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统编八下语文
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统编版八下语文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八下语文期中测试06
范围:第1-3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21世纪载言
www.21cny.com
己1总纪教肩
2世有
W,27GG⊙
21世纪载言
山山山.
:
1总纪教肩
2他有
W,27GG⊙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新华中学组织开展以“热爱劳动,成就人生”为主题的语
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崇尚劳动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请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1~3题。
【甲】只有崇尚劳动,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社会,
人们才渴望劳动。【乙】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要传()劳
动之风、推崇劳动之美。【丙】劳动不分贵贱,【丁】只要是劳动
者都值得被尊重。只要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就会得
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教育引导可以让崇尚劳动成为全社/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八下语文期中测试06
范围:第1-3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
新华中学组织开展以“热爱劳动,成就人生”为主题的语 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 崇尚劳动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请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1~3题。
【甲】只有崇尚劳动,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社会, 人们才渴望劳动。【乙】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要传( )劳 动之风、推崇劳动之美。【丙】劳动不分贵贱,【丁】只要是劳动 者都值得被尊重。只要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就会得 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教育引导可以让崇尚劳动成为全社
会的价值共识。营造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文化氛( )围, 才能让人们远离枯( )和拙劣。
①一方面,学校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 爱劳动等……② 增强对劳动创造幸福的理性认知和实践习 惯;③另一方面,学校要创造机会和条件、创新内容和形式,④ 通过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使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 以辛勤劳动为荣的观念,摒弃好逸恶( )劳的思想观念。
1.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 项是( A )(2 分 )
A. 承 fēn 燥 wù
B. 成 fèn 燥 è
C. 成 fēn 躁 wù
D. 承 fèn 躁 è
2.将“无论从事体力还是脑力劳动、简单还是复杂劳动、生产性还是服务性劳动,”放入文段中,衔接最恰当的一处是(D)(2分)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下列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3分)
A.①句中“等”与省略号不需要同时使用,应删掉“等”字。B.②句中“增强”与“实践习惯”搭配不当。
C.顿号有时表示并列关系。③句中顿号使用不正确。
D.④句中“通过”和“使”不能同时使用,删去“使”后句子正确。
【点拨】③句中顿号使用正确。
【任务二参加劳动实践】
4.为了加强劳动教育,学校结合“种植”劳动特色课程,制订了学习方案。请你根据提示,完善方案内容。(4分)
“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学习方案
学科 学科知识 实践活动 可解决的种植实际问题
语文 写作 ① ②
数学 不规则图形面积 计算种植园各区域的面积 统筹安排不同植物的种植区域
化学 酸和碱 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 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
生物 植物分类, 植林的生长 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 察,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 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制作植物 标识牌,授粉、剪枝、间苗、除草
示例一:①撰写种植日志O总结种植经验 示例二:②编辑种植园宣传稿O宣传种植知识
