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同繁荣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13课 香港澳门回归
·一国两制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巩固
促进
·大陆与台湾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梳理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的史实,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原因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
魏晋南北朝
少数民族内迁
北魏孝文帝改革
唐朝
文成公主入藏
唐蕃会盟碑
元朝
设宣政院
回族形成
清朝
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
金瓶掣签制
活动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悠久的历史
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
活动2: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原因
大杂居、小聚居、
交错居住
分布特点:
辽阔的疆域
活动3:填一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识卡片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因
含义
地位
行政单位
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前提
实施区域
权限
地位: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优越的制度
学以致用:我说你判
1.5名瑶族人在济宁居住,可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吗?
2.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可以将“藏历新年”列为该自治区的法定节假日吗?
3.外国政府或组织可以与西藏自治区开展官方接触或交往吗?
不可以,居住≠聚居
可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变通执行权
可以,但必须经过中央政府批准,
因为自治区没有独立的外交权
优越的制度
1949.9
1954.9
1984.10
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载入宪法
颁布实施
自主展示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优越的制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宝贵的先行经验——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自主展示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情况
5个自治区
30个自治州
120个自治县(旗)
优越的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合法权利
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合作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优越的制度
西部大开发的代表成就
——青藏铁路
(P64知识拓展)
天路——青藏铁路
背景:
处于奴隶社会的彝族
饱受农奴制压迫的藏族人民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方面
措施
意义
政治纽带
经济纽带
文化纽带
战略纽带
精神纽带
我们的大“家”如何维系多民族
亲情,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
合作探究:
措施: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西藏地区完成了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
1959年,西藏翻身农奴参加选举
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意义:
因地制宜,
政治纽带
国家给予政策、人力、技术、资金、物资等支持。
优惠政策
技术资金
物资
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少数民族人民
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措施:
意义
经济纽带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整理少数民族的古籍文献
帮助少数民族
创制文字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措施:
意义:
文化纽带
进行西部大开发,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脱贫攻坚
西气东输
西电东输
青藏铁路线路图
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措施:
意义:
战略纽带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措施:
意义:
精神纽带
休戚与共
荣辱与共
生死与共
命运与共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分裂思想渗透;
②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③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结合本课所学,谈谈青少年 如何浇灌“大家庭”之花?
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积极学习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
③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
习惯等
④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同学
课堂小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制度
保障
政策
支持
共同繁荣发展
基础
保障
民族大团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筑牢
我们学校将于下周组织民族团结进步事迹报告会,请从下列模范中任选一位,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拓跋宏
文成公主
马本斋
孔繁森
孔繁森
孔繁森
选择人物: 理由: .
特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