同转型发展之路,主要途径是( )
①焦作市开发多种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②焦作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③大庆市以生态农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④大庆市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利用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焦作是一个因煤而兴的城市。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该市经济增长乏力、环境污染严重。2008年,焦作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由此开始了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之路。
焦作明确提出创建新型工业城市、山水旅游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焦作逐渐形成了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等为支柱产业的新型工业体系;另外,焦作以旅游业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太极圣地·山水焦作”城市品牌,实施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的转变,现已成为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焦作市在我国的位置
焦作市的旅游资源分布
(1)焦作打造山水旅游城市有哪些优势条件
(2)焦作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B组 关键能力提升练
万山镇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曾是我国最大的汞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后因长期过度开采,朱砂资源储量锐减,万山区被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万山镇依托厚重的朱砂文化和自然山水风光,将旧矿区变废为宝,打造“朱砂古镇”,建立了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发展旅游业,当地的朱砂工艺品远销全国各地。2017年,万山镇被列入中国特色小镇。据此完成12~13题。
12.万山镇朱砂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引发地震、塌陷等地质灾害
B.造成土壤、水源和大气污染
C.破坏植被,影响当地降水量
D.加剧水土流失,黑土肥力下降
13.万山镇建设特色小镇产生的社会效益为( )
A.发挥现有资源的教育功能
B.使产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
C.延缓朱砂资源的枯竭进程
D.促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2024·湖南岳阳期末]国际专业研究机构将“收缩型城市”定义为人口规模在1万以上的人口密集城市区域,面临人口流失超过2年,并经历结构性经济危机的现象。在我国,虽然收缩型城市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相关研究中,人口流失都是最重要的指标。下表为部分省级行政区收缩型城市统计表。据此完成14~15题。
省级 行政区 收缩型 城市个数 收缩型城市
黑 8 绥化、齐齐哈尔、鸡西、鹤岗、七台河、黑河、伊春、双鸭山
吉 7 吉林、白城、白山、松原、四平、通化、辽源
辽 6 锦州、鞍山、抚顺、本溪、阜新、丹东
川 3 巴中、内江、广元
内蒙古 1 通辽
陕西 1 安康
14.我国东北三省收缩型城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位置偏远,经济停滞不前
B.资源枯竭,产业转型困难
C.环境污染,基础设施落后
D.资金短缺,科技人才外流
15.研究发现,我国部分三、四线城市成为收缩型城市,主要是因为( )
A.群山环绕,环境比较封闭
B.地处内陆,生存条件恶劣
C.等级较低,距中心城市近
D.开发较晚,产业基础薄弱
洛林工业区是法国煤炭、铁矿资源富集区。从19世纪50年代起,洛林钢铁、煤炭工业发展很快。但从20世纪70年代起,洛林工业区走向衰退。1984年,洛林工业区的整顿和改造全面展开,目前还在进行之中。为了确保转型顺利进行,法国政府和洛林地区政府从实际出发,调整发展思路,扶持青年扎根农村,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食品业,促进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下图示意洛林工业区位置。据此完成16~17题。
16.洛林工业区致力于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巩固经济基础
B.振兴乡村经济,摆脱工业困境
C.利用资源优势,完善产业结构
D.缓解环境压力,增加人口容量
17.为全面整顿与改造洛林工业区,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制定与实施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大量吸引外资 ②大规模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支柱产业 ③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再工业化” ④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2024·浙江宁波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境内有我国第五大沙漠毛乌素沙地与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2022年,鄂尔多斯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6 908元,居全国首位,超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成功在网络上“出圈”。
材料二 “家里有矿”是鄂尔多斯最大的标签,“羊煤土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是鄂尔多斯的“金字招牌”。资源富集的鄂尔多斯,大约拥有全国1/6的煤炭、1/3的天然气储量。
材料三 下图为鄂尔多斯市及周边地区略图。
(1)指出鄂尔多斯“出圈”的区位条件。
(2)简析鄂尔多斯当前发展面临的契机与困境。
(3)从环境角度,分析鄂尔多斯大力进行资源开发的不利影响。
(4)从资源安全角度,为鄂尔多斯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
1.B 2.A 3.B 解析 第1题,由材料“资兴作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可知,2009年以前,资兴以煤炭及相关产业为主导产业,结合选项,养殖业、纺织业、旅游业和煤炭没有直接关系,A、C、D错误;依托煤炭可以发展电力产业,生产总值占比最大的可能是电力产业,B正确。故选B。第2题,2009年后,资兴市发展的新兴产业有“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电子信息”,对技术要求高,第二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技术力量不足,A正确;新兴产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小,B错误;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量大,C错误;读图,新生期煤炭开采量迅速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产业调整及相关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治理,不是主要的困难,D错误。故选A。第3题,由材料“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以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二、三产业双轮驱动转变”可知,资兴市通过产业多元化发展实现转型,B正确;结合材料可知,资兴市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以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二、三产业双轮驱动转变,并不是依靠不断延长原有资源产业链来转型的,D错误;读图可知,2009年后,新生期资兴市煤炭开采量迅速减少但不是禁止开采,A错误;由“成功跻身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旅游百强县市”可知,高新技术产业不是资兴市转型的主导产业,C错误。故选B。
4.D 5.A 解析 第4题,“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曾经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煤矿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大规模使用,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逐渐衰退直至关闭的最主要原因,D正确;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人力资源大量外流,也是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逐渐衰退直至关闭的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A、B、C错误。所以选D。第5题,鲁尔区埃森市产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保留工业遗产,发展工业遗产文化旅游,可以传承城市的工业文化,有效保护城市的文化脉络,延续市民原有的城市记忆,A正确;对于改变城市内部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较小,B、C、D错误。所以选A。
