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阶段检测卷·地理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于2024年5月30日在北京举行。图1为沙特阿拉伯及周边国家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图1
1.图1中的运河( )
①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③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④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关于图1所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①沙特阿拉伯水资源匮乏 ②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东部
③土耳其火山活动和地震较多 ④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匈牙利曾是欧洲传统客车制造重地,在欧盟国家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目前,中国与匈牙利两国企业联合研发的新能源客车已在匈牙利正式投产并在欧洲市场销售。为了适应当地冬季雪天行驶要求,此款电动客车做了功能调整。图2为匈牙利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图2
3.我国电动汽车企业选择与匈牙利合作,主要是因为匈牙利( )
A.海陆交通便利 B.劳动力充足
C.产业基础雄厚 D.消费水平高
4.为适应当地的气候,在匈牙利生产和销售的电动客车需做出的调整是( )
A.增强制冷功能 B.增强遮阳功能
C.增加涉水功能 D.增加防滑功能
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经济上长期开展贸易合作,图3为澳大利亚和日本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图3
5.日本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
A.均位于北半球 B.都是岛屿国家
C.均濒临太平洋 D.均位于低纬度
6.从图中可知,日本从澳大利亚进口的资源主要是( )
A.煤炭和铁矿 B.石油
C.天然气 D.锰矿
7.两国之间贸易往来,大宗货物运输方式最合理的是( )
A.航空运输 B.管道运输
C.铁路运输 D.海洋运输
大豆喜温、需水较多,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工业。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同时,大豆进口量和出口量也在持续增加,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的国际贸易格局。图4为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图4
8.俄罗斯大豆主产区( )
①纬度较低,可一年两熟 ②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③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俄罗斯大豆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①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大豆市场需求量大
②东西两个大豆产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
③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大型机械化生产,产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瓶子树是巴西高原居民重要的食物来源,其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酿酒,其叶子和树皮也是制作药品和染料的重要原料。正因如此,瓶子树在巴西高原的地位无人能及。同时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出口国。图5为瓶子树景观图,图6为巴西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图5 图6
10.巴西高原的瓶子树外形独特,喜热耐旱,湿季吸收水分并储存,干季通过落叶减少水分损失。下列月份不属于瓶子树储水期的是( )
A.1月 B.3月
C.7月 D.11月
11.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世界60%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雨林可持续发展的是( )
A.烧荒垦地,大面积种植大豆
B.大规模伐木,提高当地收入
C.为了保护雨林,停止一切砍伐
D.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建立保护区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开站。作为我国第三个南极常年越冬考察站,秦岭站将在我国南极科考中发挥重大作用。图7为我国南极科考站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图7
12.秦岭站位于( )
A.(85°N,147°W) B.(75°S,164°E)
C.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D.南极大陆最高处
13.我国南极科考站开站时间多集中在2月份,主要原因是( )
①处于极昼,白昼时间长,便于施工 ②正处暖季,气候较为适宜人类活动
③进入雨季,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④大型食肉动物冬眠,对人类威胁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粮食作物。目前世界水稻产量集中于亚洲,故常称水稻为“亚洲的粮食”。亚洲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很多居民喜食米饭。
材料二:自1979年起,我国在近70个国家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显著提高了当地粮食产量,不仅为我国粮食生产保驾护航,还为全球消除贫困、减少饥饿做出突出贡献。
材料三:图8为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和中国、中南半岛及印度水稻主要产区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图8
(1)从亚洲地理分区看,亚洲水稻集中分布在东亚、
和南亚,集中分布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 。(2分)
(2)从地形类型看,亚洲的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河流 游沿岸的 地区, 河流为水稻生长提供了 ,并带来了肥沃的土壤。(3分)
(3)我国的水稻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本区的 省因生产稻米而被称为“海上米仓”。(1分)
(4)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生产国之一,但由于 季风很不稳定,频发的 灾害对该国的粮食生产影响很大。(2分)
(5)水稻的单产较高,但种植水稻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精耕细作。从印度人口的角度,简要分析其选择种植水稻的原因。(2分)
15.东南亚热带水果种类多,全年鲜果不断,产量及出口量大。近年来,我国进口的热带水果主要来自东南亚。图9为东南亚位置及海上航线示意图,图10为东南亚热带水果主产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6分)
图9 图10
(1)东南亚全年鲜果不断主要得益于当地优越的气候条件。根据图10分析该气候类型为 气候,其特征是 。(2分)
(2)简述东南亚相较于世界其他热带地区向中国大量出口热带水果的优势。(2分)
(3)东南亚水果可通过海洋运输出口到世界各地,从交通方面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是农业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2023年密西西比河流域降水异常偏少,河流水位大幅下降,沿岸多地缺水严重。干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图11示意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分布及密西西比河水系。
图11
(1)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特征为 ,该河流最终注入 。(2分)
(2)简析密西西比河水量大的原因。(2分)
(3)说出此次干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2分)
(4)为应对可能再次发生的旱灾,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七年级(下册)阶段检测卷·地理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于2024年5月30日在北京举行。图1为沙特阿拉伯及周边国家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图1
1.图1中的运河( A )
①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③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④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关于图1所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C )
