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6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糖类(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6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糖类(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11 14:09:11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糖类和油脂
第1课时 糖类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从糖类的官能团微观探析糖类的结构特点,了解糖类的分类,理解糖类的化学性质,掌握糖类的特殊性。2.了解糖类在人体供能、储能等方面的作用,了解糖类的摄入和代谢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到科学合理地搭配饮食。
一、单糖
1.糖类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糖类一般是指________或________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2)分类
2.单糖的性质及应用
(1)葡萄糖分子结构的推断
实验事实 推理 结论
① 1.80 g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2.64 g CO2和1.08 g H2O 1.80 g葡萄糖中, n(C)=0.06 mol n(H)=0.12 mol n(O)=0.06 mol 最简式为________
②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Mr[(CH2O)n]=180,得n=6 分子式为________
③ 在一定条件下,1.80 g葡萄糖与乙酸完全酯化,生成的乙酸酯的质量为3.90 g n(葡萄糖)=0.01 mol,1 mol羟基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的质量比原物质的质量增加42 g(即C2H2O),现增加2.10 g,即0.01 mol葡萄糖中含有羟基0.05 mol 1 mol葡萄糖中有________ mol羟基
④ 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生成羧酸盐 — 分子中含有________
⑤ 葡萄糖可以被还原为直链己六醇 — 葡萄糖分子为直链结构
结论: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
(3)葡萄糖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①与银氨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加入葡萄糖溶液,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壁出现一层________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滴入葡萄糖溶液,加热,③中溶液有________产生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葡萄糖具有________的典型性质。
进一步研究发现,葡萄糖还能和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具有________的典型性质。同时,由于基团之间的________,葡萄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性质。
(4)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①官能团决定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因此葡萄糖兼有醛基和羟基的性质。
②发酵成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葡萄糖分子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  )
(2)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其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醛基(  )
(3)果糖虽然也能发生银镜反应,但它的分子中没有醛基(  )
(4)糖类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5)所有的糖类都是有甜味的物质,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6)葡萄糖和果糖都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
(7)葡萄糖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
1.依据糖类的现代定义分析,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填序号)。
①CH2(OH)—CH(OH)—CH(OH)—CHO
②CH3—CH(OH)—CHO
③CH2(OH)—CH(OH)—CH(OH)—COOH
④CH2(OH)—CO—CH(OH)—CH2OH
2.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与果糖互为同系物
B.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
C.葡萄糖既可以和钠反应,又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
D.葡萄糖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3.L 链霉糖是链霉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L 链霉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发生酯化反应
C.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能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核糖与脱氧核糖
核糖 脱氧核糖
分子式 C5H10O5 C5H10O4
结构简式
类别 多羟基醛 多羟基醛
特点 都是含5个碳原子的单糖——戊糖
应用 是核糖核酸(RNA)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二糖
常见的二糖主要有蔗糖、________、________、纤维二糖,它们的分子式均是C12H22O11,互为________。
1.蔗糖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1)
(2) 
(3)
实验现象:
实验(2)中试管内无明显现象;
实验(3)中试管内产生红色沉淀。
实验结论:
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蔗糖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了水解,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2.蔗糖和麦芽糖
(1)蔗糖和麦芽糖的结构与性质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________ ________
分子结构 分子中无醛基 分子中有醛基
都是二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化学性质 水解生成________ 水解生成________
非还原性糖,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不反应 还原性糖,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鉴别方法 向其溶液中分别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麦芽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蔗糖(也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
(2)水解反应