5.学校计划于4月30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中国梦·劳动美”诗朗诵比赛,拟邀请著名朗诵艺术家李老师作为本次比赛的评委,请你以学校德育处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4分)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 示例:您好!我校将于4月30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中国梦·劳动美"诗朗诵比赛,特邀请您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期待您的到来! 新华中学德育处 2025年4月28日
【任务三感悟劳动情怀】
6.为了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劳动的乐趣,小优找到了下列文段作为本次活动宣传的辅助材料,请你帮他将空缺的古诗文补全。(5分)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雎》中“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写出了欢快的劳动场景;《式微》中“②式微式微,③胡不归”两句以天色起兴,反复吟咏,强调了天黑仍然辛苦劳作之苦;陶渊明《桃花源记》中“④其中往来种作,⑤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则描写了社会平等、人人劳作的快乐场景。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一)现代文阅读I(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守好锂资源的安全底线
①据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将超过2000万辆,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突破5000万辆,这将会对碳酸锂产生巨大需求。从预测来看,2025年我国自产再加上进口,基本上能满足需求。但从2025年到2030年,差距将会拉开,除了我国自己能够供给的,还将有几十万吨的缺口。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个缺口在2030年前后还可能再扩大。2022年,我国进口锂精矿约284万吨,同比增长约42%。净进口碳酸锂12.57万吨,同比增长约72%,对外依存度超过60%,加之锂的价格猛涨,这种状况值得引起警惕。
②如何守好锂矿资源的安全底线 地球上已探明的锂资源中有超过60%蕴藏在盐湖中,结合我国实际,盐湖锂资源更是占到全国锂资源的70%以上,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一直以来,受到提取技术的限制,我国盐湖锂的产量较少,大量依赖进口。伴随着锂资源价格快速上涨,全球主要产锂国逐步收紧出口政策,我国企业海外买锂接连受阻。在此背景下,加大国内盐湖的开发,对保障我国锂资源的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所以在当前形势下,要继续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立足国内资源的开发和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强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发展,提高回收率,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守住锂资源供给的安全底线。
③保障锂资源需求,要将重点放在锂盐湖上,因为我国与国际相比较有两大不同之处:国外是以盐湖为主来解决锂资源的需求,而我们国内是以锂矿石为主,占84%。国内盐湖锂资源虽然占75%,但是开发的只占16%,大部分还是用矿石。所以,今后我们要逐渐加强对盐湖锂的开发。盐湖的锂资源有三大优势:一是总量大;二是成本低,与加工硬岩以及运输成本相比,盐湖提锂成本要低很多,而且可以深加工,进行综合利用,这是国际趋势;三是环保优势,加工硬岩需要烧,要加酸加碱,最后才能生产出碳酸锂,对环境是有一定破坏的,而盐湖提锂对环境比较友好。
④西藏的盐湖跟柴达木盆地的盐湖不一样,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很大,盐滩就很大,盐滩底下有黏土。这种盐田,草场一般在边缘,稀稀拉拉有一点,所以它对生态影响不大。而西藏盐湖比较小,最大的就二三百平方千米,周围都是草场。这样就需要做到“一次提锂”,少做盐田或不做盐田,可以少破坏草场。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不过现在的技术,可以只用盐卤提锂了,可以提到500毫克每升了。所以我们要加强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创新,重视超前提锂、盐卤提锂等技术的推进,尽量少破坏草场,对5000多年的盐田来一次革命,冲破西藏锂盐湖开发瓶颈。如果技术攻关成功,那么西藏锂盐湖在2025年到2030年间能为国家保障锂资源需求作出更大贡献是非常有希望的。
(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本文用语的准确、严谨。
B.第④段介绍了西藏盐田的特点及开发的技术要求等。
C.本文介绍了我国锂资源的供给现状及盐湖锂资源的分布情况等。
D.本文综合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3分)
A.据预测,从2025年到2030年,我国将有几十万吨的碳酸锂的缺口。
B.地球上的锂资源中有超过60%蕴藏在盐湖中,我国的盐湖锂资源更是占到70%以上。
C.国外以盐湖为主解决锂资源的需求,国内以进口锂矿石解决锂资源的需求。
D.推进超前提锂、盐卤提锂等技术,解决了西藏锂盐湖的开发瓶颈。
