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0 21:0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水调歌头
1、了解作者生平,理解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刻意蕴品味词的艺术美。
2、反复诵读,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学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学习目标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为与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合,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已有五年,与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又长达七年未能晤面。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这首词就是他因为赏月思念亲人而作。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文体知识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隋唐时兴起,全盛于宋代。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
词,大体上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 每个词调都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各不相同。词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
水 调 歌 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朗读感知
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熙宁九年中秋节,欢畅痛饮到天亮,大醉,写了这篇
《水调歌头》,兼以怀念弟弟子由。
疏通文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月中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
宫阙:宫殿。 夕:晚。
疏通文意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想乘风回到天上去,只恐怕那用美玉砌成的楼宇,高高在上,分外严寒。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
的月中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疏通文意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在月光下起舞,身影也随着舞动,
(月宫里)哪里比得上在热闹的人间。
何似:哪 里比得上。
疏通文意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绮户:雕花的窗户。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
何事:为什么。 长向:偏偏在。
疏通文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间总有悲有欢有离有合,月亮总有阴有晴有圆有缺,这种事情自古就难以求全。
此事:指人的“悲欢离合”和月的 “阴晴圆缺”。
疏通文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你我健康长寿,岁岁平安,
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但:只。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疏通文意
合作探究
词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代词人作词的时间和原因,总领全篇。
合作探究
词的上、下两阕分别主要写的是什么?
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
合作探究
“高处不胜寒” 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①指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
②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朝中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
③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
④经受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几句?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认识到了这一点,词人由伤感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表现了词人心胸开阔、乐观旷达的一面。
合作探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最真诚的祝福。这既是词人的自我安慰,又是对亲人的劝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宽慰,表现了词人洒脱豁达的胸襟和乐观旷达的豪迈情怀。
写作特色
情景交融,寓哲理于议论之中。
全篇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作者由皎皎明月而怀念亲人,由阴晴圆缺感悟人生并非无憾事,使全词意境优美,又富于哲思、情蕴。
想象丰富,境界旷达。
作者由举杯问月,想象天上宫阙胜景,叙述身世之感与思想矛盾;由思念亲人扩展到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抒发人生无常,并非无憾事的感喟。想象丰富,富于浪漫色彩。
主旨归纳
这首词写作者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弟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烦,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板书设计
水调
歌头
热爱生活
乐观旷达
明月
上阙:望月问天
下阙:怀人问月
宫阙
月圆
人合
借景抒情
议论升华
课堂检测
《水调歌头》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 ,

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 , , 。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 , ,

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 ,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又恐琼楼玉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高处不胜寒
此事古难全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