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真题汇编优选卷
数 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如图,已知正方形中,点E,F分别在边,上,连接,.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3.下满足下列条件时,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4.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作等边三角形ADE,则∠ABE的度数为( )
A.60 B.65° C.70° D.75°
5.已知一轮船以18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同时另有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也从港口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都离开港口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少海里?( )
A. B. C. D.
6.下列函数中,经过点的是( )
A. B. C. D.
7. 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则旗杆的高度为(滑轮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计)( ).
A.17 B.16 C.15 D.14
8.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则的值为( )
A. B. C.-2 D.2
9. 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是( )
A.a﹣b+3 B.a+b﹣1 C.﹣a﹣b+1 D.﹣a+b+1
10.已知,,为的三边长,若满足,则是(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如图,点A(3, 0), C (-2, 0), 以点A为圆心, AC长为半径画弧, 交y轴的正半轴于点 B,则点 B 的坐标为 .
12.已知,化简: .
13.如图所示的幻方中,各行、各列及各条对角线上的三个实数之积均相等,则 .
14.如图,将两张长为9,宽为3的矩形纸条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容易知道当两张纸条垂直时,菱形的面积有最小值9,那么菱形面积的最大值是 .
15.若1<x<2,则的值为 .
16.已知,在 中, ,且 边上的高为12,边BC的长为 .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9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1)求这个正比例的解析式;
(2)将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恰好经过点,求m的值.
18.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美丽三角形”.
(1)如图,在中,,,求证:是“美丽三角形”;
(2)在中,,,若是“美丽三角形”,求的长.
19.如图,在中,是边上一点,垂直平分,.
(1)求证:为等腰三角形.
(2)若,则线段,,满足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0.如图,把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其中,,点,的坐标分别为,.
(1)请求出点的坐标.
(2)将沿轴向左平移,当点落在直线上时,求线段扫过的面积.
21.浙江某大学部分专业采用“三位一体”的形式进行招生,现有甲、乙两名学生,他们各自的三类成绩(已折算成满分100分)如表所示:
学生 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综合测试成绩 高考成绩
甲 85 89 81
乙 88 81 83
(1)如果根据三项得分的平均数,那么哪位同学排名靠前?
(2)“三位一体”根据入围考生志愿,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综合成绩按“学业水平测试成绩×20%+综合测试成绩×20%+高考成绩×60%”计算形成,那么哪位同学排名靠前?
22.在正方形ABCD中,E是CD边上任意一点,连接AE.∠EAF=45°,AE所在的直线与BC交于点F,连接EF.
(1)以A为圆心,AE为半径作圆,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G(如图1).
求证:BF+DE=EF;
(2)点E在DC边上移动,当EC=CF时,直线EF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M、N(如图2),直接写出EF、MF、NE的数量关系: .
23.如图,直线 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与直线 交于点E,点E的横坐标为3.
(1)求出b的值;
(2)y轴上有点M,使得△ABM是等腰三角形,写出所有可能的点M的坐标;
24.如图,已知菱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C作,过点D作,与相交于点E.
(1)求证:;
(2)若,,求四边形的周长.
25.本次初二模拟考试后,学校决定购买两种笔记本对模拟考试中的成绩优异、进步显著的同学进行奖励.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型号的笔记本共本,已知甲型笔记本的单价为元/本,而购买乙型笔记本所需总费用(元)与购买数量(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数量关系.
(1)求与的函数关系式;
(2)若计划购买乙种笔记本的数量不超过本,但不少于总数的,请设计购买方案,使购买总费用最低,并求出最低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期中真题汇编优选卷
数 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题有:
解得:x≥2,
的取值范围是x≥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解即可.
2.如图,已知正方形中,点E,F分别在边,上,连接,.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作关于的对称点,则,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
,
的最小值为的长,
,
,
中,,
,
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B.
【分析】连接作关于的对称点,则,先证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F=AE,再利用等量代换可得,可得的最小值为的长,再结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得到的最小值为.
3.下满足下列条件时,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52+42=25+16=41=()2,
∴△ABC是直角三角形,不合题意;
B.∵(3x)2+(4x)2=9x2+16x2=252=(5x)2,
∴△ABC是直角三角形,不合题意;
C.∵∠A:∠B:∠C=3:4:5,
∴∠C180°=75°≠90°,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
D.∵∠A∠B∠C,
∴∠C=90°,∠A=30°,∠B=60°,
∴△ABC是直角三角形,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依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论.