①蔗糖水解反应实验需用稀硫酸(1∶5)作催化剂,水浴加热。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麦芽糖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都能发生银镜反应。________和________水解后都只得到葡萄糖,________水解后则得到半乳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纤维二糖在结构上仅存在微小差异,但它们的性质却明显不同,如麦芽糖有甜味且________被人体水解,而纤维二糖无甜味且________被人体水解。
(1)麦芽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是二者的水解产物不同(  )
(2)用新制的Cu(OH)2可鉴别麦芽糖和蔗糖(  )
(3)蔗糖是多羟基醛类化合物(  )
(4)蔗糖的水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  )
1.某同学向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分析该同学失误之处:  。
2.下列关于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而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的操作顺序:④③
B.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的操作顺序:④②⑤
C.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④⑤
D.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⑤②④⑤
3.下列有关麦芽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麦芽糖易溶于水,有甜味
B.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
C.1 mol麦芽糖水解得到1 mol葡萄糖和1 mol果糖
D.麦芽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三、多糖的性质及应用
1.淀粉
(1)淀粉的水解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内无明显现象 淀粉无还原性
试管中出现红色沉淀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2)淀粉的化学性质
①________: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
②水解反应:淀粉是一种多糖,它能在无机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在淀粉酶催化下水解生成麦芽糖,在酸催化下水解则生成________。
+n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特征反应:淀粉溶液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利用此性质可检验淀粉或碘的存在)。
(3)淀粉的用途
淀粉是食物中的一种重要成分,是人体的重要能源物质。同时它也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可以用来制备葡萄糖、酿制食醋、酿酒等。
2.纤维素
(1)纤维素的物理性质
纤维素是白色、无嗅、无味的具有纤维状结构的物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2)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①________: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与新制的Cu(OH)2反应。
②水解反应:纤维素是一种多糖,在无机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一系列产物,完全水解生成________,但它的水解要比淀粉的水解困难。
+n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酯化反应
由于纤维素的每个葡萄糖单元中存在________,所以它还具有醇的性质,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如与乙酸(或乙酸酐)、硝酸等发生酯化反应而得到相应的酯。
ⅰ.+3nCH3COOH +3nH2O
ⅱ.+3nHO—NO2+3nH2O
④纤维素黏胶液黏胶纤维(人造棉、人造丝)。
⑤纤维素溶液铜氨纤维。
(3)纤维素的用途
纤维素的用途十分广泛。棉、麻的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其他一些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木材、芦苇、秸秆、甘蔗渣等,可以用来造纸。除此之外,纤维素酯化后的产物,如硝化纤维、醋酸纤维等也是化工原料。食物中的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引起肠壁的收缩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1)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2)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
(3)淀粉、纤维素均属于糖类,有甜味(  )
(4)淀粉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  )
(5)淀粉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  )
(6)糖尿病病人不宜吃粽子,因为糯米中含大量的葡萄糖会使血糖升高(  )
1.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    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     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               。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填字母)。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红色沉淀
(1)由于糖类水解常用无机酸(一般是稀硫酸)作催化剂,检验水解产物之前,必须先加碱中和酸,以免硫酸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反应,导致实验失败。
(2)用I2检验淀粉时,应直接取水解冷却后的混合液加碘水。若取中和液加碘水,因I2与NaOH反应,则会影响淀粉的检验。
2.根据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的反应类型为    (填字母)。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水解反应 D.消去反应
(2)反应⑦可用于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血糖含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葡萄糖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精析
一、
1.(1)多羟基醛 多羟基酮 (2)甘油醛 葡萄糖 蔗糖 麦芽糖
2.(1)CH2O C6H12O6 5 醛基 HOCH2(CHOH)4CHO
(2)C6H12O6 CH2OH(CHOH)4CHO 羟基、醛基 己醛糖 同分异构体 CH2OH(CHOH)3COCH2OH 羟基、羰基 己酮糖 (3)①光亮的银镜 CH2OH(CHOH)4CHO+2Ag(NH3)2OH2Ag↓+3NH3+H2O+CH2OH(CHOH)4COONH4 ②红色沉淀 CH2OH(CHOH)4CHO+2Cu(OH)2+NaOHCH2OH(CHOH)4COONa+Cu2O↓+3H2O 醛 醇 相互影响 (4)①银镜 红色 褪色
氢气 酯化 ②2C2H5OH+2CO2↑
正误判断
(1)× (2)× (3)√ (4)× (5)× (6)√ (7)√
应用体验
1.②③
解析 糖类一般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①含有三个羟基和一个醛基,属于糖类;②只含有一个羟基,不属于糖类;③含有三个羟基但不含羰基或醛基,不属于糖类;④含有三个羟基和一个羰基,属于糖类。