6.B 7.C 8.D 解析 第6题,资源型城市往往会在资源枯竭后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大多是过度依赖当地现有的资源,对其他的产业发展缺乏投入,产业结构单一,一旦现有产业陷入困境,将会导致整个地区经济衰退,B正确;产品附加值低、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成本上升不是根本原因,A、C、D错误。故选B。第7题,焦作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故煤炭资源已不是有利条件,A错误;焦作市水能资源不丰富,B错误;焦作市有多条铁路、公路穿过,是该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交通条件优越,C正确;焦作市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科技实力不足,D错误。故选C。第8题,焦作市有诸多优势资源,依据优势资源,培植新型替代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实现转型,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借鉴“焦作经验”,D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吸引外资,发展进出口加工贸易,与焦作市转型的关系不大,A错误;我国大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引进人才、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该类型城市来说较为困难,B错误;我国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不一定像焦作市一样山水资源丰富,不一定能发展旅游业,C错误。故选D。
9.C 10.D 解析 第9题,阅读材料“焦作市因煤而兴,形成了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大庆市以石油、石化为支柱产业”可知,焦作市和大庆市转型前工业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有资源储量大、质量高,生产协作条件好,①③正确;焦作市和大庆市都是资源型城市,科技水平不高,都位于内陆地区,水运不便利,②④错误。故选C。第10题,据材料“焦作市利用黏土、怀药等优势资源和条件,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可知,焦作市转型发展选择的是开发多种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①正确,②错误;大庆市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油气资源深加工,还发展石化工业,大庆市转型发展选择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利用价值,④正确,③错误。故选D。
11.答案 (1)焦作周边山水自然景观壮美,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程度高;由政府主导,树立城市旅游品牌等。
(2)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培育新的产业集群;以旅游开发为龙头,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加大政府主导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
12.B 13.A 解析 第12题,万山镇长期过度开采朱砂资源,对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是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B正确;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引发水土流失,诱发塌陷等地质灾害,但不是主要影响,A、C、D错误。故选B。第13题,万山镇将废旧矿区改造为矿山公园,能够发挥现有资源的教育功能,A正确;使产业升级是产生的经济效益,B错误;延缓朱砂资源的枯竭进程和促进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是产生的环境效益,C、D错误。故选A。
14.B 15.C 解析 第14题,东北三省是我国重工业基地、老工业基地,其中有些城市因长期开采煤炭、铁矿等资源,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收入下降;或工业转型较慢,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就业岗位减少,大量人口外迁,故B正确。东北三省收缩型城市并非所有城市都是位置偏远,A错误;东北三省收缩型城市之前进行过开发,基础设施并不落后,环境污染也不是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C错误;由于国家的振兴东北发展政策,资金并不短缺,D错误。故选B。第15题,分布在中心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区位优势并不弱,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与中心城市没有形成产业协同关系,产业结构比较脆弱,中心城市以其优势,虹吸效应强,吸引周边三、四线城市的资源要素,得到良好发展。而中心城市周围的三、四线城市,都面临经济窘境。故我国部分三、四线城市成为收缩型城市,主要是因为等级较低,距中心城市近,C正确。故选C。
16.C 17.C 解析 第16题,结合所学知识并由图推断,洛林工业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与大西洋有一定距离,夏季光热充足,农业发展条件较好。洛林工业区开发农业资源,发展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可以增加产业种类,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C正确;依据材料分析可知,洛林工业区致力于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经济转型,整顿和改造老工业区,加快由传统的单一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向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不是为了发展农业,振兴乡村经济,更不是为了增加人口容量,A、B、D错误。故选C。第17题,洛林工业区因经济衰退,资金短缺,实施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大量吸引外资,引进外资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再工业化”是有效措施,①③正确;洛林传统工业区改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与美化居住环境,建设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故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是有效措施,④正确;洛林工业区面积大,人口众多,仅靠发展旅游业,是实现不了老工业区振兴的,②错误。故选C。
18.答案 (1)以第二产业为主,资源禀赋条件优越;距离发达地区市场近,产品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空闲土地多,产业发展限制小;具有沙漠、长城等独特的旅游资源。
(2)契机:国际天然气紧缺,煤炭价格升高;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资源需求量激增。困境:产业结构单一,对资源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占比高,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3)煤炭、稀土、天然气等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加剧;沙尘暴频发;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地表形态。
(4)发展科技,增强勘探力度(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合理扩大开采规模,提升资源自给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清洁生产方式,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安全(或矿区绿化复垦);发展教育,重视相关高科技人才培养,增加人才储备。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二可知,鄂尔多斯矿产资源丰富,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三可知,鄂尔多斯邻近京津唐工业基地,且距大城市较近,市场广阔,产品需求量大;鄂尔多斯地广人稀,且地价较低,产业发展限制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沙漠广布,且有长城分布,可以发展旅游业。第(2)题,契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前国际能源消费结构还是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而天然气短缺、煤炭价格上涨;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多。困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且以资源开采及加工为主,对资源的依赖性较高,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第(3)题,过度依赖资源开采拉动经济增长,会导致资源枯竭;资源开采和加工会造成环境污染,且对矿坑的不合理处理,会导致地面塌陷,破坏地表形态;破坏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加之该地区气候干旱,会加剧土地荒漠化,降低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该地距离冬季风源地近,植被的破坏会导致沙尘暴频发。第(4)题,鄂尔多斯应加大科技投入,对矿产进行深加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并进行废弃物的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加强居民环保教育,引导居民树立环保意识,并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大力发展教育,重视人才培养,或制定人才引进措施,增加人才储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