9.对保障我国锂资源安全,你有何建议 请根据文本内容,结合当前形势,简要谈谈。(4分)
示例:①广泛开源,加大锂资源勘察力度,加大国内盐湖的开发。②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互利共赢。③立足国内资源的开发和技术研发,加强专业人才培养。④强化政策引领,加强理论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⑤规范锂电池回收,建设绿色城市矿山。(答出四点,意近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村戏赵炳庭
①山里人闲暇时间不多,只有进入腊月,不论收成丰歉,都不会火急火燎了。这时的正事就是搭台、排练、唱戏。
②村里唱戏,自然没有城里那样气派。随便选个地方垫个土台夯实,上面铺几张大炕席,戏台便搭成了。后面挂块蓝布作幕底,前面横杆上挂块紫红布作幕布,横杆两头各挑一盏马灯。戏台两边,用炕席围起扎紧。远看,方方正正,俨然一座露天戏院。
③也许是长期耳濡目染的缘故,我从小就深爱戏曲,每逢有村戏排练或演出,必是场场不落。冬季的夜风如刀似箭,也无法窒息眼前的热闹。冷了,跺几下脚,台词、动作不熟,排练不散。吹、拉、弹、奏、翻、打、念、唱……不知不觉,月亮悄悄地隐去了,飘下悠悠扬扬的雪花,静静地洒落在肩头。
④一出戏排成了,消息便像风一样吹遍山野。戏迷们整天扳着指头盼上演,全村振奋,人人喜气洋洋。戏,从正月初四挂灯,一直唱到十五。逢年唱戏是祖上的习俗延续,一为欢欢乐乐,喜庆太平;二为后生姑娘借看戏沟通心语,以结良缘。
⑤乡下看戏的场面,用人山人海形容最为贴切。方圆十几里,仨一群俩一伙,踏着黄昏赶来。戏还没开演,台下已挤
满了人,热热闹闹。亲朋好友照个面,打个招呼,问“收成怎样",道声“过年好”。于是,满肚的恩恩怨怨,陈谷子烂糜子,便化为乌有,谁还记得一年的艰辛和苦衷
⑥忽而,催场的锣鼓声响起,帷幕徐徐拉开,喧闹的人海霎时平静。无法靠近戏台,又不甘心凑合看的,便有的攀上树杈,有的蹲在墙头。老字辈的戏迷没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就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西侧的墙根,吸着草烟听得如痴如醉。场下也时有发生骚乱的情况,这时候,就有几个村干部维持秩序,一会儿工夫便恢复安静,戏照唱不误。
⑦唱戏要有红角儿,不然便索然无味,没了精彩。月旦是社火班里的“台柱子”,她扮相好,身段妙,腔韵圆亮,戏路也
多。但见她甩袖旋如风,飘如云,抖如波,抛如飞。月旦细腰身,高胸脯,脸盘儿也亮,那双眼睛如秋水,一顾一盼,连那坐在远远墙角里的人,都觉得月旦看见自己了。她小时学演旦角,是祖上“真传",乡亲们说:"月旦扮青衣,是‘老汉吃麻子——绝(嚼)了'。”每次演出,只要她一亮相,台下看戏的便百倍精神,喝彩不断。一次演《游西湖》,她扮演李慧娘,不仅扮相俏,唱腔美,而且一口气就能喷出三十多口的火,那精湛的演技,揪心裂肠,清柔凄婉的唱腔,生把台下唱出一片啜泣和唏嘘。
⑧有一次,县文化馆来了位导演,给我堂弟排练《卷席筒》中的丑角仓娃,一会儿逗人欢笑,一会儿催人泪下,哭中有笑,笑中
有哭,不仅有丑角的幽默,更散发着善良、正义的力量,把一个有情有义、机智乖巧的“小仓娃”形象演绎得活灵活现。
⑨家乡的戏,说雅也雅,说俗也俗。有时演出缺少角色,情急中台下自信能喊几句秦腔的观众,站出来丢一折,亮亮嗓子,使台下的戏迷听得如痴如醉。一次演《铡美案》,听得钹一响,扮演包拯的牛娃挑帘亮相,整双鬓,掸衣襟,抖水袖,捋胡须,实不想胡须忘了挂,台下看戏的一阵疑惑:这包相爷何时剃了胡须 牛娃发现不对路儿,急中生智,大喊一声:“王朝、马汉,给相爷挂胡子!”顿时台下一片哗然。
⑩这几年,乡亲们集资建起戏台,县秦腔剧团专门指导戏剧排练。春节前重新购置了全蟒全靠,凤冠霞帔,刀枪剑戟,文武场面。后来又添置了舞台幻灯,据说这灯能显青山,可见秀水,还能闪电打雷,飘雪下雨。
如果说都市大剧院的舞台体现现代文化的美,那么,家乡的村戏便是一种自然的美、野性的美。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24年第5期,有删改)
10.下面是小文读完文章前六段后梳理的村戏流程,请你仿照已有内容,帮他将流程图补充完整。(4分)
11.文章的重点是写“村戏”,写搭台、排练的情景是否是多余之笔 为什么 (3分)
不多余。因为搭台、排练都是唱戏的准备工作,也是村戏的一部分。村民踊跃搭戏台,深夜看排练,都体现出大家对村戏的喜爱和期盼,既衬托出村戏的魅力无穷,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12.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本文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里人唱村戏的热闹场景,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B.文中第③段画线句运用环境描写,表现“我”冬夜受冻看村戏排练时的专注忘我,侧面烘托“我”对戏曲的深爱。
C.本文将气派的都市大剧院与简陋的村戏舞台进行对比,旨在批判现代文化的浮躁与缺乏灵魂,进而突出村戏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纯粹与美好。
D.本文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内容丰富,情感饱满。
13.本文和课文《社戏》都写到了看戏,其寄托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4分)
《村戏》中充满了作者对传统村戏的喜爱和怀念之情。《社戏》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4题。
过友人隐居
[唐]戴叔伦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①,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②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注】①石濑(lài):水被石激形成的急流,这里指石潭。②虚:空。