2.B [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葡萄糖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B项正确;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项错误;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水解,D项错误。]
3.D [L 链霉糖中含有羟基、醛基,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银镜等)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D项错误。]
二、
麦芽糖 乳糖 同分异构体
2.(1)C12H22O11 C12H22O11 葡萄糖和果糖 葡萄糖
(2)①+H2O+
②+H2O
3.麦芽糖 纤维二糖 乳糖 麦芽糖 纤维二糖 乳糖 能 不能
正误判断
(1)√ (2)√ (3)× (4)√
思考交流
1.银镜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应先在蔗糖水解液中加入碱性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
2.D [糖类是否属于还原性糖,可通过银镜反应加以证明。银镜反应应该在水浴中进行加热,故不能选择③,同时考虑到银镜反应的发生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蔗糖水解后应先加碱中和过量的酸,才能进行银镜反应,综上所述,选D。]
3.C [1 mol麦芽糖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麦芽糖和蔗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三、
1.(2)①无还原性 ②葡萄糖 
2.(2)①无还原性 ②葡萄糖  ③3个羟基
正误判断
(1)× (2)√ (3)× (4)× (5)× (6)×
思考交流
1.(1)+nH2O
(2)温度 催化剂
(3)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4)氢氧化钠与碘反应
(5)abcd
2.(1)C (2)CH2OH(CHOH)4CHO+2Cu(OH)2+NaOHCH2OH(CHOH)4COONa+Cu2O↓+3H2O
(3)C6H12O6+6O26CO2+6H2O
解析 反应①②是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共102张PPT)
糖类
第1课时
专题6 第一单元
<<<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1.从糖类的官能团微观探析糖类的结构特点,了解糖类的分类,理解糖类的化学性质,掌握糖类的特殊性。
2.了解糖类在人体供能、储能等方面的作用,了解糖类的摄入和代谢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到科学合理地搭配饮食。
内容索引
一、单糖
二、二糖
课时对点练
三、多糖的性质及应用
单糖
>
<

1.糖类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糖类一般是指_________或__________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一、单糖
多羟基醛
多羟基酮
(2)分类
甘油醛
葡萄糖
蔗糖
麦芽糖
2.单糖的性质及应用
(1)葡萄糖分子结构的推断
实验事实 推理 结论
① 1.80 g葡萄糖完全燃烧,生成2.64 g CO2和1.08 g H2O 1.80 g葡萄糖中, n(C)=0.06 mol n(H)=0.12 mol n(O)=0.06 mol 最简式为_______
CH2O
实验事实 推理 结论
②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Mr[(CH2O)n]=180,得n=6 分子式为_______
C6H12O6
实验事实 推理 结论
③ 在一定条件下,1.80 g葡萄糖与乙酸完全酯化,生成的乙酸酯的质量为3.90 g n(葡萄糖)=0.01 mol,1 mol羟基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的质量比原物质的质量增加42 g(即C2H2O),现增加2.10 g,即0.01 mol葡萄糖中含有羟基0.05 mol 1 mol葡萄糖中有___ mol羟基
5
实验事实 推理 结论
④ 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生成羧酸盐 — 分子中含有_____
⑤ 葡萄糖可以被还原为直链己六醇 — 葡萄糖分子为直链结构
结论: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醛基
HOCH2(CHOH)4CHO
(2)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
C6H12O6
CH2OH(CHOH)4CHO
羟基、醛基
己醛糖
同分异构体
CH2OH(CHOH)3COCH2OH
羟基、羰基
己酮糖
(3)葡萄糖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①与银氨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加入葡萄糖溶液,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壁出现一层___________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亮的银镜
CH2OH(CHOH)4CHO+2Ag(NH3)2OH     2Ag↓+
3NH3+H2O+CH2OH(CHOH)4COONH4
②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滴入葡萄糖溶液,加热,③中溶液有_________产生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色沉淀
CH2OH(CHOH)4CHO+2Cu(OH)2+NaOH
CH2OH(CHOH)4COONa+Cu2O↓+3H2O
实验结论:葡萄糖具有____的典型性质。
进一步研究发现,葡萄糖还能和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具有____的典型性质。同时,由于基团之间的__________,葡萄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性质。


相互影响
(4)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①官能团决定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因此葡萄糖兼有醛基和羟基的性质。
银镜
红色
褪色
氢气
酯化
②发酵成醇
    ________________。
2C2H5OH+2CO2↑
(1)葡萄糖分子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
(2)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其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醛基
(3)果糖虽然也能发生银镜反应,但它的分子中没有醛基
(4)糖类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5)所有的糖类都是有甜味的物质,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6)葡萄糖和果糖都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7)葡萄糖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
×

×
×


1.依据糖类的现代定义分析,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填序号)。
①CH2(OH)—CH(OH)—CH(OH)—CHO
②CH3—CH(OH)—CHO
③CH2(OH)—CH(OH)—CH(OH)—COOH
④CH2(OH)—CO—CH(OH)—CH2OH
②③
糖类一般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①含有三个羟基和一个醛基,属于糖类;
②只含有一个羟基,不属于糖类;
③含有三个羟基但不含羰基或醛基,不属于糖类;
④含有三个羟基和一个羰基,属于糖类。
2.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与果糖互为同系物
B.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
