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2024 陇南三模)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土地利用类型是( D )
A.草地 B.林地
C.难利用土地 D.耕地
2.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其主要农业部门对应正确的是( B )
A.①——畜牧业 B.②——林业
C.③——种植业 D.④——渔业
[空中出租车](2024 广东梅州模拟)2024年2月27日,有“空中出租车”之称的自动驾驶飞行器“盛世龙”进行了首次演示飞行。飞行线路为从深圳至珠海,使得原本2~3小时的公路行驶时间缩短至20分钟。据此完成3~4题。
3.自动驾驶飞行器“盛世龙”的成功研发主要得益于( D )
A.政策的支持 B.广阔的市场
C.充足的资金 D.先进的科技
4.相较于公路运输,自动驾驶飞行器“盛世龙”的优势是( A )
A.速度快 B.价格低
C.运量大 D.受天气影响小
(2024 山西太原模拟)深圳某无人机企业在研发和生产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农业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目前国际业务已经拓展到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
5.该无人机研发基地位于我国( D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6.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C )
A.重要的地理位置 B.优越的自然条件
C.先进的科学技术 D.丰富的管理经验
7.农业中运用无人机进行田间管理,有利于( A )
A.提高生产效率 B.增大劳动力投入
C.改变作物熟制 D.增加农作物类型
(2024 四川凉山)“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下表为2023年春运期间四种客运方式的运输人次及同比增长率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8~9题。
项目 运输方式 航空 运输 铁路 运输 公路 运输 水路 运输
运输人次(亿) 0.55 3.48 11.69 0.22
同比增长(%) 38.7 37.5 55.8 37.1
8.此次“春运”运输人次最多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D )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9.适合选择同比增长率最低的交通运输方式,远距离运输的货物是( B )
A.新鲜的荔枝 B.大量的钢铁
C.手机的芯片 D.移植的骨髓
10.(2024 定西三模)【中国区域差异主题】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跨越我国大江南北,从东北林海雪原到西北胡杨大漠,从青藏雪域高原到江南鱼米之乡,记录了我国不同区域绚烂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书写了祖国恢宏壮阔的山河史诗。下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稻和小麦主要分布在季风(季风/非季风)区,该区域农业生产类型以种植业(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是水稻(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区。
(2)图中甲河西走廊是位于祁连山(山脉)以北的一条狭长地带,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为甘/陇,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来自祁连山冰雪融水;该区域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水源不足。
(3)青海牧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其所在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4)造成我国农业生产和分布地域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
(2024 酒泉三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读我国农业类型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区叙述正确的是( B )
A.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的平原、丘陵和盆地地区
B.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格局是“南稻北麦”
C.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不能种植水稻
D.青藏地区水源充足,可以大规模种植水稻
12.下列关于5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平原广阔 ②水源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24 广东梅州模拟)梅龙高铁全长约95.5千米,桥隧比(桥梁和隧道占总里程的比例)达81.77%,2024年6月底建成通车。通车后梅州到广州的通行时间缩短至1.5小时内,对促进粤东地区与大湾区的经济交流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梅龙高铁线路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梅龙高铁桥隧比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气候 B.地形
C.资金 D.技术
14.梅龙高铁建成通车后对梅州的重要意义有( C )
A.带动梅州至广州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
B.便于梅州金柚大批量外运
C.促进梅州红色文化旅游业发展
D.完善广东省高速铁路网布局
15.(2024陇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等地,最终到达拉萨,被称作“最难建的铁路”。
材料二:川藏铁路预计2026年全线通车。下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和拉萨、成都气候资料图。
(1)川藏铁路被称作“最难建的铁路”,是因为其桥隧比较高,尤其是中段穿越了横断山脉,这里山高谷深,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易发生。
(2)导致拉萨和成都两地气候差异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3)拉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 005.3小时,是同纬度成都的两倍多,造成拉萨日照时数多的原因有:地势高峻、空气稀薄,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等。