14.阅读全诗,梳理内容,完成填空。(4分)
眼前景 友人隐居 处的环境 景象 特点 思考:诗歌中"③桃 源(第二空2分,其他空各1分)”最能体现意境
庭院外 清溪绕门而过、①急流发出悦耳的声音、藤萝掩映着林间小屋 宁静清幽
庭院内 林鹿栖息庭院、猿猴下树饮水
心中情 结尾以用典、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②对友人清静、闲逸、超脱的隐居生活的艳羡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第15~18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椒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如至人间仙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节选自白居易《游大林寺序》注】,有删改)
【注】此篇文章创作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因无实权办实事,白居易在闲暇中漫游风景名胜之地。
15.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中的“可”是“大约”的意思,与“可爱者甚蕃”(《爱莲说》)中的“可”意思不同。
B.“心乐之”中的“乐”是“以……为乐”的意思,与“钟鼓乐之”(《关雎》)中的“乐”意思相同。
C.“穷”有“阻塞不通”“极,尽”“困厄,处于困境”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大林穷远”中的“穷”是“阻塞不通”的意思。
D.“绝”有“断绝”“超过”“极,非常”"仅,只”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时节绝晚”中的“绝”是“极,非常”的意思。
16.借助下面的知识卡片,将短文【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环:①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②环绕,围绕;③遍,周遍;④旋,转动 苍:①青色(深蓝或暗绿色);②灰白色;③百姓,众民; ④天,苍天
寺院的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
17.【甲】文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描写了潭中鱼的灵动可爱 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简要分析。(4分)
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潭中鱼的灵动可爱。文中第2段,通过描写鱼儿的动态和静态,展现了鱼儿在清澈的水中自由游动的样子,动静结合,使得鱼儿显得更加灵动。
18.【甲】文在写到小石潭环境时,用了“寂寥无人”的表述,而【乙】文中也有“寂寥无继者”的类似表达。柳宗元与白居易感到“寂寥”的原因有何不同 (4分)
柳宗元因遭贬谪,由眼前的清幽冷寂之景,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由得“寂寥”;白居易则因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无人欣赏,联想到自己无实权办实事而感到孤寂。(意对即可)
(四)名著阅读(8分)
19.《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填作者)为初中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答出《经典常谈》中提及的任意两篇即可)》等经典著作,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4分)
20.请从下面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书中相关内容,谈谈对你成长的启示。(4分)
《经典常谈》《红星照耀中国》
示例一:我选择《经典常谈》。该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囊括了朱自清先生对于“四书五经”等系列作品的独到见解,可谓“国学入门书”。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的瑰宝。在我们成长的路上,常读经典定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更好。
示例二:我选择《红星照耀中国》。书中描写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种种极端恶劣的条件,如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终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了救国救民,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他们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想,这也正是《红星照耀中国》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
三、表达与交流(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流水潺潺、鸟语啾啾是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声声叮咛、殷殷嘱咐是妈妈温柔的声音;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是老师慈爱的声音;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是内心鼓励自我的声音……在这些声音中,总有一种声音萦绕耳畔,激荡人心。