4.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作等边三角形ADE,则∠ABE的度数为( )
A.60 B.65° C.70° D.75°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作等边三角形ADE,
∴AB=AD=AE,∠BAE=60°,∠BAD=90°,
∴∠BAE=∠BAD-∠EAD=30°,
∠ABE=∠AEB==75°.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首先求出AB=AD=AE,∠BAE=30°,再在等腰△ABE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E的度数即可.
5.已知一轮船以18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同时另有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也从港口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都离开港口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少海里?(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答】解:如图,由题意得:∠BAC=90°,
2小时后,AB=18×2=36海里,
∴BC==(海里).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即可.
6.下列函数中,经过点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答】解:将分别代入:
A、,故点在直线上,符合题意;
B、,故点不在直线上,不符合题意;
C、,故点不在直线上,不符合题意;
D、,故点不在直线上,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将分别代入,求出y的值,然后可得答案.
7. 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则旗杆的高度为(滑轮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计)( ).
A.17 B.16 C.15 D.14
【答案】A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
过点C作CB⊥AD于点B.
由题意得:AD=AC,BC=DE=8m,BD=CE=2m.
设旗杆高度AD=AC=x m,AB=(x-2)m.
在Rt△ABC中,AB2+BC2=AC2.
即(x-2)2+82=x2.
解得:x=17.
故答案为:A.
【分析】设AD=AC=x m,过点C作CB⊥AD于点B,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即可.
8.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则的值为( )
A. B. C.-2 D.2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即,
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
,
,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根据无理数的估算求出的值,再代入,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二次根式的乘法即可求出答案.
9. 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是( )
A.a﹣b+3 B.a+b﹣1 C.﹣a﹣b+1 D.﹣a+b+1
【答案】A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1<a<0<2<b,
∴a+1>0,b-2>0,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数轴可得-1<a<0<2<b,即可得到a+1>0,b-2>0,根据二次根式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10.已知,,为的三边长,若满足,则是(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答案】C
【解析】【解答】
解: ∵|a-b|+=0,
∴a-b=0,a2+b2-c2=0
∴a=b,a2+b2=c2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 C.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知a-b=0,a2+b2-c2=0,即a=b,a2+b2=c2, 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如图,点A(3, 0), C (-2, 0), 以点A为圆心, AC长为半径画弧, 交y轴的正半轴于点 B,则点 B 的坐标为 .
【答案】(0, 4)
【解析】【解答】解:,
.
故答案为:
【分析】先根据点A和点C的坐标得到,进而得到,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OB,从而即可得到点B的坐标。
12.已知,化简: .
【答案】2
【解析】【解答】解:∵
∴,
∴
故答案为:2
【分析】
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和二次根式的性质,熟知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二次根式的性质:,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然后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每一项,得出原式,再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出答案.
13.如图所示的幻方中,各行、各列及各条对角线上的三个实数之积均相等,则 .
【答案】
【解析】【解答】解:各行、各列及各条对角线上的三个实数之积均相等,
;第二行=3×a×2=6a;
∴,
解得:,,,
,
故答案为:.
【分析】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等式.根据各行、各列及各条对角线上的三个实数之积均相等可得,求出、、的值即可求解.
14.如图,将两张长为9,宽为3的矩形纸条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容易知道当两张纸条垂直时,菱形的面积有最小值9,那么菱形面积的最大值是 .
【答案】15
【解析】【解答】解:如图,
此时菱形ABCD的面积最大.设AB=x,EB=9-x,AE=3,
由勾股定理得到:,
解得x=5,
所以菱形的最大面积为5×3=15.
故答案为:15.
【分析】设AB=x,则EB=9-x,在Rt△AEB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然后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15.若1<x<2,则的值为 .
【答案】1
【解析】【解答】解:∵1<x<2
∴,
∴,
∴原式
故答案为:1.
【分析】根据x的范围判断出x-1、x-2的范围,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化简.
16.已知,在 中, ,且 边上的高为12,边BC的长为 .
