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区域联系与差异 2025年中考地理(湘教版)一轮专题复习(甘肃)(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四区域联系与差异 2025年中考地理(湘教版)一轮专题复习(甘肃)(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5 17:55:05

文档简介

专题四 区域联系与差异
区域地理研究地球表面某个特定地区中各个地理要素的组合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最终解释区域特征,了解其内在关系,阐明区域人地关系。学习某个区域,首先要学习区域的地理位置(板块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其次是学习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是学习人文环境特征(社会经济要素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人口、城市、旅游业等)。不同区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主体框架是相同的。
类型一 世界区域
1.主要地区
2.主要国家
类型二 中国区域
1.四大地理分区
2.三个跨省区域
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与我国山水相连。自2021年中老铁路开通,到2024年3月1日,中国与泰国免签政策生效,中国到东南亚旅游的人数明显增多。读中南半岛示意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影响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气候、地形 B.地形、河流
C.矿产资源、气候 D.气候、河流
2.中国到东南亚旅游的人数多,得益于( )
①位置优越,山水相连
②华人华侨集中,文化习俗相近,便于沟通
③气候寒冷,景观差异大
④免签政策,提高了出行意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欧洲西部的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气候差异较大。读欧洲西部同纬度地带5个城市冬季和夏季气温状况示意图,完成3~4题。
3.欧洲西部气温年较差自西向东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变小;地形起伏 B.变小;人类活动
C.变大;纬度位置 D.变大;海陆位置
4.下列有关欧洲西部国家的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挪威皑皑白雪的阿尔卑斯山
B.法国风光旖旎、景色如画的田园
C.英国阳光灿烂的海滩
D.西班牙陡峻幽深的峡湾风光
2024年2月7日,南极大陆的新地标——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该站为常年考察站,可容纳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下图是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和景观图。据此完成5~7题。
 
5.施工人员在秦岭站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 )
A.酷寒、干燥与烈风 B.台风、干旱与洪涝
C.海啸、地震与火山 D.暴雨、低温与极夜
6.为降低能耗,度夏宿舍在当地冬季关闭。秦岭站度夏宿舍最可能关闭的月份是( )
A.1月 B.2月
C.6月 D.12月
7.秦岭站的建设和运行践行了低碳环保理念,这里可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
A.水能 B.风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
黄金玉米带是指最适合玉米种植生长的黄金地带,美国玉米带即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读美国本土玉米带位置图,完成8~9题。
8.从地形看,美国玉米带主要位于平坦的( )
A.中央平原    B.大平原
C.滨海平原    D.大西洋沿岸平原
9.美国玉米带种植时的水源主要来自( )
A.苏必利尔湖
B.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
C.大盐湖
D.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
每到冬季,我国南方的湿冷天气总是让人难以忍受。网上很多人呼吁,南方地区的冬季也应该集中供暖。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集中供暖分界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位于集中供暖区的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1.南方地区冬季没有集中供暖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低温期较短
B.南方人抗冻能力较强
C.房屋建筑保暖性较强
D.经济普遍落后
12.网上对南方地区集中供暖呼声高,实际上南方地区难以大面积开展,原因有( )
①会加剧南方能源紧张的局面
②南方缺乏集中供暖的改建与后期管网的维护技术,资金不足
③南方房屋墙体较薄,保温作用差,暖气利用率低
④南方冬季气温较高,供暖时间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为了更好地复习和巩固青藏地区所学知识,小理构建了“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树”。读图完成13~14题。
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树
13.下列对“知识树”中信息的解读能真实反映青藏地区特征的是( )
A.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纬度高
B.高寒农牧业——畜牧业——牦牛
C.资源丰富——风能——拉萨“日光城”
D.少数民族——藏族——火把节
14.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
A.开垦高原湿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B.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C.发展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业
D.兴建草场,扩大放牧规模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甲所示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
16.关于图示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依托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20世纪90年代,因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等,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C.该地区河网密布,水运发达,粮食产量高
D.该地区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专题四 区域联系与差异
区域地理研究地球表面某个特定地区中各个地理要素的组合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最终解释区域特征,了解其内在关系,阐明区域人地关系。学习某个区域,首先要学习区域的地理位置(板块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其次是学习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是学习人文环境特征(社会经济要素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人口、城市、旅游业等)。不同区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主体框架是相同的。
类型一 世界区域
1.主要地区
2.主要国家
类型二 中国区域
1.四大地理分区
2.三个跨省区域
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与我国山水相连。自2021年中老铁路开通,到2024年3月1日,中国与泰国免签政策生效,中国到东南亚旅游的人数明显增多。读中南半岛示意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影响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B )
A.气候、地形 B.地形、河流
C.矿产资源、气候 D.气候、河流
2.中国到东南亚旅游的人数多,得益于( B )
①位置优越,山水相连
②华人华侨集中,文化习俗相近,便于沟通
③气候寒冷,景观差异大
④免签政策,提高了出行意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欧洲西部的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气候差异较大。读欧洲西部同纬度地带5个城市冬季和夏季气温状况示意图,完成3~4题。
3.欧洲西部气温年较差自西向东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D )
A.变小;地形起伏 B.变小;人类活动
C.变大;纬度位置 D.变大;海陆位置
4.下列有关欧洲西部国家的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挪威皑皑白雪的阿尔卑斯山
B.法国风光旖旎、景色如画的田园
C.英国阳光灿烂的海滩
D.西班牙陡峻幽深的峡湾风光
2024年2月7日,南极大陆的新地标——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该站为常年考察站,可容纳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下图是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和景观图。据此完成5~7题。
 
