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4节 国际合作--2025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4节 国际合作--2025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4 09:3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四节 国际合作
A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安徽合肥高二期末]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下图为美国硅谷某电脑公司产品产业链关联图。(注:OEM——目前大多采用由采购方提供品牌和授权,由制造方生产贴有该品牌产品的方式。)读图,完成1~2题。
1.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是(  )
A.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B.劳动力充足
C.市场经济比较完善
D.经济规模大,发展速度快
2.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在世界经济“三元结构”中的主要功能是(  )
A.营销基地 B.生产制造
C.研发基地 D.终端市场
H公司是我国著名的家电企业,其通过实施本土化战略、“车小微工程”(指借助H公司物流服务平台,符合条件的个人或单位加盟,每辆服务车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并且自负盈亏的小微公司)等创新措施,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军者。下图为H公司发展历程图。据此完成3~4题。
3.H公司国际化战略中“先难后易”的主要目的是(  )
A.迅速占领市场
B.利用国外先进技术
C.扩大品牌知名度
D.赚取更多外汇
4.“车小微工程”出现在H公司的(  )
A.名牌战略阶段
B.多元化战略阶段
C.国际化战略阶段
D.全球化、网络化战略阶段
[2024·河北邢台期末]近几年,山西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进一步加深。山西中欧班列常态化国际线路增至9条,辐射“一带一路”相关11个国家26个城市。山西积极构建内畅外联通道,通过完善多式联运,发挥中鼎物流园、方略保税物流中心、山西兰花保税物流中心等枢纽作用,逐步推进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据此完成5~6题。
5.“一带一路”东部地区是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地区是发达的欧洲,而中部地区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地区产能增强,需要对外合作 ②西部地区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③中亚地区油气丰富,需要寻求外部市场 ④南亚地区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为了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大商圈,山西省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奠定较好的基础 ②进一步完善山西省交通、通信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互联互通 ③发挥山西省的能源优势,并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④引进一批关联度小、聚集度低的外资龙头企业和产业配套企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4·福建莆田模拟]贸易结合度指数是一个衡量两地贸易依存度的综合性指标,数值越大则表示双方的贸易关系越紧密。下表示意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分区域贸易结合度指数。据此完成7~8题。
地区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平均
中亚 2.22 2.08 2.45 2.11 2.60 3.20 2.44
蒙俄 1.33 1.32 1.53 1.49 1.63 1.57 1.48
东南亚 1.51 1.76 1.75 1.92 1.84 2.79 1.93
南亚 1.04 1.00 1.16 1.32 8.27 1.75 2.42
中东欧 0.51 0.46 0.45 0.45 0.69 0.50 0.51
西亚和 中东 0.92 0.86 0.81 0.84 0.82 0.87 0.85
7.关于表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整体上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联系最为密切
B.中东欧、西亚和中东地区与中国贸易联系松散
C.中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联系变化并不明显
D.中国与中东欧地区的贸易联系逐渐趋于紧密
8.影响中国与西亚和中东的贸易结合度指数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互补性强,联系紧密
B.地域文化差异大,联系松散
C.贸易历史悠久,联系紧密
D.空间距离较远,联系松散
B组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4·山东菏泽期末]海外园已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白俄罗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进入欧洲的门户,位于首都明斯克近郊的中白工业园占地91.5平方千米,是目前中国对外合作层次最高、占地面积最大的海外园。下图示意高水平海外园区具备的关键优势。据此完成9~11题。
9.中白工业园采用产业链招商模式,其基本做法是选择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设计产业链,依据产业链选择投资企业。采用产业链招商模式的主要好处有(  )
①促进园区企业生产分工协作 ②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 ③促进园区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④提高园区的专业化水平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中白工业园建设面临的较大困境有(  )
①产业规划不合理 ②融资渠道不畅通 ③文化和制度差异 ③政治经济风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建设中白工业园的战略意义有(  )
①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新机遇 ②具有“一带一路”建设的示范效应 ③为中欧班列运营提供重要支点 ④为白俄罗斯创造众多就业机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4·四川南充期末]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原先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传统“单循环”价值体系链被打破,由中国主导的“双环流”价值体系链(见下图)正在形成。中国作为“双环流”价值体系链的核心枢纽,连接着欧美发达经济体与亚非拉发展中经济体,有利于实现世界经济的共赢。据此完成12~13题。
