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阳市浯溪一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4月考九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3分)
1.2025年2月6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先生逝世,他曾带领团队于1970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五号的发射升空
C.籼型杂交水稻成功培育 D.青蒿素的提取与发现
2.虽然马周出身贫贱,唐太宗发现他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便马上破格提拔,官至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
A.虚心纳谏 B.勤于政事 C.知人善任 D.爱惜民力
3.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记载:(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由此可知,元行省( )
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
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
4.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主张“打倒孔家店”,但他并不是全盘否定孔子,他反对的是被历代封建帝王塑造成“专制政治之灵魂”的孔子。在他看来,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能够融汇注重物质的西方文明。由此可知李大钊( )
A.绝对否定中国文化 B.主张全盘照搬西方文化
C.辩证看待东方文明 D.主张中西文明相互融合
5.如表为万隆会议前后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总数,这说明万隆会议( )
时间 建交国家总数(个)
1955年前 8
1955﹣1959 新增10
1960﹣1964 新增14
A.是中国在亚非地区打开外交局面的里程碑
B.使新中国获得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外交承认
C.通过不懈努力彻底消除了亚非各国的误解
D.在世界范围确立“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
6.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贫穷公民不能参政议政 B.外邦人和妇女能参加公民大会
C.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D.公职人员从主席团中抽签产生
7.如图是四大文明古国位置图。其中阿拉伯数字产生于图中的( )
A.A B.B C.C D.D
8.《国际歌》中唱道:“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其中“毒蛇猛兽”是指( )
A.封建领主 B.天主教会 C.资产阶级 D.帝国主义
9.1934﹣1935年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锐减,仅相当于1931年的1/10,1937年起直接不再从国外进口锅炉、发电机、化工设备等。这说明( )
A.经济大危机阻碍苏联发展 B.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
C.农业集体化运动成绩显著 D.工业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
10.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英国和法国对埃及这一决定反应非常强烈,决定以军事手段维护两国的利益。10月29日,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但在美国和苏联的压力下,英法两国和以色列在11月6日宣布停火。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战后殖民体系的逐渐崩溃 B.美苏冷战局面不断升级
C.战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D.美国维护世界霸主地位
11.传说,炎帝发明耒耜、陶器、天文历法等,黄帝发明弓箭、水井、衣裳等。这些传说( )
A.反映了中国先民的智慧 B.体现炎黄是部落的首领
C.再现了真实可靠的历史 D.说明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12.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会战大都以失败告终,但有一次会战获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它是( )
A.淞沪会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武汉会战 D.枣宜会战
13.如图所示钱币的流通可以佐证新航路开辟后( )
“八里尔银币”,一种西班牙钱币,它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货币,于16世纪70年代首次铸造后,在短短几十年内就传遍了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
A.文艺复兴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 B.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西班牙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 D.亚、欧、非、美洲间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
14.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影响。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三级会议召开 B.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C.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D.雅各宾派组成救国委员会
15. 2025年,意大利音乐剧《神曲》将首次来华,并在中国多个城市开启“神曲”音乐剧的中国巡演之旅,助力中意文明的“遇见”与“对话”。《神曲》的作者是( )
A.达 芬奇 B.亚里士多德 C.但丁 D.拉斐尔
16.改革是国家民族发展血液的更新,是思想的转变。下面材料反映出俄日两国改革前都( )
1853年、1854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里率领由4艘黑色大船组成的舰队,两次来到日本,逼迫德川政府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日本的大门从此被打开。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853年至1856年的战争是在克里米亚半岛上进行的,不过,俄国被打败了,不得不接受耻辱的《巴黎条约》……实际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 B.面临统治危机C.暴露出农奴制的腐朽 D.被迫开放国门
二.论述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2分)物种交流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社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可可最早种植于南美洲,与茶、咖啡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1502年哥伦布美洲探险时带回了可可豆。1525年,西班牙人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开始种植可可,此后逐渐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推开。1528年,西班牙殖民者将巧克力饮料及制作手艺带回欧洲。16世纪30年代,可可种植跨洋传入西非的比奥科岛,并逐渐拓展到非洲大陆。
1560年起,可可栽培先后传入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摘编自张箭《可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初探》
材料二:如图17世纪后欧美地区巧克力的生产和消费
巧克力起初只有精英和富裕阶层能够享用。19世纪初,一磅巧克力的价钱相当于一名普通女工3天的工资。工厂通过工艺流程的改进使巧克力成为大众能消费得起的产品。 ——摘编自索菲 D 科《巧克力:一部真实的历史》
17世纪末研磨可可豆的场景。这是当时普遍使用的加工方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制造的巧克力搅拌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可可的传播路径。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后欧美地区巧克力消费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请另举一则“物种交流”的例子,说明其如何“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社会”。
18.(12分)武帝之孙。
材料一:海昏侯墓中的孔子屏风(部分)
材料二: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首轮红外扫描后,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中发现疑似失传约1800年的《齐论语》。
——某城市晚报2017年1月13日的新闻报道
注:海昏侯是西汉第九位皇帝刘贺,汉武帝孙,在位27日,被外戚权臣霍光废黜,后改封为海昏侯。
(1)海昏侯墓中疑似《齐论语》及孔子屏风的发现,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刘贺受其爷爷汉武帝实施的政策的影响,这一政策是 政策的影响。
(2)材料二的报道中提到的“红外扫描”“疑似”“约1800年”等叙述能否去掉?从认识历史的方法和研究者的态度等角度,说明理由。
(3)要证明海昏侯刘贺的历史,除考古文物外,还需要哪些类型的材料?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取这些材料?
19.(12分)歌曲反映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救亡的歌声响彻大江南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序号 歌曲及其简介 歌词(节选)
材料— 《长征组歌》由开国上将萧华作词,包括《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等十个曲目,是一部展现长征岁月的红色经典。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材料二 《毕业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是电影《桃李劫》的主题曲,该曲于1934年发行。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材料三 《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创作于1939年,原名“八路军进行曲”。解放战争时期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曲表现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 我们是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不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其中提到的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个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毕业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可以从歌曲中获得什么感悟?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歌曲创作的因素有哪些?
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6年 中共八大召开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4年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5年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5年04月10日晨语的初中历史平行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C D D A C C C D A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B C B
17.(1)路径:通过新航路开辟从南美洲带回欧洲;通过殖民扩张(种植园经济)传播至中美洲、非洲、亚洲等地。
(2)变化:由少数人消费到消费大众化。原因:工业革命;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使用机器生产巧克力,价格降低。
(3)马铃薯。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明朝时期传入中国,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18.(1)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不能去掉。因为“红外扫描”表明先进的科技手段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方法;用“疑似”“约1800年”是因为这些史实的确切时间还不清楚,需进一步考证,体现了研究者的严谨态度。
(3)还需要文献资料,可以查阅《汉书》《后汉书》等文献典籍,获得信息,与考古资料相互印证。
19.(1)事件:四渡赤水、飞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等。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运用,人民群众的支持等。
(2)时代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
感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担当,积极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中,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3)因素:时代背景、阶级特征等。
20.观点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论述: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但因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在这期间,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总之,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但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失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观点二: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4 个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又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从此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上所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大量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