【答案】4或14
【解析】【解答】①如图,当△ABC是锐角三角形,
锐角△ABC中,AB=15,AC=13,BC边上高AD=12,
在Rt△ABD中AB=15,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52-122=81,
则BD=9,
在Rt△ACD中AC=13,AD=12,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32-122=25,
则CD=5,
故BC的长为BD+DC=9+5=14;
②如图,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
钝角△ABC中,AB=15,AC=13,BC边上高AD=12,
在Rt△ABD中AB=15,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52-122=81,
则BD=9,
在Rt△ACD中AC=13,AD=12,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32-122=25,
则CD=5,
故BC的长为BD-CD=9-5=4.
综上可得BC的长为14或4.
故答案为:4或14.
【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D,CD,再由图形求出BC,在锐角三角形中,BC=BD+CD,在钝角三角形中,BC=BD-CD.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9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1)求这个正比例的解析式;
(2)将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恰好经过点,求m的值.
【答案】(1)解:设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
解得:,
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解析式,
∵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经过点,
∴,
解得:.
【解析】【分析】(1)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即可求解;
(2)先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即可求出m,进而即可求解。
18.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美丽三角形”.
(1)如图,在中,,,求证:是“美丽三角形”;
(2)在中,,,若是“美丽三角形”,求的长.
【答案】(1)证明:如图,作的中线,
,是的中线,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是美丽三角形.
(2)解:①如图,作的中线,是“美丽三角形”,
当时,则 ,
由勾股定理得
②如图作的中线,是“美丽三角形”,
当时则,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则,
解得,
∴
综上:或.
【解析】【分析】 (1)作的中线, 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D⊥BC,BD=CD=BC=2, 由勾股定理求出AD=4,即得AD=BC=4,根据" 美丽三角形 "的定义即可判断;
(2)分两种情况:①当AC边上的中线BD=AC,②当BC边上的中线AD=BC,利用勾股定理分别解答即可.
19.如图,在中,是边上一点,垂直平分,.
(1)求证:为等腰三角形.
(2)若,则线段,,满足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垂直平分,
∴,,
∵,
∴,
∴,
∴为等腰三角形;
(2)解:.理由:
∵垂直平分,
∴,,
∵,,
∴,
∴,
∴,
∴为等边三角形,
∵,
∴,
∴,
∴,
∴,,
∴,
∴.
【解析】【分析】(1)由垂直平分,可得,,根据,可得AB=CE=A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得结论;
(2)由垂直平分,可得∠ADE=90°,AB=AE,根据AE=CE,CE=2DE可得∠DAE=30°,从而得出△ABE为等边三角形,继而求出,∠BAC=90°,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20.如图,把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其中,,点,的坐标分别为,.
(1)请求出点的坐标.
(2)将沿轴向左平移,当点落在直线上时,求线段扫过的面积.
【答案】(1)解:,,
,,
,
,
.
(2)解:设,将代入,得,
解得,
,,
线段扫过的区域是以为底,为高的平行四边形,其面积为.
【解析】【分析】(1)由AB的坐标,得出OA=1,OB=4,AB=3,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即得点C坐标;
(2)设点C平移后的对应点,将其代入中,求出m值, 即得C'坐标,从而求出平移的距离CC'的长,根据平移的性质知线段扫过的图形为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21.浙江某大学部分专业采用“三位一体”的形式进行招生,现有甲、乙两名学生,他们各自的三类成绩(已折算成满分100分)如表所示:
学生 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综合测试成绩 高考成绩
甲 85 89 81
乙 88 81 83
(1)如果根据三项得分的平均数,那么哪位同学排名靠前?
(2)“三位一体”根据入围考生志愿,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综合成绩按“学业水平测试成绩×20%+综合测试成绩×20%+高考成绩×60%”计算形成,那么哪位同学排名靠前?
【答案】(1)解:甲的平均分分别是:(85+89+81)÷3=85分,
乙的平均分分别是:(88+81+83)÷3=84分,
∵85>84,
∴甲学生排名靠前;
(2)解:甲的加权平均分是:85×20%+89×20%+81×60%=83.4分,
乙的加权平均分是:88×20%+81×20%+83×60%=83.6(分),
∵83.4<83.6,
∴乙学生排名靠前.
【解析】【分析】(1)利用平均数的公式,代入数据计算甲、乙学生三项得分的平均数,比较大小即可判断;
(2)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代入数据计算甲、乙学生成绩的加权平均数,比较大小即可判断.
22.在正方形ABCD中,E是CD边上任意一点,连接AE.∠EAF=45°,AE所在的直线与BC交于点F,连接EF.