12.全球价值体系链从“单循环”向“双环流”的转变,主要得益于(  )
A.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的调整
B.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C.发展中经济体资源储量增加
D.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13.为帮助发展中经济体更好地融入“双环流”价值体系链,实现双赢,中国应(  )
A.提高初级产品进口价格
B.大力发展传统工业,扩大资源进口
C.降低中间产品生产成本
D.加大海外投资力度,传播先进技术
[2023·湖南邵阳一模]锡属于全球较稀缺的矿种之一,也是列入我国战略性矿产目录的24种矿产之一,未来锡资源的稀缺程度正在日益增大。马来西亚锡矿资源丰富,19世纪之后的英国,从中国招募大量华人劳工肆意开发这里的锡矿资源。1883年,马来西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锡出口国。1985年马来西亚的锡矿开采量急剧下降,之后最大的锡矿坑也积水成湖,周边矿场废置。据此完成14~16题。
14.1883年,马来西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锡出口国,主要是因为(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劳动力丰富 ③交通运输便利 ④开采技术先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1985年人均GDP超过了2 000美元。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吉隆坡原锡矿区的最佳做法是(  )
A.加快推进土地复垦,因地制宜发展热带作物种植业和渔业
B.深挖锡矿开发潜力,增加锡矿产量,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引进人才和技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微电子工业
D.利用矿坑湖和废置矿场,建设主题公园,发展休闲旅游业
16.马来西亚作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重要国家,与中国合作开展了产业园区、铁路、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在合作项目中的突出优势是(  )
A.劳动力丰富
B.市场广阔
C.资金、技术优越
D.政策优惠
17.[2024·江苏盐城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位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以东贝卡西县,是我国首批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也是近年来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的核心项目。该合作区采用“园中园”发展模式的合作网络(下图),该合作区帮助入园的企业更快适应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以规避制度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类风险,聚集了众多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知名制造业企业。截至2020年7月,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入驻了机械汽配、基建建材、仓储物流、食品加工、包装印刷等行业的几十家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聚集效应。
(1)简述该“园中园”模式给我国其他境外合作区建设可提供的借鉴。
(2)简述建设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是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市场潜力大,B正确;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是科技力量雄厚、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发达国家电子信息企业在世界经济“三元结构”中的主要功能是品牌、设计以及营销;我国企业多参与一般零部件供应、电子装配,在世界经济“三元结构”中的主要功能是生产制造,B正确。故选B。
3.C 4.D 解析 第3题,先进入发展中国家,更能缩短时间,迅速占领市场,与“先难后易”不相符,故A错误。根据H公司发展历程图可知,在发展初期,该公司就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说明该公司拥有核心技术,不是利用国外技术,故B错误。对于企业来说,拥有世界知名品牌,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该公司先打开发达国家市场,用优质的产品赢得发达国家消费者的信赖,这样再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就更容易了,故C正确。“先易后难”也可以赚取更多外汇,故D错误。第4题,由材料可知,“车小微工程”需“借助H公司物流服务平台”,而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发布信息,根据H公司发展历程图可知,“车小微工程”出现在H公司的全球化、网络化战略阶段。
5.A 6.A 解析 第5题,“一带一路”东部地区为我国,生产能力增强,需要更广阔的市场,所以需要对外合作,①正确;西部地区为欧洲西部,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人才众多,不需要大量引进人才,②错误;中亚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经济相对落后,本地市场小,需要寻求外部市场,③正确;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大,以自给为主,出口量少,④错误。故选A。第6题,为了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大商圈,对于山西省而言,应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进一步承接产业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完善山西省交通、通信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互联互通。山西省能源资源具有明显优势,应该发挥山西省的能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同时,引进一批关联程度大、聚集程度高的外资龙头企业和产业配套企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大商圈。①②③正确,故选A。
