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钢铁长城(教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钢铁长城(教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0 10:4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科目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5课 钢铁长城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钢铁长城》一课在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内容紧扣我国国防建设主题。从结构编排来看,先介绍陆军的现代化蜕变,为理解国防根基奠定基础;再呈现海军、空军及火箭军发展,逐步构建全面国防体系。通过各军种发展历程、装备更新及战略转型等内容,清晰展示我国国防力量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通过掌握各军种发展概况,有助于深刻领会国防建设对国家稳定、安全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与国防意识。此外,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现实,以当今国际局势为背景,凸显我国国防力量在维护国家主权、海洋权益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助力学生理解国防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内在关联,使学生认识到国防建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 。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学生对军事话题通常抱有浓厚兴趣,日常通过影视、新闻对我国国防力量有一定认知,像国庆阅兵中的先进装备,能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在知识基础上,已有历史知识储备可辅助理解各军种发展脉络。但该年龄段学生思维虽活跃,却在分析国防建设与国家综合实力关系这类抽象内容时存在困难。他们对直观形象的军事装备更易接受,对背后深层的战略意义、建设原因理解较浅,需教师借助丰富案例、直观素材引导,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助力学生深入理解钢铁长城相关内容,理解国防建设与国家综合实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史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及对世界的贡献。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海军、空军的建立过程以及陆海空三军的发展历史,简述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概括导弹部队在国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全班讨论,认识科技对强军建设的重要性。(时空观念) 2.通过阅读史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视频等资源,体验国威军威。通过空军战斗英雄蒋道平的军事生涯,梳理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历程,认识科技发展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祖国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知道坚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梳理陆军、海军、空军各军种的发展历程与显著成就。
五、教学难点 理解国防建设与国家综合实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材料分析、小组交流。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出示视频——高清实录,国庆大阅兵高然剪辑,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大家看到了哪些兵种?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说明了什么? 进而引导学生一同学习第15课,见证《钢铁长城》。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准备步入本课学习。 高燃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
(二) 新课讲授 壹·陆海空军的建设
1.陆军的建设 【引导】首先请学生思考:人民军队诞生于什么时间?在革命战争年代经历了哪些发展演变? 【讲授】出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图文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快速复习人民军队的发展演变。 【引导】请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尝试归纳概括陆军在军兵种与武器装备方面的发展。(生答后出示军兵种、武器装备变化的多张图片) 【回答】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的诞生。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1946年,我军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回答】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先回顾人民军队在历史上的发展演变,帮助学生奠定知识基础。
海军的建设 【引导】出示1950年毛泽东为《人民海军报》创刊号题词,引导学生结合先前所学,回望最初的中国与海防。 【引导】请学生结合课本,合作探究,回答海军的建设发展历程。 【讲授】出示图文材料,简要介绍华东军区海军和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讲授】出示图文材料。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请同学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和课件内容,为大家介绍航空母舰。 知道危机从海上而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后遭到海上入侵470余次。 【回答】①新中国成立前,建立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②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回答】③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并于1974装备我国海军。④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回望最初的中国与海防,有助于学生了解海防的发展。 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海防的发展历程,培育学生身后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感。
【补充】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舷号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改装自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中国将其称为001型航空母舰。2019年12月,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 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命名、下水。 【回答】航空母舰被称为“海上霸主”,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可以供舰载机起飞和降落 。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机场的情况下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航空母舰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知道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空军的建设 【讲授】出示图文材料。讲授空军的建立:建国初,人民空军在陆军基础上建立起来。提问空军的战绩? 【引导】出示填空和图片材料,请学生结合课本补充,知道空军的发展。 【回答】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落敌机300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代表:蒋道平) 【回答】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知道空军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贰·导弹部队的发展
1.导弹部队的建设 【提问】导弹部队是如何成立的?它的地位和任务是什么? 【讲授】出示多张图片。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正式更名为火箭军。 【提问】出示多张图片。你知道我国核武器的使用原则吗? 【回答】战略导弹部队是随着中国导弹事业的建立和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成立,出于保密需要,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第二炮兵。 【回答】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进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回答】我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知道导弹部队的成立和发展历程。 理解我国核武器的使用原则。
叁·新时代强军之路
‘ 1.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提问】回顾所学,1929年的古田会议上都确定了什么内容? 【讲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于2014年10月30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 【回答】1929年的古田会议确立了党指挥枪。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知道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成立五大战区 3.五大军种 【提问】出示地图,五大战区的内容是什么? 【提问】那五大军种是什么? 【回答】黑、吉、辽、蒙和鲁;京、津、冀、豫、陕、晋、鄂;沪、苏、浙、闽、皖、赣;甘、宁、青、新、藏、川、渝;湘、粤、桂、滇、黔、琼。 【回答】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知道五大战区、五大军种等基本国防知识,培养学生的国防素养。
4.新时代强军之路的意义 【引导】同学们,结合所学,新时代强军之路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思考:我国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回答】①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提高;②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③党和国家的重视;④自力更生、敢打敢拼的优良传统。 认识新时代强军之路的重要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全面认识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陆军历经岁月变革,从小米加步枪发展为机械化、信息化高度融合的现代化力量。海军建设成果斐然,从建国初期寥寥无几的破旧舰艇,发展到如今航母领衔,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等各类舰艇组成强大编队。空军展翅翱翔,歼击机、轰炸机、预警机等众多先进机型列装,实现从国土防空到攻防兼备的转变,守护祖国蓝天。这些成就彰显了我国国防建设的辉煌历程,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生动体现。希望同学们牢记国防重要性,为祖国国防事业添砖加瓦。 认真听讲并记好笔记。 小结升华,巩固所学内容,全面认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培养家国情怀。
九、 随堂练习 4道单项选择(详见配套课件)
十、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