C.葡萄糖既可以和钠反应,又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
D.葡萄糖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
葡萄糖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B项正确;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羟基,能与钠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项错误;
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水解,D项错误。
3.L 链霉糖是链霉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L 链霉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发生酯化反应
C.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能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L 链霉糖中含有羟基、醛基,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银镜等)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D项错误。
知识拓展
核糖与脱氧核糖
核糖 脱氧核糖
分子式 C5H10O5 C5H10O4
结构简式
类别 多羟基醛 多羟基醛
特点 都是含5个碳原子的单糖——戊糖
应用 是核糖核酸(RNA)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的重要组成部分
返回
>
<

二糖
常见的二糖主要有蔗糖、_______、_____、纤维二糖,它们的分子式均是C12H22O11,互为___________。
二、二糖
麦芽糖
乳糖
同分异构体
1.蔗糖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1)
(2)
(3)
实验现象:
实验(2)中试管内无明显现象;
实验(3)中试管内产生红色沉淀。
实验结论:
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蔗糖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了水解,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2.蔗糖和麦芽糖
(1)蔗糖和麦芽糖的结构与性质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__________ _________
分子结构 分子中无醛基 分子中有醛基
都是二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12H22O11
C12H22O11
蔗糖 麦芽糖
化学性质 水解生成_____________ 水解生成_______
非还原性糖,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不反应 还原性糖,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鉴别方法 向其溶液中分别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麦芽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蔗糖(也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
葡萄糖和果糖
葡萄糖
(2)水解反应
①蔗糖水解反应实验需用稀硫酸(1∶5)作催化剂,水浴加热。水解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麦芽糖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和_____都能发生银镜反应。_______和________水解后都只得到葡萄糖,_____水解后则得到半乳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纤维二糖在结构上仅存在微小差异,但它们的性质却明显不同,如麦芽糖有甜味且____被人体水解,而纤维二糖无甜味且_____被人体水解。
麦芽糖
纤维二糖
乳糖
麦芽糖
纤维二糖
乳糖

不能
(1)麦芽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是二者的水解产物不同
(2)用新制的Cu(OH)2可鉴别麦芽糖和蔗糖
(3)蔗糖是多羟基醛类化合物
(4)蔗糖的水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
×



1.某同学向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分析该同学失误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镜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应先在蔗糖水解液中加入碱性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
2.下列关于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而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验证蔗糖属于非
还原性糖的操作
顺序:④③
B.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的操作顺序:④②⑤
C.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④⑤
D.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⑤②④⑤

糖类是否属于还原性糖,可通过银镜反应加以证明。银镜反应应该在水浴中进行加热,故不能选择③,同时考虑到银镜反应的发生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蔗糖水解后应先加碱中和过量的酸,才能进行银镜反应,综上所述,选D。
3.下列有关麦芽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A.麦芽糖易溶于水,有甜味
B.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
C.1 mol麦芽糖水解得到1 mol葡萄糖和1 mol果糖
D.麦芽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1 mol麦芽糖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麦芽糖和蔗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返回
>
<

多糖的性质及应用
1.淀粉
(1)淀粉的水解实验探究
三、多糖的性质及应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内无明显现象 淀粉无还原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中出现红色沉淀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2)淀粉的化学性质
①_________: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
②水解反应:淀粉是一种多糖,它能在无机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在淀粉酶催化下水解生成麦芽糖,在酸催化下水解则生成_____
____。
+nH2O   _____________
无还原性
葡萄

③特征反应:淀粉溶液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利用此性质可检验淀粉或碘的存在)。
(3)淀粉的用途
淀粉是食物中的一种重要成分,是人体的重要能源物质。同时它也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可以用来制备葡萄糖、酿制食醋、酿酒等。
2.纤维素
(1)纤维素的物理性质
纤维素是白色、无嗅、无味的具有纤维状结构的物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
(2)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①_________: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与新制的Cu(OH)2反应。
