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一、考试目标
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能力层次:C
1、考点要求
理解作品思想感情,了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提高欣赏作品的品位和审美情趣。
2、考试内容
古诗词阅读以课内为主,适当拓展。强调能阅读浅显的古诗词,重点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作者情感的理解、评价,对重点字、词的记诵、揣摩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和赏析等。
二、考题特点:
1.重在语言品味、内容理解、情感把握;
2.题型以填空题、简答题居多;
3.题材大多选用课外的绝句,涉及各种主题。
考试分值:
中考诗词鉴赏一般在4分左右
1、古诗分类
按题材分:
按体裁分类如下:
三、复习指要
送别诗、思乡诗、咏史诗、爱国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类别 包括的诗歌种类
古体诗
近体诗
乐府诗
古风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
绝句
按体裁分类如下:
宋词
元曲
(1)感情特色
2、诗意理解
(2)语言特色
(3)意境特色
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等。
清新淡雅、孤寂冷清、恬静幽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3、赏析表达技巧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比喻、借代、夸张、双关、对比、反复等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象征、对比等
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欢乐积极向上;青山,行舟,绿水,和风,白帆,红日,归雁。
(2)“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同时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正浓的景象。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
一是抓住关键词、句;
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
三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是抓住景与情下功夫。
景——就是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也就是意象。
情——是诗歌中作者的感情、态度、观点等
五、指点迷津
明月:夕阳:流水、落花 :
春水:杜鹃:鸿雁:松、梅、竹、菊:
拓展: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
夕阳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流水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落花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杜鹃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鸿雁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六、题型点击
1、情境赏析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答案:表现了诗人与主人开怀畅饮、愉快交谈的情景]
问:本诗颈联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温馨提示:
诗歌情景是生活中的场景在诗歌中的文学性再现,它包括客观的事物和作者的主观感受。所以赏析时不能单独品味当时的场景,还要结合作者的心境。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情感体味题
[答案: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问: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的情感,首先要体会诗歌的语句。可以借助诗歌的意象去领悟,分析意象也就要学会分析诗文中景色的特点,要看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地方的;是明快的,还是阴暗的;是兴盛的,还是凋敝的……由此透过这些景物描写,我们得到的感受也会:或喜悦,或悲凉;或豪迈,或颓废……
其次是结合诗人的特点,爱国诗人的诗当然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感;被贬官员经常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情感;而寄情山水田园的诗人则常在诗歌中表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温馨提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手法分析题
[答案: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问: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作简要赏析。
温馨提示:
古诗大多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赏析时多从这两个角度来答题,但也不要忘了平时要先掌握各种写作手法的特点及作用,见到试题后才能快速而准确的判断。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4、词句解读题
烟、水、月、沙四个景物,被这两个“笼”字和谐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描绘出月色的柔和,夜色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如梦境般的朦胧 意境。
首句用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
温馨提示:
古人写诗都非常注重炼字,因此答这类题,要特别关注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能够体现诗歌意蕴的诗句,尤其是名句。一般而言此类词多为营造气氛、展现情景、表达感情。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5、对比鉴赏题
答案: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温馨提示:
诗歌对比赏析类的试题通常给出两首相关的诗歌,它们或者主题相同或者意境相近。答此类题,需仔细阅读所给诗歌,提炼意象,从写法、语言、主旨、情感等方面细心比较其异同,答案往往就在比较中。例如本题,即可从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等意象看出马致远的凄苦与感伤;而刘禹锡的《秋词》里,春潮、晴云等意象让人看到的则是乐观豁达、昂扬向上
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
④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七、方法小结
八、中考体验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C
(5).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D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问:作者登楼为何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而落得如此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老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B
(2)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3)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现在请你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多么雄奇壮观。 对仗工整,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直”表现孤烟之高,“圆”表现落日之低。二词表现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
5.体会情感:
例:(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4.赏析词句:
例:(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东风忽起垂杨舞”一句极为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解题方法:
1.寻找意象类题型的解答:
读诗作
解诗意
找意象
2.描写画面类题型的解答:
(1)抓准意象;
(2)展开联想,形成画面;
(3)运用恰当的修饰语或修辞通顺流畅地表达。
3、理解意境类题型的解答:
(1)抓住意象和关键词语,再现画面;
(2)运用恰当的形容词概括特征。
4、赏析词句类题型的解答——词语的赏析
(1)从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方面考虑用词的精妙;
(2)结合语境,展开联想,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6、赏析词句类题型的解答——句子的赏析
(1)看句子是否运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
(2)分析该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语境作用。
7、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
(1)从题眼入手。
(2)从关键诗句入手。
(3)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
(4)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
(5)从诗歌的题材入手。
8、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
(1)从题眼入手。
(2)从关键诗句入手。
(3)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
(4)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
(5)从诗歌的题材入手。
常用诗歌意象解说: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 1)自然景观类
(2)植物类
(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高洁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