①沙特阿拉伯水资源匮乏 ②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东部
③土耳其火山活动和地震较多 ④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匈牙利曾是欧洲传统客车制造重地,在欧盟国家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目前,中国与匈牙利两国企业联合研发的新能源客车已在匈牙利正式投产并在欧洲市场销售。为了适应当地冬季雪天行驶要求,此款电动客车做了功能调整。图2为匈牙利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图2
3.我国电动汽车企业选择与匈牙利合作,主要是因为匈牙利( C )
A.海陆交通便利 B.劳动力充足
C.产业基础雄厚 D.消费水平高
4.为适应当地的气候,在匈牙利生产和销售的电动客车需做出的调整是( D )
A.增强制冷功能 B.增强遮阳功能
C.增加涉水功能 D.增加防滑功能
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经济上长期开展贸易合作,图3为澳大利亚和日本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图3
5.日本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C )
A.均位于北半球 B.都是岛屿国家
C.均濒临太平洋 D.均位于低纬度
6.从图中可知,日本从澳大利亚进口的资源主要是( A )
A.煤炭和铁矿 B.石油
C.天然气 D.锰矿
7.两国之间贸易往来,大宗货物运输方式最合理的是( D )
A.航空运输 B.管道运输
C.铁路运输 D.海洋运输
大豆喜温、需水较多,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工业。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同时,大豆进口量和出口量也在持续增加,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的国际贸易格局。图4为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图4
8.俄罗斯大豆主产区( C )
①纬度较低,可一年两熟 ②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③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俄罗斯大豆形成西部地区进口、东部地区出口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A )
①西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大豆市场需求量大
②东西两个大豆产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
③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大型机械化生产,产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瓶子树是巴西高原居民重要的食物来源,其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酿酒,其叶子和树皮也是制作药品和染料的重要原料。正因如此,瓶子树在巴西高原的地位无人能及。同时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出口国。图5为瓶子树景观图,图6为巴西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图5 图6
10.巴西高原的瓶子树外形独特,喜热耐旱,湿季吸收水分并储存,干季通过落叶减少水分损失。下列月份不属于瓶子树储水期的是( C )
A.1月 B.3月
C.7月 D.11月
11.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世界60%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雨林可持续发展的是( D )
A.烧荒垦地,大面积种植大豆
B.大规模伐木,提高当地收入
C.为了保护雨林,停止一切砍伐
D.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建立保护区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开站。作为我国第三个南极常年越冬考察站,秦岭站将在我国南极科考中发挥重大作用。图7为我国南极科考站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图7
12.秦岭站位于( B )
A.(85°N,147°W) B.(75°S,164°E)
C.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D.南极大陆最高处
13.我国南极科考站开站时间多集中在2月份,主要原因是( A )
①处于极昼,白昼时间长,便于施工 ②正处暖季,气候较为适宜人类活动
③进入雨季,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④大型食肉动物冬眠,对人类威胁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粮食作物。目前世界水稻产量集中于亚洲,故常称水稻为“亚洲的粮食”。亚洲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很多居民喜食米饭。
材料二:自1979年起,我国在近70个国家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技术,显著提高了当地粮食产量,不仅为我国粮食生产保驾护航,还为全球消除贫困、减少饥饿做出突出贡献。
材料三:图8为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和中国、中南半岛及印度水稻主要产区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图8
(1)从亚洲地理分区看,亚洲水稻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集中分布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分)
(2)从地形类型看,亚洲的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沿岸的平原地区, 河流为水稻生长提供了水源,并带来了肥沃的土壤。(3分)
(3)我国的水稻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本区的台湾省因生产稻米而被称为“海上米仓”。(1分)
(4)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生产国之一,但由于西南/夏季风很不稳定,频发的水旱/旱涝/洪涝和干旱灾害对该国的粮食生产影响很大。(2分)
(5)水稻的单产较高,但种植水稻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精耕细作。从印度人口的角度,简要分析其选择种植水稻的原因。(2分)
印度人口众多,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同时,由于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而水稻单产高,能够有效满足当地对粮食的迫切需求。
15.东南亚热带水果种类多,全年鲜果不断,产量及出口量大。近年来,我国进口的热带水果主要来自东南亚。图9为东南亚位置及海上航线示意图,图10为东南亚热带水果主产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6分)
图9 图10
(1)东南亚全年鲜果不断主要得益于当地优越的气候条件。根据图10分析该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2分)
(2)简述东南亚相较于世界其他热带地区向中国大量出口热带水果的优势。(2分)
距离近,运输成本低;交通便利;产量大;华人华侨多,贸易往来便利。
(3)东南亚水果可通过海洋运输出口到世界各地,从交通方面说明东南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分)
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交通通达度高(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之间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是农业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2023年密西西比河流域降水异常偏少,河流水位大幅下降,沿岸多地缺水严重。干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图11示意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分布及密西西比河水系。
图11
(1)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特征为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部低),该河流最终注入墨西哥湾。(2分)
(2)简析密西西比河水量大的原因。(2分)
降水丰富,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
(3)说出此次干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2分)
生活用水不足;农业灌溉用水短缺;工业用水紧张;河流航运能力下降。
(4)为应对可能再次发生的旱灾,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节约用水;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