请以“那声音特别 ”为题目,写一篇 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 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八下语文期中测试06
范围:第1-3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
新华中学组织开展以“热爱劳动,成就人生”为主题的语 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 崇尚劳动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请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1~3题。
【甲】只有崇尚劳动,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社会, 人们才渴望劳动。【乙】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要传( )劳 动之风、推崇劳动之美。【丙】劳动不分贵贱,【丁】只要是劳动 者都值得被尊重。只要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就会得 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教育引导可以让崇尚劳动成为全社
会的价值共识。营造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文化氛( )围, 才能让人们远离枯( )和拙劣。
①一方面,学校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 爱劳动等……② 增强对劳动创造幸福的理性认知和实践习 惯;③另一方面,学校要创造机会和条件、创新内容和形式,④ 通过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使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 以辛勤劳动为荣的观念,摒弃好逸恶( )劳的思想观念。
1.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 项是( A )(2 分 )
A. 承 fēn 燥 wù
B. 成 fèn 燥 è
C. 成 fēn 躁 wù
D. 承 fèn 躁 è
2.将“无论从事体力还是脑力劳动、简单还是复杂劳动、生产性还是服务性劳动,”放入文段中,衔接最恰当的一处是(D)(2分)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点拨】“无论从事体力还是脑力劳动、简单还是复杂劳动、生产性 还是服务性劳动”是对“劳动不分贵贱”的具体解释,并且是“只要 是劳动者都值得被尊重”的原因,语意联系紧密,因此放在【丁】处 最恰当。
3.下列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3分)
A.①句中“等”与省略号不需要同时使用,应删掉“等”字。B.②句中“增强”与“实践习惯”搭配不当。
C.顿号有时表示并列关系。③句中顿号使用不正确。
D.④句中“通过”和“使”不能同时使用,删去“使”后句子正确。
【点拨】③句中顿号使用正确。
【任务二参加劳动实践】
4.为了加强劳动教育,学校结合“种植”劳动特色课程,制订了学习方案。请你根据提示,完善方案内容。(4分)
“学科专业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学习方案
学科 学科知识 实践活动 可解决的种植实际问题
语文 写作 ① ②
数学 不规则图形面积 计算种植园各区域的面积 统筹安排不同植物的种植区域
化学 酸和碱 测量种植园土地的酸碱度 确定能够种植的作物类型
生物 植物分类, 植林的生长 了解作物的基本特征观 察,记录作物的生长变化 选择适宜种植的品种,制作植物 标识牌,授粉、剪枝、间苗、除草
示例一:①撰写种植日志O总结种植经验 示例二:②编辑种植园宣传稿O宣传种植知识
5.学校计划于4月30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中国梦·劳动美”诗朗诵比赛,拟邀请著名朗诵艺术家李老师作为本次比赛的评委,请你以学校德育处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4分)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 示例:您好!我校将于4月30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中国梦·劳动美"诗朗诵比赛,特邀请您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期待您的到来! 新华中学德育处 2025年4月28日
【任务三感悟劳动情怀】
6.为了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劳动的乐趣,小优找到了下列文段作为本次活动宣传的辅助材料,请你帮他将空缺的古诗文补全。(5分)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雎》中“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写出了欢快的劳动场景;《式微》中“②式微式微,③胡不归”两句以天色起兴,反复吟咏,强调了天黑仍然辛苦劳作之苦;陶渊明《桃花源记》中“④其中往来种作,⑤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则描写了社会平等、人人劳作的快乐场景。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一)现代文阅读I(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守好锂资源的安全底线