无还原性
②水解反应:纤维素是一种多糖,在无机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一系列产物,完全水解生成_______,但它的水解要比淀粉的水解困难。
+nH2O ___________
葡萄糖
③酯化反应
由于纤维素的每个葡萄糖单元中存在_________,所以它还具有醇的性质,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如与乙酸(或乙酸酐)、硝酸等发生酯化反应而得到相应的酯。
3个羟基
④纤维素        黏胶液     黏胶纤维(人造棉、人造丝)。
⑤纤维素     溶液     铜氨纤维。
(3)纤维素的用途
纤维素的用途十分广泛。棉、麻的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其他一些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木材、芦苇、秸秆、甘蔗渣等,可以用来造纸。除此之外,纤维素酯化后的产物,如硝化纤维、醋酸纤维等也是化工原料。食物中的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引起肠壁的收缩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1)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3)淀粉、纤维素均属于糖类,有甜味
(4)淀粉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
(5)淀粉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
(6)糖尿病病人不宜吃粽子,因为糯米中含大量的葡萄糖会使血糖升高
×

×
×
×
×
1.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
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
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   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    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nH2O 
温度
催化剂
甲与乙的反应物相同,但甲加热,乙未加热,所以甲、乙实验是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甲中有稀硫酸,而丙中无稀硫酸,其他条件相同,所以甲、丙实验是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                。
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而检验葡萄糖时应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应先加入碱中和酸,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
氢氧化钠与碘反应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填字母)。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
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
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
中和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红色沉淀
abcd
根据实验可知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
和一定温度下进行,a正确;
因为碘易升华且可与NaOH反应,所以
冷却后直接加入碘,可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b正确;
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根据产生红色沉淀检验产物的还原性,c正确;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且接近中性,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所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1,可能出现红色沉淀,d正确。
归纳总结
(1)由于糖类水解常用无机酸(一般是稀硫酸)作催化剂,检验水解产物之前,必须先加碱中和酸,以免硫酸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反应,导致实验失败。
(2)用I2检验淀粉时,应直接取水解冷却后的混合液加碘水。若取中和液加碘水,因I2与NaOH反应,则会影响淀粉的检验。
2.根据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的反应类型为   (填字母)。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水解反应 D.消去反应
C
反应①②是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2)反应⑦可用于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血糖含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2OH(CHOH)4CHO+2Cu(OH)2+NaOH 
CH2OH(CHOH)4COONa+Cu2O↓+3H2O
(3)葡萄糖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C6H12O6+6O2―→
6CO2+6H2O
返回
课时对点练
题组一 糖类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物质都是有甜味的
B.凡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都是糖类
C.糖类物质又叫碳水化合物,其组成可用通式Cm(H2O)n表示
D.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多糖(如淀粉、纤维素)没有甜味,故A错误;
由C、H、O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有醇、酚、醛、酸、酯和糖类,故B错误;
大多数糖类物质的组成符合碳水化合物的通式,少数糖类物质的组成不符合碳水化合物的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符合碳水化合物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类物质,如乙酸(C2H4O2),故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要是糖类物质都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B.单糖是不能发生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类
C.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蔗糖和麦芽糖均为二糖

非还原性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题组二 单糖
3.(2023·南京高二月考)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 mol葡萄糖最多可以与5 mol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B.1 mol葡萄糖最多可以与5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D.可与小苏打溶液反应产生气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故1 mol葡萄糖最多可以与5 mol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最多可以与5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A、B项正确;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C项正确;