(1)以A为圆心,AE为半径作圆,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AG(如图1).
求证:BF+DE=EF;
(2)点E在DC边上移动,当EC=CF时,直线EF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M、N(如图2),直接写出EF、MF、NE的数量关系: .
【答案】(1)证明:由题意得,AG=AE,AD=AB,
∵,
∴(HL),
∴,
∵∠EAF=45°,
∴,
∴,
在和中,
∵,
∴(SAS),
∴EF=GF=GB+BF=DE+BF;
(2)EF2=MF2+NE2
【解析】【解答】(2)解:EF2=MF2+NE2,理由如下,
连接GM,如图所示,
∵EC=CF,∠C=90°,
∴,
∴,
∵,
∴,
∵,
∴,
∴AN=AM,
由(1)得,
在中,
∵,
∴(SAS),
∴GM=EN,,
∴,
由(1)可知,EF=GF,
∴在Rt中,由勾股定理得:,
即:.
故:EF、MF、NE的数量关系为:.
【分析】(1)先利用“HL”证出,可得,再利用“SAS”证出,最后利用线段的和差及等量代换可得EF=GF=GB+BF=DE+BF;
(2)连接GM,先利用“SAS”证出,可得GM=EN,,求出,利用勾股定理和等量代换可得。
23.如图,直线 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与直线 交于点E,点E的横坐标为3.
(1)求出b的值;
(2)y轴上有点M,使得△ABM是等腰三角形,写出所有可能的点M的坐标;
【答案】(1)解:∵E点在直线 上,且E点横坐标为3
∴E点坐标为(3,3)
∵E点在直线 上,把E点坐标代入
∴b=4
(2)解:由题可得A(12,0),B(0,4),则AB=4
如图,
①当AB=AM时,OB=OM=3,∴M1(0,-4);
②当AB=BM时,可得M2(4+4 );M3(4-4 )
③当AM=BM时,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y轴于 ,设 ,则
,连接 ,由垂直平分线性质可得 ,
在 中,由勾股定理可列方程为: ,
解得a=-16,
∴ M4(0,-16)
综上所述,M点坐标为:(0,-4)、 、
【解析】【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E的坐标,再由直线 过点E,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可求出b的值;
(2)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B的坐标,在 中,由勾股定理可列方程为: , 解得出a的值,即可得出点M的坐标。
24.如图,已知菱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C作,过点D作,与相交于点E.
(1)求证:;
(2)若,,求四边形的周长.
【答案】(1)证明:∵,,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为菱形,
∴,
∴,
∴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2)解:∵四边形为菱形,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
∴四边形的周长.
【解析】【分析】(1)由已知条件可得CE∥BD,DE∥AC,则四边形CODE为平行四边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推出平行四边形CODE为矩形,然后根据矩形的性质进行证明;
(2)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O=CO=3,OD=OB,∠AOB=90°,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O,进而得到DO,据此不难求出四边形CODE的周长.
25.本次初二模拟考试后,学校决定购买两种笔记本对模拟考试中的成绩优异、进步显著的同学进行奖励.计划购买甲、乙两种型号的笔记本共本,已知甲型笔记本的单价为元/本,而购买乙型笔记本所需总费用(元)与购买数量(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数量关系.
(1)求与的函数关系式;
(2)若计划购买乙种笔记本的数量不超过本,但不少于总数的,请设计购买方案,使购买总费用最低,并求出最低费.
【答案】(1)解:当时,设与的函数关系式为
根据函数图象可知经过
则
解得
即当时,与的函数关系式为
当时,设与的函数关系式为
经过点和,
,
即当时,与的函数关系式为
综上所述,与的函数关系式为
(2)解:设购买乙种型号笔记本本,但不少于总数的
则
解得
设总费用为元,
①当时,
,随的增大而减小
时,
最小值为
②当时,
由,随的增大而减小
时,
最小值为
综上所述,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则购买甲种型号笔记本的为(个)
答:当购买甲种型号笔记本个,乙种型号笔记本个时,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元.
【解析】【分析】(1)分 与 时两种情况,利用待定系数法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即可;
(2) 设购买乙种型号笔记本x本,但不少于总数的,根据题意先列不等式组求出x的范围,设总费用为w元, 利用(1) 中的函数关系式,分段列出w与x的函数关系式, 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分别求出最小值,再比较,即可求得费用的最小值和所对应的购买方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