①据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将超过2000万辆,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突破5000万辆,这将会对碳酸锂产生巨大需求。从预测来看,2025年我国自产再加上进口,基本上能满足需求。但从2025年到2030年,差距将会拉开,除了我国自己能够供给的,还将有几十万吨的缺口。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个缺口在2030年前后还可能再扩大。2022年,我国进口锂精矿约284万吨,同比增长约42%。净进口碳酸锂12.57万吨,同比增长约72%,对外依存度超过60%,加之锂的价格猛涨,这种状况值得引起警惕。
②如何守好锂矿资源的安全底线 地球上已探明的锂资源中有超过60%蕴藏在盐湖中,结合我国实际,盐湖锂资源更是占到全国锂资源的70%以上,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一直以来,受到提取技术的限制,我国盐湖锂的产量较少,大量依赖进口。伴随着锂资源价格快速上涨,全球主要产锂国逐步收紧出口政策,我国企业海外买锂接连受阻。在此背景下,加大国内盐湖的开发,对保障我国锂资源的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所以在当前形势下,要继续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立足国内资源的开发和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强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发展,提高回收率,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守住锂资源供给的安全底线。
③保障锂资源需求,要将重点放在锂盐湖上,因为我国与国际相比较有两大不同之处:国外是以盐湖为主来解决锂资源的需求,而我们国内是以锂矿石为主,占84%。国内盐湖锂资源虽然占75%,但是开发的只占16%,大部分还是用矿石。所以,今后我们要逐渐加强对盐湖锂的开发。盐湖的锂资源有三大优势:一是总量大;二是成本低,与加工硬岩以及运输成本相比,盐湖提锂成本要低很多,而且可以深加工,进行综合利用,这是国际趋势;三是环保优势,加工硬岩需要烧,要加酸加碱,最后才能生产出碳酸锂,对环境是有一定破坏的,而盐湖提锂对环境比较友好。
④西藏的盐湖跟柴达木盆地的盐湖不一样,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很大,盐滩就很大,盐滩底下有黏土。这种盐田,草场一般在边缘,稀稀拉拉有一点,所以它对生态影响不大。而西藏盐湖比较小,最大的就二三百平方千米,周围都是草场。这样就需要做到“一次提锂”,少做盐田或不做盐田,可以少破坏草场。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不过现在的技术,可以只用盐卤提锂了,可以提到500毫克每升了。所以我们要加强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创新,重视超前提锂、盐卤提锂等技术的推进,尽量少破坏草场,对5000多年的盐田来一次革命,冲破西藏锂盐湖开发瓶颈。如果技术攻关成功,那么西藏锂盐湖在2025年到2030年间能为国家保障锂资源需求作出更大贡献是非常有希望的。
(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本文用语的准确、严谨。
B.第④段介绍了西藏盐田的特点及开发的技术要求等。
C.本文介绍了我国锂资源的供给现状及盐湖锂资源的分布情况等。
【点拨】第④段介绍的是西藏盐湖的特点及西藏盐湖开发的技术要求等。
D.本文综合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3分)
A.据预测,从2025年到2030年,我国将有几十万吨的碳酸锂的缺口。
B.地球上的锂资源中有超过60%蕴藏在盐湖中,我国的盐湖锂资源更是占到70%以上。
C.国外以盐湖为主解决锂资源的需求,国内以进口锂矿石解决锂资源的需求。
D.推进超前提锂、盐卤提锂等技术,解决了西藏锂盐湖的开发瓶颈。
【点拨】B.原文的表述是“地球上已探明的锂资源中有超过60%蕴藏在盐湖中,我国的盐湖锂资源更是占到全国锂资源的70%以上”;C.从文中可知,国内不只是以进口锂矿石来解决锂资源的需求;D.从原文“所以我们要加强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创新,重视超前提锂、盐卤提锂等技术的推进,尽量少破坏草场,对5000多年的盐田来一次革命,冲破西藏锂盐湖开发瓶颈”可知,西藏锂盐湖开发瓶颈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9.对保障我国锂资源安全,你有何建议 请根据文本内容,结合当前形势,简要谈谈。(4分)
示例:①广泛开源,加大锂资源勘察力度,加大国内盐湖的开发。②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互利共赢。③立足国内资源的开发和技术研发,加强专业人才培养。④强化政策引领,加强理论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⑤规范锂电池回收,建设绿色城市矿山。(答出四点,意近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村戏赵炳庭
①山里人闲暇时间不多,只有进入腊月,不论收成丰歉,都不会火急火燎了。这时的正事就是搭台、排练、唱戏。
②村里唱戏,自然没有城里那样气派。随便选个地方垫个土台夯实,上面铺几张大炕席,戏台便搭成了。后面挂块蓝布作幕底,前面横杆上挂块紫红布作幕布,横杆两头各挑一盏马灯。戏台两边,用炕席围起扎紧。远看,方方正正,俨然一座露天戏院。
③也许是长期耳濡目染的缘故,我从小就深爱戏曲,每逢有村戏排练或演出,必是场场不落。冬季的夜风如刀似箭,也无法窒息眼前的热闹。冷了,跺几下脚,台词、动作不熟,排练不散。吹、拉、弹、奏、翻、打、念、唱……不知不觉,月亮悄悄地隐去了,飘下悠悠扬扬的雪花,静静地洒落在肩头。