5.施工人员在秦岭站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 A )
A.酷寒、干燥与烈风 B.台风、干旱与洪涝
C.海啸、地震与火山 D.暴雨、低温与极夜
6.为降低能耗,度夏宿舍在当地冬季关闭。秦岭站度夏宿舍最可能关闭的月份是( C )
A.1月 B.2月
C.6月 D.12月
7.秦岭站的建设和运行践行了低碳环保理念,这里可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B )
A.水能 B.风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
黄金玉米带是指最适合玉米种植生长的黄金地带,美国玉米带即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读美国本土玉米带位置图,完成8~9题。
8.从地形看,美国玉米带主要位于平坦的( A )
A.中央平原    B.大平原
C.滨海平原    D.大西洋沿岸平原
9.美国玉米带种植时的水源主要来自( D )
A.苏必利尔湖
B.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
C.大盐湖
D.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
每到冬季,我国南方的湿冷天气总是让人难以忍受。网上很多人呼吁,南方地区的冬季也应该集中供暖。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集中供暖分界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位于集中供暖区的是( C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1.南方地区冬季没有集中供暖的主要原因是( A )
A.冬季低温期较短
B.南方人抗冻能力较强
C.房屋建筑保暖性较强
D.经济普遍落后
12.网上对南方地区集中供暖呼声高,实际上南方地区难以大面积开展,原因有( C )
①会加剧南方能源紧张的局面
②南方缺乏集中供暖的改建与后期管网的维护技术,资金不足
③南方房屋墙体较薄,保温作用差,暖气利用率低
④南方冬季气温较高,供暖时间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为了更好地复习和巩固青藏地区所学知识,小理构建了“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树”。读图完成13~14题。
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树
13.下列对“知识树”中信息的解读能真实反映青藏地区特征的是( B )
A.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纬度高
B.高寒农牧业——畜牧业——牦牛
C.资源丰富——风能——拉萨“日光城”
D.少数民族——藏族——火把节
14.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C )
A.开垦高原湿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B.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C.发展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业
D.兴建草场,扩大放牧规模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甲所示的地形区是( D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
16.关于图示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该地区依托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20世纪90年代,因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等,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C.该地区河网密布,水运发达,粮食产量高
D.该地区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