(4)川藏铁路西段经过的农业区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土质(壤)较肥沃;河谷地形,地势较为平坦。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2024 陇南三模)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土地利用类型是( )
A.草地 B.林地
C.难利用土地 D.耕地
2.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其主要农业部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畜牧业 B.②——林业
C.③——种植业 D.④——渔业
[空中出租车](2024 广东梅州模拟)2024年2月27日,有“空中出租车”之称的自动驾驶飞行器“盛世龙”进行了首次演示飞行。飞行线路为从深圳至珠海,使得原本2~3小时的公路行驶时间缩短至20分钟。据此完成3~4题。
3.自动驾驶飞行器“盛世龙”的成功研发主要得益于( )
A.政策的支持 B.广阔的市场
C.充足的资金 D.先进的科技
4.相较于公路运输,自动驾驶飞行器“盛世龙”的优势是( )
A.速度快 B.价格低
C.运量大 D.受天气影响小
(2024 山西太原模拟)深圳某无人机企业在研发和生产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农业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目前国际业务已经拓展到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
5.该无人机研发基地位于我国(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6.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
A.重要的地理位置 B.优越的自然条件
C.先进的科学技术 D.丰富的管理经验
7.农业中运用无人机进行田间管理,有利于( )
A.提高生产效率 B.增大劳动力投入
C.改变作物熟制 D.增加农作物类型
(2024 四川凉山)“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下表为2023年春运期间四种客运方式的运输人次及同比增长率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8~9题。
项目 运输方式 航空 运输 铁路 运输 公路 运输 水路 运输
运输人次(亿) 0.55 3.48 11.69 0.22
同比增长(%) 38.7 37.5 55.8 37.1
8.此次“春运”运输人次最多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9.适合选择同比增长率最低的交通运输方式,远距离运输的货物是( )
A.新鲜的荔枝 B.大量的钢铁
C.手机的芯片 D.移植的骨髓
10.(2024 定西三模)【中国区域差异主题】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跨越我国大江南北,从东北林海雪原到西北胡杨大漠,从青藏雪域高原到江南鱼米之乡,记录了我国不同区域绚烂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书写了祖国恢宏壮阔的山河史诗。下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稻和小麦主要分布在 (季风/非季风)区,该区域农业生产类型以 (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是 (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区。
(2)图中甲河西走廊是位于 (山脉)以北的一条狭长地带,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为 ,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来自 ;该区域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3)青海牧区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其所在的地形区是 。
(4)造成我国农业生产和分布地域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2024 酒泉三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读我国农业类型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区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的平原、丘陵和盆地地区
B.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格局是“南稻北麦”
C.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不能种植水稻
D.青藏地区水源充足,可以大规模种植水稻
12.下列关于5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平原广阔 ②水源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24 广东梅州模拟)梅龙高铁全长约95.5千米,桥隧比(桥梁和隧道占总里程的比例)达81.77%,2024年6月底建成通车。通车后梅州到广州的通行时间缩短至1.5小时内,对促进粤东地区与大湾区的经济交流和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梅龙高铁线路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梅龙高铁桥隧比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资金 D.技术
14.梅龙高铁建成通车后对梅州的重要意义有( )
A.带动梅州至广州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
B.便于梅州金柚大批量外运
C.促进梅州红色文化旅游业发展
D.完善广东省高速铁路网布局
15.(2024陇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等地,最终到达拉萨,被称作“最难建的铁路”。
材料二:川藏铁路预计2026年全线通车。下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和拉萨、成都气候资料图。
(1)川藏铁路被称作“最难建的铁路”,是因为其桥隧比较高,尤其是中段穿越了 山脉,这里山高谷深, 等地质灾害易发生。
(2)导致拉萨和成都两地气候差异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3)拉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 005.3小时,是同纬度成都的两倍多,造成拉萨日照时数多的原因有:地势高峻、空气稀薄, 等。
(4)川藏铁路西段经过的农业区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试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