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0 20:0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以及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塞下(sài)  衡阳(héng)  浊酒(zuó)   千障里
B.何妨(fáng) 羌管(qiāng) 不寐(mèi) 右擎仓
C.麾下(huī) 赢得(yíng) 麾下炙(zhì) 鬓微霜
D.胸襟(jìn) 貂裘(diāo) 蛾眉(é) 莽红尘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塞下秋来风景异 (2)四面边声连角起 (3)老夫聊发少年狂
(4)左牵黄,右擎苍 (5)五十弦翻塞外声 (6)了却君王天下事
(7)秋容如拭 (8)殊未屑 (9)身不得,男儿列
4.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到典故的一项是( )
A.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是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宋代达到全盛,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诗余等。根据词作风格,词主要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派。
B.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为朝廷效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C.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这首词是1903年中秋时节作者寓居北京时所作。词的上片,从客居京华写起,点明时值中秋佳节。下片转为抒情,格调高昂激越。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词人。《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他的作品。
6.填空。
(1)《渔家傲 秋思》的作者作者是 朝(朝代)的 (人名)。我们学过他的文章《 》,领悟了他“ , ”的博大胸怀和“ , ”的远大抱负。
(2).填空。
《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作者是 朝(朝代)的 (人名),号 ,他与 、 并称“三苏”。
(3).《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作者是 朝(朝代)爱国词人 (人名),他与 并称“苏辛”,都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4).《满江红》(小住京华)的作者是 ,号 ,别署 ,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7、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衡阳雁去无留意
(2)为报倾城随太守
(3)五十弦翻塞外声
(4)秋容如拭
8. 根据要求默写填空。
(1)《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地荒凉的句子是: , ;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借魏尚自比,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抒发自己杀敌报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 。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描写战马飞奔,弓弦雷鸣的战争场面的句子是: , 。
(4)《满江红》中词人使用典故暗示自己和国家的危难处境的句子是: , ;表明词人不为世俗了解,生活中常受折磨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9. 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雁”字。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异”字统领全篇,表现出边塞孤寂荒凉、战事紧张。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
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 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12.试简要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练习。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作的上片描述出猎情况,下片抒发情感,语言风格粗犷、豪放。
B. 词作以“狂”字开篇,奠定作品感情基调,展现词人的不羁姿态。
C. “千骑卷平冈”描绘了一副千骑奔驰腾空越野的恢弘壮阔的画面。
D. 下片引用冯唐获罪遭遣的典故,表达了人生易老壮志未酬的感慨。
1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词的上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括。
(三)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练习。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
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
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17.诗多偶句,词则有奇句。以奇句作结往往能起到一种突出点化的作用。请赏析这首词的最后一句。
18.词中的“天下事”是指 。
19.请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表达效果。
(四)阅读秋瑾的《满江红》,完成练习。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住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城届,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养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20.“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典故来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词中“蛾眉”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___。
21.词作最后以“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作结,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所展现的画面。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雨①(江苏扬州中考)
[宋]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②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注释】①长相思:词牌名。②道:知。
24、运用想象,描绘“窗外芭蕉窗里灯”的画面。
25、赏析“一声声,一更更”或者“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的妙处。
答案
1、C 2.C 3.(1)边界要塞之地(2)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3)姑且、暂且(4)黄犬;苍鹰(5)演奏(6)了结,完成;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7)擦(8)不屑,轻视(9)属类,范围 4.A 5.D 6.(1).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宋;苏轼;东坡居士;苏洵;苏辙(3).宋;辛弃疾;苏轼(4).秋瑾;竞雄;鉴湖女侠 7.(1)大雁向南飞到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2)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3)乐器演奏出悲壮粗犷的军乐(4)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 8.(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 射天狼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4)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9.①北雁南飞是塞外秋天特有的景象,用“雁”更符合地域和时令特点。②大雁是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寄寓着思乡之情,用“雁”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亦可)
10、示例一:通过描写绵长悠远的羌笛声和满地白霜,营造凄清的氛围,透露出作者孤寂悲凉的情感。
示例二:选择典型意象“羌管”和“霜”,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
示例三:“悠悠”写出了羌笛声的绵长、凄清,透露出作者的悲凉之感。(或:一个“满”字,写出了秋霜之浓,暗示了作者愁绪的浓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合理即可。)
11、C
12、示例:该句运用东汉窦宪“勒石燕然”的典故,表现了征人们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欲归无计的复杂矛盾心理。
13、D 14、抒发作者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5、①“牵黄”“擎苍”的行为;②“锦帽貂裘”的装束;③“千骑”狂奔的场面;④自比孙权的豪气。
16.C
17.结语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壮志未遂。现实与上文的梦境形成鲜明对照,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18、收复北方失地,统一天下的大业
19、示例:作者运用刘备与的卢马的典故,以及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绘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希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20.四面楚歌 女子
21.“青衫湿”是借用白居易《琵琶行》的最后一句,寄寓颇深。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22、示例: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一般明净。
23、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
24、窗外潇潇夜雨,疏打芭蕉,声声入耳,整夜未停,室内残灯映照不寐人的身影。
25、示例一:“一声声,一更更”形容雨声,连用两个叠字,极富韵律,描摹雨断断续续的声音,显得形象生动。而雨声之所以如此清晰入耳,是因为人夜深难寐。
示例二:“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秋雨不顾人的心情,就这样在空洞洞的台阶上一点一点滴到天明,这说明人一夜未睡。表达了词人客居异乡的羁旅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