④一出戏排成了,消息便像风一样吹遍山野。戏迷们整天扳着指头盼上演,全村振奋,人人喜气洋洋。戏,从正月初四挂灯,一直唱到十五。逢年唱戏是祖上的习俗延续,一为欢欢乐乐,喜庆太平;二为后生姑娘借看戏沟通心语,以结良缘。
⑤乡下看戏的场面,用人山人海形容最为贴切。方圆十几里,仨一群俩一伙,踏着黄昏赶来。戏还没开演,台下已挤
满了人,热热闹闹。亲朋好友照个面,打个招呼,问“收成怎样",道声“过年好”。于是,满肚的恩恩怨怨,陈谷子烂糜子,便化为乌有,谁还记得一年的艰辛和苦衷
⑥忽而,催场的锣鼓声响起,帷幕徐徐拉开,喧闹的人海霎时平静。无法靠近戏台,又不甘心凑合看的,便有的攀上树杈,有的蹲在墙头。老字辈的戏迷没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就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西侧的墙根,吸着草烟听得如痴如醉。场下也时有发生骚乱的情况,这时候,就有几个村干部维持秩序,一会儿工夫便恢复安静,戏照唱不误。
⑦唱戏要有红角儿,不然便索然无味,没了精彩。月旦是社火班里的“台柱子”,她扮相好,身段妙,腔韵圆亮,戏路也
多。但见她甩袖旋如风,飘如云,抖如波,抛如飞。月旦细腰身,高胸脯,脸盘儿也亮,那双眼睛如秋水,一顾一盼,连那坐在远远墙角里的人,都觉得月旦看见自己了。她小时学演旦角,是祖上“真传",乡亲们说:"月旦扮青衣,是‘老汉吃麻子——绝(嚼)了'。”每次演出,只要她一亮相,台下看戏的便百倍精神,喝彩不断。一次演《游西湖》,她扮演李慧娘,不仅扮相俏,唱腔美,而且一口气就能喷出三十多口的火,那精湛的演技,揪心裂肠,清柔凄婉的唱腔,生把台下唱出一片啜泣和唏嘘。
⑧有一次,县文化馆来了位导演,给我堂弟排练《卷席筒》中的丑角仓娃,一会儿逗人欢笑,一会儿催人泪下,哭中有笑,笑中
有哭,不仅有丑角的幽默,更散发着善良、正义的力量,把一个有情有义、机智乖巧的“小仓娃”形象演绎得活灵活现。
⑨家乡的戏,说雅也雅,说俗也俗。有时演出缺少角色,情急中台下自信能喊几句秦腔的观众,站出来丢一折,亮亮嗓子,使台下的戏迷听得如痴如醉。一次演《铡美案》,听得钹一响,扮演包拯的牛娃挑帘亮相,整双鬓,掸衣襟,抖水袖,捋胡须,实不想胡须忘了挂,台下看戏的一阵疑惑:这包相爷何时剃了胡须 牛娃发现不对路儿,急中生智,大喊一声:“王朝、马汉,给相爷挂胡子!”顿时台下一片哗然。
⑩这几年,乡亲们集资建起戏台,县秦腔剧团专门指导戏剧排练。春节前重新购置了全蟒全靠,凤冠霞帔,刀枪剑戟,文武场面。后来又添置了舞台幻灯,据说这灯能显青山,可见秀水,还能闪电打雷,飘雪下雨。
如果说都市大剧院的舞台体现现代文化的美,那么,家乡的村戏便是一种自然的美、野性的美。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24年第5期,有删改)
10.下面是小文读完文章前六段后梳理的村戏流程,请你仿照已有内容,帮他将流程图补充完整。(4分)
11.文章的重点是写“村戏”,写搭台、排练的情景是否是多余之笔 为什么 (3分)
不多余。因为搭台、排练都是唱戏的准备工作,也是村戏的一部分。村民踊跃搭戏台,深夜看排练,都体现出大家对村戏的喜爱和期盼,既衬托出村戏的魅力无穷,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12.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本文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里人唱村戏的热闹场景,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B.文中第③段画线句运用环境描写,表现“我”冬夜受冻看村戏排练时的专注忘我,侧面烘托“我”对戏曲的深爱。
C.本文将气派的都市大剧院与简陋的村戏舞台进行对比,旨在批判现代文化的浮躁与缺乏灵魂,进而突出村戏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纯粹与美好。
D.本文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内容丰富,情感饱满。
13.本文和课文《社戏》都写到了看戏,其寄托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4分)
《村戏》中充满了作者对传统村戏的喜爱和怀念之情。《社戏》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4题。
过友人隐居
[唐]戴叔伦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①,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②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注】①石濑(lài):水被石激形成的急流,这里指石潭。②虚:空。
【参考译文】超逸绝俗的你远离喧嚣的红尘,清澈的溪水在门前蜿蜒流去。叮咚水声由溪水冲击着石头发出,藤萝枝蔓掩映着林中的小屋。地处幽静引来林鹿来此安眠,庭院空旷使猿猴在此下树饮水。春天的花儿正夹岸盛放,又何必去询问桃花源究竟在哪里呢
14.阅读全诗,梳理内容,完成填空。(4分)
眼前景 友人隐居 处的环境 景象 特点 思考:诗歌中"③桃 源(第二空2分,其他空各1分)”最能体现意境
庭院外 清溪绕门而过、①急流发出悦耳的声音、藤萝掩映着林间小屋 宁静清幽
庭院内 林鹿栖息庭院、猿猴下树饮水
心中情 结尾以用典、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②对友人清静、闲逸、超脱的隐居生活的艳羡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第15~18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椒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如至人间仙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节选自白居易《游大林寺序》注】,有删改)