葡萄糖中不含羧基,与小苏打溶液不反应,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4.(2024·合肥高二检测)某学生做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时,取1 mol·L-1 CuSO4溶液和0.5 mol·L-1 NaOH溶液各1 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 mL 4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该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A.加入NaOH溶液的量太少
B.加入葡萄糖溶液的量太少
C.加入CuSO4溶液的量太少
D.加入葡萄糖溶液的量太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葡萄糖和新制的氢氧化铜的反应需要在碱性环境中进行,1 mL 1 mol·
L-1 CuSO4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时,需要0.5 mol·
L-1 NaOH溶液的体积为4 mL,该实验中CuSO4过量,NaOH的量不足,不满足碱性条件,故实验中无红色沉淀出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题组三 二糖
5.(2023·苏州高二检测)下列有关二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蔗糖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
B.麦芽糖和蔗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
C.二糖为多羟基酮
D.常见的二糖有蔗糖和果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1 mol蔗糖水解生成1 mol葡萄糖和1 mol果糖,故A错误;
麦芽糖和蔗糖均为二糖,分子式均为C12H22O11,故B正确;
麦芽糖为多羟基醛,故C错误;
果糖是单糖,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6.(2023·北京十四中校考)蔗糖酯可由油酸(C17H33COOH)与蔗糖反应而得,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B.油酸是一种饱和高级脂肪酸
C.蔗糖酯属于油脂类物质
D.蔗糖酯在酸性条件下充分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油酸和蔗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从蔗糖结构简式知其不含醛基,
故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
油酸中的—C17H33不满足饱和烷
基通式,油酸是一种不饱和高级
脂肪酸,B错误;
蔗糖酯含有酯基,属于酯类物质,但不是油脂,C错误;
蔗糖在酸性条件下还能进一步水解生成单糖,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题组四 淀粉和纤维素的性质及应用
7.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过多食用糖类物质如淀粉等不会导致人体发胖
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纤维素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过多食用糖类物质会导致人体发胖,B项错误;
淀粉在人体内经淀粉酶催化先水解成麦芽糖,最终水解成葡萄糖,C项错误;
人体中不含消化纤维素的酶,故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8.(2023·长沙检测)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还原糖,其实验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配成溶液 ②加热 ③加入碱液至溶液呈碱性 ④加入新制的Cu(OH)2 ⑤加入几滴稀硫酸 ⑥再加热
A.①②⑤⑥④③ B.①⑤②④⑥③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⑥④⑤③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还原糖的实验,大体可分以下两步:第一步是先使淀粉水解(稀硫酸作催化剂);第二步是验证淀粉的水解产物为还原糖[加新制Cu(OH)2前要先加过量的NaOH溶液,以中和稀硫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9.(2024·陕西安康高二质检)关于纤维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棉可以表示为[(C6H7O2)(ONO2)3]n
B.铜氨纤维和黏胶纤维都属于纤维素
C.纤维素的吸水性较强与其结构中含羟基有关
D.纤维素通过水解反应可制得纤维素硝酸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火棉是一种白色的纤维状物质,学名纤维素硝酸酯,可以表示为[(C6H7O2)(ONO2)3]n,A正确;
铜氨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黏胶纤维是人造纤维的主要品种,二者都属于纤维素,B正确;
羟基为亲水基团,纤维素中的羟基越多,吸水性越强,C正确;
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纤维素硝酸酯,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10.醋酸纤维是以醋酸和纤维素为原料制得的人造纤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和淀粉水解,其最终产物不相同
B.长的醋酸纤维称为人造丝,短的称为人造棉
C.[C6H7O2(OOCCH3)3]n——醋酸纤维属于酯类化合物
D.醋酸纤维可生产火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纤维素和淀粉均为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故A错误;
长的黏胶纤维称为人造丝,短的称为人造棉,故B错误;
醋酸纤维不易燃烧,不可生产火药,故D错误。
11.(2023·江西上饶万年中学检测)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地走入生活,进入人们的视野,因为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等优点。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不一样,它不属于单糖
B.木糖醇是一种甜味剂,但它不属于糖类
C.木糖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D.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可以与羧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木糖醇中只含有醇羟基,不属于糖类,A正确;
木糖醇属于多元醇,乙醇属于一元醇,二者不互为同系物,C错误;
木糖醇含醇羟基,可以与羧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12.(2023·安徽蚌埠高二质检)在我国古代,春节的民间习俗有祭灶、扫尘、吃灶糖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祭灶”时燃放鞭炮,会产生一种大气污染物SO2
B.“祭灶”时烧纸钱,纸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扫尘”时阳光照射空气,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D.“灶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一定条件下蔗糖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纸钱是用纸做的,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B正确;
“扫尘”时阳光照射空气,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该现象是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