7.B 8.D 解析 第7题,据材料“贸易结合度指数是一个衡量两地贸易依存度的综合性指标,数值越大则表示双方的贸易关系越紧密”,读表可知,中亚的平均贸易结合度指数为2.44,数值最大,说明整体上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贸易联系最为密切,A错误;中东欧地区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平均值为0.51,西亚和中东地区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平均值为0.85,数值较低,说明中东欧、西亚和中东地区与中国贸易联系松散,B正确;中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结合度指数最大值为8.27,最小值只有0.81,数值变化较大,说明贸易联系变化明显,C错误;中东欧地区贸易结合度指数最高为0.69、最低为0.45,数值比较小,且变化不大,说明中国与中东欧地区的贸易联系比较松散,且变化不大,D错误。故选B。第8题,读表可知,中亚、蒙俄、东南亚、南亚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平均值介于1.48~2.44,说明中国与这些地区的贸易联系相对比较密切,且这些地区都与中国地理位置靠近;而西亚和中东贸易结合度指数平均值仅为0.85,说明与中国贸易联系相对比较松散,主要原因是与中国空间距离较远,D正确。故选D。
9.D 10.B 11.A 解析 第9题,产业链招商模式即选择主导产业后围绕主导产业设计产业链,依据产业链选择投资企业。因此,企业之间具有投入—产出联系,会促进园区内企业生产分工协作,提高整个园区的专业化生产水平,①④正确;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以环境和谐和经济发展为模式,采用产业链招商模式主要目的不是推进园区循环经济发展,②错误;园区内的企业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生产,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强,对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的影响不大,③错误。故选D。第10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海外园区的关键优势在于政策支持、良好的投资环境、共享信息和资源及集聚经济效应,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的是共商共建模式,产业规划合理,①错误。园区实行信息和资源共享,得益于集聚经济效应,融资渠道畅通,②错误。对外投资面临着制度和文化的差异以及政治经济风险,所以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政治经济风险大和文化、制度差异,③④正确。故选B。第11题,建设中白工业园的战略意义: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新机遇;具有“一带一路”建设的示范效应;为中欧班列运营提供重要支点,①②③正确。为白俄罗斯创造众多就业机会,是有利影响,但不是战略意义,④错误。故选A。
12.B 13.D 解析 第12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传统“单循环”价值体系链中,发达经济体掌握技术,处于价值链高端,发展中经济体处于价值链末端。近年来,中国工业化水平明显提升,成为“制造大国”,从发展中经济体进口初级产品,从发达经济体进口技术,制造中间产品,成为连接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核心枢纽,形成了“双环流”价值体系链,B正确;发达经济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中经济体资源储量增加、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都不是导致全球价值体系链从“单循环”向“双环流”转变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所以选B。第13题,在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环流中,中国从发展中经济体进口初级产品,并向其出口技术,加大海外投资力度,传播先进技术,有利于提高发展中经济体工业化水平,促进其经济发展,使其更好地融入“双环流”价值体系链,D正确;提高初级产品进口价格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也不利于我国产业的健康发展,A错误;传统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工业,不符合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趋势,不适合大力发展,B错误;降低中间产品生产成本,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与发达经济体的环流,对发展中经济体影响不大,C错误。所以选D。
14.B 15.D 16.C 解析 第14题,马来西亚锡矿资源丰富,①正确;19世纪之后的英国,从中国招募大量华人劳工开发这里的锡矿资源,说明当时的马来西亚劳动力不足,②错误;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距离马六甲海峡的国际航线较近,交通运输便利,③正确;当时的开采技术并不先进,④错误。故选B。第15题,吉隆坡利用矿坑湖和废置矿场,建设主题公园,发展休闲旅游业,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正确;锡矿产地位于山区,废弃之后复垦难度较大,难以发展种植业,A错误;锡矿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锡矿产量难以增加,B错误;马来西亚人才和技术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弱,废弃矿区的开发建设成本较高,难以发展微电子工业,C错误。故选D。第16题,马来西亚和中国“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涉及产业园区、铁路、地铁等项目,中国在合作项目中向马来西亚提供资金与技术,C正确;马来西亚劳动力也很丰富,A错误;产业园区、铁路、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马来西亚,不是市场因素的影响,B错误;政策因素不是中国在合作项目中的突出优势,D错误。故选C。
17.答案 (1)构建起企业、园区、政府等多主体间的合作网络;建立协调机制,根植于地方的制度、文化环境;合理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共享产业集聚等方面的优势。
(2)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增强国际经贸合作;增强对外投资力度,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印度尼西亚丰富廉价的土地、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 第(1)题,应分析“园中园”模式的特点和优势。由材料可知,该合作区采用“园中园”发展模式的合作网络,其合作网络从国家到地方到园区,进而到企业,层层递进,紧密联系;由材料“该合作区帮助入园的企业更快适应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以规避制度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各类风险”可知,该合作区建立协调机制,使投资方快速适应当地的制度、文化环境,规避风险,使合作顺利进行;由材料可知,合作区大量吸引多个行业入驻,能够充分发挥其产业集聚的优势,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第(2)题,首先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其次,印度尼西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土地价格低,在印度尼西亚投资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有利于增强我国对外投资力度,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