【注】此篇文章创作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因无实权办实事,白居易在
闲暇中漫游风景名胜之地。
【乙参考译文】大林寺路远又荒凉,(所以)人们很少来到这里。寺院的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因山高地深,所以节气来得很迟。当时已是初夏四月,(而这里)还像正月、二月的天气。山上的桃树刚开花,涧中水草还很短小;人物风俗气候与平地村落都不相同。刚到这儿(的时候),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由驿路到山门,也不到半天的路程。但是自从萧、魏、李三人到此游览后,到今天将近二十年,这里一片寂寥,再也没有来游览的人。唉!可见名利诱惑人到了何等程度啊!
15.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中的“可”是“大约”的意思,与“可爱者甚蕃”(《爱莲说》)中的“可”意思不同。
B.“心乐之”中的“乐”是“以……为乐”的意思,与“钟鼓乐之”(《关雎》)中的“乐”意思相同。
C.“穷”有“阻塞不通”“极,尽”“困厄,处于困境”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大林穷远”中的“穷”是“阻塞不通”的意思。
D.“绝”有“断绝”“超过”“极,非常”"仅,只”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时节绝晚”中的“绝”是“极,非常”的意思。
16.借助下面的知识卡片,将短文【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环:①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②环绕,围绕;③遍,周遍;④旋,转动 苍:①青色(深蓝或暗绿色);②灰白色;③百姓,众民; ④天,苍天
寺院的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
17.【甲】文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描写了潭中鱼的灵动可爱 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简要分析。(4分)
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潭中鱼的灵动可爱。文中第2段,通过描写鱼儿的动态和静态,展现了鱼儿在清澈的水中自由游动的样子,动静结合,使得鱼儿显得更加灵动。
18.【甲】文在写到小石潭环境时,用了“寂寥无人”的表述,而【乙】文中也有“寂寥无继者”的类似表达。柳宗元与白居易感到“寂寥”的原因有何不同 (4分)
柳宗元因遭贬谪,由眼前的清幽冷寂之景,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由得“寂寥”;白居易则因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无人欣赏,联想到自己无实权办实事而感到孤寂。(意对即可)
(四)名著阅读(8分)
19.《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填作者)为初中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答出《经典常谈》中提及的任意两篇即可)》等经典著作,系统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4分)
20.请从下面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书中相关内容,谈谈对你成长的启示。(4分)
《经典常谈》《红星照耀中国》
示例一:我选择《经典常谈》。该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囊括了朱自清先生对于“四书五经”等系列作品的独到见解,可谓“国学入门书”。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的瑰宝。在我们成长的路上,常读经典定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更好。
示例二:我选择《红星照耀中国》。书中描写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种种极端恶劣的条件,如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终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了救国救民,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他们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想,这也正是《红星照耀中国》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
三、表达与交流(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流水潺潺、鸟语啾啾是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声声叮咛、殷殷嘱咐是妈妈温柔的声音;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是老师慈爱的声音;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是内心鼓励自我的声音……在这些声音中,总有一种声音萦绕耳畔,激荡人心。
请以“那声音特别 ”为题目,写一篇 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 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