“灶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水解产生葡萄糖和果糖,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13.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淀粉没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
B.淀粉与纤维素水解都可以生成葡萄糖
C.反应②③可以在高温下进行
D.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天然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n值为不确定值,所以没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故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由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②③的催化剂都是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酶,反应若在高温下进行,蛋白质会发生变性,酶会失去催化活性,所以反应②③无法在高温下进行,故C错误;
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故D正确。
14.木糖的分子式为C5H10O5,属于多羟基醛,木糖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糠醛(结构简式如图)。
(1)木糖的结构简式为    ,木糖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水解反应 B.还原反应
C.氧化反应 D.取代反应
E.加成反应 F.酯化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木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糠醛,结合木
糖的分子式和糠醛的结构简式,可得木糖的结构简式
为   ;木糖没有能水解的结构,醛基能
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2)形成糠醛的过程,1分子木糖脱去了  分子水。
(3)写出木糖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得产物称为木糖醇,它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原因是  (填字母)。
A.木糖醇不受酵母菌和细菌作用,能防龋齿
B.木糖醇是多羟基化合物,易溶于水
C.木糖醇没有蔗糖甜
D.木糖醇被食用后不提高血糖浓度
3
―→HOCH2(CHOH)3CH2OH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4)写出糠醛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15.某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按如图所示转化进行综合利用(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没有列出)。
其中B是A水解的最终产物;
C的分子式为C3H6O3,一定
条件下2个C分子间脱去2分
子水可生成一种六元环状化
合物;D可使溴水褪色;H的三聚物I也是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
提示:葡萄糖在乳酸菌作用下生成乳酸(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1)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消去反应
酯化反应(或取代
反应)
(3)H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实验室常用于检验该官能团的试剂的名称是      (只写一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醛基
新制的Cu(OH)2(或银氨溶液)
(4)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高分子F:       ;
六元环状化合物I: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甘蔗渣经处理得到纤维素(A),
它经催化剂与水作用生成葡萄
糖(B),葡萄糖在乳酸菌作用下
生成乳酸   ,乳酸在
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脱水生成
CH2==CHCOOH(D)。葡萄糖(B)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乙醇在Cu催化并加热的条件
下被O2氧化生成乙醛(H),
三分子乙醛生成六元环状化
合物(I)。CH2==CH—COOH
(D)与CH3CH2OH(G)在浓硫酸、
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2==CHCOOCH2CH3(E),E加聚生成F。
返回作业30 糖类
[分值:100分]
(选择题1~10题,每小题5分,11~13题,每小题8分,共74分)
题组一 糖类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物质都是有甜味的
B.凡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都是糖类
C.糖类物质又叫碳水化合物,其组成可用通式Cm(H2O)n表示
D.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是糖类物质都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B.单糖是不能发生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类
C.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蔗糖和麦芽糖均为二糖
题组二 单糖
3.(2023·南京高二月考)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 mol葡萄糖最多可以与5 mol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B.1 mol葡萄糖最多可以与5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D.可与小苏打溶液反应产生气泡
4.(2024·合肥高二检测)某学生做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时,取1 mol·L-1 CuSO4溶液和0.5 mol·L-1 NaOH溶液各1 mL,在一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0.5 mL 4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该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A.加入NaOH溶液的量太少
B.加入葡萄糖溶液的量太少
C.加入CuSO4溶液的量太少
D.加入葡萄糖溶液的量太多
题组三 二糖
5.(2023·苏州高二检测)下列有关二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蔗糖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
B.麦芽糖和蔗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
C.二糖为多羟基酮
D.常见的二糖有蔗糖和果糖
6.(2023·北京十四中校考)蔗糖酯可由油酸(C17H33COOH)与蔗糖反应而得,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B.油酸是一种饱和高级脂肪酸
C.蔗糖酯属于油脂类物质
D.蔗糖酯在酸性条件下充分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油酸和蔗糖
题组四 淀粉和纤维素的性质及应用
7.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过多食用糖类物质如淀粉等不会导致人体发胖
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纤维素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8.(2023·长沙检测)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还原糖,其实验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配成溶液 ②加热 ③加入碱液至溶液呈碱性 ④加入新制的Cu(OH)2 ⑤加入几滴稀硫酸 ⑥再加热
A.①②⑤⑥④③ B.①⑤②④⑥③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⑥④⑤③②
9.(2024·陕西安康高二质检)关于纤维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棉可以表示为[(C6H7O2)(ONO2)3]n
B.铜氨纤维和黏胶纤维都属于纤维素
C.纤维素的吸水性较强与其结构中含羟基有关
D.纤维素通过水解反应可制得纤维素硝酸酯
10.醋酸纤维是以醋酸和纤维素为原料制得的人造纤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和淀粉水解,其最终产物不相同
B.长的醋酸纤维称为人造丝,短的称为人造棉
C.[C6H7O2(OOCCH3)3]n——醋酸纤维属于酯类化合物
D.醋酸纤维可生产火药
11.(2023·江西上饶万年中学检测)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地走入生活,进入人们的视野,因为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等优点。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不一样,它不属于单糖
B.木糖醇是一种甜味剂,但它不属于糖类
C.木糖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D.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可以与羧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
12.(2023·安徽蚌埠高二质检)在我国古代,春节的民间习俗有祭灶、扫尘、吃灶糖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祭灶”时燃放鞭炮,会产生一种大气污染物SO2
B.“祭灶”时烧纸钱,纸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扫尘”时阳光照射空气,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D.“灶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一定条件下蔗糖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13.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淀粉没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
B.淀粉与纤维素水解都可以生成葡萄糖
C.反应②③可以在高温下进行
D.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14.(12分)木糖的分子式为C5H10O5,属于多羟基醛,木糖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糠醛(结构简式如图)。
(1)木糖的结构简式为    ,木糖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水解反应 B.还原反应
C.氧化反应 D.取代反应
E.加成反应 F.酯化反应
(2)形成糠醛的过程,1分子木糖脱去了     分子水。
(3)写出木糖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所得产物称为木糖醇,它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原因是    (填字母)。
A.木糖醇不受酵母菌和细菌作用,能防龋齿
B.木糖醇是多羟基化合物,易溶于水
C.木糖醇没有蔗糖甜
D.木糖醇被食用后不提高血糖浓度
(4)写出糠醛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15.(14分)某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按如图所示转化进行综合利用(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没有列出)。
其中B是A水解的最终产物;C的分子式为C3H6O3,一定条件下2个C分子间脱去2分子水可生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D可使溴水褪色;H的三聚物I也是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
提示:葡萄糖在乳酸菌作用下生成乳酸()。
(1)C→D的反应类型为    ,D→E的反应类型为    。
(2)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H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实验室常用于检验该官能团的试剂的名称是    (只写一种)。
(4)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高分子F:      ;六元环状化合物I:        。
答案精析
1.D 2.A 3.D 4.A
5.B [1 mol蔗糖水解生成1 mol葡萄糖和1 mol果糖,故A错误;麦芽糖和蔗糖均为二糖,分子式均为C12H22O11,故B正确;麦芽糖为多羟基醛,故C错误;果糖是单糖,故D错误。]
6.A [从蔗糖结构简式知其不含醛基,故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油酸中的—C17H33不满足饱和烷基通式,油酸是一种不饱和高级脂肪酸,B错误;蔗糖酯含有酯基,属于酯类物质,但不是油脂,C错误;蔗糖在酸性条件下还能进一步水解生成单糖,D错误。]
7.A 8.C 9.D
10.C [纤维素和淀粉均为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故A错误;长的黏胶纤维称为人造丝,短的称为人造棉,故B错误;醋酸纤维不易燃烧,不可生产火药,故D错误。]
11.C [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木糖醇中只含有醇羟基,不属于糖类,A正确;木糖醇属于多元醇,乙醇属于一元醇,二者不互为同系物,C错误;木糖醇含醇羟基,可以与羧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
12.D [纸钱是用纸做的,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B正确;“扫尘”时阳光照射空气,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该现象是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灶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水解产生葡萄糖和果糖,故D错误。]
13.C [天然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n值为不确定值,所以没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故A正确;由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②③的催化剂都是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酶,反应若在高温下进行,蛋白质会发生变性,酶会失去催化活性,所以反应②③无法在高温下进行,故C错误;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故D正确。]
14.(1) A (2)3
(3)HOCH2(CHOH)3CH2OH D
(4)
解析 (1)木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糠醛,结合木糖的分子式和糠醛的结构简式,可得木糖的结构简式为;木糖没有能水解的结构,醛基能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15.(1)消去反应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2)(C6H10O5)n+nH2OnC6H12O6
   纤维素      葡萄糖
(3)醛基 新制的Cu(OH)2(或银